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域教研部门网络阅卷的应用与实践思考

2012-08-23曹雷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年35期
关键词:评卷主观题教研员

■曹雷

县域教研部门网络阅卷的应用与实践思考

■曹雷

10.3969/j.issn.1671-489X.2012.35.054

作者:曹雷,中学高级教师。

县级教研部门应用网络阅卷进行教学质量监测,在公平、科学的基础上,对客观把握教学现状、发现教学问题,培养并改善学生良好答题习惯有突出的优势,但在学生试卷评阅信息反馈、特色分析与决策等方面还亟待改善。

1 引言

网络阅卷当前使用非常广泛,它在确保阅卷质量、降低考试成本、实现数据共享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作为对县域内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管理、指导、服务的基层组织,县域教研部门始终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放在首位,而组织县内学生进行测验与考试是检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检测与考试模式有一定的弊端,如阅卷的科学性、公平性、规范性无法均衡,考试成本高、考试结果的处理分析缓慢、数据准确性有时也难以保证,全县范围内数据无法有效共享等,从而易导致教研部门对教学现状和教学存在问题的客观性分析产生偏差,不利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能有效避免上述弊端对考试质量的影响,如东县采用网络阅卷进行考试模式改革。

2 县域网络阅卷工作流程

从考试组织、运行的进程来看,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流程如图1所示。

整体考试组织分成阅卷前准备、网络阅卷、阅卷后处理三大模块,阅卷前准备模块由学科教研员组织命题、制卷,学校组织考试、回收,为试卷扫描做准备。阅卷后处理由教研部门依据所需指标将阅卷成绩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形成分析报告,供教研部门和学校进行教学参考和分析决策使用。

在整体考试进程中,网络阅卷是其中的一个核心环节,也是关系到考试组织成败。它由模板制作、试卷扫描、生成评卷数据、网络阅卷、导出成绩等5个模块组成。

图1

1)模板制作。依据教研员的要求,结合试卷答题卡的样式(有单、双面),通过阅卷系统中的“模板制作”模块,生成扫描专用模板,存入计算机扫描模板目录,在模板制作过程中,定位点要设置在学生一般不容易做标记的地方,防止学生答题习惯不佳,在定位点处随意标注。

2)试卷扫描。采用高速扫描仪扫描学生答卷,形成主观题图像数据和OMR客观题数据,分别存入相应目录,扫描前应检查和清除扫描设备灰尘,保证扫描质量。

3)生成评卷数据。最终的评卷数据由客观题和主观题组成,其中,客观题部分由OMR客观题数据信息形成阅卷用TXT数据;而主观题部分则根据教研员提供的阅卷人员分工及各题的评分细则,对第一步生成的模板进行逐一的区域划分,生成独立的主观题阅卷区域。

4)网络评卷。形成了学生评卷数据后,评卷系统对客观题进行自动识别、判分和登分。而对于主观题,评卷系统则根据教研员提供的阅卷分工信息,经评卷员、题组组长、科目组长分工协作,完成成绩评定。

5)导出成绩。将最终形成的考试结果入库,包含各小题得分、总分、客观题ABCD选项分布等信息导出,作为基础数据,后经教研部门进行专项数据分析处理,供教研部门和各校学科教师分析与决策使用。

网络阅卷当前使用非常广泛,它在确保阅卷质量、降低考试成本、实现数据共享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3 县域网络阅卷的应用思考与改进策略

3.1 网络阅卷可以有效设置、合理分工,保证科学、客观,提高可信度

组织县域内的检测与考试,是县域教研部门客观把握本县教学现状、发现教学问题的有效手段,为使检测结果真实反映教学情况,客观公正的考试手段是重要的先决条件。

县域网络在阅卷评卷过程中,客观题部分由阅卷系统自动识别、判分,减少了由于人为因素带来的不必要的失误;主观题部分由系统自动屏蔽考生信息,从而避免了主观印象影响试卷结果,同时系统还通过权限设置、一题多评,一致性检查等多种手段和方法,进一步保证了评卷的科学与客观。

如教研员将阅卷教师根据题目划分小组,每个小组只负责改一道题。阅卷教师角色和权限可分为评卷员、题组组长、科目组长。评卷员只能看到切割的试题图片,无法进行查询、也无法看到其他教师判分的痕迹。题组组长可以实时看到该组内各个教师改分情况的曲线图,对比系统事先设置出整体试卷的分数人数比曲线和评卷员在评卷时也会有个人的分数人数比曲线,如果发现两个曲线偏离太远,题组组长可对评卷员提出质疑,并调阅相应题目图片。科目组长则对整个阅卷点负责,他将和题组组长一起判定问题卷。

3.2 网络阅卷使用优化机制、实时监控力保准确、公正,提高可靠性

阅卷准确性、公正性,对阅卷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关系到县级教研部门对各校教学现状、能力和水平的判断和评估,也影响到教研部门的决策和因应措施。

