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慈溪方言时体句的表达方式

2012-08-24赵则玲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慈溪助词普通话

赵则玲

(浙江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浙江杭州 310012)

浙江慈溪方言时体句的表达方式

赵则玲

(浙江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浙江杭州 310012)

普通话中的“了、过、着”具有表达时体句意义的综合句法标记功能。文章从慈溪方言的调查语料中选取了九种时体句与普通话加以对比,来阐述慈溪方言的表达方式,以揭示其表达时体意义的句法特点。

慈溪方言;时体句;表达方式

慈溪位于东海之滨,东离宁波60千米,北距上海148千米,西至杭州138千米,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南翼环杭州湾地区的上海、杭州、宁波三大都市经济金三角中心,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慈溪方言大部分属于吴语区太湖片临绍小片,观海卫镇以东包括龙山镇方言属于甬江小片。文章语料来源于笔者为撰写《慈溪市志·方言卷》而作的田野调查所获得的第一手材料,选取浒山镇的坎墩为调查点。

目前,学界有的把普通话中的“了、过、着”看作“体”的标志,也有的看作是“典型的时态助词”。本文将它们视作具有表达时体句意义功能的综合句法标记[1]77。我们从调查语料中大致选取了九种与普通话“了、过、着”相对应的慈溪方言时体句,来阐述其表达方式,以展示慈溪方言表达时体意义的句式特点,也为汉语语法研究者提供鲜活的方言语料佐证。

一、第一种时体句:进行体

所谓进行体,表示句子所述的事件正在进行之中。慈溪方言进行体句表达方式比较单一,一般通过在动词之前加副词“来嘚”或“来盖”的词汇手段实现。普通话的进行体句表达方式,主要是通过“词汇”手段实现的,一般有两种:一是在动词之前加体助词“正在”“在”“正……呢”,表示“正在做什么”之意;二是在动词之后加体助词“着”,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中[2]。两者的表达方式对比见下表1(对比点见斜体字所示,以下各表同):

表1 进行体对比

表1第6句慈溪方言句,因没有与普通话相对应的在动词之后加助词“着”的表达方式,只好用复句的形式来实现其语义的表达:“我(吾)一边(益头)哭(叫),一边(益头)说了(讲嘞)许多(交关多)的(个)话(索话)。”

二、第二种时体句:持续体

所谓持续体,是指事件里的动作行为呈持续不断的状态。普通话中的动词持续体一般用体助词“着”附在动词之后构成。从形式上看,它与进行体“动+着”的格式相近,但与进行体属于不同的状态类型。进行体的“动+着”结构前可加上副词“正在、在”,强调动作正在进行的状态,一般由“哭、笑、说、跑、跳”一类动词构成;而持续体的“动+着”结构前不能加,一般由“拿、等、站、坐、躺、戴”等一类表示持续状态类动词构成[1]79。如:“他哭着。=他正在哭。(进行体)”“他站着。≠他正在站。(持续体)”

慈溪方言中的动词持续体一般在动词后面加体助词“佬”构成,动词也是由表示持续状态意义类动词充当。与普通话的表达方式对比见表2:

表2 持续体对比之一

表2中的对比显示,慈溪话持续体动词后面的助词“佬”,可以紧跟在动词之后,也可以在动词与“佬”中间插入其他句子成分,如第7句和9句;而普通话则动词与“着”之间组合紧密,不能插入其他句子成分。

此外,持续体还表示动作继续进行。普通话中常常使用表示趋向意义的、已经虚化了的体助词“下去”附加在动词之后构成,有时也可以不用体助词表示动作继续的语法意义。慈溪方言与普通话的表达方式基本一致,一般使用与普通话相类似的体助词“落去”来表示。举例对照见下表3:

表3 持续体对比之二

表3的第14—18句,都使用体助词来表示动作的继续进行,第19句,没有使用体助词,照样也表示动作的持续性。

三、第三种时体句:存续体

所谓存续体,表示的是动作行为实现后其状态在延续或存在。普通话一般是在动词后附上动态助词“着”构成,慈溪方言一般是动词后附上动态助词“咾”构成,两者的表达方式基本一致。举例对比见下表4:

表4 存续体对比

表4对比显示,慈溪话和普通话的共同点是动词和体助词紧贴着,中间不能插入其他句子成分;不同点在于慈溪话动词+体助词后面不能带宾语,普通话则可以带宾语,如第22—24句:“一杯水”“钱”“一幅画”。

小结:语言学界将以上三种时体句,称为“VP+着”句式: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笑着、看着、盯着)中的“着”叫作“着1”;表示动作不间断地反复进行(频频点着头、亮着灯、戴着帽)中的“着”叫作“着2”;表示动作状态延续(挂着、放着、开着)中的“着”叫作“着3”[3]。

四、第四种和第五种时体句:完成体和已然体

普通话动词的完成体和已然体关系密切,常常共现于同一个句子中。一般称句中表示完成体的“了”为“了1”,句末表示已然体的“了”为“了2”。实际上,“了2”在许多情况下,兼有表示已然和完成体的意义,如“你饭吃了吗?”中的“了”,兼表已然和完成体,故本文将它们放在一起阐述。

