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连芩双层缓释药膜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2012-09-05汪风芹孙迎东邢树礼成文娜
汪风芹,孙迎东,邢树礼,成文娜,宋 征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 滨州 256603)
连芩清热搽剂是经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医院制剂(注册文号:鲁药制字Z15080012)。本制剂是以清热解毒中药黄连、黄芩、黄柏、苦参等为主的油剂,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泻火、祛腐生肌、凉血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复发性口疮、疱疹及乳头皲裂等症。笔者在此基础上用黄芩苷代替黄芩,增加抗病毒的阿昔洛韦,以高分子材料聚乙烯醇PVA17-18、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载体制成双层缓释药膜,用于治疗手足口病[1]和复发性口腔溃疡。该课题2011年已通过山东省滨州市科技局立项,现将其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报道如下。
1 材料与仪器
1.1 材料 黄连、黄柏、苦参、冰片均购于滨医附院门诊药房;黄芩苷、盐酸小檗碱、盐酸黄柏碱对照品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阿昔洛韦标准品(广西康华药业有限公司);PVA17-18、CMC -Na、吐温 -80、甘油、糖精钠均购自上海化学试剂一厂;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仪器 紫外检测器(日本岛津公司);薄层板(青岛海洋化工厂);101-2A型电热鼓风干燥箱(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提供)。
2 制备工艺
2.1 按处方量的4/5称取PVA17-18、CMC-Na,分别加适量蒸馏水浸泡24 h,充分溶解后合并得成膜材料浆液。
2.2 将黄连、黄柏、苦参净选、烘干、粉碎;另取冰片、阿昔洛韦粉研细,然后与上述粉碎的药物混匀过120目筛。
2.3 量取处方量的甘油,加水适量,搅拌溶解,再加入处方量的黄芩苷、吐温-80、糖精钠充分混匀,并与粉碎后的药粉(极细粉)搅拌混匀后,加入上述成膜材料浆液中充分混匀,在(60±5)℃水浴加热30 min,脱去气泡。
2.4 取上述膜料均匀涂于擦有少量液状石蜡的玻璃板上,50℃烘干至不粘手。
2.5 同法浸泡剩余的PVA17-18及CMC-Na得混合浆液,轻轻均匀铺于上述制得的药膜上,干燥后起膜。用手术刀将药膜切割成1 cm×2 cm的膜片,紫外线消毒30 min,放入备好的蜡纸夹中,包装备用。
3 质量标准
3.1 性状 本品为黄色半透明薄膜,有一定的韧性,具明显的中药香气。
3.2 鉴别
3.2.1 黄芩苷 取本品5片,加甲醇5 mL使其溶解,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芩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1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各1 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醇-甲酸(10∶3∶1∶2)为展开剂,预饱和30 min,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灯下(365 nm)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示相同颜色的斑点。
3.2.2 黄连 取本品5片,加甲醇25 mL,超声处理30 min,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0.5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 μL,分别点于同一高效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异丙醇-甲醇-水 - 三乙胺(3∶3.5∶1∶1.5∶0.5∶1)为展开剂,置于浓氨试液预饱和20min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灯下(365 nm)检视。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2.3 黄柏 取本品5片,加1%醋酸甲醇溶液40 mL,于60℃超声处理20 min,滤过,滤液浓缩至2 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黄柏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0.5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5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30∶15∶4)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置氨蒸气饱和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供试液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2]。
3.2.4 冰片 取本品5片,加水5 mL搅匀,用乙醚20 mL振摇2min,分取乙醚,残渣加1%香草醛硫酸溶液1~2滴,即显紫色。
3.2.5 阿昔洛韦 取本品5片,加水10 mL,搅匀,振摇,滤过,取滤液加氨制硝酸银试液数滴,即产生白色絮状沉淀。
3.3 阿昔洛韦的含量测定
3.3.1 最大吸收波长的测定 精密称取阿昔洛韦2.0 mg,加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50 mL.另按处方比例精密称取PVA17-18、CMC-Na及其他组分,用蒸馏水溶解制成适宜浓度的溶液,分别将上述两种溶液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200~400 nm波长范围内进行扫描,结果表明阿昔洛韦在252 nm处有最大吸收,而在此波长下处方中其他组分无干扰,故选定252nm为测定波长。
3.3.2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称取经105℃干燥至恒重的阿昔洛韦10 mg,置100 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然后精密吸取适量置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成每1 mL含阿昔洛韦 2.0、4.0、8.0、12.0、15.0 mg 的溶液,在 252 nm 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A)对浓度(C)进行直线回归,得回归方程为:A= -0.0157+0.0532C,r=0.9993。线性范围为 2.0 ~15.0 μg· mL-1。
3.3.3 样品含量测定 取6片药膜,剪碎,置于500 mL蒸馏水中,37℃恒温水浴搅拌至完全溶解,过滤,取续滤液5 mL稀释至100 mL以同批空白膜为对照,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252 nm波长下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求出阿昔洛韦的浓度,然后算出每片药膜中阿昔洛韦的平均含量。共测定3批,结果见表1。
表1 药膜中阿昔洛韦含量测定结果
3.3.4 回收率试验 按处方比例精密称取阿昔洛韦及其他组分适量,制成药膜,依照样品含量测定方法测定阿昔洛韦的含量,每个样品测定3次,取平均值,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2。
表2 回收率试验结果(n=5)
3.4 重量差异限度 取药膜20片,精密称定总重量,求得平均片重,并分别称得每片重量,每片重量与平均片重比较,结果符合要求即超出±15%重量差异限量的膜片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1片超过限度的1倍[3]。
3.5 稳定性考察 取本品3批,密封避光恒温(25℃)贮存9个月,外观无明显变化,并且每月取样测定阿昔洛韦含量,结果阿昔洛韦含量均在膜剂的合格范围内。
4 讨论
本课题以黄连、黄芩苷、黄柏、苦参、冰片等中药及其提取成分,配以抗病毒的阿昔洛韦,以PVA17-18和CMC-Na等高分子材料为膜材,制成复方双层缓释药膜。该膜剂中黄连、黄柏均含有小檗碱,现代药理实验小檗碱对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流感病毒、沙眼衣原体、阿米巴原虫、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4]。黄芩苷具有抗菌、抗炎和抗过敏的作用,该膜剂还克服了中、西药单方、单层膜药效低,药物易流失的缺点,真正起到缓释的作用,持久发挥药效。
[1]王剑,金国强.小儿手足口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新思路[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3(1):53 -54.
[2]张香菊,龚子东.黄柏口腔膜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22(3):37 -38.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719.
[4]王晓燕,景鹏.HPLC测定妇科止带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J].中成药,2006,28(2):280 -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