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肠错构瘤的超声诊断价值

2012-09-05王丽符小艳覃伶伶

海南医学 2012年21期
关键词:错构瘤下腹囊性

王丽,符小艳,覃伶伶

(海南省人民医院超声科,海南海口570311)

回肠错构瘤的超声诊断价值

王丽,符小艳,覃伶伶

(海南省人民医院超声科,海南海口570311)

目的探讨回肠错构瘤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在我院进行术前超声检查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2例回肠错构瘤的临床及超声特点,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1例肿瘤声像图为囊性肿块,囊内见多条光带分隔。CDFI隔带上可见星点状血流信号。1例肿瘤声像图为以实性为主的混合性肿块,肿块内实性部分可见血流信号。2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结论回肠错构瘤较罕见,最终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但超声检查方便,无创,能提示肿瘤的大小、位置、毗邻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小肠;错构瘤;超声诊断

错构瘤是胚胎时期形成的组织畸形或组织迷离引起的瘤样组织增生。可发源于任何组织,种类繁多,常发生于肺、肾、肝等部位。发生于胃肠道非常少见[1]。本文通过2例回肠错构瘤临床资料及超声声像图的分析,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超声诊断的准确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1患儿男性,11岁,2011年11月16日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右下腹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重,无呕吐,无果酱样血便。在当地医院就诊,经抗炎治疗后腹痛无缓解于2011年11月20日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见患儿急性病容,神志清楚,心肺无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肌稍紧张,右下腹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腰大肌试验(-),闭孔内肌试验(-)。超声检查:右下腹可见一囊性肿块,大小约90 mm×84 mm,内见多条光带分隔,囊腔内见细点状弱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I)隔带上可见星点状血流信号(图1)。超声提示:右下腹多房性囊性肿块:考虑肠道肿瘤。术中所见:腹腔内有淡黄色渗液约30 ml,右下腹可见距回盲部约10 cm处回肠系膜侧可见约10.0 cm×8.0 cm大小囊性肿物,充血,水肿,囊内为淡黄色清亮液体及黄白色絮状物。术后病理报告:良性间叶性错构瘤,伴出血坏死。

图1 肿块为囊性

1.2 病例2患者女性,61岁,2011年6月23日于我院体检B超发现腹部有一肿物,无腹痛,无恶心呕吐,无便秘及腹泻等症状。既往无肝炎、结核等病史。体格检查心肺无异常。腹平坦,肝脾未触及。右下腹可触及一肿块约6.0 cm×5.0 cm,活动度良好,全腹无压痛。超声检查:右中下腹可见一以实性为主的混合性肿物,肿物大小约58 mm×45 mm,CDFI肿块内实性部分可见血流信号(图2)。超声提示:右中下腹实囊混合性肿物,考虑肠道肿瘤。术中所见:距回盲部约18 cm处回肠见一大小6.0 cm×5.0 cm的混合性肿物,与周围无粘连,肠系膜未见淋巴结肿大。术后病理诊断:错构瘤。

图2 肿块为混合性

2 讨论

原发性小肠肿瘤比较少见,仅占消化道肿瘤的5%,以恶性居多[2]。小肠良性肿瘤据国内文献报道发病顺序为平滑肌瘤、血管瘤、脂肪瘤、纤维瘤、神经源瘤、淋巴管瘤[3]。国外以腺瘤常见,错构瘤罕见[4]。近年在国内多见个案报道[1,4-6]。错构瘤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系原始中胚层间叶组织先天性发育障碍所形成的瘤样增生,非真性肿瘤,但似肿瘤的一种畸形发育肿物。错构瘤虽然并非真性肿瘤,但在生长过程中亦可向真性肿瘤发展,具有癌变潜能。此病一经发现,最好及时行手术切除。回肠错构瘤的临床表现可为腹痛、腹胀、腹部包块、消化道出血等,或因导致肠套叠、肠梗阻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个别患者也可无任何临床表现,仅在体检时发现。

小肠肿瘤因其特殊的解剖部位及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率较低,文献报道仅为37.5%[2]。目前检查小肠肿瘤的方法有消化道造影、小肠镜、胶囊内镜、螺旋CT及超声等。消化道造影、小肠镜及胶囊内镜能显示小肠肿瘤的位置、肠腔内的病变情况及肠壁的改变,尤其是后二者的应用,使小肠肿瘤的术前诊断率有很大的提高,但其对于腔外型且对肠腔无明显压迫的小肠肿瘤的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且不能观察到肿瘤与周边组织的关系;螺旋CT虽然能观察小肠肿瘤在腔外生长的情况,但因其具有一定的放射性,不适合用于小儿的常规检查;超声检查方便、无创,适合诊断包块型小肠肿瘤,对于回肠错构瘤虽然术前不能明确定性,但能够提供肿块的大小形态、位置、毗邻关系、其内部和周边的血供等信息,还能了解有无合并肠梗阻、肠套叠及肠扭转等并发症,帮助判断有无淋巴结、腹膜及肝脏等远处转移,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回肠错构瘤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多样,肿块可表现为囊性、实囊混合性、实性三种类型。病例1患儿表现为右下腹腔多房囊性包块,需与肠系膜囊肿、肠重复畸形相鉴别。错构瘤张力较大,囊内分隔光带厚薄不均,囊腔内回声杂乱;肠系膜囊肿位于肠管间,以多房囊腔多见,囊肿张力不大,囊腔大小不一,囊液较清亮,腔内分隔及囊壁较薄,CDFI囊壁及隔上多无血流信号;因小肠系膜自左上腹斜向右下腹走行,囊肿在系膜走向的垂直方向上活动度较大[7]。肠重复畸形表现为单房、壁厚的囊肿,囊壁为肠壁回声,具有“强-弱-强”三层分层回声特点并可见囊壁血流信号。实囊混合性或实性回声的错构瘤声像图与其他类型肿瘤如间质瘤、平滑肌瘤、肿块型转移瘤及淋巴瘤等鉴别诊断较困难。

[1]姚芳芳,殷健,吴志强,等.小肠错构瘤致消化道反复出血一例[J].医学信息,2010,23(4):868.

[2]刘克杰,童仕伦,郑勇斌,等.原发性小肠肿瘤88例临床分析[J].现代医学,2012,40(1):5-7.

[3]刘国岐.成人原发性小肠肿瘤68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10, 21(5):69-70.

[4]曹科林.空肠错构瘤伴肠套叠一例报道[J].四川肿瘤防治,2003, 16(3):148.

[5]廖国庆,张兴文,李劲东.小肠黏膜内胃黏膜异位伴错构瘤样合并出血1例[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3,12(11):843.

[6]赵龙坡,成媛.小肠肠壁肌腺体异位错构瘤一例[J].临床误诊误治,2007,20(10):93.

[7]李正,王慧贞,吉士俊.实用小儿外科学(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61.

R735.3+3

B

1003—6350(2012)21—088—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2.21.038

2012-05-03)

王丽(1981—),女,湖南省长沙市人,医师,本科。

猜你喜欢

错构瘤下腹囊性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腹直肌子宫悬吊术在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研究
什么是肾错构瘤?
体检查出肾错构瘤勿惊慌
擦胸揉腹增强免疫力
囊性肾癌组织p73、p53和Ki6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多层螺旋CT在急性右下腹疼痛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支气管内型错构瘤2例
囊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一例
徽章样真皮树突细胞错构瘤三例
异位巨大囊性包块蒂扭转1例超声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