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班级建设与“四位一体”管理模式
2012-08-15万成海
万成海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襄阳441050)
高职院校班级建设与“四位一体”管理模式
万成海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襄阳441050)
从班级的一般含义和班级建设的实质入手,分析了高职班级的特征,并对比班级建设的一般内涵,概括了高职院校班级建设的六个方面的特殊内涵,结合班级建设的教师团队形成,提出了“四位一体”的班级管理模式。
高职教育;班级建设;四位一体;管理模式
一、班级及班级建设的实质
班级是“班级授课制”下的一个概念。所谓“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制度。“班级授课制”产生于近代资本主义兴起的时代,是由于要求普及教育,扩大教育教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从而批判、否定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封建隔绝状态下长期实行的个别教学组织形式的结果。“班级授课制”的特点是由教师面向全班学生进行教学,所有学生的学习内容、教学进度和学习要求都是整齐划一的,教师主要是以讲授的方式直接向全体学生系统传授科学知识,由于没有必要将同样的内容和问题重复若干遍,因而,学生的学习效率较高。正是这种优越性,使得班级授课制从产生到现在300多年经久不衰,成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但这种组织形式也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受到限制,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因材施教,教学和学习都缺乏灵活性。
与“班级授课制”相对的是“无班级授课制”。芬兰1999年1月颁布《芬兰高中教育法案》,明确规定,所有高中采纳“无班级授课制”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主动学习能力。无班级授课制打破了长期以来固定班级、固定教师、固定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学校不再为学生分班级或分配固定教室,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并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选择不同的学段课程和适合自己的任课教师,从而使学习成为一种主动自觉的行为。
不过,“班级授课制”仍然是目前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从小学到大学,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班级里度过的,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也主要是通过班级来实施的。因此,班级对学生影响至深,班级管理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班级建设是一个内容十分广泛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实质就是把班级转化成为班集体。班级是一个教育技术概念,是“班级授课制”的组织基础。班集体则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是班级建设的结果。与作为教育技术概念的班级相比,班集体有以下显著特征:1.班集体是一个规范化的社会组织。从班级发展到班集体,必须建立相应的组织规范以作为班集体发展的基础。2.班集体是一个被优化了群体心理的社会组织。从班级发展到班集体应通过真诚对话、合作活动、思想交流等方式,营造积极快乐的集体氛围,优化集体成员之间的情感关系,并保证这种情感关系以理解、信任、尊重等为价值取向。同时,应形成集体积极的价值共识和舆论,使集体能关心和接纳每个成员,同时也使每个成员都能自觉关心集体。在集体活动中,集体成员能团结一致,具有强烈的自豪感、凝聚力和合作精神。3.班集体是一个具有集体主体性的社会组织。从班级发展到班集体要尊重集体意愿,唤起集体发展的主体意识,形成集体积极的价值共识和追求。这种价值追求既与社会要求一致,又能基于学生发展的需要。集体舆论和人际关系能体现集体积极自觉的价值共识。4.班集体是一个能保证个性发展的社会组织。从班级发展到班集体要能自觉地考虑每个成员的发展需求,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把每个成员都视为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为每个成员的发展提供或创造机会,保证每个学生的个性和谐、充分地发展。正因为如此,胡麟祥认为,从班级发展到班集体一般要经过四个阶段:建立组织规范阶段、优化群体心理阶段、发展集体主体性阶段、关注集体每一个成员个性发展阶段。[1]
二、高职院校班级与班级建设
总体上看,高职院校班级有以下特征:1.班级以成年人为主体。高职院校作为高等院校,学生来源主要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绝大多数学生是具有完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他们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灵活性、广度和深度、日益增强;但是由于他们阅历、经验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他们情感十分丰富和深刻,接近成熟,但未完全成熟,情感上还存在一些明显的弱点,其内心情感体验十分细腻微妙,属于外表敏感的群体,情绪具有较大的情境状和波动性;处在心理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能够自觉地从各个方面了解和体察自己,塑造自我形象,设计自我模式,有独立的见解,自尊心较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基本形成。[2]2.班级按专业划分。高职院校根据社会岗位和岗位群的需要设置相应的专业,按专业定制教学计划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学生对未来职业一般都有一定的期待,这种期待是学生填报专业志愿,从而进入学校相应专业班级学习的基本依据。与学科体系下的本科生比较,高职生有更加清晰的职业岗位指向,班级教育管理更容易与社会职业岗位挂钩,可以将来自社会职业岗位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纳入班级教育管理过程。3.班级被学分制分化。学分制是教育模式的一种,与班建制、导师制合称三大教育模式。目前学分制已经在高职院校全面推开。在学分制下,传统的班级遭遇挑战。“同班同学”被学分制分化为“同班不同学”和“同学不同班”。
