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俯身接地气 践行走转改

2012-09-04董峻峰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21期
关键词:走转改形象新闻

董峻峰

摘要:广泛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是新闻战线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对推动新闻工作者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立场,全面提高宣传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张家口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在“走转改”活动中深入基层,贴近群众,转变工作作风,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达到了改文风的活动目的,进一步提高了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能力,提升了新闻队伍的良好形象。

关键词:新闻;走转改;创优;水平;形象

中图分类号:G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1-0257-02

广泛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是新闻战线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对推动新闻工作者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立场,全面提高宣传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河北省委、张家口市委宣传部和张家口广播电视台开展“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活动的安排部署,张家口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热烈响应,迅速行动。张家口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的两档主要新闻栏目《张家口新闻联播》、《民生630》和外宣部结合自身定位和特点,主动承担起体现活动实效窗口任务,找准“走转改”切入点,明确工作思路,以《张家口新闻联播》和《民生630》栏目为活动主要平台和载体,要求采编人员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理念,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努力践行“三贴近”原则,充分利用和发挥电视媒体的特点,把镜头对准基层,对准群众,对准大众生活,认真组织开展了走基层系列采访报道工作,有效地改变了工作作风和文风,创作出一大批优秀作品,提高舆论宣传水平,提升新闻队伍的良好形象。

一、走基层就要深入群众

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是基层;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新闻。走基层的关键是要深入群众的内心,写出能够反映基层生活,基层群众的心声和精神世界的好新闻。在“走转改”活动中,张家口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的每名编辑记者深入经济社会建设前沿,群众生产生活一线,广大农村和社区,广泛开展蹲点调研及采访活动,把话筒和镜头对准基层群众,把更多的栏目时段留给基层群众,从基层这个源头活水中采写出更加鲜活生动的稿件,撷取到生动感人的典型。

大秦铁路线担负着西煤东运的重要任务,大秦铁路大同工务段宣化县王家湾线路车间的养路工们,常年在大山深处与隧道相伴,与钢轨螺丝、煤渣粉尘打交道,用原始工具、人工护养着这条国家能源大动脉,保障它畅通无阻。他们日夜坚守,奉献青春年华,他们愧对家人,却用热血与敬业演绎着人生的价值,诠释着人生的信念。记者曹睿则、常彪在隆冬季节跟随养路班组奋战两天,采写《大山深处养路工》,如实报道了养路工人的生活工作场景和朴实无华的精神境界,感人至深。这篇报道被评为2011年度张家口市电视新闻一等奖。

二、转作风就要贴近群众

“深入群众,不尚空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就明确提出了这样的观点。走基层,深入群众,是为了贴近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真正做到俯身接地气、长灵气,真情与群众心贴心。“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新闻频道的编辑记者们深入基层联系点,蹲点调研,体验生活,带着感情了解基层,报道基层,架起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桥梁。他们扎根基层,沉得下、蹲得住,在与群众促膝沟通中体察民情,在与群众心贴心的交流中了解民意,在与群众朝夕相处中学习求教,戒除思想浮躁,作风漂浮,戒除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牢固树立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在深入基层中转变作风,在新闻实践中增长才干。

蔚县大南山中的乡村邮路不通汽车、摩托车,甚至连自行车也没法骑,蔚县邮政局投递员曹正富却在过去十七年间,依靠步行于山间村落投递报刊邮件20多万份,行程超过10万公里。记者徐琪、高鹏跟随曹正富用脚丈量了邮路的辛苦,体验了大山深处的孤独,分享了传递亲情沟通友爱的欣慰。他们采写的《一个人的步班邮路》被评为2011年度张家口市电视新闻一等奖,正是因为这样的采访经历,他们真正体验到了“一头汗两腿泥才能写出好新闻”的真谛。之后,曹正富的事迹广泛传播,被誉为“深山信使”的曹正富也被评为“感动2011张家口市十大新闻人物”。

三、改文风创作优秀作品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最终是要创作出好的新闻作品,这是“走转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电视新闻的观众是群众,群众就是电视新闻的最好评判。新闻频道的编辑记者们深入群众捕捉题材,面向群众立题著文,创优作品,服务群众。

张家口新闻频道在“走转改”活动中,结合“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年”、“扶贫开发攻坚年”活动,在《张家口新闻联播》、《民生630》栏目中开设 “走基层看发展”、“走基层看民生”、“百萬干部下基层”、“走基层 扶贫攻坚一线行” 等专栏,编辑记者们主动下基层,自我加压,互相比超,基层的大事小情,群众的喜怒哀乐一一收入记者编辑眼中,记录到镜头,反映在稿件,用最真切的情怀去关注老百姓的疾苦,用最朴实的文字写出老百姓的心声,创作出了大批生动鲜活的优秀作品,涉及社会民生、工业经济、项目建设、文化繁荣发展、农民农村农业、开放开发多个领域不同层面,实现了开栏天天见新闻,形式多样,手段多变。

《看发展住院报费用 医生吃财政 药品零利润 崇礼10万农民告别看病贵》、《“小土豆大产业能致富”》、《 变废为宝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等典型报道;《张霞:风雨养路二十年》、《咱村有位红管家》等人物类报道;《阳原县百里引水入户万人喝上放心水》、《“五对接”解决“卖菜难”和“买菜贵”》、《今冬我市热价不变将“早供晚停”看天供热》、《关注集中供热管网二次改造收费》等民生报道,篇篇生动,字字真情,多篇作品被评为市一等奖。

新闻频道外宣部的编辑记者深入一线采访,做到不到现场不发稿、不掌握第一手资料不写稿,在稿件里做到见事见人,在报道中了解基层、融入群众、服务大局。自活动开展以来,外宣部已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闻三十分》、《中国新闻》以及各个整点新闻、河北电视台《新闻联播》、《午间视野》等栏目播发“走基层”视频稿件数十条,其中《走基层 张家口杨尚军路灯维护组默默奉献点亮城市》、《走基层 康保十年治沙筑起绿色屏障》、《走基层崇礼彩椒村》、《走基层赤城大山里的护林员》等片子播出后深受各界好评。记者袁国文与省台合作的《康保十年治沙筑起绿色屏障》在省“走转改”优秀作品大家评活动中获得视频组一等奖。记者皇甫煜然等采制的《蔚县从挖“煤炭矿”到掘“文化矿”文化引领走出“一煤独大”格局》获2011年度河北新闻一等奖。

总之,走基层是形式,转作风是实质,改文风是目的。“走转改”的精髓在于实践,生命力也在于实践。张家口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全体采编人员在“走转改”活动中,紧密联系实际,和群众零距离接触,努力在走基层的过程中实现转作风、改文风,用转作风和改文风的时间检验走基层的实效,生动实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贴近群众,服务人民,进一步提高了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能力,提升了新闻队伍的良好形象。

[责任编辑 王玉妹]

猜你喜欢

走转改形象新闻
全媒联动融入、强化责任担当,把脱贫扶贫作为“走转改”重要抓手
论导演创作的指挥棒
《水浒传》宋江形象探析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中日十二生肖之亥猪形象比较
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解构口语化新闻的语言特征
故事细节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