大孔树脂纯化薰衣草总黄酮的工艺
2012-09-05赵军谭为徐芳陈燕顾政一马龙
赵军,谭为,徐芳,陈燕,顾政一,马龙
(1.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2.新疆药物研究所维吾尔药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 830004)
熏衣草Lavandula augustifolia为唇形科熏衣草属芳香植物狭叶薰衣草的全草,广泛栽培种植于世界各地,具有消散寒气、补胃理脑、燥湿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胸腹胀满、感冒咳喘、头晕头痛、心悸气短、关节骨痛等病症的治疗,被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维吾尔药分册》中[1-2]。据文献报道和前期研究结果显示,黄酮类化合物是薰衣草除精油外发挥药效的主要标识性化学成分,该类成分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薰衣草研究的热点[3-5]。大孔吸附树脂是一种具有吸附容量大、工艺流程短、易放大、再生容易等特点的分离材料,已被广泛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富集以及创新中药的研发之中[6]。本论文通过优选大孔吸附树脂富集薰衣草总黄酮的工艺参数,建立适合工业化生产的纯化工艺,为其进一步的新药开发提供数据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薰衣草药材购自新疆乌鲁木齐市维吾尔医院;芦丁对照品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00080-200707;大孔吸附树脂 AB-8、D101、HPD100、HPD400、HPD450、HPD500 和 HPD750 购自沧州宝恩化工有限公司(使用前按产品说明进行预处理);其余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1.2 仪器与设备
岛津UV-2501P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有限公司;梅特勒AL204型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上海有限公司;RE-5298A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
1.3 方法
1.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精密量取芦丁对照品溶液 1.0、2.0、3.0、4.0、5.0 和6.0 mL,置于25 mL量瓶中,各加水至6.0 mL,加5%亚硝酸钠溶液1.0 mL,混匀,放置6 min,加10%硝酸铝溶液1.0 mL,摇匀,放置6 min,加4%氢氧化钠试液10 mL,再加水至刻度,摇匀,放置15 min,以相应试剂为空白,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ⅤA),在509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标准曲线方程为:y=0.525 1x-0.022 3(r=0.999 6),在 0.2 mg~1.2 m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1.3.2 上柱液的制备及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称取薰衣草药材粉末(过20目筛),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 h,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一定量,即得。其总黄酮含量测定以标准绘制的方法的测定,按回归方程计算所含总黄酮的含量。
1.3.3 大孔吸附树脂型号的筛选
1.3.3.1 静态吸附行为的考察
称取不同型号大孔树脂各5.0 g,分别置250 mL三角瓶中,加样品溶液200 mL,每隔5 min振摇10 s,持续2 h,然后静置24 h,充分吸附后,滤过,测定吸附前后溶液中薰衣草总黄酮的含量,计算饱和吸附量:饱和吸附量=(原料液质量浓度×原料液体积-流出液质量浓度×流出液体积)/湿树脂的量。进一步,将吸附后的树脂装入层析柱中,先以水洗脱除杂,再以120 mL 70%乙醇溶液解吸,测定解吸液中薰衣草总黄酮含量,计算解吸率(%)。
1.3.3.2 动态吸附行为的考察
精密称取已处理好的7种树脂各10 g,装入直径2.0 cm的层析柱中,各加入75 mL样品液(3.17 mg总黄酮/mL)上样,用上样流出液在反复上样5次后,先以去离子水洗脱5 BV,再以70%乙醇溶液150 mL洗脱,上样洗脱流速均为1.0 mL/min,收集70%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计算精制后薰衣草总黄酮的纯度和得率。
1.3.4 吸附与解吸工艺研究
通过上述实验,选择出一种较优的树脂,对最大上样量、上样流速、上样液的pH、洗脱剂乙醇浓度和流速以及洗脱除杂用水量进行考察,将预处理好的树脂湿法装入层析柱中,将薰衣草总黄酮提取液上柱,待样品溶液全部通过树脂柱后,用去离子水洗至流出液无色,再以不同浓度的乙醇以一定洗脱速度洗脱,收集洗脱液。通过测定总黄酮含量考察各因素对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孔吸附树脂型号的筛选
大孔吸附树脂型号的筛选结果见表1、2。
表1不同树脂对薰衣草总黄酮静态吸附结果Table 1 Performance of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for total flavonoids with various resins
表2 不同型号大孔树脂纯化得薰衣草总黄酮的纯度与得率Table 2 Purity and yield rate of total flavonoids though various resins
