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

2012-09-04李娟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21期
关键词:战略意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少数民族地区

李娟

摘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重大的任务,而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其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与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就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状进行调研的数据来说明在民族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现实意义以及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描述从而提出解决的对策,进而更好的适应国家的整体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战略意义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1-0208-03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这是一个崭新的时代命题。中国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能够不断取得胜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坚持并实踐了马克思主义,我们能够随着时代发展需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但是如何在民族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民族地区的人民群众更好的理解与掌握并认同马克思主义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同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能局限于党和政府工作人员、理论工作者、大学生、研究生等狭小的圈子或者少数人的认同,而要和人民大众的生活相联系,尤其是与西部民族地区群众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为人民大众所理解、认同和信仰,成为人民大众精神世界的坐标和实践的指南。

一、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意义

中国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国家,在人员组成上成分复杂,因此在这样一个复杂的人口中进行国家政策的推广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要想让所有的民族认同这种政策是困难的,所以我们就必须弄清楚做这件事情的重要性。我们是经过多年的艰苦斗争取得了今天的安定社会,我们的指导方针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要完成历史的重任我们就必须紧紧抓住历史的车轮,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为了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断地为人们所认可并为其更好的服务,我们有必要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其进行宣传。

1.推进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各民族友好相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中少数民族占到55个,因而民族地区在中国占据重要的位置,因此民族地区的发展状况,关系到民族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关系到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关系到人民能否安居乐业,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处理不好民族与民族、民族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安定繁荣和发展,影响到国家的政策方针的执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因此,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国家的繁荣稳定有赖于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对执政党的政策的拥护,在民族地区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利于民族地区人民更加通俗易懂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使其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方针,提高其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加快本民族地区的发展,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使其自觉维护国家的统一,形成稳定的社会局面。

民族地区在国家稳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而在民族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有利于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友好相处。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的一部分,使其大众化有利于民族地区的人民很好的理解国家在本地区的优惠政策和平等对待的态度。据调查问卷:“您认为中国实行汉族与少数民族平等、友好、互助发展的政策对国家发展重要吗?”的回答中,仅有3.8%认为不重要,有13%认为比较重要,有33.3%认为重要,有49.9%认为非常重要。可见,认为实行民族政策对各民族的团结重要的人占了绝大多数。因此,在民族地区实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有必要的。正如毛泽东所说“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2],而且对于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党的多粗会议也有所强调。

2.提高党在民族地区的影响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中国是由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国家。中国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巩固与稳定要靠各民族的共同团结来维护,那么就必须对民族地区的人们加强执政党的理论学习,提高其对执政党政策的理解,得到更多人的拥护,扩大执政党的基础。尤其是民族地区的基层党组织必需发挥好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民族地区的普及。作为一名党的基层人员,一定要认识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宣传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例如,在问及基层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的问题。结果有17.3%认为非常重要,有50.5%认为重要,认为不太重要的占26.6%,不重要的占5.5%。

总体而言,虽然有30%左右的人认为不太重要,但是持重要观点的人数近70%。这说明大部分党的基层人员认为在民族地区宣传马克思主义是很重要的。党和国家也一直注重政策在民族地区的发展重要性,尤其将党的理论宣传实现大众化,有其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通过通俗化的形式使民族地区的人们理解国家的政策,检验其政策的可行性,使每一位民众都了解党的政策使其与民众的切身利益相联系,关注民族地区的发展。另一方面,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通过大众化的学习,民族地区的人民更好的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的指导,使党员更好的在民族地区工作落实政策,使人民更好的配合党和国家的建设。

3.有利于武装人们的头脑,使其理解掌握,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当前中国,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众化,尤其是文化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同样文化政策也是人们的文艺结晶。科学理论只有被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人民才能真心实意地拥护这个理论,才能努力践行这个理论,才能活跃人们的生活。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和普及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成果,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和通俗化,根据广大群众特别是城乡基层群众的实际理解能力、思维方式、文化习俗及生活习惯以及人民群众的实际情况,用大家都能接受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和要求进行深入浅出的阐释使深奥的道理通俗化、形象化,使之真正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接受。据调查:“您认为本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不断改革创新吗?”的回答中,有61.3%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民族地区相结合必须要进行创新。这从一定意义上表明只有创新和发展才能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尤其是对于民族地区,由于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决定了对于国家的各个政策的理解不到位,尤其是文化政策,因此通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各种文化形式去进行宣传使其接受从而接受这种理论,来武装它们的头脑,丰富他们的文艺生活,使其能沿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前进,更好的贯彻国家的文化政策繁荣民族地区的文艺事业。

