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混凝去除尖针杆藻的优化

2012-08-16蒋绍阶赵约胜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混凝剂混凝胶体

蒋绍阶,蒋 晖,向 平,张 南,赵约胜,宋 玲

(1.重庆大学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5;2.重庆中法供水有限公司,重庆400021;3.重庆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400015;)

2005年,嘉陵江流域首次报道出现硅藻,近年来嘉陵江段硅藻爆发形势愈演愈烈。2011年4月,嘉陵江流域硅藻爆发,持续2周时间,且藻类总数高达350×104~400×104cells/L,其中70%~80%的藻类属于尖针杆藻,重庆市以嘉陵江为水源水的10余个自来水厂(供水能力共计99万m3/d),均出现硅藻严重堵塞滤池的现象。滤池的运行周期由正常24h缩短至2~3h,甚至1~2h,滤池反冲次数增加10~12倍,水厂水质、水量受到威胁。中国关于在净水厂除藻处理技术的研究以蓝藻为主,由于硅藻与蓝藻在形态、细胞结构上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蓝藻的去除技术及运行经验不能直接应用于硅藻。针杆藻属硅藻,胞体细长,壳体为针形,其宽度为4~6μm,长度为100~300μm,该藻体的体表比大、表面带负电,悬浮在水体中难以下沉:胞体长度约为125μm的针杆藻,其沉降速度仅为17μm/s[1];水中的藻类及其悬浮颗粒物质,其组成大多为有机质,ξ电位一般在-40mV以上,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比重小,难于下沉[2],影响混凝沉淀效果。藻类代谢产物(如碳水化合物、肽和有机酸等)还易吸附在胶体颗粒表面,增加颗粒的负电性[3],因而常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工艺对藻类难以有效去除[4]。由于过去嘉陵江流域鲜有藻类污染,因此其自来水厂未设置除藻的处理工艺和构筑物,为解决嘉陵江流域净水厂面临的尖针杆藻污染问题,只能在现有净水厂处理工艺的基础上,研究预氧化、强化混凝等技术的除藻作用,以应对除藻的紧迫性,保证净水厂供水水量和水质的安全性。

1 试验方法及材料

1.1 检测方法

浊度采用HACH2100N浊度仪直接测量;藻类先按照胡鸿均《中国淡水藻类》鉴定藻种,再用计数框计数细胞密度[5]。试验中优化了水样的浓缩预处理方法,即水样浓缩由自然沉降,调整为使用真空抽滤机和0.45μm微滤膜进行抽滤浓缩,将1L水样抽滤浓缩至20~25mL,移入30mL定量标本瓶中,用15‰鲁哥氏液固定,用蒸馏水冲洗抽滤容器,并将其移入30mL定量标本瓶中定容。将浓缩样摇匀,取0.1mL于计数框中,小心盖上盖玻片,置在光学显微镜(×40)下观察计数。一般每样计数2片(如果2片的数值与其平均值之差大于±15%,需进行第3片计数),换算出每升水样中所含浮游藻类的个数。原水样浮游藻类浓度按式(1)计算:

式中:Ni为每升水中第i种浮游藻类的细胞数量,104cells/L;A为计数框面积,400mm2;Ac为计数面积,mm2;Vw为1L水样经沉淀浓缩后的样品体积,30mL;V为原样本水量,1L;ni为每片计数所得第i种藻类的细胞数,个。

1.2 实验仪器和材料

1)实验仪器

ZR4-6型混凝搅拌机(深圳中润公司)、HACH2100N浊度仪(美国哈希公司)、TT50抽滤装置、光学显微镜(麦克奥迪公司)。

2)实验药品

混凝剂采用聚合氯化铝铁(PAFS)、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铁(PFC);助凝剂采用阳离子净水剂属二甲基二烯丙基季胺盐(HCA-1)、聚丙烯酰胺(PAM)、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氧化剂采用双氧水(H2O2)、二氧化氯(ClO2)、高锰酸钾复合药剂(PPC)。

