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学小儿单孔腹腔镜下应用疝针行疝内环结扎术的难点及对策

2012-08-20段光琦管肖浩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2年2期
关键词:输精管内环穿刺针

段光琦 张 敏 管肖浩

(江苏省南通瑞慈医院小儿外科,南通 226010)

腹腔镜下小儿疝修补经历了三孔法、两孔法到现在的单孔法,越来越受小儿外科医生青睐[1~3]。2009年7月~2011年7月,我们用疝针行单孔腹腔镜下小儿疝内环结扎术25例32侧。现将难点和解决对策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5例,均以腹股沟可复性包块就诊,查体证实为腹股沟斜疝。男18例,女7例。年龄14个月~9岁,其中<2岁2例,2~5岁15例,6~9岁8例。单侧18例,双侧7例(其中4例术中发现对侧隐性疝)。

病例选择和排除标准:可复性疝(包括有过嵌顿手法复位成功者)。先选年龄较大儿童,技术和经验相对成熟后纳入年龄小的儿童。排除滑疝、复发疝、嵌顿疝以及疝环>3 cm的大疝。

1.2 方法

1.2.1 主要器械 杭州汇大医疗集团生产的疝针[注册号:浙杭食药监械(准)字2008第1080038号]。由2根略带弧形的穿刺针组成,每根针直径2 mm,均由鞘和针芯组成,其中一根针鞘内装有弹簧,针芯远端有钩状凹槽,按压尾端针柄可伸出钩针,勾住结扎线后放开手柄钩针回缩,线可被抓牢固(图1)。

1.2.2 手术方法 气管插管全麻,仰卧位。最初6例留置尿管。脐环内做5 mm切口,气腹针穿刺建立CO2气腹,压力8~12 mm Hg。置入5 mm螺纹trocar,30°腹腔镜,观察双侧内环口闭合情况。在前腹壁腹横纹水平,内环口上缘对应处作为穿刺点,用20 ml注射器针头刺破局部皮肤作为穿刺标记,沿标记刺入无钩穿刺针到内环口上缘的腹膜后,在腹膜后沿内环口内侧缘潜行,越过输精管(或圆韧带)(图2),针尖转向外侧,跨过精索(或圆韧带)血管到内环口下方中点,穿刺针刺破腹膜伸入到腹腔内,退出针芯,从鞘内导入一根7号丝线(图3),小心退出针鞘,切勿把线带出来。从原穿刺点刺入另外一根穿刺针至内环口腹膜后,从外侧缘潜行至出线点进入腹腔(图4),钩针钩住线尾,检查确切不易滑脱,小心将针和线一并退出,挤出阴囊或大阴唇内积气,收紧缝线打结(图5),检查内环闭合确切(图6),该侧手术结束。对侧如有疝一并处理。

2 结果

手术时间:单侧18例,前12例15~60 min,后6例8~20 min;双侧7例15 ~90 min,平均31.8 min。中转开放手术1例,为第6例,年龄22个月,术前2天有8 h嵌顿史,手法复位成功,术时见内环口水肿、瘢痕,穿刺过程腹膜有破损,跨越输精管困难,且看不清输精管,为防止误扎,转传统手术。局部小血肿2例,1例腹壁下血管,1例精索血管,均为自限性,血肿没有增大,未处理,1个月后彩超检查,未发现异常;阴囊气肿1例,术毕局部穿刺抽出气体治愈。无阴囊血肿、水肿,无气腹并发症。住院时间2~5 d,平均 3 d。25例随访1~6个月,平均 3.5月,无睾丸萎缩和回缩。复发1例,为本组第1例,术后2周复查时发现,可能是首次手术操作不熟练,腹膜多处撕破,又担心结扎了输精管,内侧腹膜没有扎全,有待再手术证实。

图1 浙江汇大医疗集团生产的小儿疝针(鞘和针芯) 图2 内半环腹膜后穿刺越过输精管 图3 穿刺针入腹腔后退出针芯导入丝线 图4 带钩穿刺针经外侧腹膜后导入,抓线 图5 钩住线尾后退出穿刺针,收线结扎内环 图6 手术完成后内环闭合完全