4.推进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意义。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于这样的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民族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尤为重要,不仅可以促进其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的掌握还可以促进其经济社会的的发展。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共同繁荣有重大的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决策为中国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指明了方向,不仅要紧跟时代而且在民族地区还要具有民族特色,要与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有利于广大群众的理解和认可。才能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才能有利于加强整个民族的团结。在当代对于在民族地区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使各族人民群众普遍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这个体系中包含的内容要通俗易懂,使人民能够很容易的接受,在实践中可以自觉运用这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新成果可以服务群众、服务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当前中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攻坚时期,社会矛盾复杂,社会结构在进行大力的调整,从而使得各种矛盾丛生,使得社会的不和谐因素增加,导致人们之间的矛盾深化,受到外界各种思想的干扰,不利于民族政策的执行,从而也给民族地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普及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为了更好的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就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使其大众化,来武装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头脑,倡导民族平等,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从而让民族理论在民族地区得到更好的接受和贯彻。在问卷调查中,认为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是马克思主义占到了38.9%,共产党的政策占到了70.8%,不清楚的占了17.9%。在问卷“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你和你的家庭发展有作用吗?”回答中,有50%以上的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个人和家庭发展有作用。这就说明有必要对民族地区的人们进行大众化,使其了解国家的政策,促进家庭促进本地区的发展这就说明了党和国家的方针路线政策是解决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措施,是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动力。

民族地区在国家的构成中虽只是少数,但却与国家的繁荣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对于民族地区进行马克思大众化对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在民族地区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他们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掌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使其运用理论武器结合民族地区的特点,抓住民族地区发展的最好时机,加快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以便加快实现小康社会的步伐。在民族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利于民族地区民众更好的体会到国家实行的减税、医保政策、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对民族地人民带来的实惠,以便他们更好的增强对执政党的理解和擁护,从而增强他们对于建设民族地区的自信心,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推进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其学习理解和掌握这种理论,成为民族地区民众进行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物质力量,自觉担负起民族地区建设的重任,与各族人民一起共同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促进民族地区的进步,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

二、民族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民族地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是有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但是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尽管也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许多的问题,从问卷调查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来还有很多的问题,大致表现在以下几点,通过对该问题“认为本地区在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调查显示,没有结合群众的利益占了56.4%,宣传教育形式单一占了46.3%,没有结合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占了44.2%,相关部门重视不够占了42.6%,内容太难懂占了40%,领导没起好带头作用占了39%,在数据中这些内容的比例占大多数,这也就说明了这些内容正是推进中存在的问题的表现,即在民族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宣传部门的宣传工作做的不到位;宣传的手段形式单一;没有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没有结合群众的利益;领导的领导水平不高,没有起到带头作用;内容难懂,没有结合本民族的语言文化。

三、推进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建议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为了在实践中更好的贯彻中央要求的实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尤其是民族地区,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联系群众的生活实际。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就必须不能是理论的传播,而要结合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情况,通过解决民众所关心的或者所切身相关的实际的民生问题,这样才能使群众接受和认可。

2.宣传教育方式要创新。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注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形式的多样化,由于人们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给传统的理论宣传方式带来了挑战。必须创新形式,增强理论教育的吸引力。因对象的不同而用不同的方法,形式也要不拘一格,可以创办各地区发展论坛、创业创新论坛、廉政清风论坛、自由畅谈论坛等,举办各种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挑战赛、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政府可以开设网上理论园地,开通红色手机短信平台,寓教于学,寓教于乐,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达到内容不枯燥、形式不呆板、沟通无障碍。

3.联系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实际。联系实际就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发展水平解决不同的问题,切实做到解决群众所关心的,使群众得到实惠提高教育文化水平才能更好的理解国家的各项政策,必须把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摆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如何才能满足人们对经济发展的需要,实践证明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民族地区实际相结合,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活动在民族地区的体现,就是要让人民群众掌握科学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提高觉悟,同迷信和错误思想作斗争,并自觉成为先进文化的实践主体。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民族地区,让人民群众了解、接受、学习,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指南针。只有这样,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促进民族地区经济不断发展,摆脱贫困,缩小贫富差距。

4.要有通俗易懂的读物,使大众化的内容不难懂,而且应结合本民族的语言文化。通过一些简单的宣传文字对其内容进行概括使其一目了然,由于个民族语言文化的不同,最好是能用本民族的语言来刊印这些读物,以便其易读易理解。

5.各部门领导应当重视大众化的工作。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需要各部门领导的重视,才会把这件事情提上日程引起重视,组织队伍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他们起到一个模范带头的作用,有他们做大众化工作的指导,才能使大众化的工作得以贯彻。

总之,搞好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各民族地区要高度重视,结合各自的语言文化、经济建设和党的建设实际,不断探索新思路、新举措,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伟大实践。在各位民众的共同努力下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在民族地区得到广泛普及并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

[2]毛泽东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57.

[责任编辑 王玉妹]

猜你喜欢

战略意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少数民族地区
“一带一路”战略下如何构建中国文化传播体系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要抓住哪几个关键点
“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数学范式教学探析
论湘西地区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天柱县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考
定襄沿革考略
马克思主义早期大众化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
少数民族地区居民消费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