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软实力提升的地方高校思想力建设思考
2012-08-15钟劲松
钟劲松
(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湖北 黄冈438000)
基于软实力提升的地方高校思想力建设思考
钟劲松
(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湖北 黄冈438000)
就地方高校软实力提升问题进行探讨研究,提出思想力是高校软实力当中的核心要素、高级生产要素,并从凝聚大学精神力、维护教育品格力、提升教育决策力、提升教育变革力等四个方面就地方高校全面提高自身的思想力水平进行了探讨。
地方高校;软实力;思想力
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Josesh.Nye,Jr.)1990年提出的“软实力”理论为国家竞争层面及其之下诸多中、微观层面的组织建设与发展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从软实力的角度思考、研究高校的建设发展问题也早已进入相关学者、管理者的研究视野。当今世界少数最有影响的管理学家之一,“竞争战略之父”,哈佛大学著名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在其《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指出,一个国家要取得竞争优势,高级生产要素远比初级生产要素重要,初级要素只能维持价值链的低层次连续,而高级要素却能使价值链实现加速度的飞跃,使一个国家始终处于国际竞争的前沿。高校作为一个组织单元,对其软实力提升的思考,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无疑就是要对其高级生产要素进行优化和强化。
笔者以为,高校软实力提升,包括了思想力、文化力、管理力、影响力等诸多方面,但其中至为关键的要素是思想力建设,思想力是高校软实力当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高级生产要素,它既是高校一切软实力的“统领”,也是对高校一切教育活动和建设行为发挥指挥作用的“中枢力量”,是一所高校组织哲学思维水平的深刻体现。高校的思想力反映着它的精神积淀程度和水平,决定着它的品质,集中体现着它思考、把握、规划自身现实和未来前途命运的智慧水平。高校思想力由科学的精神、理性的思维、人文的情怀、高远的追求和扎实的工作来实现。作为在软实力建设方面比较滞后的地方高校,应该通过凝聚大学精神力、维护教育品格力、提升教育决策力、提升教育变革力来全面提高自身的思想力水平。
一、凝聚大学精神力
精神力是高校思想力当中已经得以凝练稳固并处于较高水平层次的软实力成分。大学精神决定着大学精神力。大学精神源于大学在办学历史中形成的文化积淀,这种积淀又在大学的现实活动中体现为一所大学的道德信念、办学理念和价值观念。
地方高校(乃至国内比较优秀的大学)在大学精神上与严格意义上的大学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大学精神力也往往表现得较为散淡。要培育大学精神,形成大学精神力,地方高校应采取以下途径:
(一)长期坚持大学精神培育 地方高校应该在凸现地方特色的同时,和高水平大学一样,高扬大学精神的旗帜。为此,地方高校应逐步通过办学实践当中的思想舆论和教育实践,将大学组织固有的追求真理、探索真知、自由、民主、独立的精神品质元素吸纳融合到自己的办学气质之中,逐步实现自发向自觉的转变,由软化到固化,以实现自身精神品质的层次提升。同时地方高校应植根当地文化土壤,大力挖掘并继承、发扬地方文化,努力丰富自己的文化积淀,培育独有的精神文化特色。一所富有传统文化魅力的地方高校若能在精神上真正吸收中外知名大学的精神内质,韬养出作为一所现代大学的理性与激情、自省与自我设计的精神品质,她就能够实现更高层次的“精神解放”,能够在自我发展进程中理性分析自身条件,认识自身水平,明确自身特点,认准自身方向,真正达到理直气壮、意志坚定地“走自己的路”,而不是仰名牌大学之鼻息,亦步亦趋,左右摇摆。[2]地方高校领导决策者理所当然应该首先肩负起本校大学精神培育的任务,而且鉴于地方高校大学精神建设状况,切实注意学校主要决策者人事变动过程中大学精神培育的延续性。
