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的思考
2012-08-17丁雪峰谢五洲
丁雪峰,谢五洲
(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职能,对社会物流人才培养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物流活动涉及包装、运输、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仓储、配送、信息等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需要在专业实训与实验室建设方面投入一定资金、对专业人才队伍要求较高。鉴于此,本文从社会对物流专业人才需要的角度,分析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培养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与实践建设方向提出一些建议。
一、物流的业态与人才需求
现代物流业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被认为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第三利润源泉”。相比提高劳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的两大利润源泉,物流活动涉及国民经济的每个角落,从原料的采购、半成品的流通加工、包装、运输、仓储、零售、配送、物流信息服务等每个环节都会影响企业的利润。有调查显示,一般的商品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40%~50%,水果、食品等商品的流通费用占总成本的60%~70%,玻璃、陶瓷的运输破损率高达20%。物流过程占用的时间几乎占整个生产经营流程的90%。这些费用和时间的消耗正是由物流活动决定和影响的,如果能有效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必然增加企业的利润,流通环节降低成本的空间为物流的发展提供巨大的发展潜力。
流通环节的服务需求创造了新的物流业态,当前有代表物流行业是交通、运输、快递、零售业、仓储、货运代理、制造物流服务、第四方物流等等。由此可以看出满足上述业态的人才需求均算为物流人才的需求。笔者从“前程无忧”(51job.com)网站发布的物流人才需求信息看,2012年最后的两个月内发布物流岗位数量为9059个,其中近一天发布的岗位4044个,近二天5233个,近三天5434个,近一周6443个,近两月9059个。加上采购等类似物流岗位的人才需求近3万多个,明显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在湖北地区物流人才需求同样呈现较快的增长势头,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宜昌作为连接东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和通江达海的商贸口岸,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与物流产业发展优势。随着三峡工程、沪蓉铁路、沪蓉高速的建成,宜昌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以三峡物流中心为代表的宜昌社会物流体系逐步形成,在宜昌市内以金东山物流中心、长江商贸物流中心、三峡库区农产品物流中心、三峡国际茶叶物流中心、金桥农产品物流中心、宜昌三峡汽车商贸物流中心、三峡建材物流中心为格局多级综合物流中心体系形成。在市区外枝江红花套、秭归茅坪、远安物流中心等形成多式联运、货物对接,信息共享的大物流运作形态。这些物流中心的建立与规划,需要大量的物流规划、仓储管理、信息服务、包装运输等方向的专业人才。
二、我校物流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认识误区导致培养目标不清。物流是一门跨学科、技术与管理并存的综合学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既要具有管理(营销、沟通、协调、领导)背景,又要懂得物流技术(包装、装卸、堆码、条码、运输、物流设备使用)的综合物流管理人才。社会上普遍认为物流就是简单的快递与运输,认为物流不需要太多的科学知识与技术支持,是一种简单借助劳动工具的体力劳动。没有看到物流活动中系统科学、管理与运筹学、工业工程、信息技术等科学的应用,在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课程与教学内容上,侧重物流技术与方法的介绍与认知,缺乏对物流活动包含许多的关键问题产生本质以及对问题解决理论方法进行深入的领会与掌握。导致物流人才培养目标向职业技术教育倾斜。当前物流专业以商学为背景的物流管理专业,专业培养多侧重营销、销售、财务成本、侧重学生的沟通等能力的训练,但对学生物流工程技术与技能培养明显不足,在物流方案的规划、物流信息技术与系统解决方案、物流系统问题分析与定量分析中存在诸多不足;当以交通、机械、海洋运输管理、航空管理、工业工程等工学发展而来的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具备了物流工程(工业工程、物流设施、集装箱、航运码头管理)的技术与素养,但是在宏观经济与物流经济性、商业形态等方向有缺乏必要的训练。
第二,专业实训师资匮乏。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2006年独立开设物流管理专业以来,一直存在物流专业师资匮乏的问题,当前专业从事物流专业本科教学教师只有5人,其中博士学位2人,副教授4人,讲师1人。学生每年保持在60~70人(按照3年专业课教学,在校学生人数180人左右),生师比高达36∶1,如果考虑科技学院学生人数,生师比更高!每个年级专业方向课程大致20门左右,平均每位教师每学期承担课程4门以上,教师在教学准备中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学研究与实践训练等环节教师精力投入不足。具体表现在运筹学、物流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工业工程方向课程教师非常匮乏。在外部人才引进方面,物流专业高层次人才社会需求量大,学校提供的人才激励政策缺乏吸引力,导致物流专业教师一直处在匮乏中。具备深厚的运筹学基础、计算机软件应用、数据库开发应用等相关科研与实践背景物流实训师资相对匮乏,导致在科技创新、课程设计、物流定量分析方法等方面课程设计存在很大困难。
