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出版资源及其图书馆应用模式初探

2012-08-15张居兰

关键词:出版物数字化图书馆

张居兰

(平顶山学院 图书馆,河南 平顶山467000)

张居兰

(平顶山学院 图书馆,河南 平顶山467000)

网络出版资源是随着互联网兴起而出现的新生事物,积极适应网络出版的发展形势,大力推进图书馆对网络出版资源的应用,对图书馆的发展与建设有着巨大的促进意义,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注重策略选择,以趋利避害,规避风险,从而保证图书馆网络出版资源应用的健康发展。

图书馆;网络;网络出版资源

一、网络出版资源的概念

网络出版资源是随着互联网兴起而出现的新生事物,由于目前对网络出版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因此对它的内涵的认知,至今尚未形成一个权威的、普遍接受的概念。但是无论从何种角度和层面对网络出版进行界定,网络出版的概念应该还是有一些共同认可的基本要素,即以互联网为载体和传播途径,经过遴选和编辑的数字化内容和产品,同时它还具有交互性和个性化的特征。故此,一般而言,网络出版资源就是指出版机构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借助网络及光学、磁性、电子介质为信息的接受和传递工具,实现数字化创作、产出、宣介和销售出版物。

网络出版主体是网络出版资源的创造者和销售者,是网络出版资源的基础载体。不过,关于网络出版主体的理解亦有争议:一种观点主张出版主体应以个人为主,认为互联网技术发展为普通人成为出版者提供了可能,信息通过互联网向大众传播的过程都可称为网络出版;但大多数学者都主张出版主体应当规范化,认为网络出版是指出版机构通过互联网向大众传播特定信息的过程,即网络出版的主体必须是规范的出版单位,其主体是一种合法的实体,故此网络出版主体应当被认定为具有合法出版资格的出版机构。目前,我国网络出版主体较为复杂,呈现出传统出版单位与新兴网络机构共同参与的格局,占主导地位的主体主要有传统出版社、网络公司、门户网站等三种,具有多元化和相对集中化的特点。

进行准确的归纳分类是全面理解网络出版资源的重要基点。然而,由于网络出版资源是新兴事物,传统出版物的分类方法很难适应网络出版资源的现实。因此,有必要根据网络出版资源的特点,探索新的分类途径和方式,以更好地适应网络出版资源的实际情况。在这方面,一些学者已经进行了不少研究。如徐丽芳从出版物的表现形式出发,将网络出版分为了主题讨论性、定期不定期型、数据库型和综合型等四种形式。[1]黄科舫则将网络出版划分为了数据库型、电子邮件型、网站型、平台型和互动型等五类。[2]这两种分类方式视角不同,各具特色,均具有一定合理分类基础和内容,但同时也有相互交叉之处。周荣庭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网络出版资源的分类做出了较为全面的归纳,即(1)按Internet信息服务模式分类;(2)按信息媒介分类;(3)按信息最终形式分类;(4)按经营模式分类;(5)按支付模式分类。[3]应当说,这一分类标准涵盖范围较广,定性明晰,是目前对网络出版资源较有代表性的分类依据。

网络出版资源虽然在我国出现的时间不长,但它的发展却极为迅速。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至2008年时,我国上网人数已高达2.53亿,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互联网使用国。显然,巨大的网民数量是网络出版资源存在的坚实基础,也为网络出版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目前,网络出版在我国已经形成了相当大的规模。《中国网络出版发展状况及政策》报告称,在全国现有网站中,与出版相关的网站占到了1/4以上,这些网站编辑的数字化产品超过总编辑量的40%,从业人数、销售收入、以及直接带动相关产业增加产值都呈现出了迅猛增长的态势。[4]

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的网络出版方向较为集中,主要是满足学术需求和大众娱乐消费,这其中网络游戏占据了较大份额。总之,我国的网络出版虽然呈现出了迅速成长的格局,成就突出,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可忽视,需要政府、社会、出版者、读者共同努力,以使得网络出版资源这一新生事物能够得到健康、快速发展。

二、图书馆应用网络出版资源的必要性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存资源。目前,互联网以其方便快捷的特点正日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与之相应,基于网络技术的出版和阅读方式迅速发展,一方面促使电子阅读成为了新的时尚,使之与纸质图书阅读共存,甚至有可能成为阅读的最主要渠道;另一方面也使得网络出版成为了图书出版业的重要趋势。因此,对于图书馆而言,积极适应网络出版的发展趋势,大力推进图书馆对网络出版资源的应用,既是数字化时代技术更新的必然要求;也是图书馆提高服务层次,深化人文内涵的重要保障,对图书馆的发展与建设有着巨大的促进意义。概而言之,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促进信息量的极大扩展

与传统的纸质出版物不同,网络出版资源不受版面、篇幅、印量的限制。利用互联网,网络出版物不仅可以迅捷地提供读者所需要的内容,还可以依托互联网庞大的数字化资源库,提供与出版内容相关的详尽背景资料,极大地拓宽了出版内容的领域。通过互联网站点之间的相互链接,在巨大的信息资源中能够很方便地检索到读者所需要的内容,并进行阅读、传播、共享。

(二)有效降低图书馆运行成本

对于传统图书馆而言,经费问题是制约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经费投入不足,不少图书馆,特别是基础较为薄弱的图书馆往往无力购进最新或是学术性强的图书,从而严重影响了图书馆功能的发挥。由于网络出版物是一种数字化产品,以非物化的形式出现,出版机构以网络为依托,进行数字化采稿、编辑、发行,大大压缩了传统印刷出版所需费用,故而可以极大降低出版成本,也减少因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有效地保护了森林及生态环境。因此,出版机构所发行的网络出版物的成本与价格都大大低于相应的纸质出版物,对于图书馆,特别是经费紧张的中小规模图书馆,购进、应用网络出版资源可以有效降低图书馆运行成本,以较少经费添置更多的馆藏资料,有效扩展图书馆的功能发挥。

