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十年来土家语研究综述
2012-08-17周安现
周安现
(兰州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
土家语属于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关于所属语支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上世纪50年代初,王静如先生说:“湘西土家族乃是在汉藏语系中属于藏缅语族,比较接近彝语的语言,甚至可以说是彝语支内的一个独立语言”;《土家语简志》认为,“土家语为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中一个独立的语言”;马学良先生提出:“土家语的系属问题之所以难以定论,是由于它有些与藏缅语族彝语支相同的特点,又有些不同的特点。”中南民族大学何天贞先生通过对同源词和语法的比较,从发生学关系上认为,“土家语是藏缅语族中属于羌语支的一个语言,是从羌语支语言中分化出来的一个语言,也是简化最多最快的一个语言”。虽然关于土家语语支尚无定论,但是土家语已经被权威专家认定为一种濒临灭绝的语言。土家族分布在湖北、湖南、贵州以及重庆市四个省(市)的交界地带。土家语的西北和东北处于西南官话的包围,西南处于西南官话和苗语的包围,东南处于湘语和苗语的包围,这样土家语就形成了一个类似孤岛形式的“孤岛语”,周围各语言对土家语形成一个语言的包围之势。这是个很奇怪的现象,为什么会在几个不同语言(西南官话、苗语、湘语)之间形成一个类似孤岛语的现象,并且能够这么久地保存下来,而今却又慢慢走向濒危。笔者认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语言现象,需要从社会学和语言学方面进行全面研究。因此笔者选取了改革开放以来在土家语研究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和论文作以简要归纳梳理,希望对土家语研究现状作以反馈,同时也希望对土家语研究学者有所帮助。
一
土家语是一种有自己的语音,而没有文字的语言,在《永顺县志》出现过用汉字记录土家语的情况。土家语研究的起步比较晚,而较早比较系统、权威记录和研究土家语的是1985年由田德生、何天贞等人以湖南省龙山县靛房乡为土家语调查点调查并编写的《土家语简志》。在这本书中,作者比较全面地搜集整理了土家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方言和系属等,同时在书中作者还将藏缅语族中的藏语(拉萨)、彝语(凉山),壮侗语族中的壮语(武鸣)、侗语(榕江),苗瑶语族中的瑶语(勉话)、苗语(养蒿)六种周边少数民族语言中最常用的800个基本词汇做了比较,而且附录了土家语南北方言的词汇表,共计1080个,是一部土家语研究的很好参考资料。田德生先生写过一篇《土家语概况》,搜集整理了一些土家语方面的文献资料,具体论述了土家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在词汇上作者论述了单纯词、合成词、四音连绵词和汉语借词;词类上论述了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和助词等十类;句法上论述了单句和复句以及靠语序、形态变化、助词等来表现的语法手段。在声、韵、调上,《土家语概况》与《土家语简志》有不同的观点,《土家语简志》拟测的土家语声母为21个、韵母为25个、声调为3个。在《土家语概况》中,田德生先生所拟测的土家语声母22个、韵母23个、声调3个。具体比较见表1。
表1 《土家语简志》与《土家语概况》的声母比较
表2 《土家语简志》与《土家语概况》的韵母比较
表3 《土家语简志》与《土家语概况》的声调比较
二
1995年叶德书出版了《土家语研究》一书,本书是作者的论文选集,筛选出作者关于土家语研究论文的精华。在此论文集中作者对土家语的同音异义词、三音格、四音格连绵词、土家语语音流变等做了详细阐述。在“巴语”与“土家语”的关系问题上,作者认为“土家语和'巴语'很难说有亲缘关系;和土家语有着共同的本质属性的,倒是繁衍生息在湘、鄂、川、黔边境的土著先民的共同语”,这一说法在笔者看来有一定道理。另外本书还收集了作者关于土家地名和土家织锦等非土家语的人文民俗论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文中作者涉及到了汉语借词的问题,还有他和彭秀模先生共同制定的土家语拼音方案(草案),以及实地调查土汉双语教学的情况报告,是书中的精华所在。作者提到了汉语借词的问题,但是却不见作者关于从1985年《土家语简志》的出版到1995年这十年间土家语在与汉语方言的接触中的发展变化研究报告。笔者认为土家语在与汉语方言接触交流的这十年间,土家语应该有一个较大的变化,在土家语中出现的汉语方言借词应该较十年前在数量和形式上有着很大变化,土家语对当地汉语方言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土家语的借词方面应该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叶德书先生在这本书中没有进行更多细致的阐述,只是简要的提到了汉语借词的问题。
陈康《土家语研究》是作者在经过多次田野调查之后的研究成果,作者曾参加过《土家语简志》的编写,掌握有许多土家语的第一手资料,此书在结构和框架上与《土家语简志》大同小异、基本一致,但是作者在描写上增加了大量篇幅的语段材料,语料的运用和分类上也更加细致、更加详备。作者还另立章节论述了借汉词的语音、借汉词的单纯词、派生词、复合词等。如果只归纳抽象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等体系,还不能算是对一种语言的全面描写,特别是对一种描写研究尚不充分且日趋消失的语言来说,像《土家语研究》这样细致的分类和描述是十分必要的,另外作者对《土家语拼音方案》给予了全面详细地介绍。此书是比较完备的土家语研究之作,很值得土家语研究学者去阅读和参考。
张伟权《土家语探微》是作者从土家族语言的地理特征、历史特征、文化特征、社会特征、语言特征等多角度多方面研究,从而深层次地发掘土家族语言的内在规律,是一部比较全面介绍土家语的专著。另外张伟权先生编著、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和土家族语言文化研究丛书编委资助的《汉语土家语词典》,共计65万字,收录了土家语、汉语词汇1.7万余条,是目前国内收录土家语词汇最多的工具书。该词典的出版,对永久保存土家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也为土家语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
