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一流迈进——中煤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井工一矿科学发展纪实
2012-08-24
文/本刊记者
随着我国煤炭工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和科学化水平的提高,一批大型现代化矿井在“大调整、大发展、大提高”的产业浪潮中迅速崛起,成为我国煤炭行业科学发展、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坚力量。作为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要求、高目标奋进的千万吨级矿井,中煤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井工一矿在发展中坚定实施科技兴矿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在安全生产中的主导作用,全面提升矿井安全管理水平,在向“世界一流智能安保型数字化矿山”迈进的征程中,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精彩跨越。
中煤集团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井工一矿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境内,是平朔公司利用露井联合开采方式建设的第一个井工矿。2003年开工建设,2005年正式投产,年生产能力为1000万吨。矿井采用斜井立井混合开拓方式,其中主井、副井为斜井,回风井为立井,矿井在“硬底板、硬煤层”双硬条件下,首次采用浅埋深特厚煤层综采放顶煤开采工艺,填补了我国类似条件下煤层综放安全高效开采的空白。目前,矿井生产“采、掘、机、运、通、排水”系统齐备,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紧急避险六大系统已全部建成,完全满足了矿井安全生产需要。
创建世界一流的智能安保型数字化矿井,不仅要在发展理念、技术装备方面与世界同步,同时,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管理、企业文化等方面的软实力。为此,井工一矿大力实施企业文化工程,扎实推进“五型”班组建设,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增强安全保障能力,以科学发展观全面提升矿井整体发展水平。近年来,井工一矿屡获殊荣,相继被评为“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全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先进矿井”“全国文明煤矿”“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全国双十佳煤矿”等,2011年井工一矿被国家安监总局授予“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同年,井工一矿综采队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光荣称号。
打造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筑牢生命工程
安全避险 “六大系统”被誉为煤矿的生命工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截至2011年,我国国有重点煤矿相继完成了井下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联络等五大系统的建设,而“六大系统”中最核心的紧急避险系统由于技术、资金、矿井自身条件等原因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国内大多数煤矿来说,一旦出现紧急情况,井下自救只能依靠个人所配备的自救器、便携式瓦斯监测仪或报警仪等防护装备,这也是我国矿难死亡率偏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建立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并使之与原有的五大系统进行有效对接,这是保护矿工根本利益的生命工程,也是向世界一流迈进的关键一步。”作为一名拥有27年煤矿工作经验,先后完成多项煤矿技术革新项目的领导者,井工一矿矿长李财认为打造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特别是紧急避难系统,不仅要实现技术上的提速,同时还要完成安全生产理念上的创新,这对于任何一个煤矿来说,都是一次极有意义的超越。
建矿七年,井工一矿一直在寻找着超越的机会,终于,机遇之门向有准备的人敞开了。
201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文件下发以后,中煤集团把建设好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作为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举措,确立了平朔公司井工一矿等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试点煤矿,采取多种措施推进建设步伐。