1.3 源水水质

试验用水为嘉陵江某净水厂进水,水质情况如表1所示。

1.2 研究方法

1.2.1 混凝除藻研究 烧杯试验在六联混凝搅拌器上进行,分别取0.8L高藻水6份,置于容积为1L的6个混凝试验用搅拌杯中,分别投加10、15、20、25、30、35mg/L PAFS、PAC、PFC,先以120r/min转速搅拌1min,再以60r/min转速搅拌10min,静沉20min后在液面2~3cm以下取上清液测量剩余浊度和尖针杆藻数量。

表1 进厂水常规水质指标

1.2.2 强化混凝除藻研究 从1.2.1的实验结果中选取PAFS为最佳混凝剂,分别取0.8L高藻水6份,置于容积为1L的6个混凝试验用搅拌杯中,先投加25mL PAFS,以120r/min转速搅拌1min,然后 分 别 投 加 0.1、0.2、0.4、0.8、1.0、1.2mg/L HCA-1、FL45C、PDMDAAC,再 以60r/min转速搅拌10min,静沉20min后在液面2~3cm以下取上清液测量剩余尖针杆藻数量。

1.2.3 预氧化混凝除藻研究 从1.2.1的实验结果中选取PAFS为最佳混凝剂,分别取0.8L高藻水6份,置于容积为1L的6个混凝试验用搅拌杯中,先投加0.3、0.6、0.9、1.5、2.1、2.7mg/L H2O2、ClO2、PPC于45r/min转速下搅拌30min,然后投加25mL PAFS,以60r/min转速搅拌10min,静沉20min后在液面2~3cm以下取上清液测量剩余尖针杆藻数量。

1.2.4 混凝条件对除藻效果的影响 从1.2.2及1.2.3节的实验结果中选出合理的除藻工艺,投加25mg/L PAFS+0.6mg/L PDMDAAC进行混凝除藻,其实验过程如1.2.2中所述。由于影响强化混凝的条件有pH值、搅拌速度、搅拌时间等,分别记为变量A、B、C,以尖针杆藻去除率作为响应值,记为变量D。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其中A因素水平为6~9,B因素水平为40~110r/min,C因素水平为10~20min。

2 试验结果分析

2.1 最佳混凝剂的选择

用肉眼观察3种混凝剂的混凝沉淀过程,其絮体体积大小为PAFS>PAC>PFC,其沉降速度为PFC>PAFS>PAC,矾花密实程度为PFC>PAFS>PAC,其中PAFS和PAC随着投药量的增加,其形成的矾花尺寸逐渐增大。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这3种混凝剂除浊效果的变化趋势与其除藻效果基本一致,但是在相同的药剂投量下,对浊度的去除率均高于对藻类的去除率。虽然除浊与除藻效果的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两者不能相互替代,除浊的过程更加复杂,而除藻比除浊更困难,与水中普通胶体颗粒物相比,藻类细胞表面带有更高的负电荷,这使其相对更难被去除。这3种混凝剂中,PAFS的除藻和除浊效果最好,当投药量为25mg/L时,其除藻率和浊度去除率分别为77.29%和89.79%;PAC的混凝效果次之,当投药量为30mg/L时,其除藻率和浊度去除率分别为73.43%和87.32%;PFC的混凝效果相对最差,当投药量为30mg/L时,其除藻率和浊度去除率分别为68.91%和83.87%。