(二)积极培育教育者精神品质 “尽管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精神,但是,相同的使命、近似的职业决定现代中国大学必然共守一些源于文化传统的理念。中国现代大学精神对传统士人品格的汲纳、创新与发展,这不能不说是中华文化之幸、中华民族之幸!”[3]地方高校教育工作者,也应该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士人品格,并在教育工作中体现出高尚、平等、民主、诚实的教育者精神品质。教育者,具体来说教师的精神素养往往代表着学校的育人品格和学术精神。为此,地方高校应该在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程中,高度重视教师群体的师德状况和学术品格,唯有能负责任、有真才实学的教师群体与学生的呼吸相通、教学浸淫,地方高校才能形成自身独特的校风、学风、教风,进而逐渐形成自身具有文化约束力的习惯力量来自然推动教师和学生在学校的一切有益活动。而教师和学生是大学校园永恒的主体,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利于大学精神的形成与延续的。
(三)系统规划建设大学精神产品 凝练地方高校共同奋斗目标:高校奋斗目标在精神上体现着组织不甘现状图谋长远的雄心和志向,在实践上体现着未来的方向和高度,结合学校长远发展规划提出奋斗目标有利于凝聚学校人心,进而形成积极进取的高校群体主流意识,最终促进学校形成积极健康、团结进取的精神品质。
打造地方高校精神文化品牌:本着追求卓越的精神,重视精神文化品牌的建设,对大学精神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具有典型意义和价值的个体、群体、活动方式、创新举措等进行提炼挖掘、理论总结,形成反映本校大学精神的独特品牌,在学校形成相应的传统。
确立地方高校独具特色的校训:作为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校训是体现大学精神的鲜明符号,具有号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大胆结合大学独特追求和精神取向确立校训,对塑造大学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校训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是大学精神和灵魂的象征,更是学校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精彩的校训,如哈佛大学的“让真理与你为友”,加州理工学院的“真理使人自由”,剑桥大学“求知学习的理想之地”,普林斯顿大学的“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就像一张张文化名片,张扬出学校鲜明的个性和特色,给人一种过目难忘的印象。地方高校也应该凝练属于自己的校训。此外,地方高校还可以通过设计校徽、校旗、校歌等校园文化产品间接传递并固化、丰富大学精神内涵。
二、维护教育品格力
教育品格力是“教育尊严”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包括教育自尊和他尊两方面。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组织,其首要的品质,就是要有教育品格。教育如果丧失了品格,无异于法官犯罪。教育品格从宏观外在上体现为大学在社会组织系列当中所凸显出来的独立品质、求真品性和反思精神;在中观层面体现为大学科学规范地履行自身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教育组织功能;在微观上体现为大学在面对自己的教育对象、教育任务时所体现出来的公正、平等、客观、科学、纪律等“智性美德”,包括它以人为本的教育取向,以人为本的政策、实现以人为本的能力以及大学教师群体对学生、学问、学术的当然兴趣等等。它还体现为大学在国际教育背景下坚持民族性并自觉进行本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传承、发扬和新的文化创造;体现为大学在与世俗社会接触的过程中始终以我为主,适当保持与世俗社会的距离,从而获得对世俗文化进行审视的空间,保持反思的敏感,进而作出冷静科学的价值判断,并通过自身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建设等教育科研活动,对社会文化发展进行影响和引导。
由表1看,此教师A年龄较年轻,为新入职的刚从事教学工作仅一年的新教师,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方向,所教学生的专业为空中乘务专业,对英语的实用性要求较高,与教师A之前所学和所教学生有明显不同(此教师在研究生期间给一所三本学校的大一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任教过一个学期的大学英语)。教师A之前未接触过有关空中乘务英语的相关内容。
