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媒体优势 优化课堂教学——网络和多媒体环境下的蛋白质教学对比分析

2012-08-23王文娉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年35期
关键词:豆腐干网页蛋白质

■王文娉

发挥媒体优势 优化课堂教学
——网络和多媒体环境下的蛋白质教学对比分析

■王文娉

10.3969/j.issn.1671-489X.2012.35.097

对蛋白质一节选择不同的教学媒体开展的教学过程加以比较,对比网络课和多媒体课的优势和不足,讲述两种课型的教学收获,力求寻找最合适的教学媒体。

在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探索中,尝试从不同角度探索化学元素化合物教学,寻找更好的方式和媒体。选择“蛋白质”为主题内容,设计一节网络课和一节多媒体课。在这两节课中,都从苏州园林引出苏州特产卤汁豆腐干,紧紧围绕豆腐干层层深入。通过讨论豆腐干中的营养成分,了解豆腐干的生产工艺,来组织学生学习蛋白质的功能及性质。

整节课分为三个模块,分别是:了解蛋白质的存在和作用,研究蛋白质的性质和教学评价与反馈。同样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媒体,最终取得的教学效果也不尽相同。哪一种媒体更适合化学课堂教学呢?教育技术和教学内容的最佳契合点在哪里呢?

1 情景的设置

两节课都是通过PowerPoint演示苏州园林的美来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去了解苏州小吃,也就是本节课的主线——卤汁豆腐干。PowerPoint自动换片和循环播放的功能简便易行,用网页实现则比较复杂,对普通教师的要求较高。

教学中第二模块中的情景设置是让学生了解豆腐干的制作工艺,针对生产过程提出问题,重点在于制作过程是否对蛋白质有影响,从而生成本节课的第二个学习任务——学习蛋白质的性质。在这个环节中,网络的优势得到了充分体现。学生通过自行操作,打开相关的网页来了解豆腐干的制作工艺。全部内容可随时查阅,便于学生主动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多媒体课就略显薄弱了,由于投影屏的局限性,每次只能显示出部分内容,而且在阅读资料的过程中还会受到教师和其他学生阅读速度的制约,学习的主动性比较欠缺。

2 学习的开展

在学习过程中,首先学习蛋白质的组成、存在及其功能。这个内容主要是通过阅读资料来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有了网络的帮助,学生不但学习了规定内容,阅读和获取信息速度较快的学生还可以学习其他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信息量大,资料丰富,这一点是多媒体课难以实现的。在利用多媒体实施这一模块教学中,利用阅读书本,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虽然同样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但是书本对学生的吸引力相对来说就差一些,学习的效率有所下降。实践发现:教材中400个字的信息,学生需要花2分钟来阅读和思考;而相同时间内,相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了网页上约800个字的阅读量并提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第二模块的教学主要是通过实验来研究蛋白质的性质。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如果不能解决网络和实验的整合,将网络引入化学课的意义就不大了。为了实现这个整合,并考虑到网络教室中使用上的规范和限制,将一些利用到水和溶液的实验改成演示实验。为了凸现网络的应用,将一些涉及有毒或有腐蚀性药品的实验拍成录像。学生实验内容为灼烧蛋白质,教师的演示实验为鸡蛋白的水溶性实验、凝固蛋白不溶于水的实验。而盐降低其溶解度及加热、重金属盐和硝酸使蛋白质变性的实验为录像资料。

实践证明,将实验改成观看录像的设计是不合理的,同样是在观察实验,但是由于缺少了教师的必要的指导,从而给学生的学习制造了一定的困难。通过观看录像,短时间内接受大量实验信息,反而使学生不能明确使蛋白质变性到底有几种情况,甚至对一些实验现象也不能准确地回顾。练习的准确率仅为70%左右,有的题目甚至不到40%。

