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女子排球运动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2-08-17王刚

关键词:排球队理工排球

王刚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参加女子排球赛的10个系的队员共40人为研究对象,选取教练员(教练员从各系排球骨干中选取)、运动员与各系关心女子排球赛的老师为调研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专著3篇,并通过中国期刊网检索系统检索相关论文14篇进行理论、数据分析,为本研究的理论性和科学性提供了有效帮助。

2.专家访谈法。在前期整理材料和后期撰写的论文过程中,制定相关调查问卷,对学院基础部排球教师、裁判员、和各系运动员及相关服务人员进行调查,针对学院女子排球运动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了交流,为本研究取得了第一手资料。

3.问卷调查法。笔者在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排球教学方面的专家指导下,根据本课题的研究目的设计了“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女子排球运动现状调查问卷”,此次共发放问卷95份,回收卷91份,回收率95.79%有效问卷88份,有效率92.63%,问卷的回收率、有效率均满足社会学分析和体育统计学样本量的要求。问卷发放、回收情况见表1。

表1 问卷的发放、回收情况统计表

4.比较分析法。本研究还收集了部分普通高校女子排球队发展现状的信息资料,与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女子排球队的对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

(一)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女子排球教练员的情况

1.教练员队伍结构状况。对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排球教练员29人进行了调查,其中排球专业教练员10人、非排球专业教练员19人;调查对象中有24人为男教练员,5人为女教练员,共有20人在排球理论和实践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教练员年龄结构。不同年龄的教练员,其技战术水平,知识结构,运动经验也都不同,其训练思想必然有所不同,教练员年龄层次合理,可以有效发挥球队整体实力,同时,还能激发队员的发展潜力与活力。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女子排球的教练员大多来源于各系体育骨干学生,调查显示,学院女子排球教练员年龄结构,19岁以下的占总人数的3.3%,20-23岁占总人数的76.3%,23岁以上的占20%,大一、大二、大三的比例为0.8:1.7:0.5,表明理工职业学院女子排球的教练员以大二为主。这样的年龄层次是典型的梯形结构,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可继承性。由此可见,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排球教练员年龄方面的结构是基本合理的。

教练员知识结构。教练员的知识结构包括专业知识、实践经验,还有与运动训练相关的多学科理论与管理经验,事实证明,要培养一个出色的运动员,教练员不仅具有丰富的运动经历和实践经验,必须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熟悉了解多学科的知识体系。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女子排球教练员训练年限两年以上者占55.7%,训练年限两年以下者占44.3%,从训练年限上看,教练员有一定的经验,但他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排球训练学教育,大多是通过个人爱好去学习和研究。这就造成了他们在教学中理论基础相对薄弱,不能以理论知识来指导课堂练习、促进训练效果,对排球训练动作基础知识把握不准,在实践中也很难对训练经验、比赛思想、训练效果等各方面进行科学的归纳与总结。

2.教练员基本素质状况。调查结果显示,1/2以上的教练员喜欢自己所执教的队员,说明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女子排球教练员对排球运动充满热情,有强烈的责任心与事业心。这是排球运动发展的思想基础。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各系排球队教练员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排球技术、排球战术、训练理念、训练模式与方法没有得到更新,这一方面似乎体现出学院基础部各排球老师的教学方式似乎还应该得到改善,另一方面说明教练员还缺乏自觉学习的能力,应该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不断地探索出适合运动队特点的训练手段与方法,才能让自己所带的队伍取得好成绩。

(二)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女子排球队现况

1.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女子排球运动员年龄在20~25这个年龄段最多;训练年限在半年以下的在一半以上。从对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女子排球运动员数量的调查结果看,学院女子排球队的人数近三年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为学院女排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运动员在训练时的负荷状况。训练的负荷包括训练时间与训练强度,这是运动队训练水平提高的重要保证,调查发现,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各系女子排球运动队平时训练时间很少,而且系统性较差,随着校内比赛时间的临近,各系运动队开始紧张的训练,平均每周训练4天,平均每天训练时间为两小时。但同时通过调查发现,75.8%的运动员经常受伤,45.3%的人认为训练时间过长,36.9%的人认为睡眠不足,大部分同学运动后放松的很少,以上各方面更好地说明大部分同学平时大学生活安逸,所以举办排球比赛是十分必要的。

