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原地区健康人群代谢性疾病发生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2-08-24张莹琰王园园朱红岩李秦宜李国顺曲成毅

科学之友 2012年1期
关键词:代谢性高血糖高尿酸

张莹琰,王园园,朱红岩,李秦宜,李国顺,曲成毅

(1.山西和谐健康体检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6;2.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

本中心连续收集了2010年5月—2010年11月39 149名健康体检人员的体检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旨在了解太原地区健康人群代谢性疾病发生的现状,探讨代谢性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对其预防、保健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连续收集2010年5月—2010年11月在本中心健康体检的39 149名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满足本研究入选标准的健康体检个体共18 975名人员,男性11 248人,女性7 727人,年龄18~88岁。

1.2 方法

(1)每日对体检人群的体检结果进行筛选,对满足本研究入选标准的人员进行复查、调查。

(2)问卷调查采用统一健康问卷调查表。

(3)人体基本参数测定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由专人统一测量。

(4)生化指标测定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所有空腹血糖增高者予以复查(确诊为糖尿病者除外),均接受口服75 g葡萄糖(于300 mL水中)负荷后2 h血糖(2 h-BG)测定。

(5)脂肪肝判断标准:肝脏B超显示有形态增大、肝实质回声增强、近切光点密集、远场回声衰减、肝静脉模糊不清等。

(6)诊断标准:①超重/肥胖。按2002年中国成人体重指数分类的建议标准:超重(0W):BMI为24.0~27.9 kg/m2;肥胖(OB):BMI≥28.0 kg/m2。②高血糖。按1999年WHO标准:糖尿病:FPG≥7.0 mmol/L和(或)2 hBG≥11.1 mmol/L和(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糖调节受损(IGR):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FPG6.1~6.9 mmol/L且2 h-BG≥7.8 mmol/L)、糖耐量受损(IGT,IFG<7.0 mmol/L且2 h-BG≥7.8~11.0 mmol/L)以及IFG合并IGT。本次资料把两者合称为高血糖。③高血压。按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收缩压(SBP)≥140 mmHg(1 mmHg=0.133 kPa)或舒张压(DBP)≥90 mm Hg或已确诊高血压并治疗者。④血脂异常。按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标准TC≥5.18 mmol/L和(或)TG≥1.70 mmol/L和(或)LDL-C≥3.37 mmol/L和(或)HDL-C<1.04 mmol/L。⑤高尿酸血症。血清尿酸男性≥420 mmol/L,女性≥360 mmol/L。⑥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按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04年建议诊断标准,具备以下4项组成部分中的3项或全部者:①超重和(或)肥胖(体重指数 BMI≥25 kg/m2);②高血糖:FPG≥6.1 mmol/L及(或)2HPG≥7.8 mmol/L及(或)已确认为糖尿病(DM)并治疗者;③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140 90 mmHg及(或)已确认为高血压并治疗者;④血脂紊乱:空腹血 TG≥1.7 mmol/L(150 mg/dl),及(或)空腹血 H DL-C 男性<0.9 mmol/L(35 mg/dl),女性<1.0 mmol/L(39 mg/dl)。

1.3 统计学方法

对所有健康体检人群按性别、年龄分层的数据进行描述分析,组间百分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依据年龄、性别进行不同分组:将被研究人群按年龄段划分≤40岁及>40岁两个研究组;进一步又按照不同性别分组,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代谢性疾病患病率的变化情况。

2.1 不同年龄及性别代谢性疾病检出结果

见表1。

由表1可知,通过18 975人健康体检个体分析发现,整体代谢性疾病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血脂异常12 023(63.4%)、超重/肥胖11334人(59.7%)、脂肪肝11140人(58.7%)、高血压3 719人(19.6%)、代谢综合征3 332人(17.6%)、高尿酸3 136人(16.5%)、高血糖2 750人(14.5%)。男性的代谢性疾病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0岁组代谢性疾病检出率均明显高于≤40岁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不同年龄及性别代谢性疾病检出结果例/%

