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与高校德育工作关系研究*
2012-08-15李素芳
柳 萍,李素芳
(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9)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赋予了高校德育工作更加光荣的使命。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多元,特别是科技的进步,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而手机的广泛使用就是造成这一新形势的重要原因。随着手机突破简单的通话功能,具有收发短信、上网等更为丰富的应用之后,手机日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据统计,在高校学生中,手机普及率达到90%以上[1]。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工具,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基于这一形势,近年来,高校德育工作者充分利用手机这一新型媒介,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此同时,相关研究也大量涌现,其主要围绕下列议题展开。
一、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
手机是一种以移动终端为媒介,以通讯网络为基础,以双向或多向互动为主要传播方式进行信息传播的新媒介。手机不仅是便携的通信工具,更是完美的互联网终端。互联网可以为手机提供手机电视、手机广播、手机阅读、手机即时通讯、手机微博客等多种服务,它使小小手机成为人们信息制造、传输和接收的重要工具。正因为手机的便携性、低价格及与互联网的结合,使它更受大学生的青睐,其普及之快远远超过了计算机。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表明,18~25岁的高校学生已经成为手机媒体用户的主体,这使得手机媒介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也更为深远。刘博在《第三代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前瞻及对策思考》一文中,详细描述了手机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学生学习的负面影响。主要指由于手机强大的游戏功能使得学生沉迷其中,强大的信息获取功能使得学生疏于记忆理解而放松对学业的要求,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二,对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主要指手机上网会受到互联网纷繁复杂的信息影响,“涉黄传谣”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第三,对学生身体的负面影响。主要指手机辐射和长期频繁使用手机对身体造成的影响。第四,对学生生活的负面影响。主要指虚假诈骗信息对学生安全造成的影响和沉迷于手机沟通而造成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障碍的影响。第五,对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主要指西方意识形态凭借手机媒介对学生产生无形的影响从而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取向错误[2]。焦晓云在《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干预》一文中,阐述了以手机为传播媒介,以短信、彩信、彩铃、手机文学、手机电影、手机电视、手机广播、手机广告、手机报等为主要内容,寓娱乐性、时效性、文学性于一体的多元化的手机文化,对大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积极影响包括:手机成为大学生传达情感的纽带;手机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手机在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方面有显著作用。消极影响包括: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产生了负面影响;手机文化助长了隐性旷课和考试作弊等不良行为[3]。
总而言之,正如麦克卢汉所言“媒介即信息”,手机作为大学生广泛使用的媒介,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为高校德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思考。
二、手机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挑战
手机在大学生中的广泛使用,为大学校园构建了一个信息丰富、即时、多元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更加多元,道德行为更加多样,道德心理更加复杂,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给德育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
(一)传统教育模式受到挑战
手机自身的特性改变了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模式,这意味着传统的高校德育模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挑战。传统的大学生德育模式是单向和可控的,以灌输式教育为主。教育内容以传达国家意识形态为标准,经过严格的筛选之后传输给大学生。这种教育模式以教育者为权威,受教育者没有太大的选择空间。而手机媒体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使大学生接收到的信息更为丰富和多样化。手机“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面对这一切,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方法、规章制度无法满足要求”[4]。手机媒体完全打破了传统高校德育信息不对称的单向传播格局,动摇了教育者所拥有的信息话语权。卓雄辉、赖露媚在文章《高校网络德育传播中的主客体关系及行为特征研究》中,对此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即“教育主体不再是信息传播的权威者,他与受教育者是平等的,他是利用互联网制造、传播、监控网络信息的‘把关人’。其行为特征不再是单向‘灌输’、‘说教’,而是提供‘引导’、‘选择’和‘帮助’”[5]。此外,手机很容易为大学生创设一个与真实世界相连的虚拟世界,二者界限模糊,使大学生的认知方式有所改变,这种虚实结合的环境对大学生的独立性造成了影响,使其更容易接受那些与自己想法相近的信息,而不再客观地分析问题,从而削弱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而高校德育工作在教育理念上的更新尚显迟钝,教育模式的改革速度远远落后于手机技术的发展,使得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受到挑战。
(二)大学生的“三观”受到冲击