2011年4月,在多方努力配合下,井工一矿永久避难硐室开始了紧张的施工。作为紧急避险系统最核心的一个环节,永久避难硐室的规格,防爆门的强度、气密性、顶板防水加固等诸多技术要求必须满足国家《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暂行规定》的要求,而且总体设计没有现成的模式,设备也没有成套的供应厂家。为了及时解决施工中所遇到的各种难题,矿领导吃住在矿上,与中煤综合利用公司电气公司相关领导和技术人员日夜奋战,保证了工程建设、设备安装调试等工作高效有序推进。
8月13日至8月15日,公司组织100名试验人员,成功进行了永久避难硐室满负荷48小时载人试验。经过测试,各项性能指标都符合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暂行规定》的要求,验证了避难硐室在矿井压风和自备系统情况下,各种环境参数实际情况及变化规律,同时也检验了硐室内各个系统设备仪器独立和联动运行情况。这标志着我国最大的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成功建成,煤炭行业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工作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井工一矿整套避险系统在具备国内其他矿井‘六大系统’优点的基础上,增加了过渡站、生命绳、移动救生舱和永久避难硐室直通地面的钻孔。在永久避难硐室的建设上具有生存空间更加宽松,监测监控系统更加可靠、科学、合理,空气净化措施完善,降温效果明显,喷淋洗涤彻底,供氧措施可靠,通讯系统完善可靠等10大特点。”矿长李财介绍说,这10大特点既满足了国家《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暂行规定》的基本要求,又融入了多方面的创新成果,系统各项性能达到了同行业的领先水平。
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六大系统”施工建设期间曾莅临井工一矿视察,并对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前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在对井工一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进行实地考察后说:“井工一矿实现了井下人员自救、逃生、避灾等整体功能,为有效降低事故危害提供了有力保障,走在了全国前列,意义重大,效果显著。”
推进物联网应用,实现“控制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决策智能化”
如果说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为井工一矿的大发展、大提高打下了坚实基础,那么,数字化矿山建设则让井工一矿“大气势、大格局、大手笔”的跨越更加从容稳健。
2011年,在公司领导与相关部门的全力支持下,井工一矿大力推进物联网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与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有机融合,实现了“控制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决策智能化”的目标。
经过不懈的努力,井工一矿自动化智能生产设备已基本覆盖了全矿运输、综采、掘进、通风、排水、压风、供水、供电等各个环节,形成了安全系统智能化、生产系统视频化、设备控制远程化、内部办公网络化、综合管理数字化的信息化系统。井下风量、气体、煤尘等环境参数实时监控、超限自动断电,井下人员与车辆实现跟踪定位、运行轨迹查询,顶板全时空、全天候实时在线监测,井下通讯全覆盖、实现与地面双向通话,井上下各类安全生产数据、视频等信息实现调度中心查询,管理远程化……
通过工业以太环网,井上工作人员可24小时持续不断地采集现场设备的开停状态、实时运行参数、实时生产数据和运行时环境数据等,并通过计算机的汇总、统计和分析给出相应的提示信息和参考意见,以便对生产设备进行及时必要的调整、维护、更新管理等,不但确保了设备可以始终在安全、稳定、高效的状态下运行,保证安全生产,而且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年限,减少了生产成本。一旦实时监测的数据发生异常,系统将发出警报并给出合理化意见或最佳解决方案,提示相关人员优先处理,大幅减少井下事故、灾难的发生。通过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及硬件设备充分统计分析矿井水文、顶板压力、安全监控、束管监测系统等的实时及历史数据,可以推演出井下环境的变化趋势和变化幅度,以便及早解决潜在问题和危险,防患于未然。
“作为全国矿山物联网领域建设的先行者,我们将持之以恒致力于自动化、信息化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不断提高矿井的安全保障能力和现代化水平。”矿党委书记李文平介绍说,目前井工一矿正在抓紧建设灾害预警、矿用IP网络广播系统,并逐步实施班前会模拟考试系统、工作面在线监测监控系统、井下LED显示系统、矿井水文自动观测及智能预警系统、应急指挥管理系统等18项系统工程。工程全部完成后,将达到电气设备、综合保护、通讯的自动开启、闭锁、诊断,以及信息收集、传递、分析、处理、利用等功能。
注重文化引领,提高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
