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特色植物专类园的营建与发展对策

2012-09-04黄程前陈永安

河北林业科技 2012年6期
关键词:专类植物园科普

唐 红,黄 滔,刘 玮,黄程前,陈永安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湖南 长沙 410116)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是中亚热带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性植物资源储备基地、是全省共享可依靠的公共科学资源平台、长株潭城市群科普旅游和生态休闲中心,集物种保存、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生态旅游、开发利用五大功能为一体。全园先后迁地保育了植物208科900属3200种,现在以每年收集保存物种500种以上的速度稳步增长,为绿色湖南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了进一步发挥植物园的综合功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特色植物专类园的建设成为了植物园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1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的自然地理条件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属低丘岗地地貌,最高海拔106m,最低海拔50m。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9℃,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4.6℃,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9.5℃;无霜期长,年均279.3d;年均降水量1400.6mm,年均相对湿度80%,日照时数年均1726h。土壤系第四纪红色粘土母质上发育的酸性红壤,pH值4.0~5.5之间,土层较深厚,肥力中等。园内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春温多变,秋旱明显;严寒期短,暑热期长,适宜森林植物繁育生长。

2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专类园的营建情况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自1985年建园至今,其植物专类园的规划和建设历经了几个阶段:

(1)1985~1999年,规划建设植物专类园,开始建设桂花园、茶花园、木兰园、樱花园。

(2)2000~2004年,对植物专类园规划进行了部分调整,植物专类园的建设有了一定的基础,樱花园已成为著名的植物观赏园。珍稀植物园、国家杜鹃园、荫生植物园的框架已初步形成。

(3)从2005年开始对植物专类园加大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和丰富专类园物种,建设开通了专类园区的游步道,对专类园设立了统一的标识、标牌,专类园建设管理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专类园的物种多样性和科普游览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新增建设了彩叶植物园、观赏竹园、藤本植物园、药用植物园、世界名花园。

目前,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根据立地条件、规划目标已建成12个特色植物专类园(见图1):国家杜鹃园、樱花园、山茶园、观赏竹园、木兰园、桂花园、世界名花园、藤本植物园、彩叶植物园、药用植物园、珍稀植物园、荫生植物园。杜鹃系国内首次引种栽培;鹿角杜鹃、溪畔杜鹃、高山杜鹃、毛棉杜鹃、云锦杜鹃、映山红、各种春鹃等观赏效果极具特色。

②樱花园。建于1987年,面积13.3hm2,收集展示染井吉野樱、红叶樱、垂枝樱、云南樱、御衣黄、关山、八重红大岛、普贤像、尾叶樱、山樱、冬樱花等樱花品种十多种3000多株,其中2000株染井吉野樱系1985年日本滋贺县赠送的,成为园内主要的观赏种。“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枝便当游”,每到樱花盛开的时候,樱花与樱花湖构成绝妙景观,游人如织,络绎不绝,是湖南乃至中国赏樱的最佳场所。

③山茶园。位于樱花湖畔,建于1992年,面积约3hm2,现有半齿红山茶、长瓣短柱茶、糙果茶等山茶物种及十八学士、金盘荔枝、星桃牡丹、紫魁等30多个茶花品种,约700株。茶花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它鲜艳、高雅、清丽、吉祥,叶片翠绿、花朵硕大,自晚秋至初夏,不同品种次第绽开,以春花为主,但亦有品种在冰雪时开放,十分美丽动人。

④观赏竹园。建于2008年,占地面积2hm2,共收集展示观赏竹类植物154种。有奇秆、彩秆、绿秆、彩叶、秀姿及地被竹等类型,其中圣音竹、方竹、龟甲竹、鼓节竹、花毛竹、黄杆乌哺鸡竹、粉单竹、慈竹、斑竹、紫竹、白纹阴阳竹、花叶矢竹、菲黄竹、翠竹等倍受青睐。小溪流贯穿全园,依山就水建有竹质亭廊等园林建筑。

⑤木兰园。建于1995年,分布在三湘景园、木兰科植物展示区,面积约12hm2。分为木莲区、木兰区、含笑区3个大区,共收集并成功保育木兰科植物7属82种,其中包括沉水樟、乐昌含笑、杂交马褂木、观光木、海南木莲、广东木莲、巴东木莲、醉香含笑、重瓣紫玉兰等一批优良用材树种和园林景观树种。

