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脊柱融合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的退行性变研究

2012-08-24罗崎山

中外医疗 2012年35期
关键词:融合术椎间隙退行性

罗崎山

长沙市中心医院,湖南长沙 410004

脊柱融合术是一种采用手术的方法使其丧失了稳定性的那些脊柱节段或者是患者发生病变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椎骨在生理状态之下可以融为一体,产生融合部位的上下两端应该是正常活动的节段,进而使患者的脊柱能够发挥其正常的功能。1988年,Lee[1]首先对一组由于下腰痛以及腰骶椎间盘突出进而进行腰椎融合手术的患者进行了报告,通过无症状期之后(平均8.5年),患者发生了邻近节段退变的症状。在这之后,不断有国外学者对脊柱融合术可能会导致邻近节段退行性变发生或者是加剧已经出现的脊柱退行性变情况进行报告。为了探讨研究与分析脊柱融合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的退行性变有利于改进与发展脊柱融合内固定这种手术方法。该研究对1995年8月—1997年9月期间接受脊柱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之后出现的邻近节段退行性变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选择了该院收治的接受脊柱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33~73岁。

1.2 方法

患者需取俯卧位,将胸部与骨盆垫高,保持腹部处于腾空,选腰部棘突,取正中行纵切口,从皮下组织,顺沿椎板,将附近肌肉剥离,显露椎间隙黄韧带,随后在椎弓根处刺入克氏针,在C臂X线监视定位后,放置椎弓根钉,在椎间隙放置2枚Cage融合器,通过钛棒固定,再将上下关节突关节面的软骨切除,于术后48h内可将引流管拔出,在术后3周可戴好腰围下床进行简单活动,于术后3月后去掉腰围。

1.3 统计方法

研究中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进行检验。

2 结果

随访4年后发现有3例接受脊柱融合内固定手术的患者出现邻近节段退行性变,其发生率为3.75%。5年之后的随访结果显示,这些患者当中有邻近节段退行性变出现的例数增加为13例,其发生率也增加为16.25%,见表1。

表1 80例患者邻近节段退行性变的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现如今,大部分学者认为,不管是采用什么样的融合固定方式,对脊柱融合固定之后加速出现的邻近节段退行性变是不能避免。脊柱融合术之后出现的邻近节段退行性变种类很多,甚至包含了任何手术之后出现在患者邻近运动节段的那些异常的变化。其中椎间盘退行性变是最为常见的,除此之外还包括节段性失稳、关节突肥大性骨关节炎、移位、椎间隙变窄、髓核突出以及椎管狭窄等许多种退行性变,另外,偶然还会出现椎体压缩性骨折以及脊柱侧凸的报道。发生在患者融合节段上、下运动的节段发生的退行性变被叫做邻近节段退行性变[2]。

正常脊柱当中的各个运动节段都会有一定的活动度存在着,而对脊柱进行的融合则将脊柱正常的生理功能破坏了,例如切除脊柱运动节段会对脊柱的局部运动产生影响,脊柱融合之后除了进行融合节段之外的其他运动节段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进行脊柱融合手术之后将不可避免地使患者脊柱的运动学发生改变,发生的这些改变会造成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后发生邻近节段退行性变或者使患者手术之前已经出现的某些退行性变有所加剧。目前导致邻近节段退行性变发生的确切的机制并不明确,对于具体的机制的说法也不同。在造成融合之后邻近节段退行性变的诸多因素当中,其中邻近的椎间隙承担了过多的超出了其生理范围异常的活动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另外,融合之后的邻近节段所具有的抗剪力作用会逐渐减弱,邻近节段、特别是增加了小关节的载荷,患者上、下椎间盘之中所承受的压力不断增加以及患者脊柱后部的韧带复合体受到继发性的损伤也会在患者发生邻近节段退行性变的病程发展当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3]。

而对邻近节段退行性变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有:①融合的节段越多,越容易造成邻近节段发生退变。因为腰椎的活动度会影响邻近节段发生退变,所以证明融合的节段越多,越容易造成患者邻近节段发生退变。②进行脊柱融合术的时候采用脊柱内固定设备,融合的平面越是靠下,进行融合的部位之下发生骶骨前移的几率也就越高。③患者的个人因素例如年龄、体质等会影响到邻近节段出现退变的情况。椎体间前路进行融合手术之后,邻近节段退变情况的发生在多数时候取决于患者个体的体质而不是患者接受的融合术的本身。此外,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时的年龄也会对邻近节段退变产生影响。Rahm等[4]发现患者手术时的年龄越大,其发生邻近节段本身所具有的退行性病变的基础也会随之更加严重,从而增加机械性的压力,使退变的进展加速。④患者由于是患有不同的疾患而进行的融合手术,在手术之后发生邻近节段退变的情况也不尽相同。

[1] Lee CK.Accelerated degeneration of the segment adjacent to alumbar fusion[J].spine,2008,13(3):375-377.

[2] 邱贵,徐宏光,翁习生.脊柱固定融合术后邻近节段病[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5,27(2):249-253.

[3] Park P,Garton HJ,GaIa VC, et al.Adiacent segment disease after lumbaror lumbosacral fusion: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Spine,2009,29(17):1938-1944.

[4] Rahm MD,Hall BB.Adjacent-segment degeneration after lumbar fusionwith instrumentation:a restmspective study [J].J Spinal Disord,2010,9(5):392-400.

猜你喜欢

融合术椎间隙退行性
严重椎间隙狭窄颈椎病的影像学特征△
经斜侧方入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
超声与传统体表标记定位孕产妇L3~4椎间隙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
改良CT测量法在评估腰椎椎间隙高度中的应用分析
衰老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退行性肩袖撕裂修补特点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关节融合术治疗Lisfranc损伤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30例临床报道
腰椎正中矢状面椎间隙的CT测量及临床意义
单侧和双侧内固定联合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