地方高校乃至一切的教育组织最重要的教育品格是要尽最大可能提供给每一教育个体负责任的爱的教育。然而近年来,中国高校在教育品格上备受质疑。2006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亨尼斯认为,即使是“目前世界上20多所顶尖级的大学,如果扩招,也要用20年的时间才能保证质量,维持原来的教学水准。”[4]2004年7月,国家审计署发布的审计清单中披露,许多高校建大楼的贷款,40%到80%靠收学杂费来还本付息。为全体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对贫困生的关怀,对学生的人性化关爱,是大学必须具备的品格,也是衡量大学的重要因素。没有大爱,何来大学?当高校教育资源越来越被稀释的时候,当越来越多优秀学子因交不起高额学费无法步入大学的时候,当庸俗气、市侩气毫不遮挡地渗透进大学的时候,那些充满铜臭、功利、自私、慵懒的大学,不管其校园多么风景如画,大楼多么豪华气派,其离“世界一流”只能是越来越远![5]雅罗斯拉夫·帕利坎教授在《大学理念重审——与纽曼对话》一书中论及大学“至高无上的智性及其美德”时说道:“任何不明确地包含个人关怀这一维度的大学定义,都背离了大学的最深刻的传统和最高的理想,都是非常遗憾地不完备的,大学的任何一个成员如果对于包含这一维度的大学的定义感觉别扭,就应该重审作为大学共同体之根基的智性的和道德的要求。”“大学所提倡的关怀和同情……也必须表现在义务中,亦即:让所有的成员保持对自己行为的后果,包括对自己智识和学术行为的后果负责。拒绝履行这一义务并不能证明不敏感和没有爱心,而是表明了对大学及其成员的背离。”[6](P60)
雅罗斯拉夫的论述对于处于转轨时期的中国地方高校,具有普遍且尤其深刻的意义,能促启我们做更冷峻具体的思考。地方高校扩招以后失衡的内部生态包括:教育教学条件的差距、师资的差距、课程的差距、管理的差距等等,这一切得以迅速化解主要靠的不是别的妙法,而恰是稀释平摊到每一位受教育个体身上的教育资源,地方高校以此重新勉强实现内部脆弱的生态平衡。在这种貌似平衡的状态下,受教育个体无法达到相应的教育深度和高度,地方高校为着世俗的利益和影响,则主动降低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标准,以换得大多数学生的顺利毕业。可想而知,在这一过程中,地方高校是以牺牲自尊和未来的方式来维护平衡,进而必然导致他尊的丧失、未来的丧失。更严重的问题是,一些地方高校在实现了脆弱的内部平衡以后其所考虑的首要问题并非通过加强教学来重拾教育自尊,相反,很多学校习惯了那种貌似经济高效的非常态运行模式,在牺牲学生利益的同时,在高负荷教学运转、大班集中教学等日渐成为常态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进一步破坏性地榨取教师的精力和上升潜力,从而使教育组织显现出某些经济企业才有的可怕特征。而主要来自学费的可支配资源力量,地方高校要么用来建设高楼大厦,要么不切实际的投入到“申硕”、“申博”等旨在迅速实现学校升格跃进的各类“工程”。很显然,地方高校在这样的发展轨迹下,其教育品格是无法保证不说提升哪怕是不滑坡的。
地方高校要维护、提升教育品格力,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克服教育功利与短视,珍视大学品格的无形价值 大学品格是大学发展中经过长期积累才可以形成的文化力量,它是能够一直从历史、现实到未来始终贯穿于大学的精神主脉,是大学宝贵的精神财富。大学领导者、决策者要像爱护自己的头脑和脸面一样珍爱大学品格,玷污、贱卖大学品格是愚蠢的行为。包括地方高校在内的任何大学管理者都无权以任何现实借口为幌子玷污、贱卖大学品格。借口办学资源不足而不去着手解决现实问题,借口管理规定而将贫困学子拒之门外,借口学生恶意欠费而采取非正常手段催缴,借口学校发展而伪造毕业生就业证明数据,借口科研压力指标要求而挖空心思进行学术造假等等,都是对大学教育品格的玷污,而将不合格的毕业生送入社会则是对高校品格的最为彻底的贱卖。
(二)切实保障师生教育权益,维护、发展大学教育品格 地方高校应该调整内部资源配置,优先、充分保障教学投入,使生均教学资源逐步恢复到非常态之前的正常水平,使学生能够得到足够的重视并严肃自身的学习责任,使教师不再是授课机器且能够与学生有足够的交流时间、能够有足够的自我学习提高和开展相关研究的时间精力。对于地方高校来讲,其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学生缴纳的学杂费,地方高校应该认真分析一下投入到教学和学生身上的经费究竟占到了多大的比例。如果我们的高校都变成了事实上通过招收学生牟取利益的组织,我们和以追求利润为目标的企业(况且企业现在都讲企业文化了)又有什么区别呢?唯一的区别恐怕就是我们身上还有一块名字叫做“教育”的遮羞布!正如雅罗斯拉夫所说:“智性美德中的大部分与教学及研究都有关系,只不过有的与其中某一方面的关系多一点。不过,大学的集体经验标明,如果大学共同生活的这两极的要求得到严肃的对待,那么,这些美德之每一种所面临的危险和所遭遇的滥用就可以得到最好的处理。”[6](P61)
