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2-08-20魏四成骆晓玲唐宝清李浩智刘飞平
魏四成,骆晓玲,唐宝清,李浩智,刘飞平
(武汉工程大学 体育部,湖北 武汉 430074)
2002年8月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课的性质、课的目的、课的设置、教学方法和课程的评价等做了明确的规定,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选项课的教学模式、教学体系也逐步得到完善,而今后将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按照这一模式进行教学,不断完善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能更好地发挥其教学优势,使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本文通过对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选项课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为高校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湖北省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为研究对象,主要调查了武汉工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经济学院、华中农业大学2009级、2010级学生参加体育课不同选项的男女大学生和体育选项课的任课教师。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相关期刊的文章、著作和教材,并对相关观点和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制作了相关问卷调查表,向六所普通高校参加体育课不同选项的男女大学生和体育选项课的任课教师,共发问卷600份,回收570份,回收率95%。
3.访谈法
在研究期间走访了相关学校的有关专家和教师,同时有关学校的体育场馆、设施进行了实地考察。
4.数理统计法
对获取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
二、结果分析
(一)课程类型与开设项目还需完善
面向学生开设体育选项课,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举措,体现了大学体育深层次的人文关怀。通过对我省高校体育选项课的项目设置的具体情况来看,学校开设的选项课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广大学生的需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少学校能从实际情况从发开设一些学生喜欢的的项目。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学校之间项目设置种类和数量差别大,多数高校设置的项目偏少,学生的自主选择受到了限制,选项课的教学效果与意义大打折扣;从设置的项目来看,开设的项目面比较窄,常见的项目多,竞技项目多,一些富有时代特色、社会流行且又能满足学生好奇的新兴运动项目很少,无法满足学生对新项目的需求,生活性不强,能结合本校传统击专业特点设置项目并形成特色的更少。。
(二)“三自主”难以执行
由于各级高校教育理念及物质条件的不同,在执行过程中表现出很大的差别。在对各高校体育部主任的访谈中,普遍反映“三自主”教学在本校开展存在一定难度。绝大部分高校只能实现一至两个自主,还有部分高校根本无法实行。
表1 :体育教学实行“三个自主”情况
从影响因素来看,最大的制约因素还是场地、器材难以保证。任何一种教育活动的进行都离不开教育物质条件。体育活动更不例外,它必然是要在一定空间范围及必要的场地、设施和器材下进行的,尽管活动空间的大小、类型、设施的完备程度、高低水平各异。“三自主”教学中强调的自主选择项目和自主选择时间,都有赖于运动场地、设施和器材,一旦物质条件达不到基本要求时,教育中“物”的要素,就会成为“三自主”教学能否开展的决定因素。而真正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的学校还是比较少,大多数学校只能基本满足学校、“三自主”的基本要求,另外,现有体育教师专业结构大多集中在三大球和田径项目上,不能满足新的教学的需要。大多数学生不喜欢技术复杂和动作单一的体育项。喜欢轻松、活泼、刺激、节奏感强,能展示自我的体育项目。因而无法满足学生自主的选择。造成有些项目不是学生自愿的选择,有些项目的人却拥挤不堪,影响教学及锻炼效果。
(三)体育场地、器材不能满足选项课教学的需要
近些年来,各高校都在搞扩招,在校的人数也是一年比一年多,这就使学校现有的设施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运动需求和教学的需要,导致一些课程无法开设(表2),严重地影响了教师教学的正常进行。体育场地、器材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条件,在调查中发现各校三大球的场地基本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一些学生喜欢选择人数较多的项目,则场地明显不足,如兵乓球、网球、羽毛球、游泳等。有些选项课项目人数相对多,教学器材得不到充分的保障,学生只能靠交替使用场地和器材来达到体育选项课的要求。因此,在锻炼时间、锻炼强度、技能的掌握等方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的学校甚至连室内操场都没有,下雨天气不能保证体育课的正常教学。
表2 :高校体育设施、体育场地满足教学需要的情况(℅)
(四)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够明确
通过调查(表3),多数学生对开设体育选项课持肯定的态度。学生参加体育选项课学习的动机呈明显多样化的趋势,其中,提高身体素质,强身健体,掌握专项运动知识、技术、技能,满足兴趣和爱好是学生参加选项课学习的主要动机,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参加选项课学习是为了获得学分或好的成绩。多数学生能认识到体育的价值和功能,但对选项课学习的长远认识不够,学生对开设选项课的指导思想认识不清楚,只是为了好拿到学分;有的学生在选课是自己都没有主张,看到同学选择什么项目,自己也跟着选,没有什么目的性,随大流。这主要由于学生高中阶段所属地区、学校的教育、教师素质、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些地区的中小学的体育课可有可无,或体育课被挤占或不重视,使有些学生对有些体育项目不了解。到了大学以后对体育选项课感到茫然,这样一来就导致学习动机、目的不明确,被动学习,并且学习起来非常困难。
参加选项课的动机可以反映大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目的。从以上表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参加体育选项课示的动机明显呈多元化趋势,其中以锻炼身体、掌握运动技能、满足兴趣和爱好,是学生参加选项课学习主要动机,这样符合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
表3 :选项课的学习动机
(五)课内外、校内外体育脱节,影响了学生锻炼的实际效果
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将课内外体育、运动训练纳入体育课程,构建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大课程体系”。以此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实际需求。近年来,一些高校在探索和研究“课内外一体化”这一课题,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大多数研究还只是停留在理论上,管理体制过于形式化,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让学生自主锻炼的实施办法。同时,场地条件也制约了课外活动的开展,很难找到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的管理办法。就走访的高校来看,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还只是限于几个项目和部分学生,没有真正形成“课内外一体化”;没有建立统一的、规范的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严重影响了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实际效果。
