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型卵巢颗粒细胞瘤1例报告
2012-08-15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吉林长春130031刘芳亭崔丽峰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吉林 长春130031) 刘芳亭,崔丽峰,温 岩
幼年型卵巢颗粒细胞瘤1例报告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吉林 长春130031) 刘芳亭,崔丽峰,温 岩
卵巢颗粒细胞瘤(granulosa cell tumor of the ovary,GCT)属于低度恶性的性索间质肿瘤,占卵巢肿瘤的5%。按其临床和病理特点分为成人型颗粒细胞瘤(adult granulosa cell tumor of the ovary,AGCT)和幼年型颗粒细胞瘤(juvenile granulosa cell tumor,JGCT)。现将本院收治的1例JGCT患者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和愈后情况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47岁。以 “下腹坠痛2 d、发现盆腔包块1 d”为主诉,于2011年5月1日入本院。该患者平时月经规律,月经周期30 d,经期7 d,量中等,痛经阳性,末次月经为2011年1月2日。2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坠痛,呈持续性,活动后加重,无发热、恶心、呕吐,无异常阴道流血、排液,因尚可忍受,未予诊治。超声示:左附件区可见5.1 cm×4.0 cm混杂实质性回声光团,边界尚可。查体:体温37℃,脉搏82 min-1,呼吸18 min-1,血压110/80 mm Hg,一般状态良好,心肺未闻及明显异常。下腹部压痛、反跳痛阳性,以右下腹为显著,无明显肌紧张。妇科检查示:外阴发育正常;阴道通畅,黏膜润软;宫颈正常大,表面尚光滑;子宫前位,大小正常,质量中等,无压痛;右附件区可触及1个约鸡卵大小肿物,形态尚规则,边界欠清,质量中等,压痛阳性,活动欠佳,左附件区未触及明显异常;分泌物白色,量少。妇科彩超示:子宫前位,宫体大小6.2 cm×5.0 cm,形态饱满,被膜光滑,肌壁回声欠均匀,宫腔线欠清晰,子宫内膜厚0.9 cm,右附件区可见5.1 cm×4.0 cm的混杂实质性回声光团,边界尚可,左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子宫后方积液深0.7 cm。血常规示:白细胞14.5×109L-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76.4%。入院后给予抗炎对症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仍呈持续性腹痛。普外科医师会诊诊断为慢性阑尾炎。阑尾情况视术中情况,必要时切除阑尾。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临床诊断:盆腔包块、腹膜炎。抗炎对症治疗后,患者腹痛无缓解,仍呈持续性,伴腹膜刺激征,向患者及其家属交代病情后,于5月1日22:00以 “盆腔包块、腹膜炎和慢性阑尾炎”为手术指征,在联合阻滞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探查示:盆腔内积血和凝血块约300 m L,清除积血和凝血块后见子宫大小正常,右侧卵巢增大,约7 cm×6 cm×6 cm,表面可见暗红色凝血块,清除凝血块后卵巢表面可见1个直径约3 cm破裂口,见活动性出血,右侧输卵管和左附件未见明显异常。探查阑尾见阑尾表面充血。术中诊断:右侧卵巢破裂、慢性阑尾炎。因夜班急诊,未能行快速病理检查,向患者家属交待病情后,术中行右侧附件切除术和阑尾切除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病理示:右侧附件卵巢考虑为幼年型颗粒细胞瘤,伴黄素化和出血,输卵管急性炎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CK(+),Vim(+),a-Inhibin(+),S-100(+),SAM(+),CD99(+),Ki67(+55%),EMA(-),AFP(-),PLAP(-),GFAP(-),CD117(-),CD30(-)和CD34(-)。病理诊断:右卵巢形态符合幼年型颗粒细胞瘤,伴出血。根据术中情况,明确临床诊断:右卵巢幼年型颗粒细胞瘤Ic期。给予PAC方案化疗1次后出院。患者未行后续治疗,失访。
2 讨 论
有报道显示:44%JGCT发生在0~10岁,34%发生在10~20岁,18% 发生在20~30岁,妊娠期发病者约占10%。该患者47岁,围绝经期女性不属于上述年龄范畴,比较少见。GCT患者多以腹部包块和雌激素增多引起的相关症状为主要表现。肿瘤细胞能分泌雌激素,青春期前患者可出现假性性早熟、阴蒂增大等;生育年龄患者可表现为月经紊乱、阴道不规则流血。年龄较大者可表现为腹胀、腹痛、腹部包块和血清激素水平升高等;绝经后患者可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而且常并发子宫内膜增生,甚至发生癌变。该患者因下腹坠痛入院,表现无特异性,术前相关检查尚未完善,查体右下腹压痛、反跳痛阳性,白细胞升高,抗炎对症治疗无效,术前包块性质难以确定,需依靠病理诊断。JGCT的包块多为单侧,体积较大,直径平均为12.5 cm,可为实性、囊性或囊实性,切面组织脆而软,伴出血坏死灶,少数瘤体可自发性破裂,也伴有腹水。该患术中探查见:右侧卵巢增大,表面可见暗红色凝血块,清除凝血块后卵巢表面见1个直径约3 cm破裂口,可见活动性出血,考虑为囊性瘤体出现自发性破裂,导致急性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