(三)提供快捷方便的图书服务

图书馆所购置的网络出版物是通过互联网以数字形式进行传播,经过图书馆的相应处理,这些资源即可以直接被读者使用。这种阅读图书的方式一般以在线或下载形式完成,因此读者既可以直接在图书馆网络上选择自己的目标作品阅读电子书籍、期刊、影音产品,也能在被同意的前提下,将自己所需要的资源下载下来,以供其他时间使用。在图书馆网络中,读者整个阅读过程只须应用网络平台,阅读过程无需任何物流配送途径就可以自主选择所用资源,直接满足读者需求,整个服务过程可谓快捷方便,高效有序。

(四)有利于加强与读者沟通

图书馆在完成网络出版资源的配置后,可以通过图书馆局域网与读者进行充分的交流、互动,收集不同读者的反馈意见,并根据读者的意见,研究网络图书的购置、利用等环节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通过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更好地与读者沟通,推进图书馆的人文化管理。

三、图书馆应用网络出版资源的基本策略

在对网络出版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图书馆对网络资源和电子出版物信息进行采集、复制、传播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尽管随着技术进步,这一过程本身已经很容易实施,但其中所涉及的一些问题,特别是版权问题却不容回避,而这也日益成为影响图书馆对网络出版资源应用的重要因素。因此,图书馆利用网络出版资源必须注重策略选择,以更好地趋利避害,有效规避风险,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与出版机构结成共赢的合作伙伴

尽管版权问题时有发生,但如果从发展的视角来看,图书馆和出版机构之间并非只是对立关系,而是存在诸多利益共同点。[5]这是因为,网络环境之下的图书馆,其基本功能与传统图书馆一样,也是为了促进文化传播,满足社会大众对信息共享的需求,进而促进个人的知识更新和社会进步。图书馆积极利用数字资源,会大大促进对网络出版资源的需求,推动出版机构出品更大数量、更多种类、更高品质的网络出版资源,形成双向互动、互为依托的,良性循环的供应链条,任何一方利益的损害都会影响到另一方的利益,都不利于彼此的长远发展。因此,在准确定位双方利益共同点的基础上,建立合作关系,趋利避害,联合共赢,是图书馆和网络出版机构维护自身权益,推动共同发展的最佳途径。

(二)注重法律保障

由于涉及到版权等复杂的问题,图书馆对网络出版资源的应用必须依托现有法律法规体系,力求在法律保障的环境下实现网络资源的合法使用。图书馆应当拥有或是聘请了解图书馆专业知识的法律人才,负责数字资源购置、交易谈判、知识产权风险规避方案等相关法律问题的处理,[6]在必要场合,图书馆法律人员应对与有关知识产权法律中不够明确,或难以有效执行的重要条款提出改进措施,可以依法采用“合理使用抗辩”、“法定许可使用抗辩”等形式为自己辩护,推动法律界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制定协议,认真听取图书馆相关人员提出的合理建议,为图书馆网络资源的应用提供更完备的法制保障。

(三)加强对读者网络道德的教育和管理

在网络化环境下,图书馆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信息服务的同时,要加强对用户的引导和培训。特别要注意的一点是,除了进行技术方面的指导,教会读者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外,还应加强对读者网络道德的培养与引导,使读者普遍知晓网络使用的基本道德规范,自觉做到尊重版权人的权益,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有序、文明地使用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

(四)积极寻求政策支持,认真进行总结评估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和对网络资源的利用涉及人员、技术、服务等多个领域,需要大量经费支撑,这就需要有关部门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资金注入以及相关的利益补偿机制,以保证图书馆对网络资源利用的积极性,并对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让更多信息服务在更大范围得到应用。同时,要定期对网络使用情况进行评估总结,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为今后的相关决策提供依据。

总之,网络出版资源虽然出现的历史还较短,但它的发展却极为迅速。对于图书馆而言,积极适应网络出版的发展形势,大力推进图书馆对网络出版资源的应用,这既是数字化时代技术更新的必然要求,也是图书馆提高服务水平,深化人文内涵的重要保障,对自身的发展与建设有着巨大的促进意义,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注重策略选择,以更好地趋利避害,保证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1]徐丽芳.网络出版的定价模式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2004,(3).

[2]黄科舫.关于网络出版的几个问题[J].图书情报知识,2002,(2).

[3]周荣庭.网络出版[M].科学出版社,2004.23-28.

[4]寇晓伟.中国网络出版发展状况及政策[EB/OL.]人民网:http://ww w.people.tom.cn,2007-07-18.http://www.sipo.gov.cn/sipo/flfg/bq/gjty/ 200703/t20070328_147803.html.

[5]严敏斐.数字图书馆和出版系统的联合共赢探索[J].图书馆界,2009,(6).

[6]韦景竹.我国图书馆知识产权问题研究:理论与实证[J].情报资料工作,2008,(4).

资源及其图书馆应用模式初探

猜你喜欢

出版物数字化图书馆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图书馆
2017年出版物
飞跃图书馆
数字化制胜
Arctic sea ice decline: Faster than forecast
Global analyse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ea ice, and night marine air temperature since the latenineteenth century
2015 年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