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并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分析
2012-08-18刘丹丹寇吉友杨添淞乔立达
佟 欣 刘丹丹 寇吉友 卫 彦 杨添淞 乔立达
1.大西洋中医学院,美国佛罗里达州32424;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为常见的类型,其发病率约占颈椎病患者的60%左右[1-2],临床症状表现为颈、肩、臂、手的疼痛与麻木,或伴有颈部活动受限及患侧肢体活动受限。笔者采用针刺联合蠲痹汤内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8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患者诊断均符合《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3],且疼痛VAS评分≥3分,<7分;同时排除颈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为主要症状表现的颈椎病患者,排除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手术适应证的患者。其中男41例,女55例;年龄20~65岁,平均(46.35±9.66)岁;平均病程(155.20±79.41)d。随机将9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中药蠲痹汤加减治疗,方药组成:蜜炙黄芪25 g,当归20 g,防风、羌活、姜黄、赤芍各15 g,甘草8 g。随证加减:寒胜者,加川乌、附子;风胜者,加白芷;湿胜者,加薏苡仁、萆薢;红肿不明显但疼痛剧甚者,加川乌、桂枝;红肿疼痛明显者,加水牛角。以上诸药水煎,取汁约200 mL,每日1剂,早晚分服,7剂为1疗程,连续服用4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取穴:风池、C3~C7相应夹脊穴、天柱、后溪、申脉、悬钟。操作:局部消毒后,常规针刺,针下得气后,平补平泻,留针40 min。1次/d,连续治疗6 d后休息1 d,连续治疗4个疗程。
1.3 疗效判断标准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疼痛评定。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判定。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表1)
表1 两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VAS评分(7.43±2.24)分,治疗后评分(4.25±1.42)分。对照组治疗前VAS评分(7.56±2.31),治疗后评分(5.46±1.58)分。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颈椎病是因椎间盘退变、突出、节段性不稳定、骨质增生或骨赘形成等原因在椎管内或椎间孔处刺激和压迫颈神经根所致[3]。颈椎病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可能与神经压迫、椎体失稳、应力改变、神经刺激、体液因子刺激等因素相关。本病尚属中医学的“痹证”的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多是由肝肾不足,精血不能濡养筋骨,而使脉络空虚,易受风寒湿邪侵袭,感邪后致营卫气血运行不畅,经脉闭阻不通所致[4-5]。蠲痹汤出自《医学心悟》,是治痹祖方。方中黄芪实卫,当归和营,防风祛风,羌活散寒,姜黄通经隧之痹,赤芍通脉络之痹,甘草调和诸药性,诸药配伍益气和营,祛风胜湿,通络除痹之功[6]。针刺可通过激发经气,疏通经络,通调气血,平衡阴阳,以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取局部穴位及手足太阳经穴为主,颈夹脊、天柱为局部选穴,能疏筋骨、通经络,使颈项部气血疏导;风池穴有疏通经络、调节气血作用;申脉、后溪是八脉交会穴,二穴配伍属上下配穴法,功在疏导颈项、肩胛部气血;悬钟为髓会,有滋肾壮骨之功,选用以求治本作用。诸穴配合应用共奏疏筋骨、通经络之功。本研究结果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见,针刺联合蠲痹汤加减内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王洪宇,张唐法.穴位注射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3):24-25.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3]孙德利,陈大隆,倪承浩,等.针灸配合行为干预治疗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6):399-401.
[4]谢炎烽,阮永队,宁晓军,等.热敏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0,30(5):379-381.
[5]张永臣.针刺配合华佗药枕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10):20-21.
[6]周达军,江维,闵晓莉.方氏头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5例[J].甘肃中医,2010,23(8):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