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社会的信仰现状探析

2012-09-04黄琳琳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21期

黄琳琳

摘要:当代,中国民众的信仰观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各种信仰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分化组合,使当前中国民众的信仰构成有了新的特征。在现实生活中,信仰危机表现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客观事实,重建信仰己刻不容缓。

关键词:信仰危机;共产主义信仰;信仰重建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1-0238-02

一、世界各国的信仰状态

在我看来,信仰是个国际话题,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主流的信仰下面就是世界主要国家的信仰状况。

天主教、基督教(新教)和东正教是基督教的三个派别。天主教以罗马为中心,主要信仰的国家主要有意大利、法国、爱尔兰和一些西欧国家。东正教的主要国家是俄罗斯和一些东欧、前苏联的国家。而基督教新教主要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伊斯蘭教主要信仰的国家为阿拉伯世界的国家,如西亚,北非的一些穆斯林国家。在中国的西北地区也有伊斯兰教信徒(回民)。佛教的国家主要集中在东亚。如中国、韩国、日本、泰国、老挝、柬埔寨一些东南亚国家。

在这里我想指出的是西方发达国家主要信仰的基督教,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尽量会按照基督教的教义去做,在达成所愿时会虔诚的说一声:“感谢上帝”或者在胸前画一个十字架。其实这些并不是说所有的人都会按照“主”的意思去说去行,但我认为至少会起到一个普遍的约束作用,我认为法律是强制的约束,而信仰则是意识形态上的约束。

二、中国人信仰状态

1.对当前中国民众信仰状态的总体性分析。信仰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个体的存在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在中国,信仰问题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存在着很大的混乱。在理论界,有些学者根据人类历史上的信仰大都是在宗教信念这一事实,认为信仰具有虚伪性和迷信特征,违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科学精神水火不容,因而必须坚决取缔,也有些学者认为,信仰的内容决定信仰的性质,虽然在人类历史上宗教信仰确实是一种普遍现象,宗教信仰也对人类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消极作用,但也可以确立于此完全不同的科学信仰,而科学的信仰无论对国家、民族,还是一个社会个体,都是利远远大于弊。近年来,这一论争基本上得到解决,人们在社会需要科学信仰这一点达成了共识。然而。理论上的共识却受到了现实的挑战,因为当我们在理论上争论不休时,现实生活却正在无情的消弱和动摇了一些信仰。

中国社会科学院“转型时期伦理道德建设的难点与对策”课题组1995年在广东、江苏、河南和陕西四省份就“转型时期的社会伦理道德”进行了一次较广泛的问卷调查。在全体调查者中,“有信仰”者只占全体被调查总数的28.1%,如果加上“不想回答”中可能有信仰者比例,最多也只能在30%左右。而明确表示“没有信仰”者占全体总数的36.09%,如果把“曾有过信仰”也视为目前没有信仰,那么,目前“没有信仰”者达到58.33%。超过全体被调查者的一半。这组数字不仅令人吃惊,更让人忧虑:既然信仰对于一个个体、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那么重要,而当前在中国竟有如此高比例的人群过着没有信仰的生活,这对我们意味着什么?以上数据充分说明,信仰这一人类社会普遍具有的精神现象,在转型时期的中国正面临着建国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信仰危机已经是摆在我们前面的客观事实。而且,根据近年来中国民众精神阵地的发展态势和中国在信仰建设方面的忽视和失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种危机的程度有增无减,“法轮功”现象便是有力的证明。

2.对中国当前的信仰构成的分析。信仰有科学信仰和非科学信仰之分。科学的信仰在人们的精神世界中发挥着导向、激烈和凝聚等诸多积极的功能;相反,非科学信仰不仅危害信仰者自己,而且严重阻碍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程。那么,在中国民众的信仰结构中科学共产主义信仰到底占多大比率,这也是研究问题必须关注的重要内容。中国民众的信仰状况呈现明显的多元化态势,各种各样的信仰都有一定的市场。在此就不具体展开。

三、信仰危机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

由于信仰根基的迷失和作为国家主导信仰内容的失范,许多人丧失了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严重的信仰危机。这种信仰危机首先表现为个体精神的迷茫和混乱,使其产生一定程度上的痛苦和失落,从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社会上出现社会动荡不安。近年来,中国社会上出现诸如官员的腐败、社会道德的缺失、犯罪率的持续上升等社会问题,都可以或多或少地从信仰的失落与危机之中找到答案。