(三)保持与世俗社会的距离,占据精神高点
当大学的导师都被称为“老板”且他的学生以此为荣的时候,已经在表明大学在某些方面跟社会不是走得过于近而是比社会还社会了,以至于大学人带有一点骄傲和自诩地采用着社会人的交际话语,在这一过程中,大学单纯的人际关系、对学问的真诚态度是否也已开始发生某种嬗变呢?地方高校尤其容易受到地方世俗社会的影响,必须一方面加强自身教育品格内涵建设,一方面时刻清醒自身站在地方文化高点的精神文化自觉意识,才能够在世俗社会的包围中站立于文化的高点,树立起智识的灯塔,使自身教育品格闪烁让人仰望的迷人光芒。
三、提升教育决策力
教育决策力是高校“硬邦邦”的软实力,是高校“思想”变成“力”的现实环节,教育决策力主要体现为高校决策及其管理者认识、把握教育发展规律和实现大学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思维、决策推进能力。大学理性与大学精神作为高校重要的软实力因素,一道对高校的发展形成有力的支撑。而大学“对于理性的信赖在传统上是作为一条首要原则和对于世界连贯性的信赖结合起来的,正如弃绝理性而依赖非理性可以和对无序统治宇宙的承认联系在一起。”[6](P55)理性既应该存在于大学精神之中,又应该全面反映在高校现实的教育决策中。一旦决策失当,相应的硬实力建设有可能导致的不是学校实力的提升,反而是浪费或损失。高校决策层是高校教育决策能否保持理性的直接责任者,责任重大。高校办学者应努力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校本化。
地方高校在教育决策力建设上任重道远,主要是我国地方高校行政化、现实决策团队构成导致的组织气候、决策传统对决策力构成制约。最近这些年,随着我国高校行政化倾向的进一步加剧,地方高校原来一直延续的学校领导内部产生的传统被打破,地方高校校级领导班子组成开始趋于动态、复杂。新鲜血液的补充当然可能使地方高校由于某位具有高素质主要领导的到来而受益,但也存在因为领导不熟悉情况、思想不对路而形成潜在试验风险的可能,且地方高校也会因为主要领导变动产生显著的政策连续性问题。另一个制约是地方高校现实决策团队构成中,往往因为历史渊源的因素,存在一些看不见的条条框框。出于条块利益考虑,政策决策会比较容易漠视科学性而采取均衡各方利益的妥协方案,这种妥协方案又进一步暗示并强化了那些看不见的条条框框的实际存在,进而形成比较封闭、狭隘的组织气候,继续影响组织决策乃至组织发展。再就是地方高校决策传统对决策力的制约。地方高校比较突出的普遍特征是资源集中在上,管理重心在上,教学一线责任无限,权力有限,这从地方高校许多教授、博士热衷于担任行政管理职务现象中可见一斑。这种状况导致地方高校在进行教育决策的时候存在思维盲点,比较漠视基层的具体情况,漠视来自基层的意见和建议,民主决策更多时候是一种形式。有些决策只是领导想到了、感兴趣了,所以想搞,和基层没有大的关系。当然这也会最终导致相应的决策难以得到基层的响应,政策效度大打折扣甚至停止推行。地方高校尤其经不起折腾,所以尤其应该思考提升教育决策力问题。
地方高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教育决策力建设:
(一)发展教育研究力,保证决策科学化水平
决策必须建立在研究基础之上。教育研究力是高校教育决策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高校群体智慧的权威水平,对教育决策的作出直接发挥作用。地方高校应该建设好自己专门的大学发展研究机构,这种大学发展研究机构应该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研究的问题应具有战略性、科学性、针对性、前瞻性、系统性,对于学校决策应该更多地从科学性、可行性、实效性而非政治性的维度进行价值判断和决策参考。日常比较重要的决策也应该先由学校教育发展研究机构做可行性调研,提出分析报告,再由决策层据此做出决策。
(二)完善决策参与制度,提高决策民主化水平 决策本身科学与否很重要,而决策得到普遍的响应和支持则对于决策效度具有更实在的意义。高校正确的决策可以起到凝聚智慧、团结人心、调动干劲、推进发展的功能,这一点对高校乐观向上的主流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高校即使再成功的教育决策,也应该经历集思广益、凝聚共识的过程,这是一个由上到下再由下到上的循环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组织的全体细胞都将经历一个甄别、思考、接受、消化、反馈、发展信息的过程,如此,高校教育决策的推进才具有良好的基础,决策才可能带来意料之中的效果。
