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浅析

2012-08-28梅志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22期
关键词:湿热型浅表性泻心汤

梅志刚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浅析

梅志刚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对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性。方法

通过对本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80例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内科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使用半夏泻心汤加减,以20d为一个疗程,对比两组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痊愈14例,占35%;有效11例,占27.5%;无效15例,占37.5%。总有效率为62.5%。观察组痊愈25例,占62.5%;有效10例,占25%;无效5例,占12.5%。总有效率为87.5%。两组的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对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有理想疗效,临床上建议进一步推广运用。

半夏泻心汤;加减;慢性胃炎;脾胃湿热型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慢性胃黏膜浅表性炎症,它是慢性胃炎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在胃镜检查中占全部慢性胃炎的50% ~85%[1]。目前临床医学认为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幽门螺杆菌的存在,容易反复发作。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于中医的胃脘痛、胃痞等范畴,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嗳气吐酸、灼热感等。慢性胃炎中医分成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脾胃湿热、胃阴不足、胃络瘀血5个类型,而其中脾胃湿热型是最为常见的,笔者为了探讨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最佳治疗方案,通过对80例该病患者进行治疗观察,获得理想疗效,具体心得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8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男45例,女35例,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为(41±6)岁。病程最短为1.5年,最长为17年,平均(6±4.7)年。两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为(38±5.6)岁。病程最短为1年,最长为15年,平均(5±5.1)年。观察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为(40±6.1)岁。病程最短为1.5年,最长为17年,平均(5.5±5.8)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内科学》及《中医症候诊断疗效标准》中相关内容制定标准如下[2]:①全部患者均排除心脏病;②胃脘部疼痛反复发作,食欲减退、餐后饱胀不适、呕吐、嘈杂、嗳气反酸等;③胃组织活检可见胃小凹和粘膜固有膜层内有炎性细胞浸润。电子胃镜检查提示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具体胃镜征象:伴黄白色或灰白分泌物附着、可有局限性或散在性縻烂或出血点,粘膜充血、水肿,呈花斑状红白相间改变,呈痘疹样改变,以红相改变为主。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胶体次枸椽酸铋120mg,4次/d,阿莫西林1.0g,甲硝唑0.4g,奥美拉唑20mg,2次/d,口服,其中抗生素用药时间为14d,4周为一疗程。观察组: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具体药物如下:半夏15g,干姜6g,黄芩15g,黄连 10g,党参15g,白豆蔻10g,茯苓15g,白术15g,甘草3g,木香10g,藿香10g,青皮15g,厚朴10g,槟榔10g。1剂/d,水煎,3次/d,每次服250ml,连服20d为一疗程,服药期间清淡饮食,禁止饮酒、浓茶。

1.4 疗效判定 根据2003年大连全国慢性胃炎讨论会上制定的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症状和体征消失,胃镜下显示黏膜充血水肿消失或基本消失,糜烂或出血点消失。有效: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胃镜检查黏膜颜色淡红色,轻度充血,糜烂斑点和出血点大部分消失。无效:症状、体征以及胃镜检查较治疗前无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进行描述,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所有统计检验均为双尾检验,显著性水平设为0.05。

2 结果

对照组痊愈14例,占35%;有效11例,占27.5%;无效15例,占37.5%。总有效率为62.5%。观察组痊愈25例,占62.5%;有效10例,占25%;无效5例,占12.5%。总有效率为87.5%。两组的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具体如下表:

表1 两组有效率比较(例,%)

3 讨论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基本病变是上皮细胞变性,小凹上皮增生与固有膜内炎性细胞浸润,有时可见到表面上皮及小凹上皮的肠上皮化生,不伴固有腺体的减少[2-4]。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但是根据科学研究发现,它不是单一的致病因素,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外,胃黏膜防御能力逐渐下降也是该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半夏泻心汤方中的黄芩、黄连具有苦寒之性,能够清除中焦之热;湿邪属于阴邪,非温不化,方中使用半夏、干姜之品具有辛温燥湿之功,具有补中益气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党参具有修复受损胃粘膜、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藿香味辛,性微温,归脾、胃经,具有芳香醒脾,化湿的作用;木香具有调中导滞、行气止痛的作用,青皮具有疏肝破气,消积化滞之功,厚朴行气除腹胀,本病基本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行气止痛,槟榔味苦、辛,性温,归胃、大肠经,能行肠胃积气,消痞散结,使水湿从二便而走;甘草具有缓和诸药之效,又有保护胃黏膜,起到屏障之功。本证因具舌苔黄腻或黄滑之舌征,做去大枣之滋腻,以防恋湿延长疗程。

笔者认为胃病重在养,预防的作用大于治疗,建议清淡饮食,每日保证进食足够的维生素、蛋白质和铁质,定期复查,随访治疗。

[1]周仲瑛.中医内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201-202.

[2]危北海.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现状和展望,中华消化杂志,2000,20(5):295-296.

[3]姜惟,顾武军,周春祥.半夏泻心汤对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大鼠一氧化氮的影响.中国医药学报,2003,18(11):666-669.

[4]姜惟,顾武军,周春祥.半夏泻心汤对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大鼠 SOD、MDA的影响.天津中医药,2003,20(5):27-30.

463000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蚁蜂镇卫生院内科

猜你喜欢

湿热型浅表性泻心汤
三仁汤合泻黄散加减治疗小儿脾胃湿热型厌食的临床效果探讨
观察黄芪建中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
连朴饮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证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
平胃散合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对复发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生姜泻心汤治疗伊立替康导致的结直肠癌小鼠迟发性腹泻
智能分光电子染色内镜联合小探头超声在食管浅表性病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型临床分析
亚甲蓝溶液局部封闭配合自拟除湿止痒方坐浴治疗湿热型肛门瘙痒症的效果观察
半夏泻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分析
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婴幼儿浅表性血管瘤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