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的困境及其本土化策略——以湖北文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

2012-08-15毛新伟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2年9期
关键词:公共事业本土化专业

毛新伟

(湖北文理学院 管理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体制改革也在向纵深推进,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许多社会事务将由公共管理组织来完成。此类变化给我国政府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公共事务管理人才的严重缺乏已日益显现,同时也为公共事业专业教育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受社会需求和国外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影响,我国开始重视不同于“行政管理”的“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与教育,并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率先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包括教育、科学、文化、体育、人口、卫生、资源与环境保护、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以及水、电、煤气、邮电、通讯、公共交通等公用企业的专业管理人才。然而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暴露了许多问题,出现了“合法性”困境。

2004年,湖北文理学院(原襄樊学院)紧跟这种潮流,适时地提出开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设想并作了积极有效的准备。2006年,学校招收了第一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开启了本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的新篇章。在几年的办学实践中,湖北文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师生辛勤耕耘,不断探索,面对本专业的种种困境,提出了本土化的应对策略,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文章就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困境以及相应的本土化应对策略,结合湖北文理学院的有关实践,做一个理论上的梳理和总结,以期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困境

尽管教育管理部门和很多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都有着较高期待,但在现实生活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由于还处在初步发展的阶段,各种资源和环境的有限性,未能满足人们的高要求,反而出现了诸多深层次问题,其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专业定位不太清晰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新专业,与其他新专业的一个最大不同之处在于,从学科的角度看,其母体学科的公共管理学,亦是1997年经调整建立的新学科。教育部新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对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规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1]在各高等院校的招生简章上,都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目标定位。然而,我国的公用事业单位,特别是那些从行政上转制的事业单位,依然是高度垄断的部门,尤其是对就业机会的垄断。学校培养出大量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但真正通过事业单位招聘就业的极少。以苏州大学为例,在近两届的80个毕业生中2006届仅有5人,2007届仅有7人通过选调进入政府部门,两届共有5人进入中学任教或从事教育管理,1人在就业服务机构就职,其他学生都进入企业或自谋职业。培养专业人才与不使用专业人才已是一个十分突出的矛盾。再如,许多综合类院校设置了教育经济管理方向,但是,这一培养目标与中小学对管理人才的需求相矛盾,中小学的管理更加需要的是“要懂管理,更要会教书”的复合型人才,更加突出其专业才能,而非管理能力。由此可见,这一矛盾的解决是解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关键,只有解决教育“产品”的销售问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根本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二)专业特色不够明显

自1999年秋季东北大学、云南大学率先在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开始,该专业的发展在我国呈现出“风起云涌、势不可挡”之势。2000年全国有57所高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2001年招生院校有132所,2002年有180所,2003年有220所,到2006年全国已有303所高校开设了该专业。按照每校每年平均招收50人计算,该专业每年招生万余人。从招生的绝对值来看也许并不大,但相对于我国该类人才需求的实际状况看,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其中专业特色不明显是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很多高校基本上是依托于本校原有学科基础及专业师资力量进行办学,如师范院校依托于教育系,医学院依托于卫生管理,体育学院依托于体育管理等。由于各高校办此专业的背景不同,本专业毕业生所授学位差异也较大,有管理学、医学、政治学、教育学等各种专业学士学位。这样,专业特色并没有通过专业方向的确定而体现出来,导致的结果是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还有不少高校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公共管理类学科课程体系的大小四平台课(即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学和公共事业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公共财务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指导意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都是以政治、管理和经济等课程为主线,专业特色体现不明显。[2]这些高校在课程设置过程中,专业核心课与专业基础课的关系以及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并未理顺,“专才”与“通才”的关系没有很好的统一。正因为如此,才使社会上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识模糊,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加。

(三)课程设置较为混乱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它反映一个专业的客观发展规律与特点,是办好专业,实现培养目标,办出专业特色的基础。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狭窄,专业方向不明确,因此,许多高校的课程设置是把经济、管理、政治、社会等学科来个“大杂烩”。如,某高校该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为12门,经仔细对比,发现这12门专业课程中,既有“行政管理”专业课程,又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还有,目前很多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较多,但各专业方向关联度不高,学科相容性不强。与此相对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比较松散,课程之间缺乏联系,无法突出其“公共事业”的属性。学生的感觉是“什么都有,但什么都不精”,培养的学生很难做到“术有专攻”,而且课程本身多是“基础”,“概论”等形式,基础理论性课程过多,实务应用性课过少,无法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多方向本来是专业发展的优势,然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几乎是涵盖所有私营部门之外的专业。多方向带来了课程的简单“嫁接”,忽略专业的特点与属性。课程设置的另一个问题是教材,公共事业管理教材系列开发时间短,缺乏实践的检验。学生与老师普遍感觉教材本身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但是目前可供选择的精品教材较少。

