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高为范
——论高校辅导员师德素质的构成与培养

2012-08-15梁军伟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师德职业道德辅导员

梁军伟

(平顶山学院 河南平顶山 467002)

德高为范
——论高校辅导员师德素质的构成与培养

梁军伟

(平顶山学院 河南平顶山 467002)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世纪必须大大加强。而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一线的组织者、教育者,他们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师德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因此加强辅导员对师德素质的认识和理解,加强辅导员师德素质的培养意义重大。

高校辅导员;师德素质;构成;培养

“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对人才的培养以“德”为先,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在社会文化环境越来越开放,社会价值取向渐趋多元化的今天,道德滑坡现象在大学生身上日益严重,如果不加强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就容易使他们迷失前进的方向,甚至与社会主义的育人目标相背离,更谈不上成长为国家、民族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工作在新世纪必须大大加强。高校辅导员与学生联系最多,相处时间最长,接触的最频繁,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一线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是“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战略工程”的直接参与者和实施者,扮演着指导学生在校期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角色。[1]中央16号文件强调指出:“所有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都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2]担负如此重任的高校辅导员只有全方位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师德素质,才能做到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才能真正成为大学生成人、成材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新世纪高校辅导员的素质状况,尤其是师德素质,将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关系到我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身教重于言教。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些名言形象地说明了师德对学生的重要影响。

一、高校辅导员师德素质的构成

师德素质是指辅导员将辅导员职业道德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意识,升华为自己的职业道德行为后,所固定下来的稳定品德。师德认识、师德情感、师德意志、师德信念、师德习惯构建一个完善的师德结构体系。

(一)师德认识

辅导员的师德认识是指对辅导员职业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辅导员的师德认识来源于对教育事业的伟大意义的深刻理解,理解是热爱的基础。当一个人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时,他是绝不会去好好干的,也不会懂得怎样去干好它,更不会刻苦钻研去想法干好它,在新世纪里,辅导员的师德认识主要应该包括对辅导员职业的特殊性的正确认识。

辅导员职业的特殊性体现在它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同时塑造着青少年的灵魂,启迪学生的心灵,教学生学会做人,促进学生自身的完善,加快学生走向文明的步伐。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应该认识到我们是以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为己任。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处世、学会求知、学会健体是我们的培养目标。把学会做人放在第一位,也正印证了“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这句话的深刻涵义,同时也说明了德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

(二)师德情感

辅导员的师德情感,就是辅导员在学生工作实践中的思想、意图和言谈举止是否符合辅导员职业道德规范而产生的情感体验。新世纪的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师德情感,主要包括热爱教育事业和热爱学生。

1.热爱教育事业。辅导员热爱教育事业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一位辅导员不热爱教育事业,那么他的工作只能是如同一杯白开水,平淡而无味。相反辅导员就会乐此不疲。其原因就是他对教育事业充满无限的热爱,他的工作充满乐趣。作为辅导员,如果不喜欢学生工作,就会以应付的心态对待工作,认为学生只要不出事,就算尽到了职责。认识不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预见性和重要性,有事时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能不管的尽量不管,能不说的尽量不说,使工作呈现出一种疲软、无所求的状态。试想这种“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工作状态,何以能够做好工作?但如果喜欢学生工作,能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深入进去,从点滴小事做起,能够认识到学生身上的点滴进步和不断成长正是学生工作的乐趣所在,是自己的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客观体现,那么他的工作和人生也将会充满乐趣。

2.热爱学生。爱学生是辅导员在教育工作中通过多次与学生接触后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爱生才能爱教,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爱心是师德的灵魂。辅导员只有在与学生多次接触后,产生了兄妹、朋友之爱,才会对学生报以百倍的信心,对学生的成长付出高度的责任心,此时此刻,老师付出了爱,学生感受到了爱,学生会因老师的关爱而更加尊重和热爱自己的老师,老师也会因为学生的尊重和热爱而更加关心和爱护自己的学生,师生关系才会更和谐,学生工作才会做到事半功倍,老师也会在这成功中加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三)师德意志

