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行为的话题问题:以93国际大专辩论会决赛为例
2012-08-15周北南
周北南
(毕节学院,贵州毕节 551700)
1993年,由新加坡广播局承办的第一届国际华语大专辩论会,可以说成功的开创了近二十年来的辩论模式,堪称历届辩论会的典范。
一
辩论言语虽然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词藻华丽、语句优美,但仍然有较强的口语性,因为辩论双方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加工自己的言语,使之具有书面语、文学性的特征。根据语言哲学家奥斯丁等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我们把辩论言语简称为辩论行为。
话题一般是语篇谈论的对象。因此,话题也就是语篇构建的基础,是语篇论述的出发点。话题可以是句子的话题,它往往是说话人要表达的对象,是句子的陈述对象,是全句起主导作用的成分,多出现在句子的开头处。句子话题后面的部分是述说话题的成分,对话题进行说明、解释、质疑。汉语句子话题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词、短语或句子的所指。话题也可以是命题的话题,即命题的所指。语言学家认为,在某一语境中,如果命题是关于某个所指的,即命题所表达的内容能够增加听话人对于该所指的了解,则该所指为此命题的话题。
辩论行为是正反双方围绕共同话题的正反两面进行的言语搏击。因此,辩论行为是一组言语行为,是简陋的语篇、是语篇的雏形。辩论行为即是话题的扩展和延伸,也可以说每个辩题就是双方展开辩论的话题。它包括句子的话题和命题的话题。
93国际华语大专辩论会决赛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个是话题概念的不一致,即辩论话题中的概念内容不一致,双方辩论的对象范畴不是完全统一的;一个是话题命题的不准确,即辩论话题中的命题、推理不准确,有些立论、驳论命题缺乏可论证性和相关性。
二
概念是语词的逻辑所指,但是,在不同的说话人那里,往往同一个概念会被不自觉的掺入了个人的理解和认知,这样,同一个概念就有不尽相同的内容和含义,同一个概念也就成了个人话题的概念。辩论行为往往是一群人的言语行为,那么,辩论行为中的概念也就成了一群人话题的概念。
辩论行为中话题的概念是整场辩论的基础,是双方立论、驳论的基本对象。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那么,辩论行为便没有力量;如果概念模糊不清,那么,一方就给另一方提供了攻击的漏洞和靶子;如果概念解释相差太远,那么,双方就会自话自说、自圆其说,缺少了碰撞的火花。因此,趋向统一的话题概念在辩论行为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辩论行为中主要有四个基本的概念缺乏明确性、统一性,双方各有理解、各自阐述,缺少足够的交锋和碰撞,从而降低了本场辩论搏击的精彩、激烈的程度。
1.人性
(1)人性的根源点是善的,有善端才会有善行[1]322。(正方)
(2)我方一开始就论证了,人性就是人的心。[1]338(正方)
(3)人性是由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组成的,自然属性指的就是无节制的本能和欲望,这是人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而社会属性则是通过社会生活、社会教化所获得的,它是后天属性。[1]324(反方)
(4)人性可以通过后天教化加以改造。[1]324(反方)
显然,正反双方对“人性”这个概念的解释差别很大。正方解释非常简单,缺乏科学性,无论从哪个角度说,人性恐怕不能简单地等于人的心;而且,正方两个解释不一致。反方解释合理,准确;人性的两个属性分别得很清楚,并且说到人性是可以改造的。这为后面的辩论创造了很好的逻辑起点。
2.本
(5)我方主张人性本善,就是主张人性的根源点是善的,有善端才会有善行。[1]322(正方)
