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长江文化产业带发展的前瞻性思考

2012-08-15袁北星黄南珊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2年9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发展

袁北星,黄南珊

(1.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77;2.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文史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77)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构建沿长江中游经济带。”[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这就为湖北长江文化产业带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发展导向和政策取向。文化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融入和服务于经济战略性转型的全局,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有重要的拉动作用。积极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以下简称鄂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是全面实施本省“两圈一带”总体战略和不断增强湖北综合发展优势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构建沿长江中游经济带和加快推进“中三角”城市文化产业圈的重大举措。鄂江经济带作为区域复合产业带和现代产业密集带必然包括文化产业带,后者成为前者的一个重要构成维度。文化产业以其高渗透性、高融合性、高增值性和强带动力,必将成为有效促进鄂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产业先导和重要引擎。

一、产业带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

在“十二五”规划时期,鄂江文化产业带的新发展,应该站在时代的高起点上,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确立前瞻性的战略思路和发展目标,推进发展模式的创新,实现产业的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

1.产业带未来发展的战略思路

从战略思路来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基本原则,通过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和文化创造权利;坚持实施产业兴带战略和文化创意优先发展战略,从国家战略层面着力推进文化产业振兴,将文化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3],加快实现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使产业本身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坚持以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增强产业发展活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的质量和效益;坚持以市场化改革为标向,培育文化市场主体,推进文化企业的集约化发展,提升产业的集中度,增强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坚持以内容原创和品牌打造为核心,抓好原创研发、品牌生产、品牌传播和品牌营销,增强品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国际影响力。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努力提升其在整个长江带文化产业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产业带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

从发展目标来看,鄂江文化产业带要实现创新增长和可持续增长,实现产业发展方式的战略性转型。到“十二五”期末,带域文化产业进入全国发展格局中的第一方阵,逐步形成产业布局科学、产业结构合理、创新能力较强、技术水平先进、市场化程度高、产业效益显著的文化产业格局和大产业体系。构建一批重要产业园区基地,形成一批大型骨干文化企业,培育一批集中度高、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建设一批有强力带动效应的重大产业项目,涌现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的精品名牌。文化市场主体进一步壮大,企业活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产学研一体的文化创新体系基本形成;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方式得到更好运用;产品和服务出口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渠道和网络明显拓展;产业发展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备,产业发展环境明显优化。到“十二五”期末,鄂江带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25%以上,占GDP比重达8%左右,努力向超“千亿元产业”目标迈进。

二、产业带未来发展的途径选择

鄂江文化产业带未来发展的途径选择,要着重优化带域空间布局,加快产业集聚发展,着力构建以政府为引导、市场为纽带、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的带域协调机制和产业集聚机制,形成富于活力的区域文化经济共同体。

1.明确一体化发展路向

从整个长江流域来看,随着国家“沿江战略”的深入实施,沿江7省2市组成的长江经济带,正在成为我国生产力布局的主要轴线和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整个长江带拥有浦东新区等7个国家战略试验区,这些新一轮改革先导区先行先试领跑全国。从鄂江经济带来看,湖北境内长江区段约1060公里,占长江干线总长的三分之一以上。沿江地区涉及武汉、黄石、宜昌、鄂州、黄冈、荆州、咸宁、恩施8个省辖市的48个县市。近年来鄂江经济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超过60%,在全省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鄂江经济带是以武汉为轴心,以沿江大中城市为节点,以长江黄金水道为基础,以新型工业化为支撑的现代产业密集带、新型城镇连绵带和生态文明示范带,成为全长江流域产业高度集聚、产业要素富集、充满创新活力的地区之一。

文化产业带以现代产业密集带为依托,坚持实施开放先导战略和产业兴带战略,在建构上确立带域产业一体化发展路向,促进产业内外的联动融合和协调发展,形成比较完备的产业发展保障体系。在功能上充分发挥产业拉动和转型助推作用,突现产业的系统建构性、通关协作性、综合创新性和整体提升性,显示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张力效应。着重于产业集聚发展,强化产业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和高度集聚,强化产业的延伸拓展、综合配套、系统集成和集约增长。着重于产业能级提升,强化产业文化的指向,促进文化产品的价值性提升,促进产业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成为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包容性增长能力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优势产业带。