第三,学科壁垒导致资源分散难以实现最有效利用。我们学校开设物流相关专业的学院有经济与管理学院物流管理、科技学院物流管理、机械学院工业工程物流管理方向、信息与计算机学院的物联网专业。除了科技学院聘用经济与管理学院师资从事教学以外,机械、信息计算学院依托机械与计算机科学背景开设物流方向专业课程,向社会培养物流专业人才。由于不同学院存在不同的二级教学与科研管理体制,学院之间在师资共享、实验室利用方面存在较大壁垒。经管学院一些专业课程(如互联网技术、数据库原理)是可以选择机械或计算机学院教师来教学,由于在教学薪酬、目标考核等方面存在一定管理障碍,优质的教学师资难以共享。机械学院的工业工程实验室完全可以给经管学院物流与工商管理、财务管理等专业学生开放,由于在教学管理与实验室管理存在诸多障碍,实验室资源难以实现共享。
三、教学与实践创新的基本思路
第一,实现校内资源最大共享。物流管理专业许多专业课程与相关专业课程交叉,如,生产运作管理、供应链管理、运筹学、物流网、物流信息系统、商品学、包装、集装箱、国际货运代理等课程与市场营销、工商管理、国际贸易、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联网等专业关系密切。在整合校内教学师资的基础上,可以建立优质课程群,以带动和辐射本系相近专业的课程发展,培养学生具有共同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最大限度利用教师资源。
与机械学院工业工程专业共享工业工程实验室,重点开展《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生产计划与控制》、《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物流设备与自动化》、《供应链管理》、《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系统优化》和《先进制造技术》等课程的实训。基本可以满足生产线节拍调节(流水线的工序平衡),生产系统缓存容量实验的要求,零件和原料的输送线动态缓存。生产线的布局能改变,如线型布局、环型布局、合流和分流的树型布局等。
与计算机学院共享信息技术、物联网、数据库应用等课程,培养学生在数据库应用能力,掌握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方法,同时计算机学院增加电子商务、产品营销、定价、经济性分析等相关课程训练,做到双方互补受益的结果。
第二,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从我校2013年人才引进计划获悉,经济管理学院计划引进4-5名物流管理相关的博士,这是经管学院在一个专业方向引进人才最多的一次,分别从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不同专业物流研究方向吸纳物流专业人才;学校给物流专业的博士提供较高的安家费与科研启动基金等激励政策,体现了对物流师资人才的倾斜。尽管如此能够有求职意愿的优秀人才仍然比较少,我校的地理区位、相关的人才薪资水平与省会城市及重点大学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希望学校人事部门考虑专业的实际,在紧缺专业人才方面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改变现有物流管理专业教研人才的匮乏的现状。
表1 校外实训与产学研基地名单
第三,借助“2011计划”发挥校外基地资源。2011年教育部提出“以机制体制改革引领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引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的要求,简称“2011”计划,计划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力争突破高校内部以及与外部的机制体制壁垒,改变“分散、封闭、低效”的现状,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在总结近年来高校改革实践与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改革设计,建立综合改革实验区,着力推动组织管理体制、人事管理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评价机制,科研组织模式,资源配置方式,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经管学院已经制定了“三峡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协同创新平台”,其中就把“三峡地区物流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列入三峡大学“2011计划”中,经济管理学院已开始与宜昌港务集团、长江机床厂、湖北物资流通技术研究所等单位签订了协同创新基地协议。并进一步与十几家企业沟通,建立以满足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习与教师科研创新基地,主要满足各种流程性物流管理的实践,如生产与运营、ERP管理、物流中心运作、仓储管理、配送管理、集装箱管理、货物调度、车辆调度等;在特殊货物物流实践环节,如药品物流、粮油物流、生鲜农产品等;在运输方式上包含公路运输、水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联运等。这些校外协同创新基地既可以作为学校教学的平台,也可以作为我校三峡地区物流产业研究的协同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