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文化交融 培养高职高素质人才

2012-08-15杨雪君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职院高职生校园文化

杨雪君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黄冈 438002

1 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内涵

1.1 企业文化

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是指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价值观念、共同意识、行为准则规范和职业道德的总称,是组织或企业形成的独特的以价值为核心的文化管理模式。作为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是借助文化力量的管理方式,是组织管理和社会文化结合的实践产物。国际广泛认可的说法是,个体在某特定企业环境中的行为方式为企业文化。它是为企业的发展与生存服务的,所以企业文化还表现在企业运作的特征上。

企业文化使组织独具特色,是指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经过多年实践与研究,认为一个能够落地的企业文化主要由三个层次构成:

1)企业理念,它是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层面,企业理念是指企业发展的定位和未来的愿景;

2)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它是指企业明确的做事原则,也就是企业要求员工对待客户/对待工作的准则,以及企业对待员工的价值导向和行为态度等内容。例如华恒智信对员工提出的“认真、敬业和共享”的价值观就是要求我们的员工在工作中以认真为准则,选人时以敬业为条件,日常工作中要能相互支持与实现信息共享等;

3)企业的形象与标识,其主要包括,企业对外的形象,员工工作时着装/用语等一系列行为形象的规范。例如华恒智信人曾经协助过中国电信提出的“标准着装十八条,标准行为十二条,标准用语五不说”等等。

组织管理和社会文化的实践结合产生了企业文化,企业的长期发展靠独具特色的文化的管理模式和力量来推动。

1.2 校园文化

在特定的职院环境中,校园文化指以高职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生活,是除按教学计划组织的课堂之外的各种文化活动的总和,如各种:文化环境、文化活动、文化氛围、规章制度及价值观念与共同行为等。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之一,校园文化体现高职特有的精神面貌,是无形的精神形态与有形的物质形态,反映出的高职师生精神风貌独特的群体文化。优良的校园文化不但有利于促进高职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教育,陶冶情操,还有利于发展个性,形成特长,增长高职生才干,构建职院优良学风。丰富职院课外活动的最佳途径就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也是优化育人环境的最好方式,良好的校园文化对教学质量的促进、高职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有积极作用。

2 从文化视角看现代企业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联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就是企业和高职,高职教育培养目标要体现企业的现实需求。企业已从更深广的文化层面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了一系列的课题。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要求高职毕业生迅速适应企业环境。要适应企业的人文及管理环境,有良好的技术和综合素质。可新员工不一定不胜任本职岗位,重要的是缺乏人文环境和企业管理的适应性,而导致淘汰及专业技能不能良好地发挥。职院的教学和管理在以往培养中,多为了掌握知识技能,很少通过行为领会、了解企业文化精神,校企文化差异较大,导致高职生无法顺利完成角色转变。

要求高职毕业生有可持续发展动力及创新精神。面对产业升级,企业应对变革须加强员工创新意识,构建学习型组织,高职毕业生要具备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继续学习精神、才能受企业欢迎,在人才的竞争中适应社会要求,脱颖而出。可高职生被观念、体制等因素所限,创新才能与灵感得不到激发和培育,在重视管理与技术创新的企业,高职生很难有突出的表现。这不相符合与崇尚可持续发展及创新精神理念的现代企业。

要求高职毕业生有团队合作的技巧和精神。企业面对激烈竞争,越来越注重团队合作。富有团队精神的企业必将能减少企业内耗、增强效率、提高内聚力。可应试教育忽视合作教育,强调竞争教育。亟待通过职院培养,改善高职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不足的状况。

高职生只有更好更快地融入企业,形成合作精神、接受企业文化、发挥创新能力、适应企业环境,在企业赢得发展空间。高职须拓展、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吸收企业文化理念和成分中有价值的元素,使职教特色在校园文化中体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环节中的一项要务便是融入企业文化、促进文化互动。

3 文化的互相渗透对高职人才培养的影响和意义

在提炼、辩证、扬弃、汲取及多维变化中,主流文化形成自己具有核心意义的方向及精神。同样,对企业文化的吸纳能促使高职生产生积极的创造意识与情感,带动职院教育的方法、思想、管理变革,促进职院办学水准的整体提升。