2.优化带域空间布局

依据产业兴带战略思想和创意驱动发展导向,按照资源整合、产业集聚、突出重点、彰显特色的原则,大力推进沿江带域文化产业的区域布局科学和空间结构合理,构建一核先导、两群带动、多区集聚的整体结构,形成区域联动、优势聚集、集约增长、协调发展的区域空间布局结构。

一是构筑一个文化创意核心区,即是指以“武汉·中国文谷”为中心的武汉功能区。武汉是鄂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具有龙头带动作用,要把武汉建成全国重要的“创意之都”和国家级文化产品物流中心。武汉作为核心功能区要成为要素集中度高、创新首位度高、产出附加值高、产业增长速率高的带域文化战略高地,充分发挥其先导引领作用和辐射带动效应。“武汉·中国文谷”为全国特大的文化创意综合体和先导区,依托于东湖高新区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基地,开拓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武汉核心功能区的多个文化产业园区形成功能组团,在园区转型升级中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特别是省直文化产业集团如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公司等,作为强势产业集团努力向“双百亿元”(即总资产和年总收入均过百亿)目标迈进。

二是构建两个文化创意城市群。重点发展武鄂黄和宜荆两个创意城市群,两者要以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加强区域联动,实现优势集聚,推进要素集约利用和产业集聚发展,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武鄂黄(武汉、鄂州、黄石)创意城市群要依托沿江新型工业走廊优势,以文化企业群为主体,集聚产业战略资源,构建产业交易平台,促进城市群内外联动和战略合作,充分发挥区域支撑和辐射带动作用。黄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要注重加快重点文化园区和高科技文化园区的建设,发挥产业集聚、企业孵化、产品交易、教育培训等多种功能作用。宜荆(宜昌、荆州)创意城市群要利用沿江生态文化旅游走廊有利条件,发挥宜昌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和荆州作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以重要文化项目为依托,以文化科技创新为支撑,加强技术、人才、要素的交流互通,加快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三是构建多个文化创意集聚区,即沿江中小节点城市的文化产业集聚区。按照“资源整合、产业融合、企业联动、集聚发展”的思路,以长江为轴线,以沿江经济开发区为依托,加快发展多类型有特色的创意集聚区和创意集群,形成聚集效应而避免散点状态。这种创意集聚区可与园区基地重合或异于园区,集资源整合与资本整合、产品声誉与产区声誉为一体,形成空间聚合效应和创意集群效应。再者,还可以通过创意集聚区带动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发展,这种特色文化产业群包括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产业类型,并将这种地域特色文化的质素与各种创意设计(如艺术设计和时尚设计等)相结合,通过创意设计可以提高特色文化产品的附加值,以开拓国际市场。

总之,要结合全面实施产业兴带战略,优先发展一个核心功能区,重点发展两个文化创意城市群,加快发展多个文化创意集聚区。要以区域集聚和产业融合为主导,打破行政区划等体制性障碍,统筹协调三者的发展,形成资源整合更加高效、要素配置更加优化、产业融合更加强劲、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的区域空间布局。

3.推进产业集聚发展

鄂江文化产业带的未来振兴,要着重推动区域协调共进打造文化产业集聚走廊。要以统筹协调、联合开发为着力点,加快建立全带域文化产业管理协调机制和产业联动机制。按照市县协商、利益共享原则,开展跨区跨江产业合作,积极探索区域产业联动开发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武汉的先导引领作用,围绕武汉的龙头产业延伸产业链和构建产业集群。遵循企业沿江河、沿交通干线发展的国际经验,鼓励腹地文化企业向沿江中心区集聚发展。以培育区域性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着力点,大力支持沿江鄂东段和鄂西段城市群文化产业优先发展,率先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形成东西两段两个城市群成为文化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大投入强化支持,加快发展中间荆江段城市(洪湖、石首等)的文化产业,提升其自我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大力促进三个产业段因地制宜、突显优势、彰显特色、错位发展;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打破地区、行政和所有制界限,破除行政壁垒、市场分割、行业垄断,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建、政策互惠、利益共享,形成富有活力的区域文化经济共同体。

