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中国物流运输发展对策思考
2012-09-04曹刚
曹刚
摘要:物流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第三利润源”的基本源泉。当前中国物流运输整体呈现分散、混乱、无序状态,存在着运输专业人才缺乏、运输组织化程度低、运输管理体制僵化、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运输决策不当等问题。为推动物流运输的发展,需进一步打破传统的运输管理体系,发展综合运输体系;构建运输信息网络,实现部门之间的统筹管理;鼓励机制创新,引导企业调整组织和经营结构;制定优惠政策,促进交通物流业发展;加强市场监管,优化发展环境。
关键词:物流运输;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511.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1-0030-02
一、当前中国物流运输现状
(一)物流运输整体呈现分散、混乱、无序状态
1.物流运输分散。目前,中国物流运输企业规模较小,物流运输部门条块分割的现象比较严重。每个部门都自成体系,缺乏整体物流运输规划,加上大多数物流运输企业运营方式单一,综合性物流运输很少,使货物仓储、货物运输、货物配送无效作业环节增加,物流速度降低和物流成本上升,造成物流环节上的浪费,管理成本加大,因而导致了中国物流业整体效益不佳,竞争力不强。
2.物流运输管理混乱。一是政府的管理混乱,物流运输行业的发展涉及多个行政管理部门,处于一种分散管理的状态。由于某些利益冲突,各个部门没有进行协调,缺乏统一指挥,造成管理上的混乱。二是公司本身的管理混乱,没有合理的管理模式,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
3.物流运输竞争无序。进入21世纪,物流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9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国家的政策放宽,采取了更多的政策鼓励,为物流行业提供了契机。由于物流业蕴涵着巨大的潜力和利润,同时整体缺乏统一的协调和指挥,势必造成物流运输的恶性竞争,市场呈无序状态。
(二)物流运输成本高,运输时间长,资金周转慢
运输成本在物流总成本中占较大的比例,即便是在欧洲发达国家,运输成本一般也要占到物流总成本的1/3以上。而中国的物流运输成本更是一直居高不下,物流总费用相当于GDP的18%~20%左右。中国是世界物流运输成本最高的国家之一,每年用在物流运输上的资金,是国外先进企业的2倍。据相关统计,近年来中国制造企业用在物流上的时间约占90%,而生产只占10%左右。运输时间较长,物流效率低,从而导致中国流动资金周转慢。
(三)物流运输企业运作水平不高
目前中国的大多数物流运输企业都是由传统的运输企业转型而来,在管理水平、技术力量及服务范围上尚没有质的提高。从整体上看,中国的物流运输企业普遍存在着经营规模小、市场份额少、服务功能单一、运作经验不足、信息化程度低、高素质人才缺乏等现象,企业的整体运作水平较低,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
二、物流运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物流运输专业人才缺乏,制约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货运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专业性人才缺乏,导致货运行业整体的服务效率和竞争力不高。从业人员素质偏低,高素质物流职业经理人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成为制约现代物流发展的人才“瓶颈”。
2.运输组织化程度低,市场缺乏龙头企业主导。由于货运市场进入门槛较低,造成个体运输在道路货物运输行业中发展迅猛。个体业的增长,虽然促进了行业的发展,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增长需求,但也出现大量不上规模不成气候的小型物流运输公司,市场缺乏龙头企业主导,从而导致低档次、恶性的价格竞争加剧,缺乏有效的运输组织和协作,难以实现运输过程中各环节的有机衔接,实载率低。因此,提高市场的准入条件,限制一些小规模物流公司的盲目加入,可避免社会资源的过度分散,促进社会资源整合。由于对运力发展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运力发展呈现一定的盲目性,其直接后果是导致运力结构失衡,无序竞争加剧,运输效率不断下降,超载超限问题严重。
3.運输管理体制僵化,存在多重管理的现象。现行运输管理体制是按不同的运输方式划分,由不同部门管理,每个部门又都自成体系地实行层级管理,使得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权利和责任存在交叉和重复,难以有效合作和协调;又由于规划自成一体,这种体制的弊端和现代物流运输应有的跨区域、跨行业、网络化的特征格格不入,直接导致各种运输资源的分散和难以整合,影响以多式联运为基础的各种物流服务的发展,使得各种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缺乏必要的协调,导致大量的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造成资源的浪费。