(六)教师的师资力量和业务水平,影响选项课的教学质量
教学的师资力量和业务水平是影响体育选项课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调查中发现,教师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但是教师的专项特长就显得不太合理。大多数学校体育教师以三大球专业、田径及大众化专业比较多,“三小球”及学生所喜爱的热门项目的教师比较少,而且有好多教师也在从其他项目转过来的,有的教师还兼项上课。有的教师职称和学历比较高,但是专业技术能力不够强,这都会直接影响到体育选项课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三、湖北省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体育选项课课程设置、结构与课程内容
高校体育选项课课程目标应从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来制定。课程的设置应从学生健康实际的需要出发,使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提高对身体健康的认识,掌握有关的健康知识及科学的健身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课程结构决定课程功能,优化课程结构,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构建大课程结构体系是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新内涵。因此,在高校体育选项课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
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实效性,不要盲目刻板地追求教材内容,课程内容应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即健身性与文化性、选择性与实效性、科学性与可接受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原则确定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在保持原有优势项目的基础上,根据本校的教学资源实际,积极增加新兴项目,如羽毛球、网球、体育舞蹈、健美、跆拳道、定向越野、野外生存等学生所喜爱的运动项目,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学生的需要。
(二)明确教学目标,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科学指导学生选课,在学生选课之前,要做好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提高学生对选项课的认识,明确体育选项课的目的和意义及在实现体育教学目标中的价值和作用,帮助学生确定选择方向,端正选课动机。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体育学习和锻炼对自己身心发展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向学生介绍各个运动项目的特点及健身价值,帮助学生了解不同项目对身心发展的作用,使学生所选的项目符合每个人的特点和需要,在选择体育项目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身的特点选择,采用符合客观实际的选择。
(三)加强高校体育设施的规划与建设
体育场馆实施的建设是可设体育选项课的重要保证。体育教学改革离不开体育教学条件的改进,因此,要完善、兴建体育场馆,加大体育器材、设施资金的投入,对现有的场馆资源合理布局,统一调控,充分利用,本着一场多用,一场多能,充分提高体育场馆器材的使用率。保证学生有地方、有条件从事体育锻炼,从而使学生终身收益。
(四)构建校内外、课内外一体化的学分制课程教学模式
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普通高等学校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开设体育选修课,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校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高校体育教学应尽量减少必修课,增设选项课、使体育课程体系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选项课的内容要广泛和实用,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有较大的选择空间,满足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的需要,从根本上做到学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改变传统的体育考试方法,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将评价内容、学习内容与过程评价密切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评分,达到学生之间互相竞争、互相激励、互相进步的目的。
(五)转变教师职能,提高教师水平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具体执行和组织者,对学生的学习方向、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的言行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对学生的行为方式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养作用。实现高校体育课程的基本目标,关键还在于提高师资队伍的总体水平,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素质,其中以敬业、爱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尤为重要。在这个前提下,体育教师要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养,通过进修、培训、学历教育等途径,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提高学历水平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同时,教师要善于吸收和运用最新科研成果,并在教学的实践中不断补充与完善,从而实现体育教学的不断创新,创造出最佳的教学效果。
(注:本文系2010年武汉工程大学教学研究项目 ,项目编号:x201042)
[1]吴燕丹.我国普通高校实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刚要》的现状调查与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0):1403-1405.
[2]魏四成.湖北省高校体育实施新《纲要》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武汉工程大学学,2009,(4).
[3]姜淑华.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2009,(5).
[4]刘建炜.关于上海市南汇县部分高中体育课分项选题教学组织形式中问题的思考[J].体育科研,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