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注入文化意识

2012-08-28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育硕士

中学生英语 2012年11期
关键词:交际词语内涵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育硕士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第三中学 董贤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注入文化意识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育硕士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第三中学 董贤

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是外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高中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根据交际话题、场合和人际关系等相关因素选择较为适当的词语进行交流或表达,也就是运用词汇完成交际的能力。因此英语教师在词汇教学中不能只是单纯地操练词汇的语音、语法和句法,还应该特别注重词汇教学中注入文化教学。也就是说,不但讲解词汇的概念意义,而且还传授词汇的文化内涵意义,从而达到新课标关于“增强学生在目标语文化环境下的运用词汇正确得体的跨交际能力”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 词汇教学 文化意识

一、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词汇和文化意识的要求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在词汇知识目标八级九级要求

词汇量 相关使用表述八级 3300个左右的 运用词汇理解和表达不单词和400-500 同的功能、意图和态度个习惯用语或固 等;在比较复杂的情况定搭配 下,运用词汇给事物命名、进行指称、描述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九级 4500个左右的 能根据交际话题、场合单词和一定数 和人际关系等相关因素量的习惯用语 选择较为适当的词语或固定搭配 进行交流或表达

从“新课标”要求中不难看出,词汇教学不仅扩大了量的要求,而且要求学生在能够辨认、识记和理解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词汇进行交际。同时新课标还有专门对词汇教学中的文化意识目标 (七级—八级)的阐述

级别 目标描述七级 1.理解英语中常见成语和俗语及其文化内涵;2.理解英语交际中常用典故或传说;3.了解英语国家主要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政治家的成就、贡献等;4.初步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情况;5.了解英语国家中主要大众传播媒体的情况;6.了解主要英语国家人们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的异同;7.了解英语国家人们在行为举止和待人接物等方面与中国人的异同;8.了解英语国家的主要宗教传统;9.通过学习英语了解世界文化,培养世界意识;10.通过中外文化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八级 1.初步了解英语语言与英语国家文化的关系(例如:有些词汇或表达方法与文化背景的关系);2.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能发现隐含在语言中的对他国文化的态度(例如:文化崇拜或文化歧视);3.对英语和英语国家的人民及其文化传统有比较客观和公平的认识;4.了解英语国家最突出的文化特色;5.初步了解主要英语国家重要(历史)文化现象的渊源;6.初步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在日常生活和人们价值观中的体现。

从新课标在“文化意识”的要求中可以看出,在词汇教学中要植入文化因素,讲解词汇的文化内涵,要使学生了解词汇和文化背景的关系,在理解并尊重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的前提下,能够恰当、得体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

二、词汇背后的文化差异

2.1 词汇的文化内涵意义导致的差异

词语的意义是由denotation (字面上的意义)和connotation(内涵意义)构成。词的内涵意义是文化背景以及语言环境的相异而具有导致很大的相性。因此,在高中词汇教学中既要使学生掌握词的字面意义,还要使其词掌握词汇的文化涵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词汇的意义,否则在交际中使用词语会犯语用错误。比如中国学生往往把中文词语 “政治家”翻译成英语单词“politician”。但是“politician”的内涵意义有很强的贬义色彩,指玩弄政治谋取个人私利的人,容易引起别人的蔑视。汉语”政治家”这个词正确的译法应为“statesman”。 “statesman”在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中指善于治国的有识之士,因此,学生如果未能理解词的内涵就会经常犯交际错误。 又如,中国学生要表达汉语中的“农民”一词以上想到英语中的“peasant”一词。 但是,英语中的“peasant”一词与汉语中的“农民”一词,虽然字面意义相近,但是所包含的内涵意义有相当大的不同。英语中的“peasant”一词指“未受过教育的乡下人、社会地位低下的庄稼人、粗鲁的教养不好的人”,也就是汉语所说的“乡巴佬”一词的意思。在我们汉语的语言环境中,“农民”一词就是指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它代表的是和工人阶级一起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在汉语环境中是没有贬义的。

2.2 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使英语词语与相对的中文词语有相当的差异

因为东西方历史文化截然不同,所以体现在语言形式的词汇上当然也会有较大的差异。比如大多英语为母语的英国美国人士大多爱狗,有养狗的传统,因此“dog”一词在英语中大部分是褒义,如“a lucky dog”—“幸运儿”,“work likes dog”—“拼命地工作”, “Love me,love my dog”— “爱屋及乌”,“as faithful as a dog”—“像狗一样极其忠诚”,“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但是在我们汉语词语中,“走狗”、“狼心狗肺”、“狗仗人势”等词语却极其明显地带有贬义色彩。再如,“Damocles Sword”翻译成中文为“达摩克利斯之剑”意思是指 “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a Pandora’s box”翻译成中文为“潘多拉之盒”,意思是指“麻烦、灾难、祸害的根源”,这些词语是来自《圣经》中的典故,如果不给学生讲解这些词语的背景知识,学生要理解它们内涵意义是很困难的。