3 讨论

腹腔镜下疝内环口结扎,达到真正的“高位”,符合外科原则。镜下所见局部解剖清晰,不易误伤,不需要解剖腹股沟管和剥离疝囊,腹股沟管的解剖结构不被破坏,精索神经血管和提睾肌亦不受损伤,故无水肿、血肿和出血等并发症发生[4~6]。尤其对于发生率较高的隐性疝的发现和同步治疗突显优势。我们观摩了李索林用自己设计的疝针行单孔腹腔镜下疝内环结扎术,感觉针的设计优越性颇多,操作简单。但是刚开始使用依然会遇到不少细节问题,值得总结和初学者借鉴。

(1)穿刺点选择要恰当。穿刺点定位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手术过程是否顺利。位置低,往往刺到耻骨上,未到内环边缘,而是在腹股沟管,穿刺针走行困难,收线打结后局部可残留凹陷,有复发的隐患;太靠外侧,针走行至内侧缘时受弧度影响,转弯困难,跨越输精管难度也增加;穿刺点太靠内侧,容易伤及腹壁下血管,导致血肿形成。解决办法是:穿刺前先用止血钳头按压体表内环投影区,找到大概位置,一般在腹横线水平,同时把镜头推进,腹壁下血管清晰可见,避免损伤。然后用针头刺入皮下确定位置。先用针头穿刺优点是一旦定位不准,可更换位置,针眼小不影响外观;直接用疝针穿刺皮肤比较困难,如果力度把握不好可能会突然刺入腹腔造成额外损伤。

(2)借助导丝,方便丝线引入腹腔。由于气腹原因,腹腔有一定压力,丝线不易穿入腹内,或虽导入但进入腹腔的一段不够长,在穿刺第二根针时,线易回缩到腹膜后,一旦回缩要重新穿刺。解决办法是:把7号丝线一头系在导丝末端,打一个单结,把丝线和导丝同时导入腹腔,极容易导入而且伸入的长短可以随意调整。导丝可借助硬膜外穿刺留置导管或静脉穿刺导丝,小儿6号、8号气囊尿管的导丝也可,就地取材,方便即可。退出穿刺针,但线和导丝同时留在腹腔。待第二根针穿入后,导丝要向外退一点,丝线就会出现一个弧度,便于钩针勾住线尾。钩针抓牢线尾后先退出导丝,再把钩针退出,就可以在腹壁外打结了。

(3)穿刺针跨过输精管困难的对策。多数医生习惯先穿刺内侧,内侧缘窄,有输精管跨过。由于疝内容物的反复进出,使得内环口周围腹膜与附近组织粘连,输精管通常与腹膜粘合紧密,腹膜又很薄,疝针跨过输精管更困难。要从该间隙穿过疝针,是本手术的难点,而且过了输精管又遇到精索静脉,非常容易损伤。解决办法是:先从输精管下走针,针头左右摆动以扩大其间隙,然后退出针芯,从鞘内快速注入适量生理盐水,使腹膜漂浮,再把针芯装上,向后退至输精管外,针头轻轻剥离输精管便可容易分开。然后针尖向外滑行,可顺利通过精索血管与腹膜的间隙,这时就可穿破腹膜了。刘建等[7]建议:在缝合内环口内侧半时,缝合针快抵达输精管时,针尖端向内侧滑动数毫米,稍远离内环口,此处腹膜与输精管粘连相对疏松得多,缝合针容易跨过。确认针体越过输精管后,继续向盆腔方向进针5~10 mm,针尖端紧贴腹膜由内向外侧滑行,可轻松跨过精索血管,抵达内环口下方,在较平坦紧张处刺破腹膜入腹。对女性患儿,以同样方法尽量剥离圆韧带,确实剥离困难可连同圆韧带一起结扎。

(4)手术开始前检查好器械,以防术中不测。钩针退出过程丝线滑脱,原因多是没有钩确实,草率退针。如果线尾已到穿刺口,可用蚊氏钳取出,脱落到腹壁内只好重新置入了。解决办法是钩针抓住线尾后,不要立刻退针,要一手抓住腹外线段,另一手将穿刺针向腹腔推入,感受到能耐受一定拉力再退针。另一原因是穿刺针多次使用,针鞘的顶端变形或弹簧弹性减弱,钩住的线不能卡牢固,退针时遇到腹壁阻力,线滑脱。因此,手术开始之前要常规检查、调试穿刺针抓线有无问题,在导入腹腔镜的线端打一单结,也可减少钩针滑脱。另外,多准备备用器械,穿刺针要不断更新。

