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五大工程 突出五大保障确保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
2012-08-30柳民强
柳民强 张 锦
农业机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目前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从高级阶段向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过渡的关键阶段。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对于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拉动农村消费需求等具有重要意义。金坛市作为江苏省农机化综合示范县(市)和全国农机化示范区,现有农机总动力40.31kW,农机化综合水平达82.06%,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该市计划于2013年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为此将实施五大工程,落实五大保障措施,确保目标顺利实现。
1 实施五大工程
1.1 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工程
加快推进农机化发展方式转变,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要求。抓住农业部拟在全国100个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开展农机装备结构调整示范工作的契机,把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实施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工程作为全市农机化发展的主线。坚持数量增长与结构优化并举,以增量调整带动存量优化,以存量优化促进结构升级。重点促进大马力、高性能、复式作业机械的发展,加快老旧农机的报废更新,促进农机节能减排,降低单位能耗,加快绿色、低碳农业机械发展,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
1.2 农机服务组织建设工程
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培育发展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示范农机合作社,带动大型、复式、高性能农机和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充分运用农机购置补贴、合作社场库棚建设扶持、信贷支持、税费优惠等政策,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扩大规模,拓展功能,打造品牌。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10〕22号)文件精神,在规划、用地等方面积极支持农机合作社建设农机停放场(库、棚),改善农机保养条件。时机成熟时,组建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联社。
1.3 农机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农机人才是推动农机化发展的第一资源,缺乏合格的人才,再好的装备也难以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目前农机队伍普遍存在着年龄老化、知识陈旧、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要牢固树立人才兴机理念,进一步整合资源,扎实开展农机科技、管理、技能培训工作,努力打造一支技能娴熟的农机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一支业务精通的农机科技人才队伍,锻造一支素质全面的农机管理人才队伍,以适应农机化发展的新形势。
1.4 农机公共服务工程
提供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是各级政府和农机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要加大对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投入,重点加强农机技术推广、质量监督、安全监理、政策宣传及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农机化水平和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同步提升。
1.5 农机安全生产保障工程
只有实现了农机安全生产,才能促进农民安全致富,促进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高农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是农机管理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十分重视对农机安全生产监管装备的投入,重点加强安全检测、安全检查、牌照管理、定期检验、政策保险等工作力度,确保农机安全生产。
2 落实五大保障措施
2.1 切实加强领导,强化组织保障
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是一项创新工程和全局性工作,事关全市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全社会的共同支持。为此,金坛市将成立以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由农业、农机、财政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将农机化工作纳入全市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列入镇级经济目标考核。市农林部门将发挥组织、人才、技术优势,整合多方力量,成立技术专家组,为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技术支撑。
2.2 进一步完善和强化资金投入机制
金坛市将进一步加大财政配套补贴资金总量,积极争取中央、省级农机化发展扶持资金,坚持突出重点、扶优扶强的原则,整合和调整现有农机资金的投向,集中力量,重点向服务本市优势主导产业的名、特、优、新农机具和农机化服务组织倾斜。进一步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补贴办法,逐步扩大补贴范围,充分发挥财政的引导、整合、带动作用,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工商资本甚至国外资本,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和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多渠道的农机化投入新机制。
2.3 以现代农机装备高效农业
充分利用各种项目资金,依托园区建设,在较短的时间内较快地提升高效农业生产和特色农机装备水平。在茅麓茶叶产业带、茅山畜牧产业带,长荡湖现代高效河蟹产业园、上阮现代农业产业园、尧塘现代花木产业园,指前优质稻米基地、镇广线设施果蔬基地、朱林特色蔬菜基地、联丰循环农业基地等“二带三园二十基地”建设中,用现代农机装备高效农业。
2.4 加强农机技术推广
建立健全运行高效、服务到位、支撑有力、充满活力的农业机械化推广体系,创新推广机制,提高推广能力。农机农艺紧密结合,推广普及主要农作物重点和关键环节农业机械化技术,促进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农机装备广泛应用。
2.5 进一步巩固完善“平安农机”创建成果
在已成功创建省级、国家级“平安农机”示范县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基层“平安农机”创建力度,巩固提升“平安农机”创建水平,促进农机安全生产,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提供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