(三)加强校本研究,实现教育决策校本化
基于地方高校的“爬坡”性质,其决策面临较多的制约因素,究竟选择“哪条道”往前走?决策往往在短时间内看不出是否科学。这一特征要求地方高校要重点结合学校情况,研究发展道路的科学选择问题。地方高校应该实施“归核战略”,追求“校本”发展。所制订的发展规划既不是为了糊弄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也不是为了自己脸上好看,而要切合自身的发展特点,实事求是。所确定的发展目标应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具体决策要更多置身自身的现实环境,而不能盲目攀高,使发展定位脱离现有的客观条件,看不到发展的连续性、阶段可控性,结果最终丧失了可操作性,规划真的变成了“鬼话”。
(四)加强决策跟踪,提高决策执行力 决策需要跟踪推进和不断完善。高校决策力具体落实为高校组织体系内部的直接管理者理解决策、执行政策、规范高效地开展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执行力水平。地方高校应该注意宏观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之间的衔接和过渡,在战略方向不变的情况下,注意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的战术方案设计和调整,要善于将战略意图分化、细化、具体化。地方高校应该在建立全员目标考核政策的基础上,通过管理权力、管理责任同步下放,下移管理重心,调动中层、基层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教育决策的推行建立稳定可靠的推进网络和管理机制,提高决策执行力。
四、提升教育变革力
教育变革力是高校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作用于高校发展进程的现实体现,是高校进行连贯的发展思考和深刻的自我审视并由此作出决策判断和政策调整,从而实现学校自我突破、不断发展的内在力量。教育变革力同样是大学思想力的核心要素。没有变革、创新,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任何一所高校,只有不断研究新情况、发现新问题,居安思危,与时俱进,坚持改革和创新,才能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和突破,达到新的高度和境界,开辟新的天地。提升教育变革力,这既是高校自身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高校作为推进社会变革重要组织的神圣使命。
我国地方高校普遍重发展,轻改革。其对于“发展”的理解,实际上往往侧重外延发展。我国高校经过几年的扩招以后,办学规模普遍扩大,高校普遍面临着办学资源不足,教学基本建设任务重的问题。大批地方院校,迫于办学需要,着力于校园硬件建设、仪器设备图书添置、教师队伍扩充,以满足扩招后最基本的办学需要。地方高校重建设,是好事,短时间内,外延发展为主,只要整体处理得当,也不能算坏事。但如果地方高校只是重建设尤其是只重外延发展而轻视改革,就值得注意了。诚然,受国家政策和国情影响,我国地方高校很容易就实现了办学规模的大发展,随着收费制度的改革,地方高校也比以往具备更大的物质支配力。在外延扩张时期,地方高校体会到了国家高教整体性的改革所带来的利益与机遇,地方高校内部改革似乎与其这一时期的发展关系不大,学校是改革也发展,不改革也发展。这种情况客观上导致了部分地方高校对改革的不够重视。
我们不难形成这样的共识:地方高校前期的外延发展只能算是其基于新的发展平台要求、初步完成了一定的办学原始积累任务,办学规模、校园校舍面积扩大之后,其内涵发展才真正开始。因此,当地方高校进入到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乃至科研水平为根本任务的内涵发展时期以后,地方高校发展才开始接近“发展”的真正内涵。地方高校的内涵发展意味着其必须基于新的办学平台,对组织发展目标、发展要素、保障系统进行全面的重新规划。新规划的实行,势必导致地方高校内部在发展重点、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变革与调整,改革势所必行。事实证明,地方高校越往内涵发展,围绕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开发等主要发展要素产生的新问题越多,越复杂,地方高校依靠固有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解决的难度越大,要实现学校的内涵式持续发展,必须依靠实实在在的改革。
