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股弦戏源流述略

2012-08-15刘海利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武陟县戏楼剧种

刘海利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焦作 454000)

二股弦戏源流述略

刘海利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焦作 454000)

二股弦戏是河南省武陟县一个鲜为人知的稀有剧种,是梆子腔体系中一个极富乡土气息的地方戏曲艺术样式。考察其源流和生成以及在社会变迁中二股弦戏的发展轨迹,对于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地方稀有剧种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股弦;源流;发展轨迹

二股弦戏是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一个鲜为人知的稀有剧种,因用二股弦类拉弦乐器伴奏,故谓之。二股弦属于梆子腔体系,是一个极富乡土气息的地方戏曲艺术样式。

二股弦唱腔独特,板式丰富,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二股弦戏极贴近生活特点,又被人称为“针线筐戏”,深受大家欢迎特别是妇女们欢迎。2006年二股弦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经过严格筛选评选,二股弦于 2007年被列入了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股弦由此进入更多人的视野,也为二股弦的生存、发展和研究工作带来希望。目前二股弦高度衰落,全国仅剩武陟县大封镇大司马村一个民间剧团,是稀有濒危剧种,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整理、传承和发展的视角来研究二股弦戏,对于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二股弦戏的源流和生成

从文化生态来看,任何一种艺术的滥觞、发展及繁荣均与其文化生态背景相辅相成。武陟独特的地理环境促进了二股弦戏的创生和发展,同时厚重的文化氛围促进了二股弦戏的高度繁荣。二股弦戏的发展变化与其地域文化的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

武陟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南临黄河,与郑州、荥阳为邻。武陟历史悠久,山川秀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夏属冀州,春秋置怀县,秦易名武德,隋开皇十六年(公元 596年)始置武陟县。境内有仰韶、龙山文化遗址,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万里黄河第一观——嘉应观、五代古塔妙乐寺塔、明清佛道合一建筑千佛阁等名胜古迹,为人类文明提供了大量而又宝贵的文史资料。竹林七贤中的向秀、山涛,明代礼部尚书何塘,三代帝王之师李堂杰,清代名人毛昶熙等历史名人的故里都在武陟。优美的地理环境,厚重的文化因子,为二股弦戏的孕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武陟戏曲历史悠久,起源于新石器,形成于汉晋、宋。明清戏楼林立,民国戏班云涌,解放后剧团如雨后春笋”。据《武陟县戏曲志》记载:“1974年在宁郭后庄出土的一组置舞俑和1981年在老城出土的黑乐俑考证,在汉代武陟歌舞、乐队十分兴盛。1952年小董村发掘的晋墓葬发现的仿汉代百戏画像砖考证,在晋代武陟就有了百戏。”[1]明清时期,武陟县寺庙林立,大多寺庙多数设有戏楼,戏楼有 60多处。这些古戏楼,均为古代娱神或娱人演戏的场所。武陟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和厚重的文化因素对大司马二股弦产生了深远影响。武陟出土的大量戏曲文物和戏楼、戏台遗址等,都表明不同历史时期,在武陟地区的戏曲活动的发展概况,同时也说明了二股弦作为武陟特有的地方剧种,有其产生的历史渊源和依据。

武陟县大封镇大司马村是武陟县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村的村庄。[2]大司马原来是一个繁华的古镇。据大司马村玉皇庙残碑记载:“大司马,古镇也,道通关洛,为缙绅往来之衢。”大司马紧靠当地重要的黄河古渡口——驾部渡口。作为重要的商镇,大司马北临官道,南靠黄河渡口,大司马是官道和渡口来往官员、客商的重要落脚之地。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吸引了众多的外来商帮。清代末期,大司马古镇的繁华甚至比得上当时的武陟县城,村中形成了各种商行店铺林立、钱庄店铺鳞次栉比、路上河上车船相连、呼号之声不绝于耳的繁荣之势,既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市场繁荣,也使得大司马村逐渐进入了“家给人足”的状态,这同时也诱导了民间消费,其“喜尚所趋日异”。在城乡娱神娱人的民俗活动中,各种民间歌舞艺术纷呈竞出,如旱船、舞狮子、二鬼摔跤、哼小车、高跷、缸调、经调、坠子、唠子、莲花落及山西会馆之迷糊(眉户)、梆子等各种民间艺术集聚庙会,竞技比武,互相学习。同时当地流行有多个剧种,如怀梆、四股弦、怀越调、花鼓戏等,为孕育和促成二股弦的萌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于二股弦的产生至今众说纷纭,其一是在豫东、鲁西流行的“花鼓丁香”的基础上,吸收民间小曲后逐渐发展形成的,形成于清代晚期。其二是在河南与山东交界的黄河两岸的劳动号子、夯调、船歌的基础上,吸收大鼓书、鼓儿词、花鼓秧歌等艺术形式逐步发展形成的。二股弦的形成时间,很可能是清末民初时期。据说 1927年,彰德府(安阳)艺人陈永国、陈永华俩弟兄迁移到大司马落户,因其演唱深受当地群众欢迎,他们教唱大司马村爱好戏曲的村民唱戏,后便收徒授艺,组织成立了戏班。不但在本村演出,还到本县方陵、南贾、焦作百间房、博爱的清华等地演出,很受欢迎。年长日久,因受当地语言、民间音乐的影响,经过长期发展变化,逐渐成为新的剧种。