反观多媒体课,环境的限制就少了许多,除了重金属盐和硝酸使蛋白质变性为演示实验,其余均为学生实验。师生一起实验、观察、分析、总结。实验结束以后,多数学生都可以准确地描述实验现象及蛋白质的性质,练习的准确率达到90%以上。

3 交流与反馈

师生交流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应用网络后除了可以面对面地交流与讨论,还可以利用博客或者论坛或者留言板开展讨论,这也是网络独特的魅力。学生可以开展自由的交流,而不是两两对话;可以针对多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而不是单一的话题;可以随时查阅讨论的内容,而不会说完就忘记。更重要的是可以将讨论延伸至课外,成为一个长期的话题,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但是由于在网络上开展讨论不如对话来的直接,而且输入文字也耗费较长的时间,所以在网络课中多运用师生、生生对话的方式开展讨论。

网络课中设计了网络调查,针对话题,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还可以统计各种观点所占的比例(图1),然后组织学生寻找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在多媒体课中只能依靠学生举手、教师点数来完成这个任务,费时费力。

图1

如图2所示,网络课的优势还体现在教学反馈中。教学中不可避免地需要学生去解决一些客观题,利用网络技术可以很方便地显示任何一位学生的结果,而且可以利用提交表单即时知道每一道题的错误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和不足,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的开展。

4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在网络课中为了凸现网络的优势,往往要设计利用网络来完成的研究课题。本节课中设计的内容是:“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怎么吃才更有营养呢?你的看法是什么呢?利用搜索引擎寻找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通过学习,学生会产生一种错误的想法,认为鸡蛋、豆浆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应该生吃才比较有营养。如何改变这一观点,网络可以提供平台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这是多媒体课所无法实现的。在多媒体课中只能成为一个展示和讲述课外知识的过程,而不会有产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乐趣了。有了网络的帮助,练习也不再是单纯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了,理论的科学探究、探究能力的培养都成为练习的主要内容。

图2

多媒体教学则充分利用实验来研究问题,可以不受教室环境的限制。比如同样产生白色混浊,为什么饱和硫酸铵是降低蛋白质的溶解度,而乙酸铅则是使蛋白质变性?不同的教学媒体在不同的领域内发挥着自身的优势。

5 技术支持

制作一节网络课所需要的课件,往往需要学会使用网页制作工具,交互性的网页更需要数据库的支持,大部分教师很难完成。在没有服务器支持的情况下,在本机上根本不能完成课件的调试。而且网络课件中包含着大量的信息,需要更长时间来收集相关资料。在收集好所需要的资料以后,完成这个共50个网页的课件,笔者花了30个小时左右。而精心制作一个PowerPoint,只需要2~4个小时,而且PowerPoint的制作和调试都非常简便,缺点就是交互性较差,信息量较少。制作一个简便而实用的多媒体课件,绝大部分教师都可以很轻松地完成,但制作一个网络课件,没有专业教师的帮助是很难完成的。

6 教学反思

通过两次尝试,笔者深刻地感受到网络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了解蛋白质的存在和作用、教学评价与反馈这两个模块中,非常有利于知识的拓展和反馈信息的及时获得。而在蛋白质性质的学习中,也体会到多媒体的优点,是实验的有效的辅助手段。在元素化合物教学,多媒体课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与学科特色和学科内容的整合也非常成熟。但是一些注重广度与深度的理论性内容则更适合用网络来开展教学。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不但要将技术和学科整合在一起,更应该将网络和多媒体整合在一起,让每一种媒体都发挥出自己的作用。让网络成为多媒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会为一节课找到技术与学科的最佳契合点。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第十中学)

猜你喜欢

豆腐干网页蛋白质
蛋白质自由
上海人的豆零食
人工智能与蛋白质结构
只有舌头不会骗你
基于CSS的网页导航栏的设计
皮褐肉黄渠坝豆腐干
蔚县豆腐干儿
基于URL和网页类型的网页信息采集研究
网页制作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0个必知的网页设计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