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13例报告

2012-08-15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医院吉林长春130025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6期
关键词:干休所过敏史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医院 (吉林 长春130025) 韩 敏

吉林省军区第四干休所 (吉林 长春130061) 王永维

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13例报告

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医院 (吉林 长春130025) 韩 敏

吉林省军区第四干休所 (吉林 长春130061) 王永维

左氧氟沙星是在临床上应用较广的广谱抗菌素,近年来随着使用的增加,过敏反应的出现越来越多,本文作者对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医院使用左氧氟沙星出现过敏反应的13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3例为本院近5年来住院及门诊病历,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18~71岁 (18岁以下禁用),其中18~30岁5例,31~50岁4例,51~71岁4例;有其他药物过敏史4例,除药物以外其他因素过敏史2例。左氧氟沙星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400mg(200mL),滴速3mg·min-1。滴注后5~30min后出现过敏反应9例,30~60min内过敏反应4例。临床表现为皮肤瘙痒9例,荨麻疹7例,口腔黏膜及皮肤水泡3例,过敏性休克1例,两种以上临床表现7例,过敏后临床处理:出现症状后立即拔掉液体,轻症病例给抗组胺药物扑尔敏等口服;维生素C 2g,10%葡萄糖酸钙20mL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1次/日;局部外搽含有樟脑或薄荷的炉甘石洗剂,以止痒、散热、消炎,病情稍重的休克患者积极抗休克治疗,及早给予糖皮质激素。经治疗,轻度皮疹1周内治愈,严重皮疹2周内治愈。无死亡病例。

2 讨 论

左氧氟沙星是日本1994年首先研制开发成功的,是第3代喹诺酮类抗菌药,是外消旋体氧氟沙星的光学异构体,其抗菌谱覆盖了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厌氧菌、非典型致病菌和分枝杆菌。体外抗菌活性为氧氟沙星的2倍,右旋体氧氟沙星的8~128倍,组织渗透性好,能迅速分布到各组织,半衰期长,85%经尿液排泄。使用日剂量为300~400mg,最高为600mg。由于该药物有以上特点,被广泛应用到临床各科室治疗感染。本组患者临床特点:①18岁以上各年龄段均有发病,各年龄段、男女性别构成比之间无明显差别。13例患者中有其他药物过敏史4例,其他过敏史2例,有过敏史易发生过敏反应。本文作者建议:在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既往的用药史,如果有药物过敏史应做皮试,并向患者及家属讲明所用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报道称:左氧氟沙星皮肤及附件损害占50%以上。②本组13例患者有9例是在输液30min内发生过敏反应,占69%,因此输液后30min内临床观察非常必要。过敏性休克患者积极抗休克治疗,及早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干休所过敏史吉林大学
过敏史减弱呼出气一氧化氮对慢性咳嗽患者痰嗜酸性粒细胞的预测作用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征稿简则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征稿简则
《吉林大学学报( 理学版) 》征稿简则
探索两高期干休所空巢独居老人生活照料模式
吉林大学等二医院王金成教授简介
沉默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干休所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卫生干预效果分析
9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