图1 不同混凝剂除藻效果

图2 不同混凝剂除浊效果

混凝除藻涉及压缩双电层、吸附电中和、吸附架桥、沉降网捕4种机制。由于选用3种混凝剂使用时均会发生金属离子水解和聚合反应,但其水解及聚合产物不同,则其除藻机理也有差异:PAC对水中胶体颗粒或胶体污染物的混凝是Al(Ⅲ)盐水解-聚合产物对其进行电性中和、脱稳和吸附架桥作用生成粗颗粒絮凝体而去除的。PFC在水解过程中产生铁离子、羟基铁离子、氢氧化铁胶体沉淀物;铁离子以压缩双电层机理为主;羟基铁离子以吸附电中和机理为主,并在羟基、聚合硅酸的作用下形成高聚物,发挥吸附架桥和沉淀物网捕作用来除藻;氢氧化铁胶体靠网捕机理除藻。PAFS是在PAC的基础上引入铁Fe(Ⅲ)离子,与Al3+水解-共聚反应形成的共聚物,它既有自由金属单体态成份,又有链状的金属聚合态成份,在混凝初期,单体态成份起压缩双电层和吸附-电中和的作用,这是藻细胞能脱稳絮凝沉降的前提条件,聚合态成份的吸附-桥联作用是混凝除藻的主要机理。由于铝离子比铁离子与藻细胞有更强的亲和力,则铝离子对藻细胞具有更强的吸附作用,因此相对于铁盐,铝盐具有除藻的优越性。PAFS在水中发生金属离子水解和聚合反应,具有凝聚和絮凝2个过程,其处理原水时脱稳过程和吸附架桥、沉淀网捕作用同时进行,此外,PAFS兼具有聚铝、铁盐的优点,既保留PAC高效的除浊性能,又具有铁盐所特有的除有机物、色度能力强,沉降性能优良等特点,在混凝过程中还具有电中和的能力[6],所以PAFS相比其他絮凝剂具有更高效地絮凝性能。

在试验中,随着3种絮凝剂添加量的增大,浊度去除率与除藻率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分散在水中的胶体颗粒带有一定的电荷,它们之间的电斥是胶体稳定的主要因素。胶粒表面的电荷值常用电动电位ξ来表示,又称为Zeta电位。Zeta电位的高低决定了胶体颗粒之间的斥力大小和影响范围。藻分散在天然湖水中呈负电荷,类似于水中的胶体颗粒,一般在天然水中胶体颗粒的Zeta电位在-30mV以上,当电位升到-15mV左右时可以得到较好的絮凝效果[7-8]。当添加量超过最佳添加量时,可能使Zeta电位超过了-15mV,从而导致了浊度去除率与除藻率下降的现象。

2.2 助凝剂对除藻效果的影响

为了提高混凝效果,在投加25mL PAFS后,分别投加不同种类的助凝剂来提高混凝效果。从图3可以看出,PDMDAAC的助凝效果最好,当助凝剂投药量为0.6mg/L时,除藻率为93.79%;PAM的助凝效果次之,当投药量为0.4mg/L时,除藻率为89.72%;HCA-1的助凝效果相对较差,当投药量为0.8mg/L时,除藻率为87.68%。PDMDAAC分子上正电荷密度高,高效无毒,是阳离子型高分子[9],每个结构单元带有一个正电荷,PDMDAAC中含有季铵阳离子,其正电性强,特征黏度大,不易受到介质条件的影响。当其与PAFS复配时,正电荷相互叠加,电中和能力增强,所含PDMDAAC的量越大,复合混凝剂使用后的Zeta电位越高,其电中和能力得到明显增强。同时,由于添加助凝剂改变了混凝剂中聚集体的形态与结构,从而改善了混凝剂与藻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增强了对藻细胞的特性吸附[10]。另外,高特征黏度的PDMDAAC分子链较长,除吸附作用外,还可能形成有利于桥连的环式和尾式结构,增强了对藻细胞的卷扫网捕作用,便于固液分离,提高除藻率。