辅导员的师德意志,就是根据辅导员应有的善恶荣辱观念,在履行其职业职责的自觉的、有目的的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够克服内心障碍和外部障碍的毅力。它体现于辅导员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是辅导员在职业道德实践中克服困难的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促使辅导员能够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不断攀登师德素质的高峰。辅导员的师德意志主要体现在:

1.对师德认识的持之以恒。辅导员在自己工作付出与待遇反差大,经济收入及在学校政治地位不高的情况下,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对学生的成人成材的重要作用,不因为一时的得失而闹情绪甚至扔下工作,或者是应付工作,得过且过,这样都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应矢志不移地从事学生工作,忠贞不渝地热爱教育事业,并将其作为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宏图伟业。

2.对师德规范的持之以恒。当今社会,“见利忘义”“贪赃枉法”“钱权交易”“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官倒腐败”“行贿受贿”等现象随处可见,使人们沦为金钱、物质的奴隶,成为“经济动物”。在这种“物海欲洋”“拼命挣钱,尽情享受”的社会大潮中,作为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应该坚持按辅导员职业道德来高标准要求自己,要善于抵制不符合辅导员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的各种因素的干扰,做到面临多彩的世界不为所动,坚决抵制住金钱和物质的诱惑,不为一点蝇头小利而丧失人格;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坚持按辅导员职业道德规范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活动,以坚强的毅力战胜困难,为学生树立不屈不挠的榜样。

3.顺应时代要求,不断完善和发展自身师德意志。能够紧跟时代变化,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师德素质,这同样需要辅导员拥有坚强的意志。

(四)师德信念

辅导员的师德信念,是辅导员对人生观、辅导员职业道德理想和辅导员职业道德要求的正确性和正义性的深刻认识,以及由此产生的履行辅导员职业道德义务的极强的责任感。是深刻的道德认知、炽烈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的统一,是辅导员在教育实践中用以评价教育行为善恶对误的一种内在力量,是辅导员道德行为的指南。

(五)师德习惯

辅导员的师德习惯,是辅导员职业道德规范与原则等内化为辅导员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和信念,依靠其自觉地选择道德行为,所固定下来的职业道德行为。我国《教师法》对师德的明确要求概括如下:忠诚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尽心尽责;坚守高尚情操,廉洁从教,精于教书,勤于育人;发扬奉献精神,不断探索,勇于进取,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贡献聪明才智。高校辅导员应当以此为准则,不断强化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为自身的人格养成奠定坚实基础。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师德习惯应包括:信仰坚定,品德优良;依法从教,爱岗敬业;淡泊名利,潜心育人;遵循规律,教书育人;乐群谦逊,知识渊博;关爱学生,尊重家长;团结协作,科研兴教;公正公平,率先垂范。

总之,辅导员拥有完善、合理的品德结构,即具有良好的师德认识、师德情感、师德意志、师德信念和师德习惯,这样不仅会避免在教育实践中表里不一、口是心非、言清行浊,而且能使其逐渐形成高尚的师德,成为学生品德成长上的楷模。这也是其适应新世纪更高要求的教育工作的需要,是其成为适应新时期要求的专业化辅导员的需要,也是其向专家型和教育家型辅导员发展的需要。

二、高校辅导员培养崇高师德的途径

(一)善于学习,强化师德认识

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塑造者,加强师德建设,要善于学习,首要是学习理论,以科学的理论做指导,致力于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道德情操。理论学习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和辅导员职业道德理论等,深刻理解“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内涵,理解素质教育的本质。理论学习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其次要注意向优秀辅导员和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学习。这些优秀典型的教育实践和先进事迹,深刻地诠释了新时代师德的特点,是辅导员职业道德理论的具体化,也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学习优秀典型的先进思想和感人事迹,有助于辅导员提高师德认识,激发师德情感。最后,还要善于向自己的学生学习。虽然在学生工作中辅导员起主导作用,但是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再加上辅导员队伍的年轻化,现在的大学生在某些方面可能比辅导员还要懂得多,这时,辅导员就要善于发现和抓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虚心地向学生学习,在师生互学互勉中汲取新知,强化师德认识。

