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涵施工中常见缺陷分析
2012-08-15苏炜
苏 炜
(临沂市公路局蒙阴县公路管理局,山东蒙阴 276200)
0 引言
在桥涵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多方问题的影响,导致桥涵施工中存在相应数量的缺陷。这些缺陷在影响桥涵正常使用的同时,还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
在此,本文从基础台身的常见缺陷及原因分析、盖板预制安装中常见缺陷及原因分析、八字墙与涵底铺砌施工中常见缺陷以及台背填土施工中常见问题四个方面出发,针对桥涵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做以下分析。
1 基础、台身的常见缺陷及原因分析
在桥涵施工中,基础、台身作为整个桥涵施工的基础,不仅关系着桥涵今后的整体施工状况,同时还关系着桥涵今后的投入使用。在基础、台身施工中,最常见的施工问题在于自身的承载力不均匀,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整个基础、台身施工之前,施工人员没有对地基的实际承载力进行测量,导致地基在投入使用中无法均匀受力,由此造成基础下沉。其次,施工人员在保障基础承载力平衡的过程中,起根本原因的在于地基深处的填埋状况以及换填料压实情况,两者中若有一项没有符合相关规定,将会直接影响整个桥涵的基础承载状况。再次,造成桥涵地基下沉的原因中,地基局部超挖也是其中原因之一。地基夯实不仅关系着整个桥涵施工的稳定性,同时还关系着桥涵今后的投入使用。然而在实际施工中,由于这些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导致桥涵地基出现下沉。最后,在整个桥涵基础、台身施工结束后,一些没有及时处理的沉降缝,导致周边水渗入到地基土中,造成整个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降。
在整个基础、台身常见的问题中,除了以上提到的承载力不均匀外,还存在着其他方面的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台身欠顺直、几何尺寸不精确。而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施工人员在台身模板安装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施工经验或没有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施工,导致台身模板的内模尺寸不精确。一些涵洞施工队在施工的过程中,使用竹胶板进行施工,这类模板在安装时,与原来的模板相比,其最大优势在于安装面积大、接缝小且整个施工表面平整,美观大方,缺点在于施工人员一旦存在失误,将会导致整个模板表面出现鼓胀或胀模等现象。
2 盖板预制、安装中常见缺陷及原因分析
针对盖板底部出现的裂缝,追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盖板底部的受力钢筋出现受力不均匀,造成该问题的原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整个桥涵盖板预制施工时,主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没有达到相关标准;其次,施工人员在对主受力钢筋进行加工时,没有按设计要求进行加工,造成主受力钢筋的锚固应力无法达到桥涵设计要求。
在盖板预制、安装的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自身施工技术的不到位,导致盖板与台身之间出现沉降错位等现象。而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施工人员在施工时,没有严格控制盖板预制尺寸以及盖板的棱角,导致盖板安装时出现间隙大小不一,台身沉降缝扭曲,由此造成盖板与台身沉降缝错位。
3 八字墙与涵底铺砌施工中常见缺陷
施工时往往对成型的八字墙坡面混凝土凿除表面2 cm~3 cm后,用混凝土二次抹面,后抹面的混凝土不能与原混凝土粘结成一体,徐变应力、温度应力及风吹日晒作用使八字墙坡面二次抹面空鼓、开裂、脱落,影响外观质量。
在小桥涵处路基边坡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无法准确的把握八字墙的开口角度或在施工时没有严格按照相应的设计值进行施工,导致桥涵处路基边坡小于设计值,在影响小桥正常使用的同时,还直接威胁着小桥今后的使用。在小桥施工的过程中,涵底施工不仅关系着桥身的承载力,同时还关系着涵洞的泄洪能力。在涵洞施工中,涵底淤积是整个施工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涵底淤积在影响整个涵洞泄洪能力的同时,还直接威胁着小桥的使用质量。而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首先,设计不周。设计人员在涵洞设计的过程中,没有结合当地的实际状况,对进出水口没有准确的把握,导致进出水口标准不高。其次,在涵底铺砌浆砌片石时,没有对其进行严格的要求,导致整个施工过程存在着平整度差、铺砌坡度不适等现象。最后,桥底进出水口阻塞。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填挖土方和弃方,造成桥底进出水口阻塞。
4 台背填土施工中常见问题
台背回填料不合格、台背回填范围不合格以及台背回填压实度不合格等是台背填土施工中常见的问题。首先,台背回填料不合格。其主要原因在于填土时,施工单位为节省施工成本,通常使用涵洞周围非透水性材料进行填土,这些填土材料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满足填土施工的相关要求,由此造成地基不稳定。其次,台背回填范围不合格。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基坑沿坑壁垂直回填至原地面,未做成台阶状连接;
2)原地面以上的台背回填宽度未达到2倍台身高;
3)台背回填土方与相接路基土方填筑材料差异大;
4)台背回填压实度不合格。在桥涵施工的过程中,要想从根本上保障桥涵的稳定性,就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确保台背回填压实度符合相关标准。
而造成台背回填压实度不合格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在施工的过程中,碾压机自身的压实功不足,由此造成台背回填压实度无法得到有效的夯实。
2)在分层填筑时,其填筑的厚度超过原来标准的20 cm。
3)在施工结束后,应对填土的层次进行分层洒水,然而在实际施工中,由于缺乏水资源或超洒水,导致填料压实时不是最佳含水状态。
4)在台背压实检测的过程中,由于台背回填压实度检测频率低,缺乏一定的代表性,导致在检测的过程中将不合格的填层检测为合格,在影响桥涵今后使用的同时,还直接影响着桥涵的施工质量。
5)在台背回填与土方路基进行接连碾压的过程中,由于缺乏一定的台阶,导致整个连接处出现裂缝,直接对桥涵的质量造成影响。
5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桥涵施工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以及交通建设的核心所在。针对上述桥涵施工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要想从根本上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只需要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施工,正确的使用施工机具。这样,在避免上述问题的同时,还能从根本上保障桥涵的施工质量。
[1]毛晓东.铁路桥涵施工中常见缺陷分析[J].科技传播,2010(16):21-24.
[2]张 超.《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修订技术要点[J].铁道标准设计,2010(S1):8-9.
[3]张洪根,杨 浩.浅谈高速铁路桥涵过渡段级配碎石的填筑施工[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33.
[4]李 华.铁路桥涵施工中常见缺陷分析[J].科技资讯,2011(20):66-70.
[5]杜志军,张文辉.浅析关于工程质量通病发生的预防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