(6)所以人世间为什么这么多善行呢,当然是在人的本性中就有着善的种子嘛。[1]325(正方)
(7)人类在诞生之初,就已经把本恶的人性充分地显示出来。[1]329(正方)
(8)我们当然论证本了,良心就是本哪![1]335(正方)
(9)我们说人性本恶当然指的是人性本来的、先天的就是恶的。[1]324(反方)
正方对“本”的解释似乎比较详细,但经不起推敲。正方似乎给出了四个“本”:根源、本性、人类诞生之初、良心。它们又可分成两类:人的“本”和人类的“本”。人的“本”是根源、本性、良心;人类的“本”好像是人类诞生之初。仔细推敲,这两类“本”很难说是一致的,因此,影响了辩论行为的力度。反方对“本”的解释虽然简单、抽象,但可以说是比较恰当的。
3.善
(10)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1]322(正方)
(11)人还是有善行、人还是有道德、还是有利他的行为。[1]323(正方)
(12)人随时随地都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1]322(正方)
(13)而善则是对本能的合理节制。[1]324(反方)
(14)因此制约、权衡中产生节制,这就是最早的善源。[1]329(反方)
正方认为“善”是恻隐之心、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善”的表现是善行、道德、利他的行为。反方形象地说明了“善”的概念,这是后面一系列例证的前提。反方既科学地定义了“善”,又比较准确地解释了善源,这也为后文论证本恶埋下了严密的伏笔。
4.恶
(15)恶行的产生则是由外在环境所造成,所以恶是结果而不是原因。[1]322(正方)
(16)这个世界又发生了多少战争、暴力、抢劫、强奸。[1]323(反方)
(17)归根到底恶指的就是本能和欲望的无节制地扩张。[1]324(反方)
(18)我们说人性本恶正是基于人的自然倾向的无限扩张的趋势。[1]324(反方)
(19)曹操说过:“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路易十五也说过:“在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还有一个英国男孩,他为了得到一辆自行车竟然卖掉自己三岁的妹妹。[1]324(反方)
正方清晰地说明了“恶”产生的原因,这为后面论证本善准备了很好的条件。但是,这种解释也带来了新的话题——外在环境,也就制造了新的漏洞和靶子。言多必失,正方确是言多了。反方对“恶”的解释具体、准确。既有定义如(17)(18),又有举例如(16)(19),理据充分,相得益彰。
三
“命题”一词来源于逻辑学,它一般是指句子或小句中包含的基本语义信息,即命题的客观性内容,话题的所指。语言哲学认为各类言语行为句都阐述了命题,陈述、问题、指令是各种语言里普遍存在的言语行为,说话人不仅阐述一个命题,而且,往往表示一种态度。基于此,我们认为辩论行为中也有普遍存在的命题,即话题的命题,是辩论双方唇枪舌剑的主要内容。
辩论行为中命题的话题往往是一个个句子的所指,具有逻辑推理性。但是,这种逻辑推理性也给言语行为准备了逻辑上的问题,看似口若悬河,实则逻辑松散,缺乏科学性、严密性。
本次辩论行为中话题命题的不准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命题推理缺乏科学性,不太可靠,值得思考;一个是比喻推理不恰当,缺少相似性,难有说服力。
首先,命题推理主要选择了假言推理,正反对比推理等。双方多是希望通过这种推理来确立和支持自己的论点,攻击对方的观点。不过,这种用起来方便的推理,也是极具诱惑力的陷阱。辩论者很容易在运用漫无边际的假设和对比中,不自觉地进入具有隐身性的圈套。举例如下:
(1)如果硬要说恶是因不是果,也就是说人性本恶,那么人世间根本不能产生真正的道德。[1]322(正方)
(2)如果人性本恶,那么我们只有两种选择:第一个是活在一个“老大哥”无时无刻不监督我们的世界当中;第二个是我们人类社会将是彼此不再相信。[1]323(正方)
(3)如果人性真是善的话,那么这些罪恶行为到底从何而来呢?[1]324(反方)
