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

2012-08-15王培珍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心理

王培珍,邢 改

(1.文水县中医院,山西文水 032100;2.山西省肛肠医院,山西太原 030012)

护理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已经贯穿到临床护理的全过程,遍及护理实践的每一个角落。手术作为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对患者来说是既痛苦又存在风险的治疗[1]。手术中的创伤、麻醉及疾病本身的刺激可通过一系列神经内分泌的反应,引起患者围手术期生理功能紊乱和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直接影响术后的恢复。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应该为患者提供适当的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时认真地进行疏导,从而获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妥善的围手术期心理准备已成为外科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提高护理质量有促进作用。本文总结了382例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手术患者共382例,男性248例,女性134例;年龄最大86岁,最小19岁。大部分患者手术前均有恐惧焦虑,表现为心悸、烦躁、易怒、睡眠欠佳,少部分患者惧怕手术,但家属能从容接受手术。

2 护理

2.1 了解患者手术前的恐惧心理

手术前一天,手术室的巡回护士到病房看望患者,做好安慰解释工作,讲解手术的意义和注意事项,细致耐心地解释患者提出的问题,使患者对手术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护士幽默风趣的言语不仅可以增加护患之间的亲切感,还可以消除患者的各种顾虑,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疼痛[2],让患者和家属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手术。了解患者近期有无心慌、气促及其他不适,并向患者讲述手术前的注意事项、禁饮食和喝水的目的,保证患者术前有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睡眠。

2.2 术中给患者充分的人文关怀

进入手术室至手术开始前患者普遍存在紧张和恐惧心理,缺乏安全感。当手术室护士去病房接患者时,认真核对患者的科室、病历、姓名、床号、年龄、住院号、手术名称、部位、时间、术前用药及X线片等。态度要和蔼,动作要轻柔,并向患者说明手术前必要的一些治疗方法如静脉穿刺、导尿、麻醉等。让患者感到手术准备充分,医务人员认真工作的态度,使患者逐渐适应环境,积极配合手术,使手术顺利进行。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亲人不在身边,手术室的护士要在短暂有限的时间内充分体现良好的职业道德,视患者如亲人,巡回护士始终陪伴着患者,说明麻醉与手术中的必要配合。在麻醉过程中,协助患者摆体位、翻身,必要时做一些手势和动作,同时也要做一名好听众,当患者过度激动哭泣时应给予安慰与患者交谈一些轻松愉快的话题,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更好地配合麻醉师完成麻醉工作。

手术开始后,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器械护士应对所有器械及辅料做全面检查、整理,做到定位、定量放置,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器械、辅料等物品及数目,并准确记录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体腔和深部手术宜选用显影纱布、纱垫,凡胸、腹腔内所用纱布一端必须有蓝色长带,而且长带尾端应放在切口外严防纱垫遗留体内。关闭体腔和深部手术前巡回护士、器械护士应认真清点手术护理单上的各种物品,并与术前登记的数字核对无误,缝合至皮下时及手术结束后再次清点一次。为了让患者精神上舒适,只要患者还清醒着,切忌在患者面前谈论病情,更不能拿患者的隐私开玩笑。如患者表现出害怕时,请护士握住患者的手,让患者感到有一种亲切感,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患者的合作更好地配合手术。手术结束后,护士要注意患者身体及衣服的清洁,包扎敷料后及时给患者遮住以尊重患者。

2.3 手术后随访

手术结束后,护士应护送患者回病房,要安排好患者的体位,为患者及时清理呕吐物,防止患者窒息出现生命危险[3]。对于清醒的患者,此时护士告诉患者手术进展顺利,一切正常,以便及早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术后随访时间可根据麻醉方法和护理决定,一般颈部手术后3 d,全麻及硬膜外患者术后5 d,特殊情况可以在手术后当日或次日早晨随访,必要时多次随访。术后患者身体虚弱,加之躯体不能自主活动、术后疼痛、管道及体位等不适,往往情绪低落,不愿说话,护士应耐心细致地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术后的注意事项,如术后进食时间、应采取的体位以及下床活动的时间等。使患者处于舒适的卧位,将心电监护仪的音量调小,保持病室安静。还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取得家属的配合,鼓励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手术给患者带来机体、生理功能的破坏,会使患者心理产生巨大的创伤。护士要用亲切和蔼的语言进行安慰和鼓励,应给予同情,注意他们的思想心态,主动关心和体贴他们,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现实,适应生活,消除心理负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就能恢复健康。

护士应仪表整洁、端庄,言行举止大方得体,待人礼貌热情,在护理中要勤快、细致、耐心、周到。使患者产生尊重和被尊重感,才能有效缩短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同时对患者陈述应专心倾听,耐心领会。与之交谈时科学地给予答复,态度和蔼,不厌其烦。

护患双方相互尊重、信赖、理解,体谅患者疾苦,充分理解、谅解患者切不可发怒。治疗和护理时,医护人员的动作要迅速、轻巧、准确;对生活上自理能力差的患者,要关心体贴,帮助他们端水、端饭,协助他们大小便,为患者盖一盖被子、理一理枕头、擦一擦汗,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工作中就更要耐心细致、态度和蔼、有问必答、不嫌烦、不嫌脏,并主动向他们介绍病情,说话态度要和蔼,服务要热情周到,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安排患者的亲属、老朋友、老同事来探望等。应用非语言沟通技巧鼓励和安慰患者,促进病友之间更多的交往,充分发挥患者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取得他们的主动配合,使患者能够解除顾虑,消除孤独感,稳定情绪,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配合治疗。

3 结果

382例围手术患者306例平静接受手术,52例术前状态良好,24例惧怕手术但家属能从容接受手术。术后均痊愈康复。

4 讨论

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重要手段,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可以消除因手术带给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感,通过医护人员礼貌而自信的言谈举止,使患者感到被尊重、被爱护,充满信心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因此,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近年来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为重中之重,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的重要环节,它的成败直接影响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整个治疗过程和愈合。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很特殊有着很大的风险,为手术患者提供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掌握患者的心理特征,解除思想顾虑,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和支持,可以使每一位手术患者能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真正实现现代护理中要求的心理护理和医疗护理的结合。

[1]李玉芬.择期手术患者“手术全期护理”模式的探讨及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旬版),2008(10):28-29.

[2]黄菊红.如何做好护患沟通[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8):79.

[3]李晓慧,皱晓清.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77.

[4]蒋继国.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手术室护士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心理感受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