要以产业利益协调为着力点,采取互惠互利方式,妥善处理各方利益关系。通过市场化改革,克服区域利益冲突和地方保护主义。要在产业联合、共同投资、项目合作、战略联盟等产业合作中,实现公平竞争、互惠互利、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对于参与合作的相关利益方实行妥当利益协调和合理利益分成,满足不同利益诉求。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为取向,大力推进沿江产业集聚发展和集约增长。以产业集聚发展为核心,以产业延伸拓展、综合配套、系统集成为途径,以企业兼并重组、战略合作为手段,以产业园区和龙头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和企业网络,按照产业专业化、集约化和分工协作原则,走差异化、特色化的产业发展道路。

要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着重点,切实抓好四个关键环节。一是着重于培育骨干文化企业。通过市场化改革和战略重组,壮大一批多媒体经营、跨地区发展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使之成为文化市场的主导力量和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推动强势文化集团向双百亿元产业目标迈进。重点培育一批年产值超亿元的核心文化企业,提高骨干文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二是着重于壮大产业集群。要以园区基地为载体,以核心企业为龙头,突出发展集中度高、关联性强、特色鲜明、市场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着力推进成长型产业集群向强势产业集群转变,重点打造一批年产值过30亿元的产业集群,积极扶持支柱型产业集群、高技术产业集群、特色产业集群和各产业行业的重点产业集群。三是着重于培育文化品牌,实施“品牌强带”战略,打造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影响力、融入时代精神和荆楚文化元素的文化品牌。推进品牌产品的多样化、高端化、特色化和国际化,大力提高品牌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全面提升品牌生产、品牌传播、品牌营销的能力。着力加强产业链、产品链和价值链建设,使鄂江带居于整个长江带文化产业体系的高端。四是着重于完善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完善文化产品市场,大力发展文化要素市场,积极建立文化资本市场和版权交易市场,加快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切实规范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兴文化市场。加快现代文化产品物流组织建设,加强文化市场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建设,加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力度。构建文化市场管理信息网络,建立文化企业信用档案和文化市场信用制度。

三、加快构建四个重要机制

构建鄂江文化产业带,是一个全新课题,需要在产业运作机制上不断创新,机制创新成为鄂江文化产业带升级发展的推动力。要在破除体制性障碍、发挥市场主导作用的基础上加快产业运作机制创新,构建四个重要机制,为鄂江文化产业带在更高层次上开拓性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和机制保障。

1.构建资源整合机制

必须加快资源整合步伐,拓展资源整合空间,要在带域内实行文化资源的无障碍流动,构建带域产业资源整合机制,最大限度地实现带域资源的有效聚合和优化配置,大幅度提高资源的集中度、转化率和增值量,有力提供资源供给和资源保障。首先,积极推行资源市场化配置方式,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要由资源行政化配置为主向资源市场化配置为主转变,市场化配置方式可以有效促进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和高效率。要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文化资源的科学保护、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提高资源转化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的效益。其次,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通过转企改制和股份制改造,使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盘活资源存量并扩大资源增量,实现产业资源的有效聚合和增资扩股。再次,积极推进文化企业的兼并重组,加快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重组和战略合作,实现资源整合、资产重组和产业扩张,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资源汇聚能力。复次,积极开拓多样化资源整合方式,以市场机制为导向,加快空间化(基地化)整合、集团化整合、项目化整合、品牌化整合和股份化整合,并使资源整合朝复合型、国际化方向发展,并通过创意化开发和科技化提升,推动文化资源向产业资本和产品价值实现的转变[4]。必须把握好资源条件与市场需要、资源供给与产业转型、资源转化与产品效益的关系,加速实现资源转化、资本汇聚和价值转换。产业资源供应链与产业发展方式密切相关,要加快促进资源潜力向产业竞争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

