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使用微博状况及其影响评价分析

2012-08-15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交流

周 怡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015)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网络以其方便、快捷等优势成为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和通讯交流的便利平台。高校学生是我国网络使用者中最大的组成部分,在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互联网调查显示在网民中,学生的比例高达36.2%。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传播媒介,正呈现爆炸式的发展,并受到越来越多青年人的青睐。它的运行建构了一种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互动方式,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视角、新挑战。当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深刻认识和把握微博等常用网络工具传播的特点与规律,把其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好奇心和信息接受的积极性紧密结合起来,就能够有效地发挥微博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疏通和舆论引导功能,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微博作为一种新潮的信息传播方式,正受到越来越多大学生的追捧。微博的兴起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正确、合理运用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是值得密切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1 微博已成为高校学生的一种习惯

CNNIC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6月,我国微博群体占网民总数的57.2%,其中高校学生所占的比例为72.3%。由此可见,微博对高校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逐渐成为他们沟通交流和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微博以它独特的签名档、亦步亦趋的拍砖回帖和忽隐忽现的聊天,成为多对多的新互动平台,这正符合当代大学生追求新颖、时尚,喜欢快节奏的个性特征。”一项对上海地区4所高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微博情况进行的调查显示,高校学生已经把微博作为记录生活、获取资讯、信息交流、抒发情绪不可缺少的工具。

高校学生使用微博时既有和其它网民使用微博时的共通性,也有突出的自身特点。大学生普遍喜欢关注名人、主流媒体和草根阶层,他们对社会热点、时事政治反应激烈,对个人问题、名流反应灵敏。他们常常利用微博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头条信息,随即跟帖,再进行判断、甄别,然后表达自己的看法。

2 避免浑浊信息的“微传播”

“现在换手机号码比换衣服还勤,但微博却是不变的。”这样的说法已得到众多高校学生的认可。心理学家指出,“人际关系”是人们获得幸福感的重要来源。现在的高校学生所面临的生活环境已经不像过去那么单纯。互联网时代,信息产业飞速发展,加快了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节奏,使他们要面对比过去大得多的压力,从而可能会导致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无法正常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不能和同学、老师及家长进行沟通。但是他们通过微博工具,可以将平时无法表达出来的情感抒发出来,与博友们互动交流,一些心理的疑问也能得到合理的开导和疏通。同时,学生喜欢在微博上讨论时事热点及共同的兴趣爱好。这种开放式的讨论,在相对平等的一个交流环境中,没有任何的约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使他们在心理上获得自我满足。

但是,在微博上肆意挥洒青春、激扬文字的时候,也要避免浑浊信息的传播。现在的网络虽然有些内容不允许发布,但是很多不健康或者低俗的信息在第一时间是无法被及时禁止的,而且还可能会迅速地传播开来,到在网络上真正禁止的时候,学生已经在微博中接收这些信息了。高校学生的心理处于对信息强烈渴求的阶段,但是辨别能力却比较弱。他们热衷于在微博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且转发别人的微博。在没有正确的引导情况下,学生单纯的一面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来传播一些有违事实的群体性事件,而且还有可能成为浑浊信息传播的主要力量。其中也不排除一些大学生想要突出自己,自我表现的心理,故意发表一些低俗、不道德或者不健康的图片或视频,来吸引别人的注意,这不仅给他人带来垃圾信息、视觉污染,也给自己心理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3 “脖领”带动“微博社团”

如何趋利避害,利用微博加强和改进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引导,成为当今高校教育者面临的一道重要课题。

据调查,目前开通官方微博的高校已经达到100所左右。以班级为单位,组建“班级微博”,选择有代表意义的学生作为“脖领”,已经成为一些高校的积极尝试。

通常,成为“脖领”的学生都具一定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群众基础,他的观点容易得到大多数同学的肯定和认同。利用“脖领”的组织能力,可以带领班级开展一些积极健康向上的讨论,通过讨论可以多开展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活动。对于某些内向和心理有障碍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开口向同学表达的情感,也可以借助“班级微博”抒发出来。没有了实名制的约束,大家的交流畅通无阻,这些都能帮助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坦然面对自身的心理问题,逐步解决,让整个班级更加团结。

