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对顺产产妇盆底肌康复的影响

2012-09-05谭芸孔琳龙俊青邓童宁

海南医学 2012年21期
关键词:哑铃顺产生物反馈

谭芸,孔琳,龙俊青,邓童宁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广西南宁530003)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对顺产产妇盆底肌康复的影响

谭芸,孔琳,龙俊青,邓童宁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广西南宁530003)

目的观察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顺产产妇盆底肌的效果。方法筛选肌力为0~Ⅱ级的顺产产妇200名,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别给予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治疗组,n=95)和阴道哑铃训练(对照组,n=105),观察两组产妇治疗过程中出现尿失禁的例数以及治疗后的盆底肌肌力康复情况,并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肌力达到Ⅱ级者11例(11.58%)、Ⅲ级者20例(21.05%)、Ⅳ级者25例(26.32%)、Ⅴ级者39例(41.05%),盆底肌肌力的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出现压力性尿失禁12例,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顺产产妇可以明显减少产妇的压力性尿失禁,显著改善其盆底肌肌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电刺激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功能;盆底肌肌力

妊娠和分娩是引起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最主要原因。分娩会引起盆底肌过度牵拉、部分肌纤维断裂,进而导致盆底支持变弱、盆腔器官异位,从而造成了压力性尿失禁、阴道等盆腔脏器脱垂、性功能障碍等症状的出现。传统的阴道哑铃训练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一症状,但是疗效仍不理想。本文探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顺产产妇盆底肌肌力康复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07年3月1日至2011年3月1日期间在我院顺产的300名产妇的临床资料,于产后第42天采用国际通用的会阴肌力测试法(GRRUG)[1]对盆底肌肌力进行分级,筛选其中肌力为0~Ⅱ级的产妇200名,年龄29~36岁,平均(33.53±5.92)岁。所有患者均无神经肌肉疾病,无泌尿生殖系统其他疾病。

1.2 盆底肌肌力分级选择法国VIVALNS公司生产的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PHENIX)测定盆底肌力,将肌探头置入患者阴道内,连接肌肉刺激治疗仪,观察患者阴道肌力的变化。盆底肌力评价标准:阴道肌肉收缩持续0 s肌力为0级,持续1 s为I级,持续2 s为Ⅱ级,持续3 s为Ⅲ级,持续4 s为Ⅳ级,持续5 s或>5 s为Ⅴ级。

1.3 分组及治疗方式将200例肌力为0~Ⅱ级的产妇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别给予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治疗组,n=95)和阴道哑铃训练(对照组,n=105)。对照组接受传统的阴道哑铃训练,即将不同重量的哑铃放入产妇阴道内并让其收缩阴道夹持哑铃,哑铃重量按产妇具体情况选择、并随训练进行逐步递增,每天1次,每次15 min,2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组接受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即采用德国Bio-Rad公司购买的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仪对产妇进行电刺激治疗,并根据生物反馈信号调整收缩和刺激的部位,每周1~2次,每次12~25 min,连续治疗2个月。2个月后检查患者盆底肌力改善情况,并追踪随访6个月。

1.4 观察指标观察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盆底肌力变化情况及出现压力性尿失禁的例数。

1.5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8.0软件,对盆底肌肌力的指标进行非参数秩和检验,对出现压力性尿失禁的例数进行卡方检验。以P<0.05作为判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盆底肌肌力情况治疗后,治疗组Ⅱ级11例、Ⅲ级20例、Ⅳ级25例、Ⅴ级39例,盆底肌肌力的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盆底肌肌力情况[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中出现压力性尿失禁的例数比较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有11名产妇出现尿失禁,尿失禁发生率为11.58%,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对照组和治疗组出现压力性尿失禁的例数[例(%)]

3 讨论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女性常见疾病,主要包括压力性尿失禁、阴道等盆腔脏器脱垂、性功能障碍等症状。该病的产生是由于在自然分娩过程中会造成盆底肌过度牵拉、部分肌纤维断裂,从而引起盆底支持变弱、盆腔器官异位,进而造成不同临床症状的出现[2]。根据相关统计,在我国40岁以上的女性中,有50%以上出现过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3],表现出各不相同的临床症状,其中绝大多数都会出现压力性尿失禁[4]。

近些年,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越来越多的引起人们的重视。传统的阴道哑铃训练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盆底功能,但对于尿失禁、器官脱垂等症状并没有十分明显的改善[5],尤其是对重症患者。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也为越来越多的医疗工作者所认识。

电刺激治疗对于盆底功能的意义在于通过合适频率的电流刺激,强化整个盆底肌肌群,兴奋支配盆底肌的神经,强化尿道括约肌和阴道肌群,从而达到防止尿失禁和阴道脱垂等发生的目的[6]。Wilson等[7]报道,盆底肌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盆底肌力,本文研究也发现,在接受了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后,肌力达到Ⅱ级的20例、Ⅲ级的37例、Ⅳ级的28例、V级15例,产妇的盆底肌肌力发生了明显的改善。生物反馈治疗对于盆底肌恢复的意义在于可以随时监测阴道肌群的生物信号,并根据该信号对应特异性的肌群,然后进行针对性的特定肌肉的训练,从而达到对已经损伤的盆底肌的治疗和修复的目的[8]。

盆底肌训练就是通过对以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肉进行收缩训练,增强盆底肌的收缩力,促进其张力恢复及肌肉的兴奋性,对防治尿失禁有很好的加强作用[9]。本文研究发现,治疗组有12名产妇出现尿失禁,尿失禁出现率为12%,明显少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于改善产妇盆底肌功能、防治压力性尿失禁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而且生物反馈机制的控制,能够实时、灵活地调控治疗进程,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适合作为顺产妇产后康复的常规治疗方案。

[1]侯德兴.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0,8 (17):28-29.

[2]胡梦彩,王锐,徐冬梅.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肌力的研[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7):885-886.

[3]焦榕芳,熊建华,李爱青.压力性尿失禁2种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重庆医学,2010,39(11):1437-1438.

[4]王晓光,裴兆辉.女性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7):575-576.

[5]李风,夏宗禹,余志海.盆底肌电刺激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2009,38(22):2985-2986.

[6]麦秀莲,曹丽,陈汝虹.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60例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0,21(5):48-50.

[7]Wilson PD,Herbison R,Herbison GP.Obstetric practice and the prevalence of urinauy incontinence three months after delivery[J]. Br J Obstet Gynaccol,1996,103(2):154-161

[8]Qi F,Li H,Zhang WJ.Research status of the best time for pelvic recovery after delivery[J].Journal of rare and uncommon diseases, 2011,8(12):46-48.

[9]王晓光,裴兆辉.女性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7):575-576.

R714.14

B

1003—6350(2012)21—081—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2.21.035

2012-07-04)

谭芸(1975—),女,广西南宁市人,主治医师,本科。

猜你喜欢

哑铃顺产生物反馈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我给爸爸当“哑铃”
顺产分娩预防应用抗生素的临床应用价值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顺产后为什么还要在产房观察2小时
横卧哑铃形Rathke囊肿1例
脑电生物反馈联合米氮平治疗焦虑障碍的临床对照研究
去赘肉又强身的哑铃操(上)
去赘肉又强身的哑铃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