就在几年前,井工一矿的办公楼前还悬挂着“学神华赶神华”的奋斗目标。而今,底气十足的平朔井工一矿已经在朝着 “树行业标杆,做井工楷模”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在打造世界一流矿井的进程中,井工一矿十分注重发挥安全文化的引领作用,几年来一直把安全文化建设作为安全管理的重点工程来抓。井工一矿对安全文化进行了理性思考和系统分析,紧扣科技在安全生产中的保障作用,人的因素在安全管理中的决定作用,进一步拓展思维空间,树理念、建制度、抓流程、创载体、重激励,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安全文化模式。以文化促管理、以管理促安全、以科技保安全、以安全促发展,全力打造世界一流数字化安保型矿井,实现了连续5年安全生产无事故,成为同行业的佼佼者和排头兵。
为强化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井工一矿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安全保障机制,确保安全文化稳步推进。明确了以矿长、党委书记为安全文化建设第一责任人,成立了以安全矿长为组长的安全文化建设督导组,持续推进了安全文化季度考评制度。在强化文化理念的渗透宣贯过程中,始终注重引导、探索和创新,通过深层次的诠释,坚持做到推进理念视觉化、推进理念听觉化、推进理念形象化。各基层生产单位结合安全理念,积极开展安全宣誓、班前讲评、开办帮教班、进行家庭走访和实施亲情感化等活动,提高员工对安全理念的再认识,牢记安全责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
在“标准不高就是自甘落后”的理念引领下,井工一矿狠抓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着力推进质量标准化工作 “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由形象达标向本质达标,由多点达标向全方位达标,由外延式达标向纵深式达标”的转变,确保以质量标准化保障安全生产,建成装备精良的智能安保型数字化矿井。
他们按照PDCA(计划、执行、检查、行动)质量管理理念,采取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整体推进的方法,在国家质量标准化规范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变”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12字针。先后开展了精品工作面、精品迎头、精品巷道、精品硐室等“精品工程”评选活动,要求井下各种材料、工具、电气设备、通风设施等全部实行挂牌管理,所有材料、工具一律编号上架存放并码放整齐,工作面内工程质量达到“三平一直两畅通”,通过以点带面,点线结合,打造亮点工程,实现“人、机、环、管”高度和谐,全面提升全矿采、掘、机、运、通以及地面辅助系统的现场质量标准化水平。
加强班组建设,构建全方位安全管理体系
每当交接班时间,是井工一矿办公楼里最“热闹”的时候。
全矿各队组召开班前会,进行每日一题学习、工作布置、调度会议精神传达、安全宣誓、集体安全确认……
在这里,公司的会议精神可以传达到每一名员工,矿上的要求和指示也可以让每一位员工领会。
2011年,井工一矿按照公司的统一安排,制定完善了全矿班组建设管理制度,对安全、产量、质量标准化、劳动纪律、工资奖金分配、员工出勤、现场交接班、工作管理考核及奖惩办法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各班组统一制定了《五型班组考核细则》《班组安全培训管理和生产标准化验收管理》《班前会班后会管理办法》等十九项管理制度。
全矿统一班组管理流程,固化了班前、班后会模式,实现了队组会议室、会议记录本、安全宣誓、员工思想“四统一”,布置工作、检查工作、隐患处理“三到位”。同时,强化制度执行,严格执行“手拉手”交接班制度,班组管理人员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严格奖罚,将每一项工作标准、技术标准细化落实并覆盖到班组的每名员工,及时协调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和难题。
井工一矿对本质安全、生产效益、学习创新、民主和谐、环境友好等五项内容进行精细管理,考核推进,进一步提升了班组管理水平,夯实矿井发展基础。同时,通过在各个班组员工中构建亲情疏导线、岗位安全红线、群防群治线,创立和推行“四述安全管理法”;通过安全理念渗透,规范每个班组、每名员工的作业行为,提高了每名员工的风险预控能力。
山西朔州自古就有“北方雄盛之都”的美誉,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这片“古韵与新风并存,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的土地又成为中国煤炭工业奇迹诞生之地。
起步即超越的井工一矿是中煤平朔毅然决然转变发展方式催生的蓬勃新生命,她的诞生是历史的延续,更是时代的创新。肩负科学发展的历史使命,承载业界的祝福和期望,“敢闯敢试”的井工一矿将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拼搏精神,以中煤首个综采自动化无人值守工作面建设为方向,全力打造顶板、水文在线监测系统,构建更为智能的管理、预警、控制平台,朝着“建设世界一流智能安保型数字化矿山”的目标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