(5)收线打结前细节不能忽略。建立气腹后受腹腔压力影响疝囊内积聚较多气体,残余气体会影响手术效果和导致远端疝囊积液[8,9]。收线打结前要挤出气体,打结后观察,如果内环闭合紧密,阴囊或大阴唇不受腹压影响再次出现积气隆起,证明结扎可靠,否则有日后复发的可能,要再次加强覆盖。如已经结扎而忘记挤压阴囊或阴唇排气,可术毕穿刺抽出积气。

(6)腹膜结扎不全或巨大疝双重覆盖,减少复发。内环口腹膜下缝合时切勿撕裂腹膜,如怀疑腹膜撕裂或缝合不全,需再次缝合。刚开始使用腹腔镜做疝手术,由于受二维图像影响,方向感差,深浅体会不到,很容易穿破腹膜,尤其年龄小患儿,气腹空间小,操作空间小,腹膜薄,手术较困难,缝合不尽满意[4]。特别是内侧穿破机会更多,造成结扎不全。而且反复穿刺,易伤及腹膜后血管、输精管。解决办法是:穿刺针插入腹膜和腹膜外脂肪层之间,紧贴半透明的腹膜穿针,这样可剥开腹膜和精索血管及输精管,避免损伤[10]。而且可以清楚看到针尖行走,减少穿破机会。疝环>2 cm时,第一道线引出后,不急于结扎,再在第一环外侧重复引一条结扎线,使内侧皱襞覆盖在局部。再挤出阴囊气体,分别收紧结扎,内环口相对增厚牢固。疝环>3 cm是否同样合适,有待经验的进一步积累。

总之,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方法损伤小,术后几乎不留瘢痕,更为患儿及家属接受。腹腔镜下可清楚看到内环口及精索,寻找方便且迅速;直接经腹结扎内环口,无需切开各层组织及剥离疝囊[6]。虽然刚开始使用腔镜操作困难,方向感差,需要花费时间长,损伤、并发症也多,但任何技术都有熟练的过程,单孔腹腔镜下疝内环结扎术在操作熟练后,手术时间单侧只需8 min左右,双侧疝与单侧住院时间相同。除腹腔镜外不需再向腹腔进持针器械操作,既减少损伤,又缩短了手术时间,术后恢复快,效果好,复发率低,确实值得推广。

1 赵英敏,李 龙,马继东,等.二孔法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比较.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6,6(8):595-596.

2 孔赤寰,王 莹,张 柏,等.单孔腹腔镜下应用改型硬膜外针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9,7(9):587-588.

3 李永来,刘焕军,李 贺.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术式比较.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7,7(4):376 -377.

4 刘瑞华,刘衍民,曹天生,等.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术式改进.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1,l0(1):274 -275.

5 刘衍民,李宇洲,李成昌,等.微型腹腔镜小儿疝高位结扎术及临床应用价值.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00,11(4):251-252.

6 周正强,商丽莉,李功俊,等.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研究.腹腔镜外科杂志,2011,5(16):389-390.

7 刘 建,张 勇,祝东强,等.经脐单孔腔镜下应用自制双孔缝合针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四川医学,2011,4(32):543-544.

8 Olguner M,AktugT,AkgurFM,etal.Experimentalstudy investigating the feasibility of a new method for laparoscopic indirect inguinal hernia repair.J Invest Surg,1997,10(4):189 -192.

9 Cunniffe MG,McAnena OJ,Dar MA,et al.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 of intraoperative bupivacaine irrigation for management of shoulder-tip pain following laparoscopy.Am J Surg,1998,176(3):258-261.

10 阿布都赛米,卡热也木,克力木,等.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缝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应用体会.腹腔镜外科杂志,2011,4(16):303-304.

猜你喜欢

输精管内环穿刺针
一种新型套管针用穿刺针的设计
槽型鞘脑穿刺针的设计及动物实验初步结果
EBUS-TBNA中不同型号穿刺针对纵隔淋巴结肿大诊断结果的影响
输精管堵塞导致男性不育
单孔腹腔镜治疗儿童巨大腹股沟斜疝
显微镜下附睾输精管交叉吻合术
经脐两孔法腹腔镜腹股沟疝内环高位结扎加脐外侧襞加强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附108例报告)
经脐微型腹腔镜内环高位结扎术联合包皮环套术的临床应用
男用新型避孕药即将问世
手术穿刺针清洗质量控制方法的改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