2.3 思维方式的不同造成词汇理解和使用的差异

中西方的思维方式具有不同的特征,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反映在语言上则表现为:中国人讲究委婉含蓄,而西方人则比较直接坦率;西方人很少省略主语,经常用典型的SVO语序;而中国人多使用无主句,重意合。在词汇方面,由于思维方式导致词汇用法的不当也有很多,比如,初学者对“The story interests the students.”中的“interest”的使动用法很费解。

2.4 由于社会风俗礼仪不同导致词语使用上的差异

每个民族都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社会礼仪,这种礼仪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人们在交际中的语言往往会受到它的制约。中国人见面喜欢问“你吃了吗?”“你到哪里去?”而英美人见面则问 “Hello,how are you?”“Lovely weather,isn’t it?” 如果我们把中国人互相问候词语直接翻译英语则成了“Have you eaten?”“Where are you going?”,如果我们以此向西方人打招呼,则会被错误地认为你要请客吃饭或者是粗鲁地干涉别人私事。又比如打电话时中国人会说:“喂,我是XXX。”但是如果我们用英语不能说“Hello,I’m XXX”,应说“Hello,this is XXX speaking.”同时打电话时如果问 “你是谁?”,用英语不能说“Who are you?”,而应说“Who is calling/speaking?”。 再如在汉语中“老师”不仅是称呼语,还是尊称,因此中国学生习惯用英语称呼“Dear Teacher Liu”。但是,在英语中“teacher”却不可以用作称呼语,因为在英美国家“teacher”仅指一种职业,就好比“worker”一样。在英语国家,学生称呼教师一般是在姓前加Mr.、Mrs.或Miss,有时也用Sir或Madame表示尊称。对于大学的教授,博士则在其姓前加“Professor”或“Dr.”。

三、高中词汇教学时注入文化意识的一些策略

3.1 改变传统词汇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理解词语内涵意义

传统词汇教学以应试为主要目的,向学生呆板枯燥地灌输词汇知识,只讲词的概念意义,而不解释其它意义,致使学生接受的是支离破碎的语言知识而脱离英语语言应有的文化背景,不能全面理解单词和准确地运用单词。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在教会学生掌握词汇的概念意义的基础上,还要挖掘词汇内容的文化因素,展示其中的文化内涵,适当进行中西文化的对比,此举可加深学生对英语文化本质特征的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他们对英语文化和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3.2 在词汇教学中多使用角色表演

角色表演一直是英语教学的常用方式,英语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同样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要求他们尽量按其扮演角色的身份,在特定的交际环境中来正确地选择和使用语言,通过角色表演使学生在模拟性的交际中强化文化意识。比如在上课文 “The Merchant of Venice”组织学生分组表演其中的角色“Bassanio”,“ Portia”,“Shylock” 和 “Antonio”,并且展开小组比赛。通过这样的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结合文化背景来恰当地使用课文中的符合人物个性的各种词语,从而真正意义上理解和掌握这些词语。

3.3 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大量的课外阅读

由于英语词汇成千上万,所以词汇所包括的文化内容也何止千万,如果单凭教师课堂上讲授词汇时才介绍和讲解词汇的文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英语教师平时应有意识地收集相关文化资料,鼓励学生进行大量课外阅读,比如阅读有关英语国家历史地理、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书籍,扩大知识面,增加文化内容方面的积累,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广泛、更深刻地了解英语国家民族的价值观和文化习俗,与此同时思考文本的深层信息并潜移默化地了解语言运用的得体性。

3.4 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培养跨文化意识

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英语角活动,通过英语角活动,让学生互相学习,了解西方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外多与外教交流,通过在日常生活中与外教的接触,学生往往能学到许多生动的社会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直观地感受中西文化的差异,身临其境地体会外来文化的细微之处,得到文化意识的熏陶。开展英语演讲赛、英语辩论赛、英语朗诵赛、学唱英文歌曲、自编英语小品、自办英语小报等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具有浓郁英语文化氛围中增进了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强化跨文化意识,提高了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结束语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教师应树立文化意识,摆脱传统词汇教学脱离文化缺少应用的弊端,不断总结归纳中西文化差异,通过讲授、角色表演、课外阅读、课外活动等途径,适时向学生介绍文化背景知识,将词汇教学和文化教学同步进行,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语言研究出版社,1989.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语言研究出

猜你喜欢

交际词语内涵
容易混淆的词语
情景交际
活出精致内涵
找词语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交际羊
两块磁的交际
挖掘习题的内涵
内涵漫画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