我们在查阅《武陟县戏曲志》和《焦作市戏曲志》时发现,上面只有二夹弦的记载。在《武陟县戏曲志》上这样说:“武陟县大司马村的二夹弦,又俗称二股弦。”[3]我们又咨询河南省戏剧史论家马紫晨先生。马紫晨说:“在 80年代编写戏曲志的时候,还没有记录二股弦这个剧种。”同时我们在查阅资料时也发现二股弦与二夹弦有很多剧目也是相同的,但很多听过“二夹弦”和“二股弦”的人说,两者在唱腔上是有所不同的,特别是在尾音上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在长期的演出过程中,二股弦移植了二夹弦部分剧目,吸收其表演艺术,采用其腔调及民间俗曲加以改造,丰富和发展了自己的唱腔,使二股弦剧种逐渐走向成熟。

“商路即为戏路”是我们公认的戏曲传播的一种方式。大司马的独特位置,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市场繁荣。经济繁荣,民间传统的节令节日、民间俗礼及官府、商贾、士绅、农民对文化娱乐的需求不断增加等诸多因素促进了戏曲艺术的大发展。中国戏曲艺术的的生成、发展,与古代农村的宗教民俗活动密切相关。齐建华《中国传统戏剧的文化行程》认为:“中国戏曲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不可能是当时社会的主流文化话语所培养出来的,而是由处于边缘化的民间话语方式决定的。各种民间习俗,各类的节庆娱乐和祈福攘灾仪式等等均成为中国戏曲孕育、萌发的丰富养分。”[4]这种推论也适用于二股弦。二股弦的生成、发展与古代农村宗教民俗活动密不可分的。鼎盛时期大司马村,当地的百姓或外来客商,为了显示自己的实力和财力,纷纷捐资修建了许多庙宇,鼎盛时期大司马村所建庙宇多达十三座,四个庙有戏楼,“据《武陟县志》记载,明洪年间(1368-1398),城隍庙、关帝庙就修建有戏楼。嘉靖年间(1522-1566)大司马祖师庙、玉皇庙、三官庙、孙真庙四座庙都盖有戏楼。在明朝,一个村有四个戏楼,这在全国怕是再也找不出第二个村庄了。”[5]在当地农村传统的有祭祀火神的“行水”活动,加上民间的祭祀活动、庙会等。这些宗教活动以及各种演出场所的不断出现和改善,为二股弦等戏曲从原来圈地作场演唱发展成高台教化搬演提供了可能。

二、社会变迁中二股弦戏的发展轨迹

二股弦的迅速发展,使它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逐渐向外传播扩大,此剧种已有相当规模,周边的村庄也都纷纷建立起了二股弦剧团。如武陟境内的西滑封、东草亭、三阳乡、南阳村等纷纷建立起了二股弦剧团。二股弦剧团还纷纷到博爱、温县、沁阳、修武等地演出。每逢演出,观众人山人海,掌声接连不断。妇孺皆吟,普及率颇高。无论街头巷尾,村阡田陌,到处都可以听到二股弦的声音。

从民国初到日本入侵武陟的民国二十七年(公园 1938年),社会安定,戏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各种剧种迅速崛起。二股弦因其唱腔独特,剧目内容多是家常事,受到大家欢迎。

日本占领武陟时期,社会的动荡使二股弦遭到了巨大打击。二股弦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二股弦艺术发展进入低谷,曾一度兴起的戏曲班社在此期间多数解散、停演。二股弦剧团只得解散,演员们各奔他乡,戏楼大都被拆毁。

抗战胜利后,在党的“百家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二股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二股弦受到了武陟县政府的大力扶持,武陟县政府每年拨专款扶持二股弦,极大地推动了二股弦的发展。这一时期,武陟县不但农村剧团空前活跃,而且也有了自己的职业剧团,并得到了巩固和发展。[6]1959年召开了武陟县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也极大促进了二股弦这一剧种的发展。

始于 20世纪 60年代后期的“文化大革命”,不仅触及处于上层文化和精英文化,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大肆破坏了基层的民间文化。[7]六十年代初下发了停演古装戏,二股弦剧团停止了演出,此时期,民众与戏曲表演有关的传统仪礼、民俗生活几乎完全中断,艺人们失掉了赖以生存的饭碗,剧团解散,服装道具被烧,演员被批斗,大批演员改行,二股弦剧团又遭到了沉重的打击。直到 1993年,大司马二股弦剧团才又重新组建,通过老艺人重新整理剧本、排练演出,以及吸纳新人等才使得二股弦这一剧种保存下来。

目前大司马二股弦剧团作为当地惟一的二股弦剧团,也像其他剧种一样,遭受到了各种现代娱乐文化多元化、审美观念西方化、民俗日益淡化、市场经济等多重冲击,其生存十分艰难。人们对二股弦艺术的兴趣相对减弱,艺人表演机会相对减少,二股弦面临演员和观众的双重短缺,二股弦文化体处于濒危状态。

[1][3][6]王光先.武陟县戏曲志(内部资料)[M].1988,P2、107、107.

[2]西周有个武将叫休父,官居大司马,他平徐有功,周宣王赐姓“司马”,故其祖居的村庄就叫大司马.参见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怀川记忆[M].河南文艺出版社,2008.

[4]齐建华.中国传统戏剧的文化行程[M].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P10.

[5]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怀川记忆[M].河南文艺出版社,2008.

[7]薛艺兵.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处境[C].在音乐表象的背后[D].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P242-260.

刘海利(1975-),女,河南焦作人,硕士,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地方文化。

2012-03-09

猜你喜欢

武陟县戏楼剧种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武陟县
陕西紫阳县瓦房店北五省会馆及其戏楼考述
陕西紫阳县瓦房店北五省会馆戏楼
思 夫
武陟县
乱谭小剧种
《中国小剧种的抢救与研究》序
介休城内五岳庙及山门戏楼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