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师工作室”为平台探索蜀绣人才培养模式
2012-08-15李凡
李 凡
(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7)
四川成都是蜀绣的故乡,早在汉末三国时,蜀绣就已经驰名天下,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蜀绣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如今的蜀绣行业迫切需要质量优、素质强、艺术设计水平高的技能型人才。在2010年,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与“郝淑萍蜀绣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联合,开始合作培养人才,申报开设了服装设计专业(蜀绣方向),并于2011年6月揭牌了“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蜀绣技艺传习所”——四川省内首个专为蜀绣设立的传承研习机构。此举标志着现代高职教育与传统蜀绣的进一步融合,并为培养既有蜀绣传统技艺又有现代设计创作能力的高职高专层次的蜀绣专门人才,促进蜀绣技艺传承和产业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和契机。学院特聘已从事蜀绣四十余年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蜀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郝淑萍为客座教授,学院服装设计专业(蜀绣方向)学术带头人,采用师徒式教学形式,将蜀绣这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心手相传。
一、共建“大师工作室”
学院建立了“郝淑萍大师工作室”、“尹嘉伟大师工作室”。蜀绣“大师工作室”的特色在于搭建了一个仿真平台,使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就完成了由学校向社会的过渡。
1.学院提供专项资金和教学空间,配备必要的基础设施,选派具有专业指导能力的专职实训教学辅助人员进驻其中,管理监督蜀绣工作室的日常运作。
2.相关行业企业提供和配备符合“蜀绣”培养目标的专门设备和耗材,并按照蜀绣工艺的实际创作流程,设计和布置蜀绣仿真工作室,选派知名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进驻,协助和参与学院教学和实训。
3.学院对服装设计专业(蜀绣方向)的优秀学员和家庭贫困学生在奖学金助学金评定时给予一定倾斜,设立“郝淑萍基金”,尝试订单式培养,为蜀绣专业学生优先提供就业岗位。
二、联合开发课程
根据“蜀绣”线法平顺光亮、针脚整齐、施针严谨、掺色柔和、车拧自如、劲气生动、虚实得体的特点,学院对蜀绣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设计。联合企业知名工艺美术大师与专职教师共同开发课程、编写教材、参与教学。将“传承、技能、创新”融为一体,通过思维训练和技能训练使学生最终达到蜀绣行业工作岗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求。
1.与企业联手开发课程。学院针对“蜀绣”岗位的终端需求,以工作室为平台,联合企业开发特色课程并改革教学内容,融团队教学、校企合作教学、企业项目教学于一体。具体有:采取“教学进现场,项目入课堂”的形式,实现教学场所与工作现场合为一体;请工艺美术大师、能工巧匠进课堂,专业教师入企业,使教师和“师傅”角色融于一身;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练、做中获”,突出能力培养。在实际教学中,知名工艺美术大师们通过鲜活的案例,狠练学生基本功和刺绣重要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示范教学。如绣制作品时,绣花线分的次数越多,绣制过程就越烦琐,绣品也就越细腻,价值就越高。在授课时,着重对学生教授蜀绣专业相关的概念和技法,边示范边授艺,飞针走线,言传身教,将蜀绣针法技艺心手相传。
2.设定课程核心目标。学院服装设计专业(蜀绣方向)以“学生主体、就业导向、企业参与、素质同步”为指导,按照课程体系的要求,一年级通学专业基础,并初步接触蜀绣刺绣工艺基础若干课程。如写刺绣基础、素描基础、白描基础、色彩基础、蜀绣画稿基础等;二年级工艺教学实践,进入工作室,进行绣品的实际创作和技巧训练,如双面绣基础、平面构成、蜀绣设计与实训、计算机辅助设计、蜀绣工艺史;三年级顶点提升,即能较好掌握山水、人物、绣品的装裱等。学生不仅学习刺绣知识,而且还通过学习基础素质公共课、美术鉴赏、蜀绣图案、书法基础等多种课程,加强对基础色彩、白描勾线、画稿创作的把握能力、造型能力、审美能力,完善以设计创意与表达、装饰语意、专项设计与制作的核心课程体系。
三、理论与实践并重
学生技能训练的过程,既是提高专业技能的过程,也是创作绣品、创造价值的过程。知名工艺美术大师与专职教师互动,促进了学院教学与科研的改革与发展。
