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2012-08-30廖水卿
廖水卿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59页例5及练习九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郾能运用正比例意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2?郾经历分析、判断、推理的过程,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郾激发学习情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探索精神和应用意识。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应用问题中的比例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判断下面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1?郾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2?郾我们班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
3?郾单价一定,总价与数量。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正、反比例的意义,为学习用正比例意义解决实际问题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知道校园里最高的树是哪一棵吗?老师、同学很想知道这棵树的高度大约有多少米,你想用什么办法来测量呢?
(学生各自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师:其实,有一种既科学又方便的测量方法,但需要同学们掌握好这节课的知识才能正确地测量出这棵树的高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用比例解决问题。(板书课题:用比例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学校里最高的树有多少米?如何正确地测量出这棵树的高度,只有掌握更科学、方便的测量方法才能做到,从而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导入新课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一)巧用例题,用整数方法解。
1?郾出示例5情境图,让学生说说图意。
(1)呈现信息:上个月,张大妈家用了8吨水,水费是12?郾8元;李奶奶家用了10吨水。
(2)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
2?郾引导用整数方法解答。
师:你能用学过的方法解答吗?请大家独立完成,并交流解答方法。
(二)探究比例解法,感知策略。
1?郾梳理两种相关联的量。
师:这样的问题还可以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用比例解决问题,必须知道题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请说一说题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板书:水费、用水吨数。)
2?郾探究用比例解题的方法。
学生完成“用比例解决问题”学习记录卡。
(1)题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对应的数据分别是多少?请填写下表(未知的量用“x”表示)。
(2)分析判断。
因为水费∶用水吨数=( )一定,所以()和()成()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和()的比值相等。
(3)用比例解答。
教师提出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①组长组织,要求每个组员都要发表意见。②记录员负责做学习记录。③如果对分析、判断和解答有不同想法,可以补充。
(三)展示成果,形成策略。
1?郾小组汇报、展示。
因为每吨水的价钱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列出正比例是:
■=■
8x=12?郾8×10
x=16答(略)
2?郾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让其他同学结合小组的汇报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补充意见。(有学生列成■=■也是可以的,但要让学生说出它的比值的意义。)
3?郾完善课题。(加上一个“正”字,使课题变为“用正比例解决问题”)
(四)检验反思,提炼策略。
引导学生检验,并总结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步骤(策略):一梳理(梳理相关联的两种量);二判断(判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三列式(设未知数x,根据判断列出比例式);四解比例;五检验(把求出的数代入原等式,看等式是否成立)。
(五)运用策略,尝试体验。
1?郾出示小精灵提出的问题:王大爷上个月的水费是19?郾2元,他们家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
2?郾让学生独立用比例解答,指名学生板演,然后全班交流。
(六)质疑互动,比较建构。
1?郾让学生阅读第59页学习内容后提出问题。
2?郾组织学生讨论:“用算术方法”和“用比例方法”解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用学过的方法解决问题,有助于促进知识迁移,掌握应用问题的结构特征。设计“学习记录卡”的三点要求既突出了学习的重点,又把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清晰地呈现出来,有利于学生建构用比例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展示成果”、“汇报补充”等环节,了解可以用不同的比例式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问题,在比例知识“不变”的“模型”结构中追求“变”,探究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发展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检验反思”,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正确率。引导学生归纳解题的步骤(策略),运用策略再次解决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算术方法”和“比例方法”解题的联系和区别,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
四、练习巩固,发展提高
(一)基础性练习。
1?郾按要求填空。
小明买4枝圆珠笔用了6元。小刚想买3枝同样的圆珠笔,要用多少钱?
(1)题中的( )一定,所以( )和()成()比例。也就是说两人的()和()的比值相等。
(2)设要用x元。列比例式是( )。
2?郾用比例解答下面各题。
(1)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35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2小时行驶了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这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一共需要行驶多少小时?
(2)小兰的身高1?郾5m,她的影子长2?郾4m。如果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到一棵树的影子长4m,这棵树有多高?
(二)提高性练习。
王师傅4小时加工20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_________?(先补充条件和问题,再用比例解答。)
(三)开放性练习
一根绳子长126米,剪下9米共做了5根跳绳。剩下的绳子还可以做多少根这样的跳绳?(用不同方法解答。)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形式多样,避免了练习的单一性。练习内容体现了梯度、广度和深度,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反思评价,课外延伸
1?郾说一说本节课的学习收获,评价自己小组合作学习的表现。
2?郾前后呼应:今天学习了用比例解决问题后,你打算怎样测量校园那棵最高的树的高度?
3?郾实践作业:以小组为学习单位,测量树的高度,要有详细记录和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反思评价既可以让学生自主交流学习心得,又能首尾呼应,让学生带着“课虽尽,趣犹存,思再学”的欲望去完成课后作业。)
作者单位
福建省上杭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李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