由表1、表2可知,7种树脂的静态吸附和解吸实验以AB-8的吸附量和解吸率均最高,每克树脂可以吸附9.563 mg薰衣草总黄酮,解吸率达到了78.17%;动态吸附以AB-8树脂获得薰衣草总黄酮的纯度和解吸率均最高,分别达到了62.35%和84.70%。因此,选定AB-8树脂作为薰衣草总黄酮富集纯化的最佳树脂型号。
2.2 AB-8大孔吸附树脂对薰衣草总黄酮的吸附与解吸工艺研究
2.2.1 最大上样质量的考察
将薰衣草总黄酮溶液(3.19 mg总黄酮/mL)150 mL缓慢加入装有10 g AB-8树脂的层析柱中,流速为1.0 mL/min,每树脂床体积(BV,15 mL)收集 1个流分,测定流出液中总黄酮的含量,以考察树脂的最大吸附量,结果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从第5个BV开始,总黄酮出现少量泄漏;10个BV时,AB-8树脂对总黄酮的吸附量达到饱和,即15 mL AB-8树脂达到饱和吸附时可吸附478.5 mg黄酮。为了避免造成总黄酮的泄漏,拟定最大上样量为12.76 mg/mL。
2.2.2 pH对吸附量的影响
以0.1%HCl及0.1%NaOH将上样液的pH调为2.0、3.0、4.0、5.0、6.0、7.0 和 8.0,在相同条件下以1.0 mL/min的流速进行动态吸附,计算在不同pH下的动态吸附量,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在碱性条件下,薰衣草总黄酮可与碱形成盐,几乎不被吸附,pH=8时的吸附量仅为0.49 mg/mL。pH过小,可与酸形成垟盐,也不利于吸附。在弱酸条件下黄酮以分子形式存在,吸附量最大,在pH=6.0时达到11.18 mg/mL。因此选定上样液的pH为6.0左右,由于其本身pH为5.9,故可直接上样。
2.2.3 上样速度对吸附量的影响
将上样溶液100 mL通过装有10 g AB-8大孔树脂的吸附柱里,分别以 1.0、2.0、3.0、4.0、5.0 mL/min 的流速进行动态吸附,测定吸附后总黄酮的浓度,计算薰衣草总黄酮的饱和吸附量,结果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树脂的吸附容量随流速的增大下降。原因可能要考虑到树脂的内扩散效应,当流速过快,则溶液通过树脂床的速度大于传质速度,总黄酮分子来不及扩散到树脂的内孔就已经流出,从使得树脂的吸附容量减少。因此,在相同条件下,上样流速慢有利于薰衣草黄酮的吸附,即当吸附流速为1.0 mL/min时吸附果最好,因此选择1.0 mL/min的流速进行上柱。
2.2.4 洗脱剂的选择
精密称取4份AB-8树脂,每份10 g,湿法装柱,分别精密吸取薰衣草提取物溶液75 mL溶解后分别上柱,以蒸馏水洗至无色,再分别用30%、50%、70%和95%乙醇溶液150 mL洗脱,分别收集洗脱液浓缩至干。计算总黄酮的纯度和解吸率,总黄酮解吸率=(洗脱液总黄酮量/上柱总黄酮量)×100%,结果见表3。
表3 乙醇浓度对AB-8树脂分离纯化薰衣草总黄酮的影响Table 3 Effects of ethanol concentrations on the desorption of total flavonoids %
由表3可知,以70%乙醇洗脱解吸率最高,总黄酮纯度接近于50%乙醇洗脱物;以95%乙醇洗脱虽然有较高的解吸率,但其总黄酮纯度很低。综合考虑,选择70%乙醇溶液作为薰衣草总黄酮的洗脱剂。
2.2.5 洗脱剂用量的考察
取已吸附好薰衣草总黄酮的AB-8树脂10 g,用蒸馏水洗脱8 BV后,再用70%乙醇溶液洗脱每树脂床体积(15 mL)为一个流分,至洗脱液近无色,分别测定各流分中的总黄酮含量,结果如图4所示,可知,以70%乙醇溶液洗脱,在洗脱2倍柱体积时,总黄酮含量达到最高,随后其含量逐渐降低,5倍柱体积洗脱液便可将绝大部分黄酮洗脱下来,到6倍柱体积含量已经很低,故确定洗脱剂用量为5 BV。
2.2.6 洗脱除杂用水量考察
称取AB-8型干树脂10.0 g,置直径为2.0 cm的洗脱柱中,加入100 mL样品溶液充分吸附后,去离子水以1.0 mL/min的速度洗脱,每15 mL收集一流份,至洗脱液Molish反应呈阴性,且水洗脱各流份分别浓缩干燥至恒重,结果如图5所示。
由图5可知,随着用水量的增加,所得浸膏量(杂质)在不断减少,到6倍柱体积时,大部分杂质被洗脱下来。综合成本考虑,薰衣草水提取物样品上大孔树脂后,以5倍量去离子水除杂。
3 结论
从7种大孔吸附树脂中筛选出来的AB-8树脂对薰衣草总黄酮具有较高的吸附量(静态吸附量达9.563 mg/g树脂),且易于解吸(解吸率为78.17%),动态吸附实验也说明了这一点。动态解吸实验显示薰衣草总黄酮的最大上样量为12.76 mg/mL树脂,吸附流速为1.0 mL/min,70%乙醇较好的解吸能力,解吸率达85.58%,所得总黄酮的含量可达60%以上。该工艺简单易操作、成本低、无污染,适用于薰衣草总黄酮的工业化大生产。
:
[1]刘勇民.维吾尔药志上册[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9:394-39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维吾尔药分册[S].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8:112
[3]Torras-Claveria L,Jauregui O,Bastida J,et al.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phenolic composition of Lavandin(Lavandula intermedia EmericexLoiseleur)waste[J].JAgricFoodChem,2007,55(21):8436-8443
[4]吴霞,刘净,于志斌,等.薰衣草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9):821-823
[5]张纪宁,杨洁.新疆狭叶薰衣草总黄酮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0(2):16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