影响评卷结果准确、公正的因素有很多,如评卷的机制、评卷教师个人的水平、状态、情绪,以及评卷结果数据处理的手段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要确立避免不利于评卷质量因素产生的机制。如东县教研部门就采用了以下的一些有效措施和手段。

1)多评制。同一份卷或一份试卷的重点试题,可由教研员指定进行二评、三评甚至多评,直至最后仍可实行仲裁,有效地提高阅卷质量。

2)有效的误差控制,通过设置误差范围,系统将对多评教师的评分进行实时控制,如误差超出范围,将提请教研员或阅卷组长进行终评,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了阅卷公平、公正、准确的控制目标。

3)实时有效地监控教师的阅卷质量和阅卷进度,及时发现问题,保证阅卷员掌握标准的一致性,确保对阅卷的管理力度。

4)评卷全过程由阅卷系统调度管理,评卷结束将由系统对学生成绩进行汇总,如系统登分、核分、合分,并自动存入相应数据库,避免人为误差带来差错和影响。

3.3 网络阅卷减负增效、精评推优,有效支撑教研员分析决策,实现共享性

手工阅卷时,在全县考试结束后,各校要组织绝大多数的任课教师加班加点阅卷,阅卷的时间长,工作强度大。不仅如此,由于各校各自独立阅卷,数据无法共享。使用网络阅卷,教研员会指派为数不多的一些经验丰富、能力较强的学科教师,通过网络阅卷系统进行试卷的有序调配。用较少的时间就能保质、保量地完成评卷任务。如在传统的阅卷状态下,语文阅卷至少要2天才能批阅完成,而且作文只能一评,现在通过网络评卷系统,最多1天就能完成,而作文能做到双评,其他学科也是如此,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了评卷效率、节约了资源、减轻了负担。

在评卷过程中,教研员和学校教师通过阅卷系统汇总的学生答题情况,如学生小题得分、小题正确率、学科平均分、试题难度、区分度、优秀率、及格率等,能够了解学生当前学习状况和掌握的知识能力水平,发现存在的问题。

教研员可以指定评卷员通过系统对优秀答卷,如优秀作文等进行标记、汇总,并在阅卷结束后将优秀答卷提出,通过电子文档或者打印成纸质文档让学科教师查阅。同时教研员也可根据需要导出部分学生的答卷进行点评或作其他处理。

这样通过快速、高效的试卷评阅,及时、准确的数据分析,优、差试卷的分类处理,以及统一平台实现的数据共享,使教研员和学科教师能全面、科学了解学科现状、发现教学问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4 网络阅卷与高考评卷模式接轨,有效提高学生、教师高考适应能力

网络评卷无论在答卷设计、答题要求,还是在阅卷模式、质量控制等方面都与高考评卷系统的评卷模式类似,因此平时的检测和考试为高考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锻炼了学生答题方式和习惯。如,答题用笔的规范性,客观题要用2B铅笔填涂,主观题用0.5 mm以上的黑色签字笔作答;主观题必须在规定的题号和区域内作答、如超出规定的范围,就会造成无谓失分,影响考试成绩;考生要书写工整、字迹清晰,同时务必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损,这样才能得到清晰的扫描图像。

同时,网络评卷也提高了考务人员工作水平和能力。考务工作,如监考,必须要求监考教师在收答题卡时,一定要按照页码顺序收取,如果页码顺序颠倒,扫描人员在扫描时也未发现,会造成考生的题目错位,导致评卷教师不能正常给分,从而影响该考生的成绩。另外,监考教师如发现考生某题答题区域损坏,考生不能在其他答题区域作答本题,一定要为其更换答题卡,否则阅卷教师看不到该考生对该题的作答,也会影响考生该题成绩。

3.5 网络评卷在反馈试卷评阅信息、特色分析与决策等方面还有改善空间

网络评卷有着明显的优势,但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弱点和亟待改进的地方。

如手工阅卷时,阅卷教师在评卷过程中,很可能在学生试卷的某些地方给予批示或评语,来提醒或告诫学生,让学生清晰地发现问题,改正提高。但网络评卷无法给出明显地评卷提示和痕迹,缺少直接提供给学生的信息反馈,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对学生成绩的分析与处理,不同的区域会结合自身特点作不同的处理。作为县级教研部门,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出符合自身特点的分析指标,形成分析报告。现成的网络阅卷系统形成的分析报告只有学科均分、小题分、试题难度、优秀率等简单数据构成,无法给教研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所以在学生成绩导出后,我们还需根据需求,开发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独立分析。

综上所述,县域教研部门采用网络阅卷有着明显的优势,但还要逐步完善,便于我们更有效地使用。

[1]刘丽峰,闫永权.网上考试系统的推广与应用[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

[2]李雪梅.网上阅卷有效性评析[J].科技资讯,2010(13):17-18.

江苏省如东县教育局教研室)

猜你喜欢

评卷主观题教研员
浅谈“立体几何主观题”的复习备考
浅谈高中政治“认识类”主观题答题技巧
极坐标方程主观题考点分析
北京高考语文卷已现满分作文
高考政治主观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网上评卷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下)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上)
“画海”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