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治疗研究
2012-08-21刘倩
刘倩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在原发于宫颈的恶性肿瘤当中十分罕见,所有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当中ESS占的比例在3%以下,其在子宫体恶性肿瘤当中所占的比例在3%~7%之间[1]。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主要源自于间叶组织,肿瘤的细胞与正常增殖期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十分形似,主要可以分为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GESS)和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UES)。早期的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即可以有浸润和转移的情况发生,因此对于ESS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以及早期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相关资料报道,ESS发病的平均年龄在41~48岁之间。其主要的临床症状同普通的妇科疾病十分相似,所以容易导致误诊的情况出现,特别容易误诊子宫肌瘤或是子宫腺肌病,尤其容易被误诊为子宫内膜下肌瘤,因此在诊断上需要对ESS的病理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才可以。本次研究对笔者所在医院自2002-2011年,9年期间所收治的60例ESS患者的病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特点、治疗以及预后进行了一番研究分析,现将具体情况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自2002-2011年所收治的60例ESS患者的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在60例ESS患者当中,47例(78.3%)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初治,13例(21.7%)在初次接受手术之后转到笔者所在医院。在60例患者当中,42例为LGESS,18例为UES。核分裂相少见、肿瘤有丛状血管以及细胞有轻度异型性为LGESS的病理学诊断标准;而UES的病理学诊断标准为核分裂相多见、丛状血管少见、分化极差或未分化以及细胞异型性明显。在上述60例患者中,有41例患者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了完整的治疗与随访,另外19例患者由于经济的原因在完成辅助治疗之前已失访。将60例ESS患者依据LGESS与UES进行分类,其中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为不正常的阴道出血以及子宫增大。见表1。
表1 ESS患者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41例患者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了完整的治疗与随访。在41例患者当中有32例患者为LGESS、9例患者为UES。其中有29例(70.7%)至少接受了全子宫或是双侧附件的切除,有8例(19.5%)接受了全面分期术或是肿瘤细胞减灭术,其余4例(9.8%)仅接受了保留双侧卵巢的全子宫切除术或是子宫肌瘤剔除术。有29例患者进行了辅助治疗,其中有20例为LGESS患者和9例UES患者。甲羟孕酮内分泌治疗为LGESS患者最为主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同时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并接受化疗或放疗的治疗,而UES患者则主要接受化疗的治疗。
2 结果
所有患者中位OS时间为334个月,患者5年生存率达到87.9%。而在诊断为UES的9例患者当中有3例患者死亡,其中位OS时间为38个月,其5年生存率达到33.3%;而LGESS患者当中仅有1例患者在诊断后的325个月时间死亡。同时为了对疾病的复发危险因素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对DFS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其中共有21例患者出现肿瘤复发的情况,其中包括了11例LGESS患者和10例UES患者。LGESS患者的中位DFS时间为130个月,而UES患者的中位DFS则为11个月。经对比发现LGESS患者的预后效果相较于UES患者要明显的好出许多,同时LGESS患者的OS与DFS相较于UES患者均有明显的延长。虽然手术切除双侧卵巢以及在术后给予患者适当的辅助治疗能够有效地使患者的复发得到延缓,但是同时也发现仅仅是病理学的类型以及手术时实施双卵巢的切除也能够对DFS产生影响。当肿瘤复发之后,有3例UES患者发生死亡,其复发之后的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而LGESS患者出现复发之后仅仅有1例患者发生死亡,复发之后的生存期为315个月,另外的10例患者当中,有4例患者在接受再次治疗之后病情得到完全缓解,6例患者在治疗之后疾病得到稳定,带瘤长期的生存。
3 讨论
子宫肉瘤是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的,具有很高的恶性程度的一种妇科恶性肿瘤。子宫肉瘤可以原发子宫颈或是宫体,而一般情况下宫体肉瘤的大小要比宫颈肉瘤大5~15倍之多。而在子宫肉瘤之中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所占的比例大约占到了10%左右。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常发于子宫体,而在宫颈发生的ESS则较为罕见,在临床上常表现为有包块形成或是阴道流血,在接受手术之前常被误诊为宫颈癌或是平滑肌瘤,常在中、老年妇女当中发生。对ESS进行诊断的依据为子宫是否有原发性肿瘤,宫颈的肿瘤是否具有子宫内膜间质的形态学特点,是否有免疫组化的结果作为支持[2-5]。同时,在对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进行诊断是,可以具体的将其分为低度恶性以及高度恶性两种型,其诊断主要是根据具体的病理学特点来进行鉴别。两者之间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与预后,前者即便发生广泛的转移,但是相较于高度恶性患者而言其预后仍然要好很多。因此由于ESS中的UES与LGESS具有完全不同的生物学行为,在治疗上需要区别对待。
[1]罗晓青.子宫颈原发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例[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7,23(3):376-377.
[2]王弘.宫颈原发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伴性索分化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3):213-214.
[3]罗军,王平,黎培毅,等.原发性子宫颈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例[J].四川肿瘤防治,2001,29(3):158.
[4]姚婷婷.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研究进展[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1,38(6):554-557.
[5]金滢,潘凌亚,王雪卿,等.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56):1957-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