“树人为本,德育为先”。 高职生正确的价值观及优良道德品质的塑造非常重要,但目前相当一部分高职生缺乏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价值选择不明确,“知”与“行”背离。倡导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在互动中校企文化形成合力,更能加深对多元社会及不同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正确引导高职生处理好自主与监督、奉献与索取、竞争与协作、效率与公平等关系,纠正认知偏差。尤其企业员工优秀的文化价值理念,如:精益求精、积极进取、团结协作等,更能净化高职生人格品质,激发求知欲,有助于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及人生观。在企业技能训练中发现和分析问题,提高技术应用及创新力,文化的吸纳有利于高职生综合职业素养的形成,加快高职生社会心理成熟,促进社会角色转化,在校企文化互动中顺利走上工作岗位。现代企业选才看重其职业素养,决不仅是高职生的技能证书或一纸文凭。他们认为高职生除必要的职业技能及文化素质,更应具备顾全大局、忠于职守、团结协作、严谨负责的职业精神和道德。优秀的企业文化在真实的企业实践情境中更容易感悟,高职生校园文化主体自身的内在需求通过外在的行为要求逐步内化形成:爱岗敬业的精神和高超的技艺在与企业员工的交流中得到学习,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得到确立;高职生亲眼目睹现实生活中竞争的激烈性,认识到“市场不相信眼泪”,从而增强成才、效率及竞争意识,炼就不怕艰难,顽强拼搏的意志;

企业的精神文化有利于高职院校更新教育理念、丰富校园精神文化。成功的公司所倡导的行为标准及价值观,成为对外界的精神标志。“创新为魂、敬人为先、情感管理、质量是根”是海信集团的理念,把创新作为“企业之魂”激励着全体员工;而“世界一流、造福人类”象征奇瑞汽车自主创新的大气魄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使其跻身大企业、创造迅速崛起的奇迹。激励员工不断进取的现代企业优秀的管理精神和理念,值得高职院校确为我所学、为我所用,有利于职院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和良好校园风气的形成。校企文化的交融、渗透,体现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并丰富职院特有的职业教育文化特色。

创新、构建特色高职校园文化的必然选择就要是实现校企文化的互补,透视企业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多维影响,职院有责任培植、设计一种新型育人环境和新的复合型文化,激励、规范、协调新型人才的行为,促使高职生从 “职院人”向“社会人”的转化。

4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方法途径

推进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对于培养高职生职业素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院办学实力、打造学院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职校园文化具有职业性、区域性、实践性、开放性等文化特征,与企业文化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正确认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异同,积极引入优秀企业文化,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是高职院校顺利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

4.1 在办学理念中融入企业的精神文化

吸纳企业先进文化,强化与其关联的行为规范和教育内容,在职院推广应用中实现校企文化对接模式及理念。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价值取决于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关系,所以,高职院校的办学方针中要融人企业化的办学理念,在校训、办学定位、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体现和融合企业的精神文化。

1)一些企业文化模式可直接导入职院文化

所谓导入,是指基于职院校本文化平台,行业文化、企业文化和职业文化的一些要素,尤其是一些文化模式,几乎不用改造就可直接导入职院文化中。例如,企业的“目视管理”,就可以直接导入校园外显文化指引系统和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空间标示领域;职业理念中的自律、服从可以直接导入职院德育体系;5S、6S等管理工具也可以直接导入教学日常管理之中。在这方面,职业职院导入容易,成本不高,立竿见影,效果显著。目前,很多职业职院的所谓“企业文化进校园”,基本上处于这一层面。

2)将校企文化交融延伸到精神、制度层面

融合,则是基于职院校本文化平台,将企业文化与职院文化的交融延伸到职院精神和制度的层面,这就比“导入”模式上升了一个层次。从职院精神层面来说,首先要做好职院精神和企业精神的文化融合,进而丰富和提升职院精神文化的内涵;促进师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在职院教学和学习生活中融入先进的企业文化习惯和行为规范;与此同时,借鉴和吸纳现代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等精神文化,构建职院文化的价值体系和战略架构,将企业文化的精神内核渗透到职院的核心办学理念当中。另一方面,从职院制度层面来说,要做好现代职院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文化融合。职业职院要构建现代职院制度,必须借鉴现代企业制度中的经典模式,将这些好的制度模式移植到职院中来,从而建立现代职院的管理制度。

4.2 在教育教学和环境建设中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实现对接

环境营造。一是营造美好生活环境。如使师生在校园建筑作风、道路命名、整体设计等得以启发和潜移默化。在求美、求知、求乐中赋予校园丰富的文化涵义,让校园的一墙一角、一景一物都在无声地“说话”,职院文化的载体(刊物、网站、图窗、广播等)应该经常刊登企业的信息、企业的发展规划,二是建立高职生创业园区。吸纳与借鉴精良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观等,渗透诚信观念、创新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服务理念、效率意识到高职生的成长中,有机联合企业文化观念和职院造就理念。三是建立仿真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按照企业经营方法,设置不同岗位,打破以往单纯灌输的模式,让高职生感受企业的举动方法和经营理念,实训场所和高职生实习工位,可以按照企业车间布置,墙壁张贴企业高新技术、设备、经营理念以及生产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的标语等,使职院实习场地车间化,高职生进入实训场地,就像工人上班一样,处处按企业的要求接受管理,拉近企业和高职生的距离,使高职生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缩短社会工作和职院课程的距离。

