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四关灸关元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观察
2012-08-21丁海涛唐学章
丁海涛,唐学章
(中日友好医院 中医按摩科,北京 100029)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严重疲劳,持续6个月以上,充分休息后症状不缓解为主的一组证候群。CFS最早于1988年由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entre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正式命名,同时确立了诊断标准[1],1994年美国CDC将该标准进行了修订[2],是目前国内外医学界公认的诊断标准,也是诊断CFS的金标准[3]。由于CFS的病因及发病机理至今尚未明确,目前还没有一种令人满意的、有效治疗CFS的方法[4]。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开四关灸关元法”治疗CFS,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并进行了如下临床疗效观察。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来自瑞士洛桑中医诊所2010年2月~2011年2月的患者,其中男25例、女45例;年龄25岁~55岁。症状持续时间最短6个月,最长4年。均经检查排除其他疾病,符合CFS的诊断标准。
1.2 诊断标准
根据1994年美国CDC修订的诊断标准[2]:(1)不明原因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严重疲劳,持续6个月或6个月以上,充分休息后症状不缓解,且目前患者职业能力,接受教育能力,个人生活及社会活动能力较患病前明显下降;(2)同时或至少具备下列8项中的4项:①记忆力或注意力下降;②咽痛;③颈部或腋下淋巴节肿大、触痛;④肌肉疼痛;⑤没有红肿的多关节疼痛;⑥新出现的头痛;⑦不能解乏的睡眠;⑧运动后疲劳持续>24h。(3)排除原发病因可解释的疲劳;排除精神病药癖等。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版本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均值比较采用t检验,疗程之间的疗效分析采用χ2检验。
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开四关灸关元法治疗,治疗具体方法为:①患者取仰卧位,点燃艾卷,置于艾灸器中,将艾灸器放于患者小腹部位,使艾卷位于关元穴正上方,调节艾卷与皮肤的距离,以患者有温热感为度,不宜过热,以免灼伤。艾灸时间为15min。②在患者进行艾灸的同时,医者坐于患者双脚下方,双手同时使用一指禅推法,作用于患者双侧太冲穴,操作5min。之后采用拇指按压法作用于双侧太冲穴,以患者产生稍重的痛感为度,操作时间为3min。③医者坐于患者的一侧,双手同时使用一指禅推法,作用于患者双侧合谷穴,操作时间为5min。之后采用拇指按压法作用于双侧合谷穴,以患者产生稍重的疼痛感为度,操作时间为2min,结束手法,取下艾灸器。操作时间共计15min。每周2次,10次为1个疗程。
3 结果
3.1 评分及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和《中医诊治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标准探讨》[6]拟订。将CFS临床症状分为无、轻、中、重4级,其中疲劳作为必备证,分别按 0、2、4、6 记分,其它兼证分别按 0、1、2、3 记分。 兼证包括:①记忆力或注意力下降;②咽痛;③颈部或腋下淋巴结肿大、触痛;④肌肉疼痛;⑤没有红肿的多关节疼痛;⑥新出现的头痛;⑦不能解乏的睡眠;⑧运动后疲劳持续>24h。各症状总积分为30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症状积分减少2/3以上;有效:临床症状减轻,症状积分减少1/3以上;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症状积分减少不足1/3。
分别在治疗前、1个疗程和2个疗程后,采用上述疗效标准评定患者各症状积分。
3.2 治疗结果
3.2.1 症状积分比较
表1 症状积分比较
表2 临床疗效比较
表1可见,第1个疗程及第2个疗程治疗后,疲劳主证、8个兼证总积分及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第2个疗程治疗后较第1疗程治疗后各积分均有明显下降(P<0.01,P<0.05)。
3.2.2 临床疗效比较
从表2中看到,1个疗程的总有效率为84.29%,2个疗程为95.71%,且两者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本法治疗CFS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临床疗效与疗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4 讨论
CFS属于亚健康状态的前临床阶段[7],两者均有疲劳等共同的临床表现,但亚健康的表现范围比CFS更加宽泛,且CFS疲劳的概念与一般意义的疲劳有明显的区别[8]。CFS属中医“虚劳”范畴。中国古医籍常描述为“懈惰”“懈怠”“体重”“四肢沉重”“四肢不举”等,形成了独特的较为系统的中医疲劳理论。《素问·通评虚实论》将虚劳的病因病机精辟地概括为“精气夺则虚”,《素问·示从容论》指出:“肝虚肾虚脾虚,皆令人体重烦冤。”对于CFS的病因病机,多数学者认为其病位以肝、脾、肾为主,病机多为本虚标实,以虚为主,因虚而郁(瘀)[9]。
针对CFS“本虚标实”的病机,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逐渐总结出了“开四关灸关元法”,其中选用了灸关元穴以补虚治本,开四关以泻实治标。关元穴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具有很好的强壮作用,并施以灸法温补,起到了调补任脉、补益肝脾肾、固本培元的治疗作用,从而达到了“治病求本”的目的。双侧合谷、太冲合称为“四关穴”,分别为手阳明大肠经、足厥阴肝经的原穴,是一组具有阴阳相配,气血同调、阴阳同调、脏腑同调的穴位处方。四关穴共用具有调畅气机、调和气血、祛风通络、消痹止痛的作用,对于解决CFS身心两方面众多纷繁复杂的症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10],从而达到了泻实治标的目的。因此本法在治疗CFS的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作用。
本法中,笔者采用推拿按压穴位,以指代针,无创治疗,患者无痛苦,易于接受,依从性较好,避免了很多患者由于惧怕针刺而终止治疗。医者在灸关元的同时进行手法治疗,节省了时间,大大提高了医生的治疗效率。此外,本疗法不仅适合疾患者群,也可以应用于亚健康人群和健康人群中,简单易学,易于掌握,可以进行自我保健治疗,起到“治未病”的作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Holmes GP,Kaplan JE,Ganrz Nm,et al.Chronic fatigue syndrome:a working case definition [J].Ann Intern Med,1988,108(3):387-389.
[2]Fukuda K,Strans SE,Hickl,et al.The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its definition and study[J].Ann Intern Med,1994,121(12):953-959.
[3]夏杰琼,黄金.慢性疲劳综合征中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1):2710-2722.
[4]方朝晖,杨君平,王利娜,等.慢性疲劳综合征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22(10):937-939.
[5]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96.
[6]刘倩.中医诊治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标准探讨[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3,5(6):15.
[7]别怀玺.亚健康状态研究现状及思考[J].医学与社会,2011,24(7):18-19.
[8]曹红霞,靳金龙.亚健康与慢性疲劳综合征之辨析[J].甘肃中医,2010,23(3):54-55.
[9]朱国苗,房敏,孙武权,等.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发病机制与推拿干预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11):74-76.
[10]王京京,孟宏,崔承斌,等.论四关穴在慢性疲劳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针灸,2006,26(2):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