地方高校应该在大力培育组织体改革创新品质的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教育变革力:
(一)牢固建立改革求发展的基本理念 任何“靠天吃饭”不思进取的组织体,其获取资源的能力决定了其未来将随着竞争的加剧而举步维艰。大发展大困难,小发展小困难,不发展更困难。大改大发展,小改小发展,不改难发展。地方高校要建立改革求存、创新发展的基本理念。面对任何组织变革都势必会涉及到的资源重新分配,利益重新调整问题,不能过于纠缠,而要将改革真正的关注点放在经过调整的新的组织格局能否弥补组织缺陷、优化组织结构、提高组织效益、促进组织更稳更快的发展上。
(二)明确通过改革求发展的基本思路 地方高校究竟改什么?不是一个具体的问题。地方高校应该在战略清醒的前提下,对学校的教学、科研、学科、人才、师资、管理等方方面面进行通盘考虑,制定出系统的、相互支撑的、逐层推进的改革方案。每一大的方面又应该进一步分化、深化出若干小的方案进行支撑。这些方案不能简单模仿照搬名牌大学、综合性大学甚至同类型地方院校的发展模式,而应该根据自身在整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位置,结合自身地域、层次类型、专业方向特点,对本校的办学定位、专业学科建设、人才质量、发展重点等进行全面合理的规划设计,使之体现出明显的“校本化”特色;在吸收其它大学的优点和已有经验时,应该消融内化,使之实现校本化,成为提高自身办学能力的新型内在素质。地方高校的改革应该怀抱追求本领域“一流”的精神旨趣,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强重点建设,培育核心能力,大力发展核心主业,把主业做强、做精,在自己的领域创出品牌、特色、生命力,形成比较优势。地方高校的改革还应该具有外向眼光,即积极掌控自身服务领域的前沿动态,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的专业属性及特点,立足全国该层次的行业发展与就业市场,长期坚持进行专门行业、专门服务领域的跟踪研究,系统及时地掌握该领域发展的前沿动态、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及时调整相关专业培养计划、教学方案与课程重点,使自己培养的人才真正体现出较强的竞争力。[2]
(三)明晰通过改革求发展的关键途径 地方高校首先应该着力提高机体内每一部分尤其是关键部门、中坚力量的创新意识与创新品质。任何一项改革举措都势必对过去习惯、固有利益构成冲突,如果高校各部门、各关键部位领导者本身就缺乏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缺乏维护改革、打破平衡、勇于承担责任的勇气与能力,那从主客观两方面我们就都看不到其推进改革的可能。因此,高校的改革推进应首先从改革当中最核心的人的因素——干部队伍建设做起,这样,一旦改革方案经过科学、严肃的论证,就可以保证得到比较坚决彻底的执行。地方高校也会在改革中逐步提高自身理性自省的勇气,不断加大革故鼎新的力度,收获改革创新的成果。[7]
[1]李化树.论大学的软实力[J].复旦教育论坛,2005,(4).
[2]钟劲松.和而不同:地方高校发展之路[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3]传统士人品格与现代大学精神[J/OL].凤凰网,原文链接:http://book.ifeng.com/special/qinghuaguoxueyuan/list/200911/1122_8665_1446261.shtml.
[4]朱九思,王怀宇.高等教育与科学发展观[J].高等教育研究,2007,(8).
[5]孙秀岭.对学生人性化关爱是世界一流大学必备品格[N].中国青年报,中央财大新闻网,原文链接:http://news.cufe.edu.cn/news/621.htm.
[6]雅罗斯拉夫·帕利坎著,杨德友译.大学理念重审——与纽曼对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7]钟劲松.对高校稳定、发展、改革的重新思考[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4,(2).
G640
A
1003-8078(2012)02-0024-06
2012-01-24
10.3969/j.issn.1003-8078.2012.02.08
钟劲松(1971-),男,湖北黄冈人,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党总支书记。
责任编辑 张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