4.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不能适应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整体信息化起步较晚,大部分运输企业尚未应用计算机管理系统,未运用自动识别和条码技术、GPS等先进的信息技术。信息化程度较低,对信息化认识尚存在诸多分歧,因而物流运输公司普遍存在对物流信息的获取、处理、运用能力不强的问题,导致送货延迟、错误递送等行为经常发生,最终增加物流服务成本。
5.运输决策不当。现在很多企业对运输作为“第三方利润源”的错误认识和受“大而全,小而全”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生产和商业企业备有自己的车队,不愿将采购、销售、运输交由外部处理,自己承担物流运输,运输的不合理现象经常发生。运输工具、运输线路选择不当,运力不高等,导致运输成本增加。
三、加快物流运输发展的对策
发展现代物流业并不仅是提高道路水路运输企业组织化、信息化程度,改变经营主题多、小、散、弱现状的直接途径,也是加强行业监督、营造统一规范、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运输市场最有效的抓手。
1.打破传统的运输管理体系,发展综合运输体系。打破现行条块分割的运输管理体制,统一协调各种运输方式,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实施高质量、全方位、一体化的综合物流运输体系。综合运输体系具有发展运输的大生产规模效益优势,具有运输竞争力价格优势、广泛的物流服务能力和专业经验,既能提供批量货物的一体化服务方案,又能提供特殊货物的个性化服务方案。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各种联运体系是其中水平较高的方式,联运方式充分利用面向社会的各种运输系统,通过协议完成一票到底的运输。
2.构建运输信息网络,实现部门之间的统筹管理。充分利用计算机管理、自动识别、条形码和GPS等先进信息技术,发挥计算机网络的通信优势,开通卫星网、Internet网、EDI等先进通讯和处理手段,形成通信、计算机、信息资源的网络格局以及他们之间相互渗透、连结、联合而形成全方位服务网络,使散布在各处的信息资源汇集起來供大家实时共享、准确获取,形成网络化经营,提高货运整体效益。加强与物流相关的工商、税务、报关、商检、金融、保险等电子政务平台的互联互通,促进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发展,以加强各部门之间统筹管理。
3.鼓励机制创新,引导企业调整组织和经营结构。鼓励企业以资产为纽带,通过兼并、重组和股份制等多种方式,引导企业做大做强,促进物流资源的规模化、集约化、网络化和特许化连锁经营;扶持集约化程度高、网络覆盖面大、组织方式优的运输企业发展,逐步形成由大型骨干企业为主导、其他中小企业为补充的市场结构,提高市场运行效率;支持物流企业通过机制创新,创立品牌,提高竞争力,建立全国或区域性货运(物流)企业联盟组织,优化货源配置,开展网络化经营,提升车辆运载效率。
4.制定优惠政策,促进交通物流业发展。各部门应通过制定发展规划、制订产业政策和资金扶持等方式对交通物流业发展进行引导,鼓励适应现代物流业要求的运输组织形式和运力结构;进一步完善养路费、车辆通行费等交通规费优惠政策,继续实行大吨位车辆的资金补助政策,鼓励发展厢式运输、甩挂运输和汽车列车,引导运输经营者购买节能环保的车辆,提高交通物流业技术含量高、服务质量较好的企业在行业中的比重。加快物流人才的培训,将道路货运业的人多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着力打造三支物流队伍,即物流职业经理人队伍、物流技术专家队伍和物流专门技能人才队伍,为物流运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5.加强市场监管,优化发展环境。在物流运输中,需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继续加大对货运车辆外挂、超限超载行为的查处,打破地区封锁、行业垄断,遏制恶意竞争,加快市场诚信规范建设,健全失信惩戒制度,引导市场主体诚信经营,打造诚信行业;开展物流企业诚信、安全等评估并向社会公布,努力建成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物流市场体系;建立主管部门、行业管理机构和行业协会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维护物流市场秩序,为物流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结束语
物流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在整个物流系统中,运输业是物流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物流运输发展,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物流运输行业都应充分认识到发展物流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要注重把解决物流运输自身的问题和发展物流结合起来,利用优势,克服不足,学习国外和中国物流业发展较快地区的经验,少走弯路,以便促进物流业运输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严新平,徐佑林.交通运输业的现代物流[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2]张理,李雪松.现代物流运输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3]冯媛媛.运输事务[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责任编辑 刘娇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