(四)就业形势相对严峻

就业难是目前大学毕业生面临的普遍问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更是一个突出问题。据统计,2002年以来,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出现明显滑坡,初次就业率低于直属高校85%的平均水平,甚至有的学校该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不足60%。有些高校签约率仅在48%左右,低于中文教育的签约率(71.94%)和历史专业的签约率(58.82%)。[3]尤其是一般院校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明显低于理工专业,在文科类专业中也处于后列。该专业毕业生就业难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我国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和公务员制度相似,而且职位非常有限,属于稀缺资源。二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相对稳定,流动性极小,不可能为社会提供较多的岗位,并且本专业目前的办学规模和发展速度已超出了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的速度和公共管理体制、公共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三是知识的“大杂烩”不能适应管理专业化的要求,专业性不强,就业方向不明确,所培养的学生缺乏不可替代性。学生在哪里就业,似乎难以确定,教育领域有教育管理专业,医疗卫生领域有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等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处于一种极为尴尬的境地:表面上就业领域广泛,实际上还要落实在上述具体的领域,要和上述专业毕业的学生竞争,其难度可想而知。四是参加公务员考试,本专业的学生并无优先权。五是目前研究生目录中未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增加了该专业学生的考研难度。

二、本土化的内涵及其意义

(一)本土化的内涵

“本土化”一词,英文为“indigenization”(此词由indigenous变换而来,indigenous一词源于拉丁语,它强调当地的、本土的,国内学者多用此词),可以译为“本国化”、“本地化”和“民族化”,从语意上说,是指使某事物发生转变,适应本国、本地、本民族的情况,在本国本地生长,具有本国、本地、本民族的特色和特征。[4]

所谓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的本土化,从横向的角度讲,即从当地实际和学校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本地和本校资源,突出专业的本地和本校特色,并最终达到服务本地的目标。从纵向的角度讲,包括培养观念的本土化,培养模式的本土化以及培养方法的本土化。

本土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过分专业化的一种纠正,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所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也就是不做超越现实许可的事情。具体到本专业学生培养模式改革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认识到公共事业管理教育在我国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因此,要切实加强向其他院校学习专业建设,理性认识本专业建设中目前不可避免的种种不足,同时也认识到这种初步探索也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一个机遇。其次,认识到学校各项资源的有限性。最后,也要认识到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应该说,认清学校教育的局限性是我国高等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体系中都需要重视的一个根本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跟不上步伐都与此相关。过分依赖学校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必然会导致两个严重的后果,一是希望把所有知识和技能都在学校教育中完成,这导致重知识轻能力的灌输式的教育和培养模式。二是忽视实践教学环节。

本土化体现着以学生为本的精神。学生始终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当然也是高等教育的根本。在当前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以学生为本显得尤其重要,是以人为本理念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发展。以学生为本,就要着眼学生的实际特点,应该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出发,克服当前高等教育中片面追求通才、精英的培养模式,应着眼学生的扬优而不是补劣。要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制定培养计划要着眼学生的就业。

本土化体现着创新的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不竭动力,创新对各项改革和发展尤其重要。首先要有创新的意识,要认识到创新的必然性和紧迫性,要保持对危机的清醒头脑。其次要不断加强制度和方法上的创新。

当然,本土化过程中也应把握好本土化与专业化的关系,克服片面化倾向,做到两者的辩证统一。

(二)本土化的意义

当前,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出现的困境体现了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的指导思想的不明确。通过本土化,有利于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发展的路子,促进专业发展的多元化。本土化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发展的意义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有利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社会是高校教育的三大目标之一,然而高校教育实际过程中常常脱离当地发展的实际,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并不能完全有效适合当地企事业单位的需要。本土化的策略将培养服务本地的人才当做优先考虑,有利于改变培养目标泛化的缺陷,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5]

其次,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改善学生就业。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各个阶段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但素质教育不是抽象的、无限的,而是具体的和有限的。也就是说素质教育归根到底要与具体的教育环境相结合,同时,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全面发展也不是要求无所不通的、又博又专的通才式教育,而是要求实行适合学生特点的开放式教育。本土化策略有利于将抽象意义的素质教育转化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素质教育,这样也有利于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将其打造成社会真正所需的人才,提高其就业能力,改善学生的就业状况。

最后,有利于提升高校的竞争力。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各高校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本土化的策略有利于各高校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挥本地特色,提升其竞争力。