高校社团,在学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较大的影响力。现在高校中的社团基本上是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而创建起来的。“社团微博”是最近出来的一个新名称,其特性和“班级微博”一样,都是由成员构成。所有成员能在“社团微博”中畅通无阻的沟通,因为本身是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而加入的社团,所以沟通起来更加容易,能够引起良好的互动。每个社团成员可通过社团微博进行积极的交流,努力使自身拥有良好的人格品质,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并在面对压力挫折时,进行合理的自我心理调节,以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望,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4 微博对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

4.1 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以“微博”为平台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高校提供了新的教育方式,有效利用“微博”的各类功能能够对学校主动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起到促进作用。首先,“微博”是以网络为平台的教育途径;其次“微博”是以网络交互模式构成的信息传播;再次“微博”信息的多样化促使了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主动性的作用。同时“微博”不同于以往校内各类社团、QQ群等平台,它具有的实时性、直观性都是其他网络媒体平台所不具备的,微博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有如下几点:

1)微博有利于教育双方的和谐对话

微博作为一种交互性、开放性、随意性极强的网络平台,它打破了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在现实生活中的心理界限,教育双方可以通过微博平台,以平等的身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发表评论。利用微博的交流,在无形中化解了师生隔阂,减少了现实生活中对立,少了思想政治教育生硬空洞的理论说教,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

2)微博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微博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其快捷的特质。微博大量准确、及时、生动的信息发布和转载,会使教育双方在深度交流的过程中产生思想的碰撞,而这种碰撞的恰恰又成为学生学习和提高自身素养的过程,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3)微博有利于维系教育双方的情感纽带

在微博上,师生之间的身份得以淡化,在平等的对话交流中培养感情。微博已经成为大学生抒发情感、张扬个性的重要工具,它搭起了师生之间的情感桥梁。

4)微博有利于营造寓教于乐的教育氛围

对于广大学生而言,读写微博的过程,既是学习交流的过程,也是放松心情、陶冶情操的过程。加上教育者的适当引导,学生在休闲娱乐中会不断提高判断能力及知识层次。

4.2 微博对高校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

微博对于大学生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负面作用,对青年学生的行为方式、心理和谐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这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价值取向受干扰

一些人利用微博大肆宣扬享乐主义、金钱至上,并把这些作为人生追求,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大行其道,崇洋媚外、盲目跟风日益盛行,这一系列社会矛盾的突显使整个社会价值观念日益模糊化、多元化和非主流化。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为了保证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保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2)易产生情感冲突

微博是一个向所有人开放的系统,同时又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在微博中,很多时候你并不了解对方的真实身份,交流是交互但不平等的。人格与交往情境双重分裂的氛围和环境,容易导致高校学生自我放任,藐视现实世界,忽视他们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3)易产生社交恐惧

微博虽然有利于人们更好地沟通交流,但虚拟世界远远有别于真实的生活。数字化的人际交往和群体关系拓展了大学生交往的空间和手段,可是当他们长时间地与计算机相处时,会对网络世界产生过度的眷恋和依赖,从而很难再与其他人进行生活中面对面的交流。

4)易产生道德弱化

由于缺乏微博的监督机制,网络缺少监管和约束。大学生的识别能力有限,容易受到不良事件的影响,不懂辨别是非曲直,失去理性思维,出现道德危机,从而可能会产生违背社会道德的行为。

5 结束语

微博的发展,在为当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微博的世界中无所不有,有人冒充名人,播报虚假消息骗取金钱,也有人为了成名,故意传播恶俗图片和狂妄话语,所以大学的教育工作者要不断顺应微博传播的特点,把对微博的疏通和对大学生的舆论引导结合起来,不断改善和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实现高校教育者从“把关者”向“导航员”的角色转变。

[1]申琦.上海大学生对微博的使用与评价研究[J].新闻记者,2011,(10).

[2]李军,陈震,黄霁崴.微博影响力评价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2,(3).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社团交流
缤纷社团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