图3 PAFS结合不同助凝剂的除藻效果

2.3 预氧化对除藻效果的影响

为了提高药剂的除藻效果,在投加PAFS前,分别投加不同种类的氧化剂。从图4可以看出,PPC的强化混凝效果最好,当PPC投药量为1.5mg/L时,除藻率为93.18%;ClO2的强化混凝效果次之,当投药量为2.1mg/L时,除藻率为91.73%;H2O2的效果相对最差,当投药量为2.1mg/L时,除藻率为87.93%。PPC对水中的藻类和微生物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使其运动失去活性,在PPC氧化作用下,藻类和微生物细胞可以分泌出生化聚合物,这些藻类胞外有机物起到类似于阴离子或非离子型聚电解质的作用,微生物释放出生化聚合物参与混凝过程,达到强化混凝的目的;此外,PPC在氧化水中的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时,能够产生新生态的水合二氧化锰[11],可以吸附溶解于水中的有机物和胶体颗粒表面有机涂层上的有机物,进而吸附胶体颗粒、直接作用于胶体颗粒表面吸附胶体。Petruserski等[12]用高分辨扫描电镜观察高锰酸钾对藻类的作用发现,水合二氧化锰吸附在藻类表面,明显改变了藻类的特性,增加了藻类的比重,改善了藻类的沉降性能,从而有利于沉降和过滤的去除。新生态水合二氧化锰的吸附作用可以促进和加快絮体的形成和长大,有利于混凝和后续工艺对有机物和浊度的去除。

图4 PAFS结合不同预氧化剂的除藻效果

2.4 混凝条件对除藻效果的影响

图5 除藻率与搅拌速度和pH的响应面分析图(絮凝时间=10min)

图6 除藻率与搅拌速度和絮凝时间的响应面分析图(搅拌速度=75r/min)

图7 除藻率与搅拌速度和絮凝时间的响应面分析图(pH=7.5)

实验结果表明,25mL PAFS+0.6mg/L PDMDAAC的混凝效果最好,除藻率为93.79%,用Box-Behnken Design(BBD)设计实验,用 Design-Expert软件对响应面试验结果进行影响因素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影响因素pH值、搅拌速度、搅拌时间(分别记为变量A、B、C)这三者的线性效应明显,其拒绝假设概率都小于0.05,对除藻率的影响显著,其显著程度为pH值>搅拌速度>搅拌时间;3因素的交互影响不太显著,相对而言其交互影响显著程度为AC>AB>BC,即pH值和搅拌时间对除藻率的交互影响是最大的,多因素对除藻率的影响见如图7~9。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试验得出除藻率与操作条件经验模型为:除藻率=95.13+3.23A+3.07B+3.85C+0.25AB-0.60AC-0.14BC-5.23A2-1.51B2-1.31C2。强化混凝的最佳条件为pH值为7.5、搅拌速度为75r/min、搅拌时间为15min。由于胶体的ξ电位随pH值的变化而变化,胶体的ξ电位影响颗粒之间的静电排斥力和整个体系的稳定性[13],从而影响到混凝作用,因此pH值对混凝作用影响显著;搅拌速度和时间主要影响混凝处理中的絮凝过程[14],絮凝阶段的任务就是使细小的矾花逐渐形成较大颗粒而便于沉淀,既要创造足够的碰撞机会和良好的吸附条件,让絮体有足够的成长机会,又要防止生成的小絮体被打碎,因此搅拌强度要逐渐减小,而反应时间要长[15],而对于不同的混凝剂其矾花大小、密实程度不一,其搅拌强度、絮凝时间、速度梯度应根据混凝剂的特点进行试验得出。

3 结 论

1)采用PAFS、PAC、PFC这3种混凝剂除浊效果的变化趋势与其除藻效果基本一致,但在相同的药剂投量下,对浊度的去除率均高于对藻类的去除率。这3种混凝剂中,PAFS的除藻和除浊效果最好,当投药量为25mg/L时,其除藻率和浊度去除率分别为77.29%和89.79%,3种混凝剂的除浊度除藻效果为PAFS>PAC>PFC。

2)添加预氧化剂和助凝剂强化混凝除藻效果,结果表明助凝剂PDMDAAC对PAFS的助凝效果最好,当助凝剂投药量为0.6mg/L时,其除藻率为93.7%,其余药剂结合PAFS的除藻效果为PDMDAAC>PPC>ClO2>PAM>H2O2>HCA-1。

3)投加25mL PAFS+0.6mg/L PDMDAAC进行混凝除藻,考察pH值、搅拌速度、搅拌时间对除藻率的影响显著,其显著程度为pH值>搅拌速度>搅拌时间;3因素的交互影响不太显著。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试验得出除藻率与操作条件经验模型为:除藻率=95.13+3.23A+3.07B+3.85C+0.25AB-0.60AC-0.14BC-5.23A2-1.51B2-1.31C2。强化混凝的最佳条件为pH值为7.5、搅拌速度为75r/min、搅拌时间为15min。

[1]Lee J D,Lee M S,Shin W S,et al.Removal of freshwater diatoms(synedra acus and stephanodiscus sp.)by preozonation and addition of polyamine coagulant-aid [J].Korean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2005,22(5):682-686.