三、本土化的主要措施

(一)基于学校的发展水平、办学层次等实际状况,科学确定专业的培养口径、方向和目标

确定好专业的培养口径、方向和目标是高校办学的基本前提。高校专业教育的各个环节的良好运行都是建立在一套科学、完善、有序的培养目标体系上的。然而在我国,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还刚刚起步,很多问题仍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其办学指导思想显得不够清晰、不够具体,存在“空”和“大”的倾向。这种状况十分不利于专业的发展。实际办学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如课程设置混乱、教学方法机械化等等,都与此有很大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危机的根源。要转变这种状况,本土化是根本的应对之策,也就是要在有关部门总的纲领性文件下,根据本地的实际状况确定合乎实际的口径、方向和目标。

湖北文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针对本校的实际状况和现实水平,提出了培养口径适中化、培养方向实践化、培养目标应用化的本土化方案。所谓培养口径适中化,就是要克服当前高等教育过程中的片面追求通才化的倾向,将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体系确定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之内,不盲目要求学生又博又精。这对于湖北文理学院这样一所地处鄂西北地区的地方院校来说,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有利于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得最大的培养效率。所谓培养方向实践化,即强调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克服教学过程中理论化、专业化过于浓重的倾向。所谓培养目标应用化,是指专业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应用性的专门人才,而不是追求传统意义的科学研究导向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的措施主要有:第一,严格按照学校的“211”人才培养模式设置教学总体系。也就是在第一年和第二年学习基础通用课程,第三年学习专业课程,第四年进行实习实践教育。[6]这样既保证了最基本的通识教育,也能保证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将实践教学环节放到了至关重要的地位。第二,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政治学的大背景下转移到管理学的大背景下,使其理论基础更具实践性和实用性,避免理论虚化。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以政治学为大背景的,但政治学在我国还不成熟,而且操作性知识体系明显缺乏。而管理学不仅相对较成熟,而且操作性知识体系也基本完备,同时,公共事业管理本就属于管理学下面的二级学科,从政治学背景转到管理学背景也合乎情理。第三,确定城乡危机管理为专业的主方向,避免专业知识体系过分泛化而没有重心。公共事业所涉及的范围极广,如果不细化专业方向,必然带来知识体系的泛化而显得庞杂。各高校一般都依据其学校的资源优势和办学传统来进一步确定专业的主方向。当然,要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一个有竞争力的主方向并非易事。湖北文理学院结合本校资源优势,并综合考虑全国各高校的办学状况,选定城乡危机管理为专业主方向。

(二)基于学校的资源,实行菜单式的师资调配、课程设置以及学生个性化培养方案

高校的各项资源是高校办学的基础,主要包括师资、生源、财力以及各项基础设施等软硬件环境和要素。一个学校的资源越充足,质量越高,就越有利于办学目标的实现。反之则难以顺利完成办学任务。然而实际的情形是,任何学校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对于地方院校以及一些弱势的新办的专业来说尤为如此。在这样的情形下,本土化就是要基于现实有限的资源,因地制宜,通过对有限资源在限定目标下的调配、优化组合,来实现最大化的产出。一个比较可行的本土化方案是实行菜单式管理。菜单式管理的实质是相关管理要素和对象模块化的灵活组合。[7]

菜单式管理具体包括师资的菜单式调配、课程的菜单式设置和学生个性培养方案的菜单化。比如,有关课程的任课教师可以全校范围内选定;课程可以设置为必学课、可选课、自选课等等;学生个性培养方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灵活调配。

湖北文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探索过程中,积极尝试课程菜单式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菜单式管理体现了灵活性、自主性和咨询性的特点。所谓灵活性,就是改变课程事先完全由教学计划确定的状况。所谓自主性,就是改变课程完全由老师单方面确定的状况。所谓咨询性,就是课程菜单确定的过程中应该有老师的参与,学生在确定自己课程菜单的时候,应该咨询本专业的任课老师。同时,有关课程的专任教师在全校的各个专业遴选,如社会学概论教师来自经政学院,写作课老师来自文学院,同时积极从外校甚至有关政府部门外聘教师。在课程设置上,大幅度削减总学时、纯理论课的学时,加大选修课的力度,鼓励学生自由选课。在学生个性方案培养上,结合学校推行的新班主任制度,积极尝试个性化导师制。个性化导师主要由专业老师担任,也可以聘请校内其他老师,甚至可以聘请校外专家和其他有专长的人士。个性化导师所负责的学生数量不宜过多,应结合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和特定需要给予单独的指导。

