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山风对雪面升华量影响的实验研究——以中国科学院天山积雪雪崩研究站为例
2012-08-28林楚娟熊良时
林楚娟,熊良时
(1.重庆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55;2.深圳市深港产学研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55)
1 引言
中国西部高山带广泛分布的现代冰川,而冰川以下地区在冬季会积累大量季节性积雪。季节性积雪是普通降水的延迟,其融雪径流是干旱内陆河流域十分宝贵的淡水资源,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对该地区河川径流的影响非常显著[1]。对于积雪的物质循环主要基于融雪水的估算和模拟[2],而针对风对积雪的升华损耗鲜有研究。风速是影响雪面能量交换的重要参数,感热和潜热的收支状况都与风速大小有直接的关系。风速过大时造成风吹雪的发生,使得雪物质向地势低洼处搬运[3,4]。风吹过雪面时,风速随之降低,损耗的部分动能转化为热能输入雪层,加速雪面升华,积雪以水汽升华的相变形式而释放能量[5]。
西天山地区是我国西北干旱区多降水中心之一,积雪和冰川分布广泛。对于融雪期能量输入输出对积雪消融量估算研究颇多[6]。本文以地处西天山的天山积雪雪崩研究站为研究区,通过对雪面进行不同持续时间的吹风实验,从升华潜热的角度估算雪面升华量,将估算的升华量与实测量进行对比,探讨估算值与实际值误差产生的原因。
2 雪面水汽升华潜热估算方法
风吹雪面,雪面获得能量而升华,是一个由固相向气相转化的相变过程。雪面向大气中输送水汽而发生潜热交换,其水汽升华量△m取决于潜热变化量,其估算方法如下[7]:
式中:QE为潜热(kJ),其估算方法如式(2)所示,hv为升华潜热(2.834kJ/g),△m雪面的水汽升华量(g)。
式中:λv为蒸发潜热(2.5 ×103kJ/kg),ρs为雪表面水汽密度(kg/m3),视为饱和水汽密度,ρa为大气中水汽密度(kg/m3),rv为水汽热交换阻抗(day/m),本论文假定rv的估算方法如下[7]:
式中:zu为风速测量高度(2m),zm为动力粗糙度参量(0.001m),zT为气温测量高度(1m),d为零水平面的替代高度(0m),zh为热蒸发粗糙度参量(0.0002m),k为 karman 常数(0.41),u 为风速(m/s)。
利用水汽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水汽密度,本论文采用冰面饱和水汽压替代雪面饱和水汽压,冰面饱和水汽压的估算最常用的是马格努尔(Magnus)经验公式:
E0=6.11hPa(t=0℃时,纯水平面上的饱和水汽压);t为气温(℃)。
3 实验方法
选择中国科学院天山积雪雪崩研究站(以下称积雪站)为研究区域,位于新疆伊犁地区新源县巩乃斯乡境内,积雪观测场海拔1776m,是新疆乃至整个中国西北干旱区的最大降水中心之一,冬季积雪深厚,有数十年的积雪研究历史和资料,是理想的研究试验区。1968~2009年,平均年降水量836.3mm,冬半年降水量约250mm,平均最大积雪深度87.2cm,而融雪集中于3月,积雪日数长的年份里融雪期能延长至4月中旬。
本实验于2010年1月在积雪站进行,此时为研究区的积雪期。以风速为6.4m/s的鼓风机作为人工控制风源,在积雪尚未开始时将6个孔径为0.1 mm雪筛放置于实验区,雪筛的直径为20 cm,降雪自然积于雪筛中,保持积雪的自然特性。每天实验时间为12:00~20:00,雪筛架设于鼓风机上方,对雪进行不同持续时间的吹风实验,记录风吹前后积雪的质量变化。对积雪分别吹风5 min(重复实验25次,平均气温为 -8.9℃)、10 min(15 次,平均气温为 -8.2℃)、15 min(15 次,平均气温为 -7.8℃)、20 min(5次,平均气温为 -6.8℃)、30 min(5 次,平均气温为 -7.9℃)和 60 min(5次,平均气温为 -9.6℃)。
4 结果与讨论
4.1 潜热的变化特征
潜热交换发生于雪面和大气之间,水汽密度差与风的作用使得雪面和水汽之间发生湍流交换。实验期间,利用实测气象数据估算潜热变化如图1所示,随着吹风时间的增加,潜热值也在不断上升,平均增长率为0.506 kJ/min。潜热交换不仅取决于吹风时间和风速,而且受水汽密度梯度影响,吹风30 min的实验中,潜热值在降低,因为实验中气温在不断下降,而60 min实验时潜热值却在不断上升,而此实验过程中气温在不断上升。气温的变化,造成水汽密度梯度的变化,所以估算的潜热也在不断变化之中。
图1 风吹雪面不同时间的潜热变化
4.2 水汽升华量的估计值与实测值对比分析
采用了两个常用的精度分析指标来评价模拟结果,无量纲的拟合优度系数Nash-Sutcliffe系数(R2)和质量差(Dm[%]):
式中:Δm为实测雪面升华量(g),Δm'为相对应的估算所得雪面升华量(g)。
由式(1)估算的水汽升华量与实测值对比如图2。水汽升华量(Δm')的估算仅在变化趋势相对实际值(Δm)得到了较好的把握(R2=0.949),而对于水汽升华量的总量估算却偏差较大,估计值总是低于实际值(Dm=27.1%)。
图2 水汽损耗的估计值与实际值对比
误差产生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水汽密度的估算采用了克拉伯龙方程,此方法将水汽假设为单一的理想气体,而且雪面水汽视为饱和水汽压,理想状态下的假设,使得水汽密度梯度的估算产生误差;二是升华潜热hv=2834J/g,此参数为常量,文献能量平衡融雪模型(UEB)中所公布参数来源于其他地区的研究结果[7],所以在本研究区进行试用时,需要对参数hv进行校准。对于天山区风吹干寒型积雪的升华热研究,需要针对性较强的干寒型积雪升华热研究实验,有待后续更多的努力。
5 结语
通过实验,实测雪面水汽升华量,估算了潜热的变化状况,并利用潜热估算雪面升华量(Δm')与实际值(Δm)进行比较,主要结论为:风过雪面,随着风吹时间的增加,潜热值也在不断上升,但增长率较为稳定,平均增长率为0.506kJ/min。估算雪面升华量偏低于实际值(Dm=27.1%),而对于升华量的变化趋势却得到了较好的把握(R2=0.949)。对于常量升华潜热hv的应用需要进一步校准和针对干寒型积雪的实验研究,估算出可适用于天山区干寒型积雪特性的升华热。
[1]Jansson P,Hock R,Schneider T.The concept of glacier storage:a review[J].Journal of Hydrology,2003(282):116 ~129.
[2]庄毅璇.能量平衡融雪模型在西天山的应用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2011,31(5):721~728.
[3]王中隆.中国风雪流及其防治研究[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
[4]汤 英.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融雪水文过程试验与模拟[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08.
[5]Adam Winstral.Simulating wind fields and snow redistribution using terrain-based parameters to model snow accumulation and melt over a semi- arid mountain catchment[J].Hydrol Process,2002(16):3585~3603.
[6]赵求东,刘志辉.融雪模型研究进展[J].新疆农业科学,2007,44(6):734~739.
[7]Quick M C,Pipes B C.Watershed Model[M].Hydrological Sciences Bulletin,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