⑥桂花园。建于1993年,占地面积5.7hm2,现有金桂、银桂、丹桂和四季桂4个品种群,15个品种,花有乳白、金黄、橙红等多种颜色,含有桂花烷、三十碳烷等芳香物质,花香浓郁,可作香料与食用。桂花树姿飘逸,碧枝绿叶,四季常青,对有害气体二氧化硫、氟化氢有一定的抗性,是应用较广的园林绿化名贵树种,其品格倍受历代名人赞赏,象征胜利、崇高、友好、吉祥。

⑦世界名花园.展示世界多种名花的百花园,总面积5hm2。现已完成牡丹园的初期建设,占地面积0.8hm2,为我国地栽观赏牡丹最南端的地方。现有观赏牡丹9大色系、120个品种、10000株和20个品种1000多株芍药,名贵品种有黄色的“金阁”、“姚黄”。其它区域根据季节不同,结合花卉生长特性展示世界名花,春季展示郁金香、风信子、洋水仙等球根花卉,夏季展示盆栽荷花,薰衣草;秋季展示向日葵,同时展示蓝花鼠尾草、硫黄菊、三色堇、波斯菊等时令草花,全年展示各种花卉1000多个品种,近300万株(盆),是国内最美的名花展示区之一。

⑧藤本植物园。位于北大门区域,充分结合新北大门入园车行道与人行道建设,将景观性与科普性有机结合,展示藤本植物的缠绕、卷曲、搭靠、吸固和混合五大类型,以乡土藤本植物为主,重点展示喙果鸡血藤、龙须藤、湖北羊蹄甲、五指那藤和紫藤等20种藤本植物。同时作为藤本植物资源圃,收集藤本植物种类46种,结合以前的引种,实际已有藤本植物158种。

⑨彩叶植物园。建于2007年,至今已收集保存彩叶植物248种。其中常色叶类的种类有红叶樱花、丽人李、叶华太阳李、美人梅、银姬小蜡、蓝叶忍冬、紫叶李、花叶络石、小丑火棘、金焰绣线菊等;秋色叶类的种类有枫香、美国红枫、银杏、中华槭、三峡槭等。

⑩药用植物园。2011年营建,位于世界名花园东侧坡地,计划收集展示药用植物1000种,分为湖南特有药用植物、藤本药用植物、抗癌药用植物、止咳化痰药用植物、清热解毒药用植物、心脑血管药用植物、滋补保健药用植物、活血化淤药用植物、药用花卉等十个展示区。是市民游客休闲保健的最佳去处,也是相关高等院校、中小学生的科普学习基地。

輥輯訛珍稀植物园。建于 1985 年,面积 12hm2,共迁地保育植物700多种,其中珍稀濒危植物118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银杉、珙桐、水杉、伯乐树(钟萼木)、南方红豆杉、金花茶、银杏7种。湖南特有的珍稀植物有长果安息香(长果秤锤树)、绒毛皂荚、桃源野桐等。区内有天然形成的樟树群落,另外有通过仿生栽培的珍稀植物、木兰科、壳斗科和杜英科植物等多种群落。园内种类多样,森林茂密,四季常青,色彩丰富。

輥輰訛荫生植物园。建于2005年,由5个藤架、一条长140m的溪沟、两个天然水井和一块沼泽地组成,园内道路系统完整。收集和展示荫生植物680种,包括柔毛大叶桂樱、马蹄参、八角、墨紫含笑、杜茎山、黄常山、牛耳枫、鼠刺、蝴蝶花、少花马蓝、赤车、楼梯草属、冷水花属、八角莲、十大功劳属、淫羊藿属、旋蒴苣苔、血水草、多种蕨类、石菖蒲、阳荷、山姜、地瓜榕、多种苔类、显齿蛇葡萄、美味猕猴桃等荫生植物。

3 专类园建设目前存在的不足

逐步完善的植物专类园建设,有效发挥了植物园的综合功能。但对照“专类性、物种多样性、区域性、景观性、文化性、经济性”六大规划原则,以及“打造生态健全、景观优美、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湖南特色的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植物专类园”的规划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与不足。

(1)造园意识缺乏,景观性不强。部分植物专类园是在原有林相基础上改造建设,骨干树种多为大乔木,种植形式单一,景观层次单薄,园内虽有较丰富的植物资源,但植物搭配、园林建筑小品尚未配套,展示性、观赏性不强,全园设施建设滞后于城市建设。

(2)规划欠前瞻性,个别园区植物定植较分散。例如木兰科同类植物分散在三湘景园、木兰科植物展示区域,缺乏整体性。

(3)植物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科普教育功能有待加强。目前每个专类园都有园区概况牌,品种介绍牌,结合不同的主题活动也会设置系列科普展示牌,但植物的文化内涵的挖掘还很浅显,展示形式单一,科普宣教的方式方法较为简单。

