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点滴

2012-08-30戴晖明施加洪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12年4期
关键词:定律运算效率

戴晖明 施加洪

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的平台,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任务重,一个迫切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做了一些尝试,愿同大家分享。

一、精心备课是提高课堂效率的“诱导剂”

“课上一分钟,课下十年功。”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精心备课。首先是深入钻研教材,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其次是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具体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精心备课:一是吃透教材。教材是教师备课的基础和依据,只有深入研读教材,才能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挖掘教学内容的主要方面。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和要求所作的规定或设想,是期望学生达到的学习结果的概括性表述。它是教学的灵魂,也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或高效的标准,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指示方向、引导轨迹、激励教学、核定结果、提供教学评价标准的重要作用。三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只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才能使教学内容主次分明,达到教学目标。四是优化课堂结构。一节课如何开场,如何收尾,教师如何设问,如何化难为易,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学会学习,以及学生会遇到哪些问题,都要事先通盘考虑,统筹解决。例如,小学四年级下册“加法简便运算”的教学目标是:1?郾通过观察操作、计算检验等学习活动,经历探究发现加法运算定律的过程,感受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理解掌握加法运算定律。2?郾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感受、鉴赏数学美。3?郾能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应用意识,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教学的重点、难点是理解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并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复习加法运算定律入手,引入新课学习。在讲解例题时,先让学生按顺序计算,再让学生观察发现规律,然后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得出结论,明白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的算理。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吃透教材,是指教师首先要熟悉一至六年级的全部教材并能熟练梳理,明白每一个知识点在整个小学阶段的地位及编排意图,以及在各册教材中的编排顺序,掌握纵横交织的结构体系。一是纵向体系。要弄清各年段、各册教材在整个数学教学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把握各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做到胸中有全局。二是横向体系。弄清各单元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掌握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胸中有了全册教材的蓝图,就能给单元教学作出准确定位。唯有建立起教材与教材、教材与课程之间的联系,才能把一至六年级教学当做一盘棋来看。教师只有在头脑中建立起整个小学阶段的教材网络系统,形成三维目标的脉络,才能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对教材、教学系统有了全方位的把握,才有可能从容施教,做好学生的导航人,真正对教学运筹帷幄。总的来说,备课需要先“钻进去”,深入研究教材,细查慢究解读文本,再“跳出来”,回归整体,把各个部分联系起来,从而得到一个彻里彻外、既洞悉本质又联结现象的完整认识,站在学生的角度,确定精湛的教学策略和确定精当的教学内容。

二、精当讲解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催化剂”

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整堂课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开课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教学目标简明地写出来,或教者在课前作简短的叙述,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解时,教学的重点、难点要精讲,找准疑难点、空白点,敏锐地捕捉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点。而且要通过声音、手势的变化或运用现有的自制的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感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兴奋起来,参与学习活动。例如,笔者在教学加法交换律时,让学生在小组中把课前准备的小棒收集起来,任意捆成两捆,数出每捆有几根,算一算两捆一共有多少根,并写出相应的算式。然后将两捆小棒调换位置,再算一算两捆小棒一共有多少根,并写出相应的等式。之后让学生回忆整个操作过程,并比较两个等式,教师只作精要的讲解,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促进师生交往,积极主动,尽快掌握加法交换律。

三、精选练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加速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在讲完一个知识点后,让学生通过做一定的练习题来巩固所学内容。现行教材习题编排有较大弹性,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精心选择,灵活运用,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习题给学生练习,一般来说,要把握三个方面:一是理清练习的“层次”。既要有基本题,也要有适量的变式题、拓展题,遵循“分层渐进”的原则进行练习,让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系统训练。二是确定练习的“时机”。新教材给教师较大的自主安排练习的空间,我们要精心安排练习的时机。当学习新知识(一般是例1)后,就要配上与之对应的基本练习及时巩固。对课本中编排的“试一试”、“练一练”、“做一做”,要根据知识点出现的先后有针对性地选择使用。变式练习和拓展练习要在巩固基本题后根据学情安排确定。三是提高练习的“效益”。巩固练习不能一味追求题目的数量和练习的次数,提高练习“效益”的关键是要将每一道练习题用活,充分发挥题目的价值,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当然,习题可以是教材上的,也可以是配套练习册上的,还可以是教师自己设计的。对学习好一点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较难的习题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着重指导他们做一些基础题。练习的形式也可以多样化,诸如板演、小组比赛、同桌互相出题做等。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时,讲完“例1”后可以补充“基本练习”:“在一条300米长的公路一边植树,每隔10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之后再做“变式练习”:“1?郾在一条全长2千米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要安装),每隔50米安一座。一共要安装多少座路灯?2?郾一根木头长10米,要把它平均锯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课本第118页上的“做一做”。)对“拓展练习”可以教师自己设计:“酒店里的大钟4时敲响4下,6秒敲完,10时敲响10下,需要多少时间?”这里相邻两下钟响的间隔数与植树问题中树的间隔数是一致的,可以归结为两端都要栽的植树问题。这个练习的价值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能够把类似的问题转化归结为植树问题来解决,更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

四、方法得当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助长剂”

每一堂课教师要按教育规律教与学,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这是一个心境,也是一种能力。没有达不到的目标,只有想不到的方法。有效课堂由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来体现。如在讲授应用课型例题时,就可以用边讲边练的方法,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有时,在一堂课上要同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英国教育家威廉·亚瑟说过:“平庸的教师只是叙述,较好的教师是讲解,优秀的教师是示范,伟大的教师是启发。”因此,也可以实行“先学后讲,以学定教”,在课堂上大胆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做到问题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规律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应用,概念由学生自己去概括提炼,例题由学生自己去解读体悟,甚至作业都可以由学生自己去选择。例如,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教师可以采取直观教学,演示自制教具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模型,在用力拉动的过程中,三角形的三边牢固不动,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极易变形,这样的演示,学生很容易明白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在教学加法运算定律时,则需要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全班交流,产生思维碰撞,再得出结论。这样互助学习的意义不仅是学习上的共享共赢,更重要的是个性的张扬互补和人格上的相互影响及共同发展。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广大教师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不断探索,尽快走出一条活且实,快且优的教学之路。何时能把教师“讲堂”,真正变成了学生的“学堂”,学生的自主和谐发展就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学生课堂有效学习时间以及课堂教学的容量和效率也就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并且有效的教学,也不能仅仅只停留在课堂上,还应延伸到课外,实现有效教学的升华。

作者单位

马龙县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曹文◇

猜你喜欢

定律运算效率
“慢”过程 “高”效率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倒霉定律
长算式的简便运算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加减运算符号的由来
万有引力定律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归纳
跟踪导练(一)2
耐人寻味的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