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人与海》中文化词汇翻译的认知解读及翻译策略——以张爱玲和吴劳的汉译本为例

2012-08-21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4期
关键词:张译语码西班牙语

汤 洁

(南京审计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29)

海明威,蜚声世界文坛的作家,以诠释“硬汉”精神著称;张爱玲,享誉华人世界的女作家,以细腻描述女性世界闻名。这两位写作风格截然不同的作家在文学上的相遇自然令人期待。因此,当张译《老人与海》于今年首次出版中文简体版时,立刻成为焦点,书商更将其树立为众多《老人与海》译本中的“第一中译本”。这个“第一”的说法引起了很多争议。

迄今为止,海明威发表的最后一部力作《老人与海》的中译本不下30余种。资深翻译家吴劳的译本是销量最大,普遍认为最权威的译本。无独有偶,笔者在《青年报》[1]5上读到了吴老对张译的评论:“说‘第一中译本’这就是炒作,”“张爱玲最先翻译了《老人与海》,但这并不代表其翻译水准就是最高。”

作为美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的一朵奇葩,《老人与海》中有很多蕴含文化色彩和异域风味的文化词汇。本文将聚焦于《老人与海》一书中文化词汇的翻译,尝试从认知层面对张译本和吴译本《老人与海》中的译例进行评析,从而管窥两种译本的差别与得失,并进一步探索文学作品中文化词汇翻译的最佳策略。

一、基于认知语义学的翻译启示

兴起于20世纪末的认知语言学,以Jackendoff,Lakoff,Johnson,Rastier,Langacker 和 Talmy等人为代表人物。Talmy认为认知语义学的研究就是对语言中概念内容及其组织形式的研究[2]101。Lakoff&Johnson进一步解释:“概念是通过身体、大脑和对世界的体验 (embodiment)而形成的,并只有通过它们才能被理解”[3]45。因此,认知语义学充分强调人类的经验能力和认知能力,探讨人类思维、经验和语言间的辨证关系[4]141。

作为跨语言的交际活动,翻译不是简单的语码转换,而是译者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思维认知活动。翻译过程简单来说可归纳为两个阶段:对源语文本的理解阶段和呈现阶段。正如方平所说,“一部译作,只能是对原作的一种理解,一种阐释”[5]65。这一点在译界已经达成共识。译者在理解源语文本时,通过原文语码逆向还原其表征对象,构建其意象图式,然后将所获得的所指意义和相关信息在译语中最大近似地再现。但是由于不同的认知模式和社会文化背景,译者可能会将相同的事物赋予不同的理解,从而产生不同的意象图式和认知概念,导致不同的表达符号。这不仅是一个翻译过程,也是一个再创作的认知过程。我们可以用后文的翻译流程清楚表述。

在这个在创作过程中,由于文化背景和认知模式的不同,译者在还原原文语码的表征对象时甚至会出现认知空缺现象,即原文的所指意义和相关信息在译语中无法找到与其对应的意象图式,从而增加目标语码的选择难度。这种认知空缺在具有文化负荷的文化词汇 (culturally-loaded words)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图1 翻译流程图

二、《老人与海》中文化词汇翻译的认知解读及翻译策略

文化词汇 (culturally-loaded words),指那些具有一定文化负荷的词语。这些词语“受文化制约,从它们身上可映射出不同国家或者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6]132。例如汉语中的 “饺子”、 “气功”和“乌纱帽”等表现我们民族特有文化的词;英语中的Hippie,Jesus Christ等美国文化所特有的词汇。《老人与海》中主要有两大类文化词汇。一是具有美国文化特色的词汇,二是文中引用的西班牙语词汇。这些词汇蕴含丰富的文化色彩和异域风味。在英汉翻译过程中,这种巨大的文化差异容易导致认知空缺,并最终产生词义空缺,即目标语码的缺失。这时就需要译者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使目标语码充分体现原文的文化信息和认知信息。

下面将依据上述基于认知语义学的翻译流程,对比分析张译本和吴译本《老人与海》中文化词汇翻译认知解读的差异与得失,探寻二者不同认知模式下对同一文化词汇的处理情形,并进一步探索二者如何运用重构策略最大程度地重现和传递认知不一致的文化词汇所承载的文化概念信息。

(一)具有美国文化特色词汇的认知解读和翻译策略

《老人与海》中有很多具有美国民族文化特色的词汇,下面举例说明这类词汇在两个译本中翻译的差异和得失:

例1:In the other league,between Brooklyn and Philadelphia I must take Brooklyn.[7]9

原文语码:“the other league”