2.构建产业联动机制

文化产业是具有高渗透性和高融合性的产业门类,其与相关产业的关联度越来越高,产业边界也越来越模糊。要顺应文化产业内外相融合的新趋势和市场化改革的要求,着力推进文化产业内外的产业联动、企业联盟和协调合作,构建产业联动机制,以有效促进产业集聚化和企业集约化发展[5]。首先,要对带域产业布局、市场开发进行统筹规划,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形成包括主导产业、配套产业、衍生产业的产业群,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企业群和完善化的企业网络,努力改善产业配套环境,形成整合一体、系统优化的产业集群、产业链和产品链。其次,强力推进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如与制造业、信息业、软件业、旅游业、体育业和其他服务业等实现融合互动发展,增强产业的协调性和关联度,进一步提升产业协作层次,充分发挥文化创意成果对相关产业的拉动带动作用。再次,积极推进企业联盟和战略合作。要在强化文化企业的专业化分工、提高产业集群水平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企业的联动与融合,形成战略联盟和战略合作,建立日益社会化的协作关系。要通过产品制作合作、项目合作、共同投资、联合出口、相互参股(股权平等置换)等方式,实现企业之间的正式与非正式、固定与非固定的合作;文化企业之间强强联合,结成战略伙伴关系,实现优势互补和良性互动,推进差异化、协作化发展和集约化增长,提高企业的集聚效应和产业集中度,在竞争与合作中促进自身实力的提升。复次,支持文化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联合建立各种形式的自主创新战略联盟,进一步提升文化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拥有量。

3.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文化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也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资本投入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需要放宽投融资领域,拓展投融资渠道,创新投融资方式,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形成政府资金引导、企业投入、银行信贷、民资参与等汇合的多元化多渠道投入方式。首先,要培育利用多元化投资主体,广泛吸纳民间资本和外资等投入文化产业,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力量、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参入文化产业的开发和运营。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开展多种形式的投资合作,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积极吸引国外资本直接投资建厂,或将资金引入大型文化项目。加强股份制合作,促进文化企业之间相互参股注入资本,一些文化企业可以尝试内部持股,让文化企业的产业资本力量能够控股,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其次,设立带域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采取资本金投入、无偿资助、贷款贴息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的投资方向。设立中小文化企业专项基金,制定一系列扶持奖励政策措施,引导中小文化企业实现升级发展。再次,进一步发挥金融市场融资功能,优化金融部门服务,扩大有效信贷投放,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通过改进无形资产评估和抵押办法,促进银行开展文化企业授信,完善授信模式。健全有利于金融支持配套机制,担保机构要加强担保体系建设,大力开发贷款担保业务品种,提供便利的担保服务。复次,进一步发挥债券市场融资功能,大力发行企业债券和融资票据,探索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引入风险投资和试行私募股权投资,试行资产证券化,利用多种方式扩大文化产业直接融资的渠道和规模。

4.构建人才培育机制

坚持人才优先发展、人才以用为本观念,积极构建产业人才培育机制,努力造就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为带域文化产业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首先,以高端培育为着重点,加快实施紧缺人才培养工程。要以战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为重点,着力培育一批熟悉市场经济规律、懂经营善管理人才,加快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以高端型人才为重点,着力培育一批领军人物、专业技术人才、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市场中介服务人才,注重培育熟悉产业系统运作的复合型高层人才。通过政策优惠注重引进海外文化研发创新和生产经营管理等高级人才。其次,以人才聚集为着力点,引导和吸引优秀人才向文化领域集聚。积极构筑人才聚集平台,探索构建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打破行政级次、区域分割和人才单位所有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以优惠政策和优厚待遇吸引文化高端人才。再次,以人才激励为着力点,进一步完善公平竞争和分配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推进智力资源资本化,鼓励实行年薪制、股权制、期权制,鼓励专利、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投资与分配。复次,以创新培养方式为切入点,着眼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着重于专业能力提高,加快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意人才培养体系,通过重大项目和研发团队培养人才。最后,以人才教育培训为切入点,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文化企业联合建立综合性文化人才教育培训基地,为搭建人才培养和专业教育平台提供有力支撑。

四、强力推进文化科技创新

大力“推进文化科技创新”[6],是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和关键问题。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科技进步对文化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文化科技创新成为文化创新的技术基础和重要内容,成为推进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动力支撑和根本途径。湖北长江带沿江以武汉为核心的城市集群如一线串珠而振兴崛起,教育科研实力非常雄厚,高新技术力量战略集聚,科学技术人才强势集聚,为带域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利条件。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积极推进整个带域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加快文化科技创新步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和加快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催生新型文化业态,培育文化科技企业,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科学化水平。

