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文化类课程开发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12-10-28胡海青
胡海青,倪 方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1188)
高职英语文化类课程开发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胡海青,倪 方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1188)
近年来,高职英语课程改革全面推进,各校以英语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建设为主要内容,对高职英语教学进行了改革。本文结合高职英语文化类课程开发与建设,介绍了具体的探索与实践。为进一步深化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文化综合素质,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高职英语;文化类课程;开发与建设
导言
自2008年被省教育厅、省财政厅批准为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以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着手推进以“紧贴交通产业链发展,构建富有交通特色和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平台”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教学改革。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专业建设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文化综合素质,我们对开发和建设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点的英语文化类课程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1.高职英语文化类课程的定位和建设原则
1.1 高职英语文化类课程的定位
英语语言文化类课程是高职英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职英语课程分两个阶段,即基础学习阶段与行业(职业)英语学习阶段。其中基础阶段的教学以综合英语类课程为主,包括听说和读写等教学内容;行业(职业)英语学习阶段以行业(职业)英语和英语文化类课程为主要学习内容。在高职英语基础阶段教学的基础上,构建英语文化类课程体系,可以帮助和引导学生拓展思维,了解世界先进文化,优化知识结构,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训练和提高,提升综合文化素养和国际视野。从高职英语的课程建设层面来说,对英语语言文化类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进行探索与实践,有助于高职英语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对提升高职英语课程内涵、丰富教学评估内容、建设优秀教学团队、实现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2 英语文化类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原则
教育部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规定,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经过180~220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英语文化类课程开发与建设,首先必须遵循的原则应当是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在课程体系总体框架下,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开设的各门课程对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技能要求应有所不同,体现层次化。同时,各门文化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应当具备一门课程的特征,各门课程间具有互补性,构成有机的英语语言文化系列课程体系。
2.高职英语文化类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实践
2.1 从2008年开始,南京交院推进了创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和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主要的改革思路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课程体系建设,构建师资队伍建设体系”。按照部颁《教学基本要求》和本校生源的实际情况,设置了主体课程(完成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教学任务)和拓展课程(为学生提供可选性目的语文化素质课程群)。两类课程既兼顾了基础阶段的教学重点和个性需求的差异,也兼顾了学生英语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拓展和迁移。该课程改革方案突出的亮点是将语言技能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加大了英语文化类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力度,把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知识的讲授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以必修课的形式组织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充分体现了《教学基本要求》的科学、系统、个性化原则。
图1 :南京交院《实用英语》课程体系架构图
2.2 制订《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实用英语教学标准》
参照教育部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按照模块化组织教学的理念,制定了《实用英语》(基础英语模块)和《实用英语》(英语国家概况模块)课程教学标准,用以指导我校的大学英语教学。
实用英语课程教学标准贯彻“以能力为本位,任务为驱动”的理念,使英语教、学、用合一,语言基础知识与实际应用为一体,使学生通过基础英语阶段的学习,切实打好较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有效的学习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文化素质,帮助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概貌,弥补文化背景知识的不足;使学生了解英美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帮助学生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所学语言知识和技能;培养综合文化素养,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为大学阶段的外语学习、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和以后的英语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3 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
高职英语文化类课程突破了传统的英语教学以语法、词汇、阅读等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思路,以文化教学促进语言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富有知识性、趣味性,更加贴近真实的交际语境。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堂中运用小组讨论、课堂演讲、PPT演示报告等任务驱动型的课堂教学策略,改变了传统课堂的“一言堂”式教学模式。同时,高职英语文化类课程通过知识学语言,语言的学习更加自然,效果更明显。此外,高职英语文化类课程考核紧密结合课程教学内容以能力为本位来进行,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课程考核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过程性评价从学生课堂活动参与情况、课外自主学习情况和出勤情况等三方面分别考核,主要以学生参与各类课堂任务和活动、团队制作多媒体课件、收集和整理外语文化信息、作业完成、阶段测试、听写等方式进行;终结性评价采用期中、期末卷面统考方式进行。评价体系的革新对高职英语文化类课程的教学效果产生了积极影响,直接促进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满意度的不断增加。
2.4 开发高职英语文化类校本教材,凸显高职英语教学特色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英语教学“以语言应用技能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已经难以满足社会需要。高职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教学相互割裂,单纯强调语言应用技能训练和由此而导致的学生知识面偏窄、知识结构欠缺和综合素质发展不充分等问题日益凸显。
作为高职课程建设和教学内涵建设的组成部分,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语境中,公共英语教材的编写应当服务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2009年,我们依托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的研究(D/2008/01/084)》,组织学院英语文化课程教学团队集体开发以高职学生为主要读者群的《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概况》(上、下册)校本教材(立项号:JX0982)。与已出版的同类教材相比,该套校本教材以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概况知识为线索,禀承“读者友好”和素质培养的理念,以高职教育的视角,根据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贯彻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建构主义“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实现了教学互动、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信心,增强成就感的教学新理念。该套校本教材对传统的概况教材编排体系进行了创新。在呈现方式上,图表和照片等视觉材料的应用使本教材的表现手段活泼多样,既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同时拓展文化背景知识。真实、地道的语言材料,穿插图表、照片等视觉材料,表现手段活泼,效果生动直观,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素质和增强跨文化意识发挥了积极作用。教材板块设计新颖,结构安排简洁全面,适合高职英语课堂和课后自主学习使用,有助于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检测能力和自学效果跟踪能力。该套校本教材在我院2009级、2010级学生中使用后,取得了积极效果,受到了学生的欢迎。2011年该套教材被省教育厅评审批准为省高校精品教材。
3.结语
课程是高职教育质量和特色的基石,学生是教育质量和特色的最终体现。高职英语文化类课程建设的探索和实践对高职英语课程体系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英语文化类课程体系的改革使学生可以根据各自兴趣选学课程,自主安排学习计划,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文化类课程体系的改革使教师在教学中更注重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使高职英语在注重实用性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高职英语文化类课程对主要英语国家文化相对系统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积淀文化知识,培养职业迁移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为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的研究》,课题批准号:D/2008/01/084;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基金项目《我院实用英语课程改革与实践的研究》,项目批准号:JY0808)
[1]夏纪梅.现代外语教学理念与行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肖礼全.英语教学方法设计[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3]赵燕.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改革初探[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6,(6).
[4]张海龙.对如何提高高校公共选修课质量的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4).
[5]吴树敬.大学英语教学:问题与解决办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3).
[6]李守京.大学英语改革呼唤观念更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3).
[7]周流溪.公共外语还有可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