由罗安源、田心桃、田荆贵、寥乔婧著的《土家人和土家语》一书,首次通过电脑软件分析土家语音,通过波形图和平滑线科学地分析土家语声调成分。在语料上用汉语、土家语、英语三种形式对比描写,而且还采用汉字记录土家语词汇,这些是本书的优点,但同时用汉字记录土家语,毕竟在读音上有些出入,不是科学的记音方法,甚至会引导读者错误的土家语发音。所以如《土家语简志》、陈康《土家语研究》中用国际音标记音对保持土家语发音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更为有利。
三
以上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土家语论著,而关于土家语研究的论文,其数量也不在少数,下面将作简要的归纳和梳理。
语音方面有叶德书《土家语的语音流变》、《土家语三音格形容词的语音结构和义位特征》、田恒金《土家语舌尖擦音声母的来源》、《坡脚土家语鼻音韵尾的来源》、罗殊芳《土家语与恩施州方言中鼻韵尾弱化和脱落现象》、张伟权《土家语中“巴”音节刍议》、向亮《湘西土家语借词的语音特点》、徐世璇、鲁美艳《土家语句子中的选择性语流变调》等。
词汇方面有邓佑玲《从借词看汉语对土家语的影响》、《土家语名量词研究》、李启群、鲁美艳《土家语的能源动词》、何天贞《土家语的形容词》、谭志满《土家语的颜色词》、张伟权《土家语四个黏附词透视》、田恒金、王国栓《土家语多音节词的一个来源》等。
语法方面有《土家语后缀_I的语法功能及分布》、叶德书《土家语的判断句》、《新论土家语的判断句》、朱艳华《土家语定名结构研究》等。
语言接触方面有张军《土汉接触与土家语高调分化》、《土家语语音的接触性演变》、李启群《汉、土家语的接触对土家语的影响——龙山靛房土家语音系变化之分析》、邓佑玲《土家族转用汉语及土家语濒危的成因》等。
其他的有曹毅、胡经撏《试探土家语语源》、罗安源《土家语/汉语消长趋势》、张军《从母语使用人口锐减看土家语的濒危状态》、徐宜良《土家语对目标语迁移问题初探》、田德生、高修贞《土家语话语材料》、熊英《土家语衰落趋势刍论》等。
值得提出的是中央民族大学戴庆厦先生和同事合著的几篇论文《濒危语言的研究状态——仙仁土家语个案研究之一》、《濒危语言的语言活力——仙仁土家语个案研究之二》、《从共时语言看语言濒危——仙仁土家语个案研究之三》,在这3篇论文中,作者从社会历史条件和语言的本体状态入手,对共时层面的土家语进行分析和挖掘,探讨土家语作为濒危语言的共时特点和语言演变规律,以求对濒危土家语的演变趋势作出科学而准确的判断,其研究的方式与以上学者不同。在笔者看来,记录搜集式研究对书面保存土家语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对于共时层面上的土家语的使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意义不是很大,而戴庆厦先生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对于研究土家语的发展演变趋势有着特殊的意义。
虽然土家语越来越受到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学者的重视,但大多数学者主要关注土家语本身的面貌,要么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土家族进行文化习俗的研究,要么从语言学角度对土家语进行描述性研究,笔者认为,土家族越来越被汉族同化,民族特色越来越少,特别是在最显民族特色的语言问题上,我们不仅要记录土家语,更要研究土家语的使用现状,寻找土家语濒危的原因和发展趋势,我们需要从社会语言学、历史语言学和接触语言学等方面多角度对土家语进行研究,以求最大限度地保存土家语,保持土家族的民族特色。
[1]田德生,何天贞,陈 康.土家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
[2]马学良.汉藏语概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3]王静如.关于湘西土家语言的初步意见[J].中国民族问题研究集刊,1955(4).
[4]罗安源,田心桃,田荆贵,等.土家人和土家语[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5]张伟权.土家语探微[M].贵州: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
[6]陈 康.土家语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7]张伟权.汉语土家语词典[M].贵州:贵州民族出版社,2006.
[8]叶德书.土家语研究[M].吉首:吉首大学湘楚文化研究所,1995.
[9]戴庆厦,罗仁地,汪锋.到田野去——语言学田野调查的方法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10]伯纳德·科姆里.语言共性和语言类型[M].沈家煊,罗天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1]徐通锵.历史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12]罗纳德·沃德华.社会语言学引论[M].雷红波,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13]徐大明.社会语言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4]陈保亚.语言接触与联盟[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
[15]叶德书.土家语的语音流变[J].吉首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
[16]戴庆厦,田 静.濒危语言的研究状态——仙仁土家语个案研究之一[J].思想战线,2003(5).
[17]戴庆厦,田 静.濒危语言的语言活力——仙仁土家语个案研究之二[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18]谭志满.土家语的颜色词[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19]邓佑玲.土家语名量词研究[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
[20]张 军.土汉接触与土家语高调的分化[J].中国语文,2008(4).
[21]李启群,鲁美艳.土家语的能源动词[J].吉首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
[22]叶德书.土家语的判断句[J].民族语文,2006(4).
[23]曹 毅,胡经撏.试探土家语语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24]罗安源.土家语/汉语消长趋势[J].民族语文,1989(4).
[25]田德生,高修贞.土家语话语材料[J].民族语文,1988(5).
[26]徐世璇,鲁美艳.土家语句子中的选择性语流变调[J].语言科学,2005(5).
[27]朱艳华.土家语定名结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