高职院校班级建设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班主任(辅导员)队伍建设。班主任(辅导员)是受学校委托,全面负责一个班级或若干个班级学生工作的教师。班主任(辅导员)是班级建设的主持者和主导者。班级建设的好坏,与班主任的职业素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2.班级共同目标建设。班级建设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下,学生、老师和学校为实现班级建设目标,对班级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过程。在班级建设过程中,班级共同目标是起点也是关键环节。[3]3.班级组织体系建设。按照罗德·孔茨的理论,班级建设的组织就是班级的一套职位结构,是班级从事建设活动以实现班级建设目标的分工协作系统。建立和完善班级组织是班级建设的基础。4.班级运行规范建设。组织规范即班级规章制度是学校学生管理规范的延伸和具体化,是班级成员的行为导向和准则。班级规章制度告诉班级成员在班级里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是班级运行保持正常有序的基础。5.班级激励机制和文化建设。班级管理的激励,就是运用激励手段调动班级成员的积极性,从而达成班级建设目标的过程。班级文化是在社会文化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以所在高校中的校园文化为根基,而又不乏独特的个性特征。培植班级文化是形成班级建设特色的关键环节。
三、高职院校班级建设与管理模式
(一)“四位一体”管理模式的提出与构想班级建设需要一个教师团队。高职院校班级建设具有双重任务,既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人,又要把学生培养成职业人。全面完成双重任务,不仅要按照社会人的要求在学生中全面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又要把各种职业元素纳入班级建设的过程之中,这些元素包括职业认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等广泛的内容。完成这样的任务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支撑,而单个教师由于受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的局限,尤其是年轻教师,本身还处于成长过程之中,其知识和能力难以完全适应班级建设工作的需要。样本学校专职辅导员中80%没有专业工作经历,50%为3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兼职班主任中50%不是专业课教师。因此,作为高职院校班级建设的主持者和主导者就不能只是一个班主任(辅导员),而应该是一个建设团队;班级管理不能是单打独斗,必须是专业研究室主任、班主任(辅导员)、班级德育导师和班级职业导师“四位一体”。
构建“四位一体”的班级管理模式,目标是整合教育资源,形成管理合力,放大班级管理功能,关键是组建班级管理教师团队。在“四位一体”的班级管理模式下,研究室主任主要承担所属专业所有年级班级的指导,而班主任(辅导员)是班级建设的舵手和组织者。作为班级建设的舵手和组织者有以下责任:全面了解学生、对班级建设有一个整体的思路、把握住班级建设的方向、建立和健全班级组织、指导班级规范建设、引导班级舆论、润滑人际关系、帮助“困难”学生。
班级德育导师和班级职业导师是班级建设的领航者和推进器。作为班级建设的领航者和推进器,课任教师有以下责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良好学风和班风形成、帮助学生认识职业树立职业理想、帮助学生了解职业规范形成职业操守、引导学生设计职业生涯和学业生涯、灌输知识并帮助学生形成职业能力。班主任(辅导员)有凝聚课任教师力量的责任。
(二)班级建设的任务与目标 首先,班级共同目标的核心是职业发展。班级管理目标的制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有两个因素是刚性约束的因素。刚性约束一,是社会环境所要求的目标,即社会通过学校要求学生达到的目标。刚性约束二,是学生的个体目标,即应当与大学生的个体发展目标一致。管理目标设置不仅不能脱离学生的个体目标,而且必须以个体目标为基础。只有当班级目标与个体目标协调一致时,才能体现多数人的意愿,才能得到高度的认同,才能成为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性、具有激励意义的目标。在设置班级管理目标时,还应注意到集体目标与个体目标冲突的可能性。
其次,班级组织体系要兼顾教学模式改革的需要。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方向。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培养模式,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在工作中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样本学校实践教学的学时占到总学时的50%,在这种培养模式下,学生在学习期间的身份是双重的,他们既是学生又是“员工”,两种身份随着培养计划的推进交替变化。班级组织体系适应工学结合培养模式需要,就是要使班级组织体系随着学生角色转换而适时转换。特别是当学生进入“员工”角色时,班级组织体系要能够适应模拟的或完全真实的工作场景需要。
第三,班级运行规范要体现职业规范内容。职业规范是那些维持职业活动正常进行或合理状态的成文和不成文的行为要求。这些行为要求,是人们在长期职业活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为大家共同遵守的各种制度、规章、秩序、纪律,以及风气、习惯等。它们有的反映了职业劳动中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如职业劳动的操作规程、安全要求等,这些多属技术系统方面的;有的反映了人与人的关系。了解并遵行职业规范,是从业的基本条件之一。承担着职业人培养任务的高职教育,在班级建设中应当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人培养要求,把职业规范作为班级运行规范制定的依据之一。
第四,班级激励机制以职业发展激励为主。注重融入职业文化。在高职院校,由于职业发展是学生最关注的问题,所以职业发展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最强劲动力。在班级建设过程中,为学生编织职业梦想,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为学生提供职业能力锻炼机会,应当是班级激励机制的主要内容。职业文化是人们在长期职业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习惯、气质、礼仪与风范,它的核心内容是对职业使命、职业荣誉感、职业心理、职业规范以及职业礼仪的自觉认同和自愿遵从。职业文化熏陶是学生成为合格的职业人的基础条件之一,高职院校的班级文化建设应尽可能多地融入职业文化。
[1]胡麟祥.班集体的涵义、结构及教育功能——现代班集体建设系列讲话之二[J].中国德育,2007,(03).
[2]贺文阁.试论大学班集体的形成及建设策略[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06).
[3]刘贵祥.当代大学班级管理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07).
G718.5
A
1003-8078(2012)02-0045-03
2012-01-08
10.3969/j.issn.1003-8078.2012.02.16
万成海(1958-),男,湖北南漳人,襄樊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 袁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