[2]左金龙.城市供水中藻类去除技术的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9):75-80.ZUO Jinlong.A review of studies on treatment techniques for algae in water supply[J].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2009,34(9):75-80.

[3]Edzwald J K.Algae,bubbles,coagulants,and dissolved air flotation [J].Water Science &Technology,1993,27(10):67-81.

[4]徐大伟,施永生,柳伟,等.除藻技术的研究进展[J].云南化工,2007,34(3):76-78.XU Dawei,SHI Yongsheng,LIU Wei,et al.Research progress on algae removal technology [J].Yunnan Chemical Technology,2007,34(3):76-78.

[5]国家环保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4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6]刘启旺,胡俊虎,陈江平,等.复合型絮凝剂PAFS的研制及性能[J].水处理技术,2006,32(6):45-47.LIU Qiwang,HU Junhu,CHEN Jiangping,et al.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mpound flocculant of poly aluminum ferric sulphate [J].Technology of Water Treatment,2006,32(6):45-47.

[7]张占梅.聚合氯化铝铁絮凝剂的制备及絮凝性能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6.

[8]Sinha S,Yoon Y,Amy G ,et al.Determin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onventional and alternative coagulants through effective characterization schemes [J].Chemosphere,2004,57:1115-1122.

[9]Cao X Y,Yue Q Y,Song L Y,et al.The performance and application of fly ash modified by PDMDAAC[J].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07,147(1/2):133-138.

[10]张跃军,赵晓蕾,李潇潇,等.PAC/PDM复合混凝剂对冬季太湖原水的除藻性能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报,2010,18(5):807-815.ZHANG Yuejun,ZHAO Xiaolei,LI Xiaoxiao,et al.Algae-removal performance of PAC/PDM composite coagulants to Taihu Lake raw water in winter season[J].Journal of Bas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0,18(5):807-815.

[11]陈卫,李圭白,邹浩春,等.PPC强化混凝除蓝藻除色度效果及致因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2):140-143.CHEN Wei,LI Kuibai,ZOU Haochun,et al.Effect of enhanced-coagulation with PPC on blue-green algae and chroma removal and its causation[J].Journal of Hoha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2006,34(2):140-143.

[12]由振华,李梅,田珍.高锰酸钾复合药剂在含藻水处理中的应用[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0,25(4):437-440.YOU Zhenhua,LI Mei,TIAN Zhen.Application of potassium permanganate composites in algae-laden water treatment [J].Journal of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2010,25(4):437-440.

[13]Yan M Q,Wang D S,Yu J F,et al.Enhanced coagulation with polyalum-inumchlorides:role of pH/Alkalinity and speciation[J].Chemosphere,2008,71(9):1665-1673.

[14]Yan M Q,Wang D S,Yu J F,et al.Enhanced coagulation in a typical North-China water plant.[J]Water Research,2006,40:3621-3627.

[15]孟红旗.聚合氯化铝铁的性质和除藻应用研究[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04.

猜你喜欢

混凝剂混凝胶体
微纳橡胶沥青的胶体结构分析
丙烯酰胺强化混凝去除黑河原水浊度的研究
净水混凝效果影响因素的正交小试研究
复合高分子混凝剂处理高炉煤气洗涤水的试验研究
天然胶体的水环境行为*
混凝剂在再生水深度处理中的实验研究
黄河水是胶体吗
室内常规混凝除藻的实验研究
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混凝沉淀工艺的应用
高浊度河水原位混凝净化工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