(4)具有湖南地域特色文化的植物专类园较缺乏,夏季和冬季可观赏的特色植物资源不够,物种的多样性有待进一步加强。收集保存物种种类较少,引种缺乏系统性,引种和建园结合不紧,针对性不强。

4 建议与发展对策

(1)专家把脉,前瞻规划,打造精品专类园。植物专类园营建与发展应召集植物分类、园艺造景、园林管理、科普旅游等方面的专家进行“会诊”,并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在植物造景上多考虑乔、灌、草组合,兼顾“色、形、特”植物特性来搭配,使绿地不同高度都得到充分利用,形成层次丰富、高低错落的园林景观。同时结合园区造景、植物文化、观赏休憩等功能,坚持“生物建设”的原则,设计园内的景点、小品。

(2)挖掘内涵,进一步完善与凸显科普教育功能。专类园应精心设计植物文化载体,突出表现植物的文化内涵,让游人在游赏过程中有所启迪与感悟。因而在广泛搜集不同植物品种的基础上,应当结合不同品种分类介绍,同时深入挖掘有关的诗词歌赋、神话传说、植物趣闻,以及重要品种的命名渊源,以增加专类园的文化底蕴。同时可以考虑用静态的、动态的、有声的、无声的、立体的、平面的多种展现方式丰富科普形式,让公众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官进一步体验和感受植物文化,增长科普知识,树立低碳环保意识。

(3)进一步完善和增设特色植物专类园,丰富物种的多样性。针对湖南乡土植物紫薇花色艳、形美、花期长的特点,营建紫薇专类园增添夏秋两季的赏花情趣;结合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樱花湖、鸳鸯湖等大片水域,考虑营建水生植物园,在沿岸种植水生、湿生植物如菖蒲、黄花鸢尾、千屈菜、花叶芦竹等植物,湖面以种植荷花、睡莲、王莲、中华萍蓬草为主,增加湖面的观赏效果;营建观赏梅园,种植腊梅、红梅等植物。即使在严寒的冬季,植物园内花开争艳、树木常青、傲雪精神更让游客有赏景自励的冲动;湖南省森林植物园作为绿色湖南建设的一个亮丽窗口,名人名家来园视察指导、植树护绿的情况比较多,故建议开辟名人名树园,丰富植物园的文化内涵。

(4)结合花节,有效利用专类植物资源。与植物园生态旅游定位高度吻合的“湖南世界名花生态文化节”已成为植物园独创的特色主题花展及活动,结合“春之歌”、“夏之恋”、“秋之色”、“冬之韵”名花节四部花曲,进一步发挥专类园优势,高效利用现有资源开展专类专题植物展示活动。如樱花园、杜鹃园、世界名花园支撑“春之歌”名花节;桂花园、彩叶植物园支撑“秋之色”名花节;茶花园支撑“冬之韵”名花节等等。

5 结语

植物专类园有特定的主题内容,有相同特质类型的植物元素,它既是植物园收集和迁地保存植物种质资源的主要开放园区,也是植物园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可以充分展现博大精深的植物文化。专类园的建设直接推动着植物园的发展,在规划建设时不仅要把植物专类园打造成为独具植物特色的生态景园,同时要将物种保存、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生态旅游、开发利用五大功能有机结合融入建设考虑,进而有效发挥植物专类园的复合功能,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为推进绿色湖南的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1]马燕,刘龙昌,臧德奎.牡丹的种质资源与牡丹专类园建设[J].中国园林,2011,27(1):54-57.

[2]刘伟,黄滔,陈继杰.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植物专类园规划[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2):191-195.

[3]廖艳红,朱忠东.湖南省森林植物园的资源整合和景观展现[J].南方建筑,2005,(6):22-25.

[4]屠悦婷,谢云,叶苏贤.青田县章旦农业观光园芙蓉专类园景观规划设计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129-21130.

[5]杨文婷,张建林.重庆南山植物园的植物造景[J].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2011,05(4):1-5.

[6]于炜,胡中,谭远军.杭州植物园木兰山茶园现状分析及改造方案初探[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10):89-91.

猜你喜欢

专类植物园科普
植物园的“虎”明星
跟动物聊国家植物园
美国南部植物园专类园主题设计∗
大暑傍晚的中山植物园
科普达人养成记
国内首个汽车再制造专类展“亚洲再制造展览会”在广州举办
专类植物园中植物景观营造分析——以南昌滨江月季园为例
植物专类园建设若干关键问题探讨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