(二)爱岗敬业,丰富师德情感

辅导员作为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重任在肩。既然选择了学生工作,就要尽心竭力去做好,就要对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负责,对这份工作负责,对自己负责。面对几百名学生青涩的脸庞,要以人性化的管理、引导性的教育和全方位的服务让学生能在和谐的氛围里健康地成长成才,这都是责任!学生的生活舒心吗?学生的心理健康吗?学生的目标明确吗?学生工作无小事,一路带着学生走过,从学习到生活再到情感,从辛酸到感动,从怨恨到自豪,需要我们用爱心、耐心、细心、诚心、信心、责任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找回自信和尊严,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幸福成长,这些都是责任,是让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让家长、学校和社会放心的责任,让自己幸福的责任。每到学生毕业时,那么多的学生对辅导员的付出表示认可,表示感谢,在那一刻,多少的委屈、怨恨都化为乌有,唯一留存心底的是作为辅导员的自豪感,学生的进步就是我们人生价值的最大体现,而这份自豪感又进一步丰富了我们的师德情感。

(三)洁身自爱,锤炼师德意志

辅导员洁身自爱,不断锤炼自身的师德意志,不断增强实现师德目标的毅力,是提高师德水平的重要条件和保证。首先是要不断提高抗挫折的能力。学生工作是一项相当艰苦的劳动,辅导员在工作和生活中遭遇挫折和陷入困境的状况时有发生,因此,大多情况下辅导员都需要以坚毅顽强、迎难而上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迎接挑战。其次要逐步增强抗拒金钱与地位诱惑的意志。目前我们面临着比任何时候都显得严峻和突出的道德危机和师德困惑。我们重视了市场,重视了利益,重视了经济价值,导致我们远离人文价值,以至金钱至上、见利忘义、学术腐败等在教育领域大行其道。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高校辅导员在世人心目中的形象,弱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辅导员在社会上作为知识层次相对较高的人群,大都具备去选择待遇更好和地位更高的工作的条件,所以更要坚持自己的师德目标,强化淡泊名利的精神,丰富自身的师德情感,锤炼我们的师德意志。

(四)自我激励,坚定师德信念

自我激励是坚定师德信念、提高师德水平的一个最重要、最积极的途径和方法。首先是目标激励,辅导员个人在师德方面制定的目标越高,在实践中达到的师德水平就会越高。其次是榜样激励,辅导员在师德修养的程度上是有高低之分的,因此要虚心学习身边的典范,扬长避短,激励自己,这是一种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重要手段。再次就是成就激励,任何一位辅导员只要坚持不断地修养自身品德,就一定会有收获。这些收获和成就能够从心理上给辅导员带来充实感、满足感和自豪感,又是激励辅导员们进一步去追求更高师德目标和提高自身师德水平的精神动力。最后是反思激励。善于通过反思把自己的教育失误变成教育财富是一个辅导员成为教育家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从许多优秀辅导员身上看到一种他们共同具备的重要品格——就是勇于正视自己的失误,能够深刻反思自身的不足,并把它们转化为激励自己前进的宝贵财富,这也正是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

(五)点滴积累,培养师德习惯

良好的师德养成是一个人的师德认识、师德情感、师德意志、师德信念和师德习惯诸要素从低到高、从量变到质变的动态过程,这就决定了它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积累过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只有平时注重细节,从点滴小事做起,慎独慎微,严格约束自己,久而久之,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崇高的道德品质,锤炼出高尚的人格。师德习惯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需要每一位辅导员在长期的学生工作中坚持锻炼和提升自己,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反复磨炼和修养自己,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和水平,这样才能使自身的师德修养得以不断提高和完善。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期高等教育中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高低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素质的整体水平的高低有着密切联系。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师德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师德建设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促使每一位辅导员进一步强化师德认识、丰富师德情感、锤炼师德意志、坚定师德信念和培养师德习惯,不断加强师德修养,逐步提升师德素质,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教育学生,做一个学生佩服、喜爱和敬仰的好老师,在学生心中树立起一座“德高为范”的丰碑。

[1][2]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8月.

梁军伟(1970-),男,河南许昌人,讲师,教育学硕士,平顶山学院学生处工作,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

2012-04-12

猜你喜欢

师德职业道德辅导员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司法职业道德》课的教学探讨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
抗震救灾中的师德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