大致说来,当前中国社会出现的信仰危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信仰”真空的出现。信仰危机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国家主导信仰的缺失。大量的社会成员逐渐放弃了原有的信仰价值体系,而此时统治阶级又不能及时提供新的信仰体系来填补,从而产生暂时性的信仰“真空”。没有了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没有生命的终极解释,没有崇高理性信念的追求,使人们的生存再也踩不到支撑点,在价值体验方面表现出严重的感性化倾向,追求物质生活享受和感官刺激,而忽视内在精神需求。比如,一些人表现对“权”、“钱”的极度崇拜;一些人把拒绝信仰的放荡行为看做是所谓“自我实现”;在文化界,一些人已经“淡化政治”、“淡化共产主义信仰”;甚至有人要“告别革命”。

2.信仰“乏力”。信仰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它的重要功能之一是能为信仰者的行为提供双重动力;一方面,为信仰者的行为提供道义的合理性。这一动力来自信仰者的正义感,这种正义感能使他们认为自己是为正义的事业而奋斗,是合理的,而他们所反对的东西则是非正义的。因而,信仰者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什么阻碍能理直气壮,无所畏惧,表现出强大的内驱力。另一方面,信仰能为信仰者的行为提供历史的合法性。这是一种来自对历史必然性的深信的力量,即信仰者相信自己行为的必然性。

然而,在当时日益繁荣、日益丰富的物质和财富面前,信仰逐渐失去其强大的驱动力。尽管人们认识到信仰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却依然迷恋世俗的享乐,迟迟不走皈依之路。信仰的吸引力的弱化是信仰“乏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另一方面表现为,信仰的制约和引导作用越来越小,对“信仰者”来说,真理和价值并不是那么重要,在信仰和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常常会选择后者。

3.信仰多元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外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国内经济体制的轨迹,各种新观念、新事物不断呈现。各种理论交汇在一起,相互碰撞,相互激荡,使我们的信仰形势表现出明显的多元性特征。

从文化心理的角度上看,伴随着中国在世界历史现代进程中市场经济的全面确立,当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题在新的条件下重新延伸起来,当年文化大论战的景象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现代氛围中重现。在社会生活中可以看到,一方面是市场经济中物质功利的急流奔涌,一方面是人的“天人合一”或“神人合一”的信仰祈盼。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封建迷信开始回潮,这些迷信打着各种各样的幌子,趁着混乱的信仰局面迅速地抢占由于信仰危机所造成的“真空”地带,使得新时期中国的信仰形势更加混乱。

4.信仰的功利化。市场经济的繁荣,激活了人们感性的物质需求。在很多人看来,信仰只有“获利”,只有“有所得”,只有给其带来更多的物质享受,才值得他去信仰。其实,人的需要不仅是物质需要。还有比它更重要的精神需求。这种功利型的信仰观片面强调物质需要轻视精神需求,必然产生更严重的后果。要确立科学的信仰观,重新建构新时期科学的信仰体系,首先必须正确引导人们的价值观念,为科学信仰的确立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由此看来,中国目前的信仰态势是十分严峻的,各种信仰以及打着信仰旗号的形形色色的东西,在新的形势下迅速地抢夺自己的信仰地盘,使科学共产主义信仰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它的主体地位动摇并遭受侵蚀。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人们的信仰需要已经开始觉醒,信仰危机对我们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要重树科学信仰的权威,必须既要加强信仰理论层面的建设,也要加强对人民群众正面的宣传和灌输。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历史已经证明且继续证明,共产主义作为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具有一定的终极意义这一本质特性,对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根本性的作用,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信仰体系。转型时期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中国民众的精神世界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对这并不能证明这一科学理论体系出了问题。新时期的信仰重建并不是重建确立一种新的信仰,而是重建我们过去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立场、方法和态度,以形成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健康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使共产主义信仰再现其强大的精神内驱力。正如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历史经验时说:“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只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就一定能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王宏维.信仰危机·信仰对象·信仰方式[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2]万俊人.信仰危机的“现代性”根源及其文化解释[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3]刘文瑞,孙万超.告别理想的背后——当前社会信仰危机的成因透视[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2) .

[4]尹凤婷.对信仰失落现象的思考[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3).

[5]陈晏清,荆学明.中国社会信仰的危机和重建[J].冶金政工研究,1999,(2).

[6]程恩富.当前社会信仰危机的深层原因[J].中华魂,2004,(8).[责任编辑 王玉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