原文概念:另外一个联盟。

认知信息:美国职业棒球界按水平高低分大联赛及小联赛两种组织。美国联赛是两大联赛之一,而另一个联赛指另一个大联赛,全国联赛。

吴译:在另一个联赛中,布鲁克林队对菲拉德尔菲亚队,我看布鲁克林队准赢。[8]40并且在页尾配有注释:“指另一大联赛,全国联赛。这两大联赛每年通过比赛选出一个胜队,于10月上半月在双方的场地轮流比赛,一决雌雄,名为‘世界大赛’。”

张译:在另外那个联赛里,在布鲁克林和费城两队里面,我还是宁愿要布鲁克林队。[9]13

“the other league”是典型的代表美国棒球文化的词汇。对于很少接触棒球文化的中国读者来说这些词汇在认知上很陌生,很难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意象图式。在这里,张译和吴译都采用直译的翻译策略。不同点在于,吴译采用直译加注对“另一个联赛”详加解释,这种注释能更好地向读者传达包含其中的异国文化信息,即美国的棒球文化。而张译使得读者仍然困惑“另外一个联赛”到底是什么,对于文中涉及的美国的棒球文化仍处于一种懵懂的状态。

例2:They had coffee from condensed milk can at an early morning place that served fisherman.[7]12

原文语码:“condensed milk can”

原文概念:装浓缩的牛乳,即炼乳的罐子[10]。

认知信息:美国文化中,一种用以盛装高浓度的牛奶的铁质的罐子。

吴译:他们在一家清早就营业的供应渔夫的小吃馆里,喝着盛在炼乳听里的咖啡。[8]45

张译:他们到一个大清早做渔夫们生意的地方,用听头炼乳的洋铁罐喝咖啡。[9]16

在这里,张译和吴译都采用了直译并且不添加注释的翻译策略。condensed milk can体现了美国以面包和牛奶为主的饮食文化。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美国的饮食文化很快为国人所熟知,炼乳听在国内也到处可见,原文的所指意义和相关信息在译语中也可以找到与其对应的意象图式。因此在这里虽然不添加注释也不会构成译者的理解困难。

但是当我们读到张译本的“洋铁罐”时会有很不习惯的感觉。这与张爱玲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当时的认知模式有关。“洋”字流行于20世纪前半期的中国。当时的人们对外国产的或是来自外国的,都冠以“洋”字,比如“洋人”、“洋车”、“洋货”等。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相信译者在翻译“can”一词时,若没有特殊的上下文,决不会再使用“洋”字。类似的例子还有《老人与海》中的“Yankees”[7]6一词,吴劳将其译为 “扬基队”[8]45而张爱玲译作 “洋基队”[9]10。

例 3:“Christ knows he can’t have gone”

“Thank God heistravelingand notgoing down”[7]24

原文语码:“Christ”,“God”

原文概念:“耶稣基督”,“上帝”[10]。

认知信息:“上帝”即“耶稣基督”,是西方基督教崇信的神,是至高无上和崇高的。《老人与海》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书中援引了不少关于基督受难的细节,作者有意识地把老人比作基督的化身,来强调老人的英雄主义精神以及对命运不屈服的抗争精神。

吴译:“天知道它是不可能游走的。”“谢谢老天,它还在朝前游,没有朝下沉。”[8]64

张译:“耶稣知道它不会走的。”“幸而它只是航行,并没有往下面去——感谢上帝。”[9]28

在翻译老人对上帝的祷告时,张爱玲都是采用音译的异化翻译策略,倾向于原语文化,如实彰显《老人与海》中体现的基督教精神,原汁原味地再现了西方的宗教文化。再者,直接音译还可以体现海明威的深层用意,即老人和受难耶稣的相似之处。由于耶稣、上帝已经为广大中国人所了解,因此不添加注释也不会造成译语读者的理解困难。相比之下,吴劳的译文对第一句“Christ”和第二句的“Thank God”都译为带有中国特色的“天”,“老天”,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用中国人熟悉的“老天”来替换“上帝”这一西方的宗教词汇,虽然符合中国人的文化习惯,但抹去了西方基督教的内涵,弱化了源文本的西方宗教色彩。这样,张爱玲在对原文确切理解的基础上,所选用的语码更能传达出原文化认知信息,给译语读者带来了与原语读者相类似的感受。

(二)西班牙语词汇的认知解读和翻译策略

《老人与海》一文中使用了大量的古巴人语言---西班牙语词汇,对英语词汇作补充,使主人公圣地亚哥这一古巴老渔民的形象更加丰满真实。由于这些词汇蕴含古巴渔民的文化信息和民族特色,因此也容易导致认知空缺。下面举例说明这类词汇在两个译本中翻译的差异和得失:

例 4:“Galanos.”he said aloud.[7]63

原文语码:西班牙语“Galanos”