桥梁架设。如增加校企文化的渗透与互动,建立校友联谊会;成立职教团体,组建以行企专家为主委员会,流传和融通校企文化;实现校企联合评价制,让高职生逼真感受企业文化,结合传统课堂和现场教学。良好的职业氛围环境突出于企业文化色彩里,举办校企联谊和企业家报告会活动,举办专业技能竞赛与高职生科技活动,高职生课外活动中渗入企业文化,互动与对接校企文化。强化高职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和团队合作的职业素养,在实践中体现了“知”与“行”的统一。吸纳与借鉴精良企业精力、价值观、经营理念、目标战略等,把敬业创业理念、诚信意识、创新观念、竞争理念、服务意识、效率理念与质量意识渗透到职院的学风、校风、教风、校训中,将企业与职院文化互相增进与联合。

共性寻求。提取企业的经营文化和校园的教育文化的共性,寻求相互融合和渗透道路。工建类高职生毕业生,多数从事施工现场的管理与组织工作,任务重,责任大。我国有建设质量最高荣誉奖“鲁班奖”。鲁班敬业创新、锲而不舍、勇于实践、吃苦耐劳,鲁班文化建设成为校企合作的契合点。企业文化的优质资源被校园文化吸纳来提升活力,加强内涵;吸收企业文化精华的高职校园文化,又潜移默化地辐射和强烈促进企业文化发展,使其更加完善优化,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以提升。

氛围营造,融企业文化于管理和教学中。毕业生就业成效受良好职业素养影响和促进,仅通过学习知识和技能是无法获得这种职业素养,它需要对高职生长期的潜移默化,在职业文化氛围中陶冶,高职生的岗位与职业意识要注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理念的移植,高职毕业生适应期得以缩短,使原有的传统模式得以突破,渗透企业文化元素,积极开展诸如举办汇报演出、文化艺术节等新活动,建立校园社团,进行团队素质训练、模拟职业面试、教育教学制度建设、创业竞赛、技术创新竞赛等,营造学练技术的学习氛围,让高职生在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中接近并达到企业职业素养要求。将企业文化、职业素养全面纳入职教课程体系。将贯穿高职教导的全过程。以职院课程为平台和载体落实有效性。重建是基于职业职院校本文化平台的一种升级和创新,是对原有文化的否定和扬弃。任何职院文化的升级和创新都必须以教学为中心。因此,将企业文化和职业文化的要素或者基因结合到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以及教学运营的全过程,如将岗位分析和职业能力分析的结果转化为课程体系构建的内容;按照工作过程导向来重构课堂教学;根据高职生职业能力分析结果来设计课程;按照教学做一体化的要求来设计学习情境,由导入到融合再上升到重建,由时间、空间到文化内容,都必须构建在职院校本文化的基础平台之上,文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教学中心,必须为了高职生的全面发展和自由成长。

4.3 大力推进“校企结合、学工衔接”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提供文化互融于基本的保障,是高职教育办学的重要之途。校企合作的高层次追求,是以联合办学为载体,搭建平台,实现文化对接,两种文化的互通中,既要注重教育对社会实践的融入与适应,还需强调作为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的大学应有的价值追求与独立品格,将高职文化铸造成实践氛围与学术氛围统一体。

“校企结合、学工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职院与企业互动,生产与学习结合,注重培养高职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高职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毕业后可直接上岗。共建区域共享型的实训实验基地,工学联合,使校企双方在文化交流、职业技能培训、职业资格鉴定、师资培训、实训基地等方面共生与融通。充分利用企业行业资源,应用技术研发、社会服务等领域,通过校企合作使高职生在与社会、企业的广泛交换中获取经验,在项目开发中提升能力,得到最有效的锤炼于真实生产性实训环境中。再造与引入将企业文化元素如CIS理念,打造企业文化中的人本主义、团队精神等文化精髓,渗透至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努力营造职场化的高职校园文化氛围,推行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让,领略到企业文化的内涵、要求与特点,接触到企业一线的真实情况高职生,能更好地学习敬业精神和主人翁精神。学习内容与从业领域的工作任务相衔接,教学要求与工作现场要求相衔接,培养目标与从业面向的岗位群的职业标准相衔接,力求实现高职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与就业岗位的工作能力零距离衔接。

只有充分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与内涵模式,才能实施与规划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和战略,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实现高职教育科学发展、提升高职学院核心竞争力最为坚实持久的支撑,成为推动高职院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源。

[1] 邓庆宁.职校导入企业文化不能囫囵吞枣[N].惠州日报,2011-5-19.

[2] 李元岐.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3] 何应文.突出特色构建“校企结合、学工衔接”才培养模式[J].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

[4] 李敏辉.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思考[J].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猜你喜欢

职院高职生校园文化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诺奖得主霍夫曼团队落户深职院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创新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藏职院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研及培养策略研究
全国劳模、“金牌工人”窦铁成受聘陕铁职院专业带头人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