手机的上网功能使其成为一个接入互联网的客户端,其功能就相当于一个掌上电脑。因此,手机能够接收到的信息便是整个互联网上所拥有的信息。“互联网已经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依托这一虚拟世界了解现实的世界,实现与人的沟通、交流。[6]”互联网是一个没有边际的世界,各种不同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都在这里碰撞和融合,这些思想和价值观念给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大学生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和影响。“网络社会是人类为自己开拓的另一生存空间,在这个崭新的信息世界,法律和道德规范还不够健全,人们更多的是需要按照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人生体验来约束自己。[4]”然而,大学生对新事物、新思想的好奇心和偏爱使他们很容易接受与传统不同的、时尚的、外来的东西。由于生活阅历有限,政治辨别能力不高,他们对纷繁复杂的各类思潮的分析辨别能力还比较弱,容易陷入思想误区,对主流价值观产生逆反心理。此外,互联网上的黄色文化、封建迷信、广告信息、欺诈信息、反动言论等,也通过手机短信的形式散布于大学生中,这类短信的传播会对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使其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漠视集体主义的观念,导致社会责任意识滑坡。最后,手机文化具有典型的“快餐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其言语通俗、内容简洁,使得传统的经典著作遭到排斥。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而手机媒体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冲击,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三)德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备受挑战
作为通讯工具,手机在德育工作者群体中也非常普及,但相对于大学生,德育工作者对手机扩展功能的应用却要少很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素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起着关键的作用。有的教师不善于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组织能力、表达能力较弱,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7]”正由于高校德育工作者对手机媒体信息平台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的欠缺,使得自身接受新信息的能力较弱,从而在与大学生的交往沟通中,往往处于信息劣势。如果高校德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做不到将理论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对新生事物充满强烈好奇心和认同感的大学生便无法深刻认同这些理论。如果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不能熟悉大学生的文化生活,就无法获得大学生的信任,这将降低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因此,熟悉手机媒体、提高手机媒介素养,是新时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前提。
三、手机带给高校德育工作的机遇
机遇与挑战总是并存的。尽管手机这一新媒介的出现给德育工作带来了不少挑战,增加了德育工作的难度,但它也为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空间、手段、方式等都有新的拓展,并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空间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信息获取、选择、传播的过程,是用丰富、正确、生动的信息,影响、熏陶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精神状态的过程。[8]”由此看来,高校德育工作的基础首先就是信息的获得,手机媒介无疑极大地拓展了高校德育的外延,丰富了教育资源。相比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手机在传播信息方面具有海量、即时、交互等优势。与互联网的结合,使得手机能够便捷地获取来自不同地域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借助手机网络平台实现交流互动,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基于此,传统的以高校为主的德育工作空间将转变为全社会、开放性的教育空间。空间的拓展可以提供更为丰富的德育信息资源,使德育工作更全面,更有利于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整体传播。由于手机信息更新速度快,借助于手机,高校德育工作者便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收集工作,然后筛选出那些时代性强、教育意义强的信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这将大大提升高校德育工作的时效性。
(二)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方式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和方式以自上而下的灌输为主,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教师是绝对的权威,是理论传授者、思想布道者,缺少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不管是言教,还是身教,任何理想、信念、观念、规则都必须依赖‘言说’,而言说如果没有恰当的表达方式,就不会生成积极的道德教育意义。[9]”随着网络的出现和手机的智能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源已不再仅仅局限于高校德育工作者,信息传输过程不再受时空的严格限制,信息接受者的自主性也逐渐增强。可见,手机的出现无疑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方式的多样化提供了新的可能。这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将由单向转变为双向或者多向;教学手段将由说教为主转变为图文并茂、音画结合的多媒体展示;信息传递方式则从灌输为主转变为生动活泼、平等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模式。通过手机媒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方式得以改变,德育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更多的将是一种引导。通过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引导,将强制性的信息灌输转变为信息的交流与互动,这势必增强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德育工作者和大学生的交流互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如果因此建立起长效互动机制,无疑对培养大学生的思辨能力有着良好的作用。
(三)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德育工作必须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手机媒介为德育工作者熟悉学生提供了良好平台,从而能有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手机媒介的出现使得师生之间的沟通更为便捷,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限制,为师生搭建了更为友好的桥梁。其次,以手机为中介的非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有利于师生之间更为真诚的交流。相对于传统的课堂讲解、课后谈话等方式,手机交流更加令人放松,学生能够更加真实地表达想法,教师从而能够因人施教,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再次,有关手机的网络应用越来越丰富,已有很多德育工作者通过手机的网络应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他们对网络语言的充分应用,对手机媒介技术的掌握,构建起了匹配网络德育场的信息平台[10],从而使学生更为信赖,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四、基于手机的德育工作路径探索