(三)基于专业的战略发展,突出特色,在差异化中提升竞争力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产业化趋势的加强,竞争力的提升日益成为各高校办学的焦点问题。当前,高校各专业以及不同高校的同类专业的竞争空前激烈,竞争表现在多个方面,包括师资、科研、环境等各个方面,而归根到底体现在学校办学质量的竞争。而要提升高校的竞争力,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基于SWOT分析以及有关战略管理的原理,提升战略竞争优势的方案主要有成本最小化、差异化,集中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差异化战略。而要实现差异化,本土化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具体措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目前在全国范围来讲,所开办的院校众多,存在严重的类同化倾向,相互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有些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不过是挂靠在某一对口专业的下面。同时,在专业内部的方向细分,主要从横向出发,如卫生、教育、体育、艺术等。

湖北文理学院突破条条框框,因地制宜,在整体背景从政治学转到管理学的大前提下,进一步将城乡危机管理作为主方向。其特色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突破了大多数院校从横向角度细分方向的思路,从纵向上寻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的着力点,即将危机管理作为其主要方向。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风险社会已成共识的趋势下,确定这个方向具有广阔的前景。二是将城乡,也就是城乡结合部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地区作为聚焦点。这有效避开了一些重点大学的研究热点,凸显了差异化,突出了自身的特色,增强了竞争优势。

(四)面向学校实际,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培养效率

本土化方向还包括根据本地和本校的实际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各地域文化特色的不同,各校办学传统的差异,既是本土化的动因也是动力。通过对教育教学本土化的创新,能更加有效促进本土化目标的实现,提高整体效率。湖北文理学院地处襄阳古城,主校区在诸葛亮出山的古隆中风景区。据此,学校倡导隆中精神,并将其纳入校训。因此在发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这种有利因素,并不断创新各种教育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反响良好的举措有:一是结合校园文化开展专业读书活动。结合学校开展的“跟诸葛亮一起读书”的活动,要求学生结合专业实际阅读有关书目,并指导学生写读书报告。这种方法由于能结合校园文化,所以有利于学生保持长久的兴趣和热情,由于能结合专业实际,所以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专业素质,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阅读能力。二是重视学生的科研探索能力,指导学生进行学年论文写作,将其纳入总学分。当前一个普遍的看法是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水平不高,究其原因,是学校在早期不够重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等到大四毕业时突击提高,实际上已非常困难。湖北文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将学期论文纳入整个课程教学体系,有利于尽早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探索能力,进而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三是开展学生主导型课堂教学活动,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倡导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教学相长,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具体的举措包括学生辅助老师备课活动、学生小组讲课活动等等。

(五)着眼当地就业市场的实际,发展订单式的实习和就业模式

高等院校的目的就是要造就千百万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建设者,就目前高校的办学实际来看,就业依然是头等大事,依旧是衡量办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教育行政部门也将就业率作为专业留存的重要依据。然而,由于种种因素,就业问题依然是大学毕业生以及各高校最为头痛的难题之一,而本土化在这方面大有可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实际所需的人才缺口仍较大,所表现的就业难主要是因为结构性失调。如果从当地的实际出发,搞订单式的实习和就业的一体化培养模式,将“毕业后”纳入整个培养体系,不失为一个可行的方案。考虑到中国幅员广大,一个地区的面积可能相当一个欧洲国家或其一个大区,地方院校的规模可能与欧洲的全国性院校相差无几,这种方案更具有广阔的前景。湖北文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开办之初,就积极开展与地方政府机构以及社区机构开展实习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近来也在积极筹划和试行订单式的培养方式。其中,订单式课程方案因其可行性而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订单式课程与学校传统的课程不同,是基于用人单位所需的岗位知识技能体系的,是完全针对特定用人单位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实效性。比如与某个酒店合作搞订单式培养,其中的文秘课程的开设,就完全以酒店文秘工作的特点和需要为中心。这样能保证学生学完课程之后到用人单位去工作时直接能应用,不需要任何中间的培训环节,这对学生、学校、用人单位三者来说,都是一个低成本、高收益的选择。由于这种方式结合了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的优点,可能预示着未来高教课改的一个方向。

[1]崔运武.以专业基本课程建设为核心推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3(7):22-24.

[2]王丽霞.“全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研讨会综述[J].中国行政管理,2008(3):126-127.

[3]余敏江,梁 莹.关于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Journal of US-China Public Administration,2005(2):76-81.

[4]郭 颖,何植民.公共行政学本土化:必要性、内涵与路径[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2):104-106.

[5]龙 鹏,张燕玲.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本土化”的发展任务[J].保山师专学报,2009(11):49-51.

[6]滕建河.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基于襄樊学院“21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教书育人,2010(11):68-70.

[7]尹亚姝.多主联动、多元立体菜单式课程导学模式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11):243-244.

猜你喜欢

公共事业本土化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公共事业管理的局限性及管理方式选择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促进社会资本进入南昌社会公共事业领域的研究
基于公共事业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公共政策课程实践教学研究*——以广州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