3.运动员的待遇状况。调查显示,运动员认为,训练经费能 “勉强维持”的占38.5%、“较低”的占57.5%、“充足”的占4%。总体来说,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女子排球运动员待遇偏低,各系以精神奖励为主。

(三)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女子排球队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是指体育管理体系中机构设置、权限分配、领导关系以及各种规章制度。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女子排球管理体制与训练体系状况及各系排球队是由院体育相关部门负责宏观调控管理,各系运动队和运动员由院体育部和学院双重管理。根据理工学院女子排球管理体制与训练体系状况排球发展战略规划,各系体育部结合本系具体情况,制定相应计划与政策,并聘请教练员,教练员接受所属系的管理与监督。竞赛管理方面,排球比赛的组织都归属于学院体育部,学院体育部的教师负责组织安排具体事情,这就形成了以下的状况:资金筹措单一,主要靠学校拨款;行政干预过多,基层单位缺乏一定的自主权;各系领导认识深度不够。

(四)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各系之间女子排球现状比较分析

1.训练和比赛场地设施状况。作为排球运动存在的重要物质条件,训练和比赛场地设施是一个十分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它反映了学校体育运行过程中相关部门的体育管理职能的完善性,是排球运动发展的重要一环。训练场地与器材设施是确保学院排球训练正常进行的基础条件。要有完善的场地和器材设施,才能有效的发展排球运动,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据调查结果显示,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排球教练员和学生大部分人认为训练场地虽然够用,但是在基础配套设施方面尚不齐全,尤其是缺乏环境优良、设备齐全的比赛场馆。这说明排球训练场地差这一因素,在山东理工学院排球运动的普及与发展方面有着极大的影响。

2.训练经费投入。体育保障性训练、女子排球赛得以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是要有经费。调查发现,认为排球队经费“非常充足”的占11.3%,认为“较充足”的占88.7%,这说明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经费投入还很不够,发展后劲不足。

3.教练员、运动员待遇。通过调查,结果显示,教练员认为待遇较高,而运动员普遍认为待遇偏低,这说明在教练员、运动员待遇方面,人均比运动员的高,这说明各系领导对女子排球比赛认识偏差。影响排球比赛的因素很多,不只是教练员这一方面。这又同前文得出的结论相对应。所以,建议系领导应全面认识比赛,多在运动员身上下大气力,这样才能够让她们投入训练和比赛。

三、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女子排球运动的发展对策

(一)营造排球氛围

体育项目的普及化程度关系着排球水平的发展与提高。通过加强平时的体育教学、运动训练,扩大对排球文化的宣传,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排球活动。同时,改善学校排球基础设施,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培养排球的发展空间。同时,还要研究现代体育竞赛发展的新模式,走出校门,争取企业支持,扩大社会影响,从而推动女子排球赛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建立合理的训练机制

建立合理的训练机制有利于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使其能够更好地参加到比赛中来。

(三)建立规范的教练员培训体系

加强教练员建设是提高排球运动发展的关键。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女子排球要不断培养年轻教练员,进一步优化年龄结构,尤其要加大对现有教练员的培训力度,建立必要的培训体系。

(四)建立科学的排球发展管理模式

训练体制方面,学院领导应重视排球队的发展,加强对各系女子排球队的资金支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各系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加强教练员选拔机制,培养良好的运动员、教练员队伍,提高教练员业务水平。在竞赛体制方面,全校各系之间应多交流,让运动员在比赛实践中提高运动技能。

(五)重视排球场馆及其设施的建设

建设排球训练场馆,不在于数目多,而是要建立人性化的排球训练场馆。新建立的排球场地要不断完善其设施状况。

[1]游雯静.河北省女子竞技排球运动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

[2]朱宝祥.中国竞技排球俱乐部现状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7(2).

[3]纪莉萍.关于高校女子排球选项课发球技术的策略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3).

[4]蒋国栋,张丹.山东女子排球后备力量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0(2).

猜你喜欢

排球队理工排球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征稿简则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小学排球教学策略刍议
“铿锵小玫瑰”女排队接受表彰
胜负皆有收获
漳州理工职业学院作品
谈一谈“排球队业余训练的管理”
陈光中:理工男变身“披萨达人”
“80后”理工男与油纸伞的不解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