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文化与大学生文化的相互作用

2012-08-15覃海逢

关键词:亚文化校园文化大学生

覃海逢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民商法系,广西 南宁 530023)

校园文化与大学生文化的相互作用

覃海逢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民商法系,广西 南宁 530023)

校园文化与大学生文化是既相互区别又不可分离的两个概念。人们普遍认为大学生文化是从属于校园文化的“亚文化”。笔者通过实际调查认为校园文化与大学生文化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主、亚文化之间的从属关系,而是表现为复杂的相互作用的关系。正是校园文化与大学生文化间的“生态”互动,使校园文化在不断的平衡与协调中发展和完善。

大学生文化;校园文化;相互作用

一、文化软实力、校园文化与学生文化的内涵及意义

文化软实力体现在国家和地区层面,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同样,文化软实力体现在学校层面,是指学校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学实践、科研活动、社会服务、生活娱乐等实践活动中共同创造和形成的超越物质存在的精神成果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这种精神成果也就是校园文化的综合体现。一个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不仅能够提供一个良好的素质教育的氛围,更可以在素质教育中起着净化灵魂、提高精神、升华思想和催化超越的作用,在学校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丰富的校园文化中,大学生文化是其中最重要的和最有活力的部分,是校园文化发展最重要的动力和源泉。学生文化是在特殊的学生群体中所形成的文化,指学生在校园内表现出的行为方式、组织特点、学习态度、道德观念、精神状态及其所体现的内在精神和总体氛围。外显的学生文化可以表现为学生的活动,如校园内的文艺和体育活动、各种节日进行的纪念和庆祝活动等;内隐的学生文化则是由学生的内在精神和情感态度:包括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学习观、评价观、成功观及自我意识等,它直接决定了学校教育的成败。理想的学生文化,营造的是一种健康快乐、和谐融洽、积极向上的群体氛围;洋溢的是一种自信自强、善于求知、勇于探索的自觉追求;崇尚的是个性张扬、富于理想、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种文化,体现了高尚纯粹的价值取向,是学校文化的灵魂之所在。

二、校园文化与大学生文化的辩证关系

校园文化与大学生文化是既相互区别又不可分离的两个概念。校园文化是由大学校园里的师生长期共同创造的特定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的主要特点是内在引导的激励,是一种以隐性为主的文化。从层次上来看,校园文化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次;从主体来看,又包括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和管理文化。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大学生文化是从属于校园文化的“亚文化”。笔者通过实际调查认为校园文化与大学生文化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主、亚文化之间的从属关系,而是表现为复杂的相互作用的关系。

(一)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文化的选择与引导

1.校园文化在与大学生文化的互动中处于主导地位

(1)大学生文化被认为是校园内的亚文化是由学生的受教育地位决定的。大学生的受教育地位决定了大学生文化被认为是不成熟的、有缺陷的,需要管理和引导。主动影响、引导、培育大学生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任务。在校园文化面前,每一届大学生进校时首先是被动的,在接受校园文化的濡染中学习校园文化,掌握校园文化,直到运用和建设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处于主动的位置,还在于校园文化环境以它的硬件和软件构筑了校园历史和现实的全部育人条件,校园文化环境中客观存在的软硬件条件,特别是校园精神氛围、风气,以无形的力量,影响大学生的精神、思想、行为,塑造大学生的价值观和目标追求,培育大学生文化。

(2)大学生是主动学习和适应校园文化的。大学生文化追随校园主流文化,并推动校园文化发展是大学生的自觉追求——进入高校是大学生主动追求的目标,学习和接受校园文化是取得大学生资格的基本要求。在校园文化的沐浴下发展自身是大学生成长的必然过程。大学生在知识积累、思维训练、能力培养和系统的理论学习中,在更高层次上理解社会主文化。这种较高层次的文化认同,是大学生在精神上对校园主文化的融入,也为日后大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对社会主文化的适应和创新打下了较为厚实的基础。而大学生群体,不仅仅积极主动融入校园文化,还往往扛起校园文化先锋的大旗,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创造校园前卫文化。因此,大学生文化的实际状况既是校园文化濡染的结果,又是校园文化现状的反映,同时表现了校园文化的水平和发展情况。

2.校园文化的重要功能和影响

校园文化在校园中以大学生为主要载体,校园文化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密切联系决定了它无时无刻不在向大学生渗透,使其不自觉地受到陶冶和熏陶。对学生文化的整体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调试和导向两个方面:第一,校园文化可以使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某种缓解,并使大学生通过校园文化的中介逐渐地有选择地接受社会主体文化;第二,校园文化及其强劲的吸引力和渗透性起着引领大学生文化的导向作用。校园文化所包含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对大学生的一系列行为选择具有不容低估的意义和影响力。

校园文化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不仅可以通过制度性和规范化的课堂教学行为来达成,而且通过多样化的、直接或间接途径和方式,以自觉的导向性引领和自在的生活化沉浸为特点,发挥其影响学生发展的功能作用,使学生在校园文化的自觉的导向性引领和自在的生活化沉浸的过程中,形成着具有与校园文化同质性的精神理念、价值观体系,确立既具大学文化所期待的、又具学生个性特色的理想人格的定位,逐渐养成校园文化所确立的伦理标准、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行为方式。

