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现状调查报告
2012-08-17陈波
陈 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是在尊重、理解、引导和满足大学生合理的精神需要和物质需求基础上,关怀大学生政治进步、道德提升、心理健全、学业成长、价值实现、物质生存和人际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对巩固马克思主义人学基础、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发挥和大学生个体全面发展有着无穷价值。重庆市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经历逐渐完善的过程,分析其现状,有利于进一步把握规律,提升关怀效果。
一、研究方法、对象与样本数据
本课题采用问卷、访谈、文献分析和系统分析等方法,以分层随机抽样的形式对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科技学院、重庆工商大学5所高校不同年级、性别、专业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对调查区学生及其教育管理者进行深度访谈。其中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28份,有效样本的分布情况统计如下:
表1 问卷有效样本分布情况
二、结果与分析
(一)普遍重视,但部分教育者存在观念误区
调查显示,受访各高校普遍认识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在工作实践中彰显其要求。受访学生中80.3%的学生反映所在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与政治理论学习、交流进步心得;73.4%的受访学生表示所在学校经常开展感恩教育、反思教育、诚信教育等主题道德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感受道德关怀;所有受访学生都反映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通识选修课,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知识和维护技巧,设立了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中心等专业机构,为学生开展心理维护服务;除了按国家规定开通绿色通道、发放国家助学金外,各高校以临时生活补助,党员爱心基金、校友助学金等形式为贫困学生传递关怀;普遍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实行毕业生就业指导,关怀大学生价值实现。
尽管受访高校在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高度重视,但我们在访谈中仍发现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存在理解误区。一是内容认识片面,不能从大学生政治、道德、心理、学业、就业、物质、人际等多方面来系统理解关怀内容;二是单纯强调学生受教育过程中的情感认可,忽视关怀中的育人导向,做“好好先生”;三是认为人文关怀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和教育性相悖,教育者无须在人文关怀上下功夫,缺乏对大学生各种成长成才需要的足够重视。
(二)形式多样,但缺乏个性化、精细化关怀
调查显示,受访高校通过主题活动、朋辈教育、网络教育、社区化管理等多种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如重庆交通大学学生慧园小区党总支围绕“政治进步”组织开展了预备党员成长事迹报告会,重庆工商大学开展学生党员“成长阶梯计划”活动;重庆工商大学成立心理健康朋辈帮扶团,通过同辈群体的力量实现心理健康互助;重庆科技学院在大学生中开展“我的大学消费”教育,要求学生计算自己大学学习、生活、交友、娱乐费用,引发学生反思消费行为,学会感恩于父母,发扬艰苦朴素作风;重庆交通大学通过成立生涯工作坊,开办主题沙龙、举办职业生涯规划比赛等形式实现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生涯成长引导;各高校都高度重视网络资源利用,绝大多数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务干部和辅导员都开通了思想政治教育博客,建立学院、班级、学生干部QQ群,提高了关怀效果和速度,受到广泛欢迎;西南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科技学院采取各种措施鼓励辅导员入住学生寝室,重庆科技学院将辅导员工作室建在学生生活园区,重庆交通大学实行学院、社区两极学生管理模式,使得人文关怀更能够贴近学生。
访谈中笔者发现,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对不同经济状况、个性特点、学业能力、心理特征的学生群体及个人情况把握不够,在工作中采取“一刀切”做法,学生很难得到个性化关怀,如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过程中有少数学生由于自尊心强羞于主动申请而错失受助机会,需要引起特别关注;有的教育者思路僵化,以制度、规章为依据,将学生同质化,缺乏实事求是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态度;有的教育者(尤其是辅导员)由于日常事务性工作过于繁琐而捆绑了手脚,在关怀中分身乏术、有心无力,缺乏个别教育与精细化关怀。
(三)资金投入大,但关怀持久性和实效性不佳
调查中发现,重庆市受访高校在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过程中投入了大量资金,在活动开展上做了大量工作,但检验关怀效果还得看实际反馈。受访学生中32.1%认为学校校园文化活动“重复而频繁,影响了正常学习和生活”,58.2%的学生反映有“老师强行要求学生参加活动”的情况出现。结合问卷和访谈结果,我们发现部分教育者以“工作”为本,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应达到的关怀效果想得太少,表现为:缺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价值的充分领悟和高度重视,短期行为明显,对待工作时紧时松、抓抓停停、应付检查,忽视关怀过程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忽视了关怀行为的潜移默化性和持久性,导致效果欠佳;功利和浮躁心理突出,“面子工程”思想明显,喜欢抓看得见的、大型活动,注重轰动效应和评比结果,脱离学生的实际需求,甚至对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造成负担,违背人文关怀以人为本、重过程、重实效的根本要求,在学生中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对策建议