(4)如果人的本性没有善性为什么我们一学就知道什么是善,一教就知道怎么行善,而教怎么飞再怎么教你都不会呢?[1]325(正方)
(5)而对方辩友却坚持人性本善,言下之意人类所有的道德教化都是多此一举了![1]327(反方)
(6)如果人性本善的话,个人修养、社会教化还有存在的必要吗?[1]327(反方)
(7)如果说今天是人性本恶的话,对方辩友说的种种教育,那可能实行吗?[1]327(正方)
(8)如果说我们建立起来一个本恶的世界的话,我们的社会会是怎么样?[1]328(正方)
(9)如果没有本,如果没有善良的端行,没有善良种子,我们怎么在这里进行流畅的沟通呢?[1]329(正方)
(10)如果人性本恶的话,到底是谁第一个去教导人要行善的呢?[1]331(正方)
(11)只有认识人性本恶,才能正视历史和现实。只有认识人性本恶,才能重视道德、法律教化的作用,才能重视人类文明引导的结果,培养健全而又向上的人格。只有认识人性本恶,才能调动一切社会教化的手段来扬善避恶。[1]336(反方)
上例正反双方的命题推理可以归纳为:无论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似乎都能与教育、道德、法律等联系起来。只是正方认为,只有人性本善,我们才能进行沟通、教育,社会才能形成道德、法律等,如(1)(2)(4)(7)(8)(9)(10);反方则认为,只有人性本恶,我们才需要教育、道德、法律等,如(3)(5)(6)(11)。总之,正反双方都认为,因为人性的善恶,社会才产生了教育、道德、法律等。这是双方话题的命题的主要内容,也是双方问题的所在。笔者认为,人性的善恶,是否直接导致教育、道德、法律的产生还需要进一步论证,因此,正反双方的命题推理缺乏足够的逻辑推理和实证依据。
其次,比喻推理在本次辩论行为中运用不多,而比喻的特征就是形象性,所以,运用比喻推理也很诱惑敌人,好像动物的保护色。但是,细心的人们还是很快会发现这种比喻推理的问题和矛盾。如:
(12)深夜两点我走在道路上看到红灯,如果人性本恶我就会闯过去,因为不过是为了个人方便。[1]323(正方)
(13)如果我们今天要吃西瓜,是不是先要种西瓜种子呢?如果我们种红豆、绿豆,长得出西瓜吗?[1]325(正方)
(14)我们说小鸟会飞,它只要学了飞就可以飞,为什么我们人怎么教,我们都不会自己飞呢?[1]325(正方)
正方引用的这三个比喻要说明的对象各不相同。第(12)是说明人不遵守道德的恶行;第(13)是说明种善得善、种恶得恶的道理;第(14)是说明人的本性不能被教育的观点。笔者认为,深夜闯红灯也许还够不上不遵守道德的标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和种善得善、种恶得恶是两回事,因为瓜豆和善恶没有可比性;人的本性可以教育改造,和人永远学不会飞行,是本性和能力的问题,两者风马牛不相及。因此,以上比喻推理应该说没有相似性,也就不能证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如:
(15)如果鸡蛋没有缝的话,苍蝇会去叮它吗?[1]329(反方)
(16)请问在南极,在一种非常艰难的沙漠之中,人就会变坏了吗?[1]332(反方)
(17)如果人生来就是善的话,那我想那个“宝贝”纸尿布怎么那么畅销啊?[1]333(反方)
上面三个反方的比喻推理也很难说是合理的。鸡蛋有缝,招惹苍蝇,但是,如果没有苍蝇会怎样呢?本性恶劣,可能会产生恶行,并不会招惹苍蝇吧。南极和沙漠的环境并不见得是恶劣的,只是不适合一部分人居住而已,也不一定会导致人性变坏的。“宝贝”纸尿布的畅销能说明婴儿的自然排泄是恶行吗?显然,这些比喻也不能够说明问题。
总之,正视辩论行为中的话题问题,是辩论成功的关键。解决好话题的概念问题,将是良好的开端,这为后面的辩论行为备足了战斗的能量;处理好话题的命题问题,将会收获成功的辩论过程,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话题问题是辩论行为的普遍问题,是需要认真解决的关键环节。
[1]王沪宁,俞吾金.狮城舌战—十年珍藏本[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32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