2.2 不同年龄及性别高血压及高血糖检出结果

见表2、表3。

何良诸在大厅交还手枪,刷了卡,走出水泥裸露的古堡似的枪城。司机快步走下几十级石阶,快步走到轿车前,替何良诸拉开后座车门。

表2 不同年龄及性别高血压检出结果/例/%

表3 不同年龄及性别高血糖检出结果/例/%

2.3 不同年龄及性别BMI异常人员的代谢性疾病检出结果

超重/肥胖共11 334人,其中,超重9 299人(49.0%),肥胖2 035人(10.7%),男性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0岁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40岁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超重/肥胖的体检个体代谢性疾病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脂肪肝7 440人(65.6%)、血脂异常7 173人(63.3%)、代谢综合征3 251人(28.7%)、高血糖2 358人(20.8%)、高血压1 948人(17.2%)、高尿酸2 564人(13.5%)。

3 讨论

代谢综合征为多种代谢紊乱聚集于同一个体的一组症候群,包括超重和肥胖、高血压、糖代谢异常及脂代谢异常。本质是剩余能量贮留引起内脏脂肪过度蓄积,并由此导致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的机体代谢功能异常,它所涉及的疾病状态还包括脂肪肝病、高尿酸血症等。流行病学资料表明,MS在健康人群中具有极高的发病率,约25%的西方人群均为MS患者,并且存在不断上升趋势。

3.1 健康体检人群代谢性疾病患病率

本组整体代谢性疾病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血脂异常、超重/肥胖、脂肪肝、高血压、代谢综合征、高尿酸、高血糖,结果显示,代谢性疾病在研究人群中具有较高的流行率。以血脂紊乱、超重/肥胖和脂肪肝居首,在国内发病率处于较高的水平,高血压、代谢综合征、高尿酸、高血糖发病率与国内大城市地区相近[1]。

3.2 不同年龄及不同性别健康体检人群代谢性疾病患病率存在差异

>40岁组代谢性疾病检出率均明显高于≤40岁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性人群代谢性疾病患病率随年龄增加均呈增加趋势。与随年龄增加人体各系统及脏器的生理功能逐渐减退,脂、糖代谢紊乱,血脂、血糖升高有关;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这是健康管理干预的重要人群。

男性的代谢性疾病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能与男性在工作生活中承受的压力更大及生活习惯有关,相比女性,男性吸烟及社交活动中过量饮酒、高脂饮食过多、作息不规律现象更多。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代谢性疾病流行率存在差异,不同性别代谢性疾病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40岁组人群代谢性疾病患病率明显低于同年龄段健康男性,女性代谢性疾病患病率在40岁以后呈现显著上升,性别为>40岁组人群罹患代谢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40岁组女性代谢性疾病患病风险明显增加,可能是绝经后女性雌激素减少失去抗氧化保护作用,引起代谢异常[2]。

从表1检出结果还可看出,两个年龄组男性脂肪肝及高尿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这可能与男性多有不良饮食习惯,易在饮食上无顾忌,营养不均衡,热量过剩,造成肥胖,血脂升高,且部分患者有嗜酒习惯,而女性则与多节食减肥有关。高尿酸多发生在男性,可能与雌激素促进尿酸的排泄及男性中某些酶基因突变致活性改变有关[3]。血尿酸水平升高是胰岛素抵抗的一种表现形式,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可与高血压、胰岛素抵抗、肥胖、高脂血症、糖耐量异常等因素协同作用,加重动脉硬化,促进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4]。

3.3 对高血压、高血糖检出情况作详细比较分析

本组高血糖总检出率2 750人(14.5%),男性1 815人(16.1%),女性935人(12.1%),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χ2=60.201,P<0.01)。新检出高血糖共745人(3.9%),其中,男性494人(4.4%),女性251人(3.2%)。众所周知,糖代谢异常是心脑血管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健康管理重点干预人群。