(一)观念先导:树立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工作理念
树立清晰科学的工作理念是开展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前提。首先要把握好关怀对象——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主导需求,了解不同群体、不同层次、不同个性、不同需要的学生的思想实际,把握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个体中出现的主导需求,引导学生思想实际和主导需求朝着健康合理的方向发展,并努力答疑解惑、创设条件满足合理的成才需求;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之于大学生政治、道德、心理、学业、就业、物质、人际需求引导的成长意义,之于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可靠接班人的战略意义,不断提升关怀自觉;要提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内容系统性和过程持久性的认识,将其涵盖内容践行到关怀决策和行动中去,将过程融入到日常教育管理中去,凸显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关怀实效。
(二)素质提升:培养思想政治教育者人文关怀素养
人文关怀素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必备素养。首先要树立积极的人性观,对人性持乐观、信任态度,相信每位大学生具有无穷的可塑性,挖掘他们的潜质与才能,尊重其人格和个性,以平等、对话、认同的姿态与学生交流,允许学生表达和申诉,善于倾注并让学生感知到无私恒久的爱,提升关怀感召力;第二,要具备人文关怀者角色意识,要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关爱者和成长成才守护者的角色定位,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自我职业评价的根本标准,在实践中发扬真善理念的理性自觉和优秀的人格魅力;第三,要具备包容的理解接纳能力和精神关怀能力,营造令学生放松、自由、无压力的教育关怀环境,在鲜活的生活学习情境和真实的情感体验中实施切实有效的人文关怀;第四,把握关怀的基本原则,要坚持保密原则,保护学生出于信任流露出的个人隐私,要把握关怀的理性原则,做到严慈并济,要主动关注学生内外部环境变化,把握关怀与时代融合、与学生利益融合、与思想实际融合的原则。
(三)途径利用:挖掘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途径的有效价值
探索和利用有效途径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效果的现实要求。目前各高校积极开拓了灵活多样的教育关怀途径,其中主题活动、网络教育、朋辈教育、闲暇教育、社区化管理等都不失为贴近学生实际、提升关怀效果的有利途径,但开拓出来如果未深入挖掘和推广其使用价值,往往只能使教育关怀流于形式。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分析各种途径使用的优点和局限性,尽可能扬长避短、取长补短;要加强对大学生主导需求、个性特点和教育环境的研究,因材施教、因时、因地制宜,选择最贴近学生、最切合时机、最符合环境的途径实施教育关怀;要培养对途径方法研究的自觉性,增进高校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间的实践研讨,对各种教育关怀途径选择、使用和优化策略加强学习和交流;要践行长期持久、深入细致的工作理念,有效发挥每一种教育途径的教育关怀价值,在发展中勇于探索和尝试新的有效途径。
(四)合力凝聚: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队伍合力
队伍合力不强是削弱关怀效果的重要原因。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主要力量是高校学生工作干部,媒体、家庭、高校教学、行政管理和服务人员的人文关怀意识和本领欠佳,对教育关怀的整体实效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亟待增强队伍合力。舆论媒体要加强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修养,遏制负面有害的思想信息传播,倡导正向健康的思想信息传递,净化大学生成长的舆论环境;发挥家庭教育在教育关怀中的基础性作用,父母要对子女成长高度重视,把守护和关注大学生成才作为学校、家庭共同的责任,增进亲子沟通和家校沟通,不仅关心生活,更要在思想、学习、情感和人格上进行全方面关怀;高校教职工包括教学、管理和服务人员要加强师德修养,树立“全员育人”的育人自觉和关怀自觉,变被动为主动,实现关怀角色定位,主动加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队伍中来;任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应主动就学生思想、学习动态加强沟通,提升教育关怀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党政领导要发挥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指挥领导作用,提升关怀过程的重视度、协调度和行动力,通过系列讲座、交流培训、理论研讨等活动增强队伍责任意识和关怀本领,将关怀意识和效果转化为可量化、可视化的具体标准纳入教职工年度考评指标体系中,作为评选表彰优秀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依据,加强常态性、持久性、基础性工作的经费投入,尤其是人文景观建设、心理教育咨询、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方面的投入,切实满足大学生的主导性成长需求,体现人文关怀的应有之义。
[1]王东莉.德育人文关怀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邱伟光.人文关怀的历史方位与育人效应[J].思想理论教育,2008(13).
[3]王滨,宋劲松.人文关怀: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思路[J].思想教育研究,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