原文概念:加拉诺鲨鱼[10]。

认知信息:“Galanos”可解作“杂色斑驳的”,是古巴渔民对一种鲨鱼---铲鼻鲨的俗称。

吴译:“加拉诺鲨,”他叫出声来。[8]126并且在页尾配有注释:原文为Galano,西班牙语,意为“豪侠,优雅”,在这里又可解作“杂色斑驳的”,是铲鼻鲨的俗称。[8]126

张译:“加朗诺,”他大声说。[9]67

“Galanos”是古巴渔民所熟知的一种鲨鱼,但是在中国文化和语言中并没有相对应的词汇。吴劳在这里采用了音义结合的翻译策略,完全保留原语言认知和意象图式,将读者置于原语言的认知环境中,原汁原味,更多地传达原文中的西班牙语元素和文化。另外,吴劳在页末加注,通过添加解释性词语进行说明,从而使译语读者易于理解原文语码所要传达的认知信息。张爱玲则完全忽略原文中的西班牙语元素,直接把Galanos音译成汉语文字,并且没有增加任何注释或者解释性文字,使读者不由地困惑“加朗诺”是什么。

例5:He always thought of the sea as la mar which is what people call her in Spanish when they love her.[7]14

原文语码:西班牙语“la mar”

原文概念:海蓝之谜[10]。

认知信息:将海看作是神秘女性的称呼

吴译:他每想到海洋,老是称她为la mar,这是人们对海洋抱着好感时用西班牙语对她的称呼。[8]48并在页尾配有注释:西班牙语中的“海洋(mar)”可作阴性名词,也可作阳性名词,以前面用的定冠词是阴性 (la)还是阳性 (el)来区别。

张译:他脑子里的海永远是“海娘子”,在西班牙文里,人们爱她的时候总是这样称她。[9]18

在这里,吴劳采用移植加注的异化翻译策略将其照搬过来,同时配有注释说明,更好地保留了原文的文化和认知信息。张爱玲则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将其译为“海娘子”,具有浓厚的中国古代文化色彩,即将女性称为娘子,虽然让中国读者读起来很容易理解,但却因而丢失了原文的异域文化色彩和信息。

源文本23处西班牙语词汇,张爱玲或直接译成汉语文字,或干脆删掉不译,使读者看不到西班牙语词的蛛丝马迹,无法感受外来语词汇变异表现出来的异国情调。吴劳对这些西班牙语词汇的翻译处理则更加灵活和准确,采用音译加注或移植加注等异化翻译策略,更多地传达了原文中的西班牙语元素。

三、结语

张译在处理含有宗教文化色彩的词汇时选用异化的翻译策略,更好地传达了原文宗教色彩和隐含意义,如例3;而吴译在处理书中出现的23处西班牙语以及棒球文化词汇上更为精准,灵活运用各种异化策略,更好地体现了原作中通过外来语词汇变异表现出来的异国情调和文化,如例1、例4和例5。由此可见,对于文学作品中易导致认知空缺的文化词汇的处理,比较成功的方式是灵活运用音译加注、直译加注、移植加注或者音义结合加注的异化翻译策略。这种异化加注的处理方式虽然构成阅读障碍,不如归化处理方式接近译语读者的文化习惯而易于阅读,但是读者通过推理能够获得理解原文交际意图的语境效果,产生阅读兴趣,更可以满足其认知需求,从而扩大认知语境。正如Gutt所说,译文不应让读者付出“不必要的处理努力(gratuitous processing effort)”,但是如果读者的收获“超过了 (outweigh)”他们多付出的努力,那么这种努力就是值得的[11]148。

[1]邓 亮.张爱玲版《老人与海》称“第一”被指宣传夸张[N].青年报,2012-04-11(5).

[2]Lakoff G & M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26.

[3]Lakoff G.& M.Johnson.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s[M].New York:Basic Books,1999:45.

[4]Lakoff George.Cognitive Semantics[C]//Eco U .Meaning and Mental Representation .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8:119- 154.

[5]许 钧.翻译思考录[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65.

[6]Larry A Samovar& Richard E.Porter& Lisa A Stefani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Belmont: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98.

[7]Ernest Hemingway.The Old Man and the Sea[M].Beijing:China Translation & Publishing Corporation,2011.

[8]海明威.老人与海[M].吴 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9]海明威.老人与海[M].张爱玲,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

[10]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Z].第四版增补本.商务印书馆,1997.

[11]Gutt E A.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Manchester:St.Jerome,2000:148.

猜你喜欢

张译语码西班牙语
40公里与5个字
古镇中的小池塘
Summer Holiday
西班牙语母语者汉语副词“就”的习得研究
张译自称不是明星
电力西班牙语在委内瑞拉输变电项目上的应用
报章语码转换与城市休闲文化——以杭州为例
民族高校大学生语码转换现象研究
大学生口语语码转换句法形态研究——以维汉语码转换为例
动态顺应视域中的语码混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