完成体表示动作已经完成。慈溪方言的完成体句一般在动词后加助词“过”“勒”或“仔”构成;普通话的完成体一般在动词(包括动词化了的形容词)后加“了”(即了1)构成。已然体表示动作所产生的状况已经成为事实。慈溪方言的已然体句一般在句末用语气助词“啷哉”或“啷咪”表示;普通话的已然体在句子末尾用助词“了”(即了2)构成。两者完成体和已然体的表达方式对比见下表5:

表5 完成体和已然体对比

表5第25—32句表达时体语义范畴,都是通过“词汇”手段实现的;第33句表达时体语义范畴则是通过“词汇”或“词汇—语法”手段实现的,斜杠前一个句子是通过“词汇”手段实现的,后一个句子则是通过词汇“啷哉”和被动语序的语法手段实现的。

五、第六种和第七种:短暂体和尝试体

短暂体表示动作的短暂性;尝试体表示动作的尝试性。动作的短暂和尝试在语义上联系比较密切,故也放在一起阐述。普通话中表示动词短时态和尝试态意义的,都可以用动词重叠式表示。慈溪方言动词的短暂体和尝试体与普通话的表达方式大体一致,一般也用动词重叠式来表示。两者的表达方式对比见下表6:

表6 短暂体和尝试体对比

表6对比显示,慈溪话与普通话的短暂体和尝试体意义,除了用动词重叠式表达外,也可以用动词后加“一下”(普通话)、“一呛”(慈溪话)来表示。慈溪话表示尝试体的动词重叠后必须加“看”,一般不能在重叠动词中间加“一”,表示短暂体的重叠动词中间可以加“一”,也可不加;普通话表示尝试体的动词重叠后的“看”,可加也可不加,表示短暂体的重叠动词中间可以加“一”,也可不加。

六、第八种时体句:经历体

经历体表示在已经过去的时间里曾经发生过的行为动作。普通话中表达动词经历体的,一般在动词后加助词“过”构成。慈溪方言表达动词经历体的方式与普通话基本一致。两者对比举例见下表7:

表7 经历体对比

表7对比显示,慈溪话与普通话除了动词本身的语音和词形与普通话有差异外,词的语法意义和构成方式与普通话完全一致。

七、第九种时体句:起始体

起始体表示动作的开始。普通话中动词起始体常常用表示趋向意义的、已经虚化了的体助词“起来”附着在动词之后构成,但有时不用体助词,也可以表示动作起始的语法意义。慈溪方言表达动词起始体的方式与普通话基本一致。两者对比举例见下表8:

表8 起始体对比

表8对比显示,第47—50句,慈溪方言除了动词本身的语音和词形与普通话有差异外,其词的语法意义和表达方式完全一致。第51—52句,慈溪话和普通话的起始体句的意义都可以不用体助词,同样表达动作起始的语法意义。第53—54句,普通话在动词后加体助词“起来”表示,慈溪话第53句则在动词“相骂”前加体助词“来迎”表示,语序和用词均与普通话不同;第54句,在动词“冷”后加体助词“落来”,表示“下来”的意思,其语序与普通话一致,使用了与普通话“起来”趋向意义相反的体助词“下来”,在慈溪方言中富有特色。

综上所述,世界上多种语言表达时体意义时,靠的是词语自身的形态变化,而汉语表达时体意义范畴则是通过动词本身或加“了、过、着”等“词汇”手段或“词汇—语法”手段来表达时体意义。通过对慈溪方言时体句与普通话的对比阐述,揭示了它们在时体句表达方式上的异同,在体助词的使用以及句子成分的构成上慈溪方言与普通话同多异少,但句式上慈溪方言较普通话丰富。普通话时体句表达,一般最常见的句式是SVO(S为主语、V为动词谓语、O为动词谓语的宾语)结构[4]。慈溪方言则“SVO”与“SOV”两种结构并存,如普通话表达“完成体”句“我吃了饭了”(SVO结构),慈溪话可以说“吾饭吃过啷哉”(SOV),也可以说“吾吃过饭哉”(SVO)。

[1]戴耀晶.现代汉语时体系统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2]王昊.汉语持续体意义的表达形式着与中的句法功能比较[J].语文学刊,2010(5):46.

[3]钱乃荣.进行体、持续体和存续体的比较[J].中国语文研究,2002(1):22-23.

[4]钱乃荣.SOV完成体句和SVO完成体句在吴语中的接触结果[J].中国语文,2011(1):53.

The Expression Ways of Tense Sentence in Cixi Dialect of Zhejiang

ZHAO Zeling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2,China)

The characters“了(le)、过(ɡuo)、着(zhe)”of standard Chinese have the function of comprehensive syntactic markers to express the tense.This paper extracts nine tense sentences from Cixi dialect corpus to compare with those in standard Chinese,so as to illustrate the expression ways in Cixi dialect and reveal its syntax features of tense.

Cixi dialect;tense sentence;expression ways

H173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2074(2012)06-0028-05

2012-11-01

赵则玲(1960-),女,浙江杭州人,浙江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慈溪助词普通话
慈溪,为它的美食疯狂打call!
韩国语助词的连续构成与复合助词的区分
“秘色瓷都 智造慈溪”全国诗词大赛征稿启事
慈溪杨梅包装设计
高校朝鲜语专业学生助词使用偏误调查分析
日语中“间投助词”与“终助词”在句中适用位置的对比考察
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
浅析藏汉双语结构助词“的”的共性与个性
My Little Cat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