广大德育工作者对于手机媒介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都有着较为清楚的认识,对于如何将挑战转变为机遇的路径也做了广泛的探索。
(一)手机短信的应用
收发短信是手机的一项重要功能,也是大学生最常用的一项功能。根据相关调查数据,近100%的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短信功能[11]。因此,对手机短信功能的充分利用便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举措。目前,很多学校已经通过短信方式将日常的管理安排、通知信息、安全要求、生活提醒、制度宣传、名言警句、祝福关心等内容发送给学生,并且大学生也可以通过手机向学校反馈信息、询问求助、提出意见。其实现方式主要是通过建立手机集团功能网,利用手机短信实现信息的群发。此外,由中国移动公司提供的飞信功能使消息、短信、语音等多种沟通方式在手机和电脑上同时实现,使手机短信功能得到扩展。通过采用这种方式,基本上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的通讯资费互免,从而大大降低了通信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手机报的建设
手机报是手机通讯与传统媒体完美结合的信息技术产物,是基于传统纸质媒体与网络通讯跨平台合作而孕育出的一种传播新方式,这种方式所体现出来的特点便是“微”,它体现了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微时代的高校德育工作者要针对现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做出积极反应,并以此为契机,通过体验微情微意、善用微言微语、把握微时微刻、发挥微事微力、培养微技微能、立足微网微博等多方面,不断增强网络德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感染力。[12]”校园手机报通常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门带领一批政治立场坚定、工作热情高并具有写作特长的师生来编辑发送。由于手机报覆盖面广,因此需要通过较为完善的采编体系、管理运作体系来保障手机报的定期发送和编辑质量,保证校园手机报信息发送的权威性。校园手机报内容一般要大力弘扬时代主旋律,注重将理论宣传教育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相结合,与更新大学生思想观念相结合,与学校建设发展实际相结合,与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通过创建手机报,势必有效引导手机文化,营造开拓进取、团结和谐的校园舆论氛围。
(三)手机网站的建设
当手机进入3G时代,意味着其与互联网的结合日趋紧密。如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上的建设已具有一定的规模,而对于手机网站的建设尚在起步阶段。相对于互联网网站W EB,手机网站一般是基于W AP协议的网站。手机通过W AP协议就可以将互联网上的大量信息及各种各样的业务引入其中。也就是说,只要有了一个支持W AP的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访问W AP网站。因此,高校建设手机网站将极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宣传的有效性。在W AP网站上可以实现诸如校园手机报、手机博客、W AP图书馆等应用,其内容一般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指导原则来设计。此外,要充分结合手机网络的技术特点,开发及建设既方便管理又方便学生使用的应用软件,使得手机网站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热衷登录的网站。这就要求高校秉承教育和服务并重、吸引和约束并举的理念,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并在网站建设上体现服务精神,通过建立强大而完备的服务专区如微博、网络社区等供学生使用,使大学生能够“毫无顾忌”地展开真实的交流,以此吸引学生、取信学生,拉近德育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五、结语
通过对基于手机的高校德育工作研究的梳理,我们发现,目前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操作上都比较宽泛。学者们的理论研究更多地集中在手机带给高校德育工作的挑战与机遇的层面上,并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比如从认识论或信息论层面探讨手机对德育工作的深刻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很多高校基于手机所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或创新路径,基本上是将传统的内容迁移至手机平台。这种工作模式仅仅是提高了德育工作的效率,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并不明显。当然,广大德育工作者所做的探索为我们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得我们能够做更加深入细致的分析,思考如何提升手机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效能。
[1]代金贵.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与路径选择[J].时代教育,2011(7):121-123
[2]刘博.第三代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前瞻及对策思考[J].网络财富,2010(5):5-7
[3]焦晓云.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干预[J].现代教育科学,2010(1):76
[4]陈培新.论网络德育观的培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0(6):61-63
[5]卓雄辉,赖露媚.高校网络德育传播中的主客体关系及行为特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6):29-32
[6]肖铁岩.网络时代大学德育的挑战与应对[J].中国高等教育,2012(8):58-59
[7]吴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阻力分析[J].江苏高教,2012(4):121-123
[8]刘美蓉.论“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J].高教研究,2007(1):4-5
[9]冯铁山.诗意言说的德育效应与基本策略[J].江苏高教,2012(4):117-120
[10]赵建伟,康就升.高校网络德育场的构建和运行机制研究[J].探索,2012(3):146-150
[11]林文.手机短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福建工程学院开展主题教育为例[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10):175-177
[12]吴小英.微时代视阈中高校网络德育困境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4):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