3.4 对个体代谢性疾病的探讨

1998年,WHO首次提出以胰岛素抵抗/糖代谢为中心的MS定义,2002年ATPⅢ定义则反应出脂代谢异常在代谢综合征中的地位超过胰岛素抵抗/糖代谢[5]。而国际糖尿病联盟(UIV)最新的诊断标准,将肥胖作为诊断的必要条件。故本组研究对超重/肥胖的体检个体代谢性疾病检出率加以探讨,已确诊为超重/肥胖的体检个体中检出脂肪肝高达7 440人(65.6%)、血脂异常高达7 173人(63.3%);代谢综合征 3 251人(28.7%)、高血糖2 358人(20.8%)、高血压 1 948人(17.2%)、高尿酸 2 564人(13.5%)。结果表明,肥胖的危险因素是性别、高TG血症和高UA,由此可见,肥胖患者往往相随高脂血症和高尿酸血症。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象MS及其他代谢性疾病的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男性较女性患病率高,且与多项研究比较呈现出MS及其他代谢性疾病患病呈更年轻化的趋势。代谢性疾病的可能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男性、高龄、超重、吸烟、饮酒、不良饮食习惯、缺乏有氧运动等。

3.5 对策与建议

人群中各种代谢性疾病已呈现较高的患病率,其中,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40岁人群中患有代谢综合征者男性18.1%,女性9.9%。代谢综合征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不仅患者本身遭受疾病的痛苦,甚至致残、死亡;也必将给家庭和社会的发展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40岁以上人群的健康管理更应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这部分高危人群将是促使代谢性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进一步升高的重要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应注意加强对各种代谢性疾病的检测。建议在政府卫生部门支持下实施以下措施:

(1)对体检人群统一建立健康档案,应尽早采取有效措施对人群进行健康行为干预,对已有一项或两项的代谢异常者和MS患者应加强随访管理,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防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针对一些特殊情况以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及时通知体检客户到医院相关科室进一步确诊或者治疗,努力做到体检与治疗保健一条龙的服务模式,真正体现健康体检的意义。

(2)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居民保健意识,普及健康知识,健康教育是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保健促进措施。通过体检报告的汇总建议及温馨提示、相关疾病健康处方、一对一体检报告讲解、电话咨询、网站答疑、健康大讲堂等措施干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同时有研究发现,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自我管理,从而有效减少危险后果的发生[3],使得人们充分认识到代谢性疾病的危害性。

(3)宣传倡导积极的生活方式:宣传健康四大基石概念,将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而采取各种措施来适当地控制或减轻体重。保持健康心态、了解应对不良情绪刺激的宣泄技巧,提高公民对工作和生活中不良刺激的应激能力,是人们应更关注的要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体检已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定期健康体检,可早期发现疾病存在的危险倾向,使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并能提高疾病知晓率,切实体现“无病防病,即病防残”的现代医疗理念。应坚持重视健康管理,健康管理要从青年人抓起,将疾病的一级预防贯穿于一生的始终,从而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

[1]王陇德.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一2002综合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Busserolles J,Mazur A,Gueux E,et a1.Metabolic syndrome in the rat:females are protected against the pro-oxidant of a hish SU-crose diet.Exp BiolMed(Maywood),2002,227:837-842

[3]李慧凤,王鸿雁,庞璨,等.青岛市中年人群血尿酸水平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5):1781-1783.

[4]季宁.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及预防[J].中国现代医志,2008,46(2):148-149.

[5]潘长玉.代谢综合征认识和防治的新进展[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21(4):298-300.

猜你喜欢

代谢性高血糖高尿酸
减肥和改善代谢性疾病或有新途径
应激性高血糖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应激性高血糖及急慢性血糖比值对老年STEMI患者PCI术后短期预后质量的影响
嗜黏蛋白阿克曼菌与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血糖超标这些都不能吃了吗
足月儿和早产儿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中氨基酸浓度的比较
自拟痛风方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痛风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
尿酸高易导致全身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