(二)大学生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冲击与影响

大学生与中学生不一样,他们的个性成熟程度和学习、生活中的主动性、选择性、创造性都已达到成人标准,因此,大学生文化不是简单地顺从、适应校园文化的影响,而是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它以丰富、改造、创新、超越校园文化为己任。就目前来看,大学生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生文化的个性化发展,丰富了中国大学由于过去长期过分专业化、高度行政集中化所带来的单一化校园文化。大学生充满内在活力,自我创造、自我表现的欲望十分强烈,校园文化大舞台,正好满足了大学生的这种欲望。大学生以积极主动的精神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以自我创新的精神,不断充实和发展大学生文化的内容、形式,创造出与时代精神同步发展的大学生文化,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近年来,各种自发的大学生社团越来越多地出现。通过组织和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社团活动,大学生在学识、人际交往及个性等方面得到自主发展。日益多样化的学生社团推动了大学生文化不断创新,也丰富了以学科为主的校园文化,推动校园文化突破过去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千校一面的传统,走向个性化发展。从社会实践活动到假期社会调查,从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到绿色环保行动,从宿舍文化建设到文体活动展开等,年年有创新,岁岁有发展。可以说,大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文化是最具有生命力、最具有创造性的校园文化形式,是校园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2.大学生文化的世俗化发展挑战校园文化的精英取向。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及大众传媒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文化日益表现出世俗化趋势。从“我的地盘我作主”、“炫出我自己”、“不走平常路”这些在大学生中广为流传的广告词,到“超女现象”,各种选秀、自秀活动的流行,都可以感受到大学生目前的一些思想特征。通过大学生文化的世俗化发展突破了传统校园文化对“成功”、“优秀”的单一评价标准。传统的校园文化认为只有学习成绩好、政治进步才算是“优秀学生”,而在当代大学生看来,成功有多种途径,只要在某一方面有突出表现就算是成功。各类学生自发组织的出现和发展就是帮助学生实现多方面发展和成功的主要途径。也可以说当前大学生文化的发展促使校园文化变得更加宽容、开放。

3.大学生文化求新求异,模仿新潮文化,吸收通俗文化,接纳时尚文化,学习外来文化,推动校园文化的创新发展。对校园之外、国门之外的文化,凡是大学生感到新鲜的东西,他们都想试一试。新潮文化、通俗文化、时尚文化、外来文化要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新的增长点。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青年大学生往往比他们的师长们更快地掌握新技术、形成新观念,而新技术、新媒体必然会带来观念的更新。这些新技术、新观念不仅使大学生文化与教师文化、管理文化明显区别开来,并促使教师和管理者积极地提高科研水平和更新教育管理观念,从而推动校园文化不断创新发展,使校园文化更贴近时代,更利于大学生发展,实现新的文化超越。

4.大学生文化尊重传统,批判传统、改造传统、继承和发展传统在大学生文化中得到较好的统一。大学生文化是大学生群体的文化,大学生文化必将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大学生群体不同层次的不同需要,是大学生“对生活环境反映模式”和“解决问题之方式”。在反映不同层次的不同需要时,有少数的内容则不那么好,甚至很不好,如课桌文化、厕所文化、墙壁文化等。在大学生网络文化中,也能发现少数不堪入目的“黄色”、“黑色”、“灰色”话语。大学生也是社会人,社会上腐朽落后的东西同样会影响他们。这也是大学生思想单纯、涉世未深、知识积累有限所造成的。但大学生毕竟是青年中优秀的群体,他们在校园文化的互动中解读和反思传统文化,倾向理性和实际,少了情绪化的冲动与浮躁,因而较好地将传统的学习继承、改造创新和批判结合起来,批判和抵御消极文化,探索和创造先进文化,不断推动和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从而完善自身。

在高校,校园文化和大学生文化始终处于积极的互动之中。一方面,校园文化因大学生而存在,为大学生而发展。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主流)文化中最优秀的类型,并处于校园主(主流)文化地位,它维护正式组织文化的权威性,昭示传统文化的合理性,创造和传播先进文化,引导、融合大学生文化,改造、升华校园亚文化,使大学生文化与先进文化发展趋势相一致,与社会主流文化适应、和谐、协调。为了保证校园文化与大学生文化更加融洽,校园文化不断地汲取大学生文化的优秀成分,改造、发展和超越自身,超越社会传统和主流文化。另一方面,大学生亚文化以学生群体为载体,强烈地表达自我存在,伸张自我价值,诉说自我需求,理智地批判不合理的校园现实和社会主(主流)文化的弊端,倾诉维护大学生自我利益的愿望。同时,大学生文化支持校园文化,充实校园文化,改造校园文化,在互动中推动校园文化发展,为校园文化注入永不枯竭的活力。也正是这些校园文化与大学生文化间的“生态”互动,使校园文化在不断的平衡与协调中发展和完善,最终达到适应并超越社会文化的目的,使校园文化“在整个社会文化结构中发挥着文明先导的作用”。

[1]张帆,沈旭.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新动向——后现代语境下的大学校园亚文化[J].中国青年研究,2006,(3).

[2]王冀生,王霁.大学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之所在[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1).

[3]梁周清.高校校园文化培育:问题、途径及方略[J].淄博师专学报,2010,(1).

[4]李瑞德.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国情国力,2008,(7).

猜你喜欢

亚文化校园文化大学生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玩具变“潮” 已成为一种亚文化?
向沛文:穿行于青少年亚文化
大学生之歌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小区域内亚文化区划分路径研究——以重庆市区域内亚文化分区研究为例
“腐败亚文化”何以挥之难去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