1.利用高新科技发展文化产业

利用高科技改造传统文化产业,促进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发展。加快推进高新技术支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充分发挥科技驱动作用,积极利用先进科技成果(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改造和优化传统文化产业,增强文化新产品开发能力,大力提高文化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快推进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演艺业等的技术升级、手段更新和产业转型,加强关键技术和生产设备的改造更新,提高传统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要推动相关文化领域装备技术和服务技术的发展,将现代声光电等科技成果应用于艺术舞台和剧院,使之呈现出美轮美奂、精彩纷呈的舞美效果;将关键支撑技术应用于演出院线服务,不断丰富艺术表现方式和审美接受方式。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为传统文化产业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进一步拓展文化产品的表现形式,提升文化产品的价值,有效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加快发展新兴文化产业,促进实现产业高端化。积极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内容、动漫游戏、网络服务、移动传媒、数字出版等新兴文化产业,培育以高科技为载体、智力高度密集的知识型高端产业形态,使之成为区域创新、产业升级、效益提升的带动力量。大力支持文化领域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直接引进和利用高新技术最新成果,不断增强精品名牌的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先进技术的自主研发为重点,着力实施一批重大文化产业技术专项。要加快高新技术与商业运营模式的融合,推进科技在服务、营销、管理等环节的广泛应用,优化文化产品的技术载体和传播渠道。要加快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推进数字信息技术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构建新的数字化产业发展平台,以推动文化产业从产业链低端向高端转型,从产值导向向价值导向转变。

强力推进文化业态创新,促进新型业态功能拓展。要抓住数字化发展新机遇,着力发展以数字技术为核心手段、以新媒体为主要载体的新兴文化业态。加快发展手机电视、手机动漫、数字影音、电子书、手持阅读器、网络报、网络音视频、网络广播影视、网络出版等新型文化业态,新型阅读视听方式不断涌现,突现其即时性、互动性、体验性、定制化、个性化特征,促进业态多样化和功能拓展,扩大新兴增值服务,推动服务模式创新。如数字化出版新浪潮,有力促进新业态开发和产业价值链重构。特别是手机出版样式(如手机报、手机图书、手机杂志、手机音乐等)强化了移动阅读功能,带来了全新视听体验。新型文化业态焕发出新的活力,其载体多元化、内容集约化、平台整合化和服务多样化,形成多渠道传播和多方式接受功能,有效促进实现产品价值提升和增值服务拓展。

2.积极培育壮大文化科技企业

培育和扶持文化科技企业,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强化文化企业在文化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快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原创力强、技术先进的骨干文化科技企业。鼓励大型文化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激发中小企业文化科技创新活力,充分发挥文化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物在文化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加强文化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充分利用高新技术进一步提高文化企业的装备技术水平和制造技术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重点引导和促进各类技术资源和创新要素向文化科技企业集聚,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结成产学研战略联盟。加大对文化企业科技创新、技术革新的扶持力度,加强文化企业的技术中心和创新基地建设,努力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在行业领域抢占未来世界文化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加快建立一批技术转移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和科技创新联盟等创新服务机构,为文化科技企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创新动力。加快发展科技咨询、技术评估、技术转移的文化科技中介服务,加速推进文化科技成果产业化和文化新技术的展示推广。健全中小文化企业公共服务体系,为其建立信息服务平台、投融资服务平台、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提供便利有效的专门服务,降低文化企业的创新创业和运营的成本。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大力提升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依法惩处、严厉打击各类侵权盗版行为。

文化产业具有高知识性、高融合性和高增值性,其发展离不开高科技的支撑。要充分发挥科技驱动和引领作用,加快推进文化产业的高新技术化,使文化产业成为一个新兴的高科技化产业。健全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技术创新体系,以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要抓住一批全局性、战略性重大文化科技课题,加强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攻关,以先进技术支撑文化装备、软件、系统研制和自主发展。研究制定文化产业的技术标准,加强重大技术成套装备研发,推动文化装备产品的智能化。要进一步强化带域7个(武汉3个,黄石、鄂州、荆州、宜昌各1个)国家级开发区高科技支撑功能,充分发挥武汉东湖高新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利用科技进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发挥文化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带动作用。加强对文化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高科技化的政策支持,建立多元化文化科技创新投入机制,建立和健全文化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促进文化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新成果的高效转化。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53.

[2]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6(01).

[3]文化产业振兴规划[N].人民日报,2009-09-27(03).

[4]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课题组.湖北文化资源转化的战略思路和途径选择[G]//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37-250.

[5]总课题组.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G]//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主编.2010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18.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