1.学院选拔了一批专业精通并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师担当服装设计专业(蜀绣方向)的教学重任。学院要求各专业课教师应具备“三个能力”。即教学讲义资料和实训指导书的编写能力,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与评估能力,实践动手与教学实施能力。对蜀绣方向任课教师进行了优化组合,其中既有具备多年艺术设计与管理实践经验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又有充满朝气的高学历青年教师。教师队伍做到资深专家精心“传、帮、带”,年轻教师认真“教、学、研”,建成了一支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工艺美术大师、能工巧匠等组成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2.聘任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担纲实训教学。学院实训教学由进驻学院的知名工艺美术大师以一幅幅刺绣作品的创作过程为切入点,在蜀绣工作室仿真环境中展开。首先是绣前准备。将蜀绣要用的材料:绣线和底料;创作蜀绣所需的工具:绣针、弯头剪刀、绷架、绷凳、绷布、搁手板、立架、绣线等准备好。其次是基本技能训练。蜀绣以软缎、彩丝为主要原料,其绣刺技法甚为独特,至少有100种以上精巧的针法绣技,如五彩缤纷的衣锦纹满绣、绣画合一的线条绣、精巧细腻的双面绣和晕针、纱针、点针、覆盖针等都是十分独特而精湛的技法。学生要根据蜀绣作品创作时所需的必要工序、操作方法,学会分线、劈线和穿线等。再次是熟悉绣品创作流程:设计、勾稿、上绷、勾绷、配线、刺绣、装裱、合成。在此过程中,学生要严格按照企业真实场景操作,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际创作全面结合。亲手完成一件绣品的每一个步骤,感受如何用不同的针法和绣法,恰当地表现刺绣物体的形态和特征。既可以现场观摩蜀绣工艺美术大师刺绣,又可以直接伏绷走线参与刺绣创作,真正提高技能。
四、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在“大师工作室”运作的基础上,为提升校企合作的纬度,学院与企业双方进行刺绣技术探索和研究,联合申报研究项目,建立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产、学、研相结合新模式;与学院的科研项目紧密结合,实现项目、企业、人才的集成发展。
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积极鼓励和吸纳学生进入由知名工艺美术大师和本院教师共同组成的“大师工作室”课题组,参与创作。内容包括:参与创作过程;协助或者独立完成部分蜀绣作品创作内容;参与创作项目与学生实习、毕业设计有效结合,加大蜀绣行业专家的参与度,严格规范“大师工作室”教学过程管理,提升教学质量和评价水准。在课程教材的建设上,蜀绣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我们还应加强教材建设的力度,解决教材建设滞后、缺失、缺乏系统性等问题,横向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模块课程结构,纵向上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确立多个发展领域。
蜀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职业教育培养体系中,是特色专业,也是一所职业院校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特色”既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也是核心价值与附加价值的统一。其中,个性与附加价值在职业学校特色专业的一个突出体现就是在职业教育大背景下学生职业素养提高的需要,并且在专业的开设,课程的开设上与其他一般服装、纺织类专业可以有差异,课程的多样性与选择性是像蜀绣这样的特色专业形成的保证。我们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学生的职业规划、学校的发展和教育的创新采取了勾勒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框架、改善课程设置、开展课程评价四大措施,以“大师工作室”为平台,探索蜀绣人才培养新模式,走上了以课程为载体的特色专业创建之路。
[1] 申茂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及其实现途径[J].教育文化论坛,2009,(1).
[2] 孙青,张捷.中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价值评价[A].旅游学研究(第二辑)——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6.
[3] 王磊.蜀绣市场发展现状及营销策略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22).
[4] 周鼎,李丹,刘东成.“魂兮归来”——21世纪湘绣艺术设计刍议[J].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
[5] 周磊